- 玩游戲 學古詩(上冊)
- 李糖編著
- 958字
- 2021-04-21 15:17:13
這一篇“序”,是寫給家長看的
小學六個年級的語文課本里,古詩文的比重已經(jīng)高達30%,到了初中,更是高達50%;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能時代,少兒編程很快將成為寫作、算術(shù)、閱讀之外的第四項基本能力。日本、新加坡以及很多歐美國家已將編程列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在中國,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重點提及,而早在2017年,浙江省已將信息技術(shù)納入高考科目。
看到這些帶有明顯信號意義的信息,作為家長,是不是多少有些焦慮?古詩早就讓孩子背了,但今天記明天忘,即便記住了,又因為難以理解,根本不會活學活用;編程以前自己沒接觸過,根本教不了孩子,不知如何下手。
古詩也好,編程也罷,再好的東西要想讓孩子去學,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喜歡上它,要讓學習的過程符合孩子的天性。游戲,就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學習方法。這也是這套書將古詩和編程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通過“游戲”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的初衷——選取古詩中的關(guān)鍵元素,用編程開發(fā)成有趣味、有情節(jié)、有場景、有挑戰(zhàn)、有互動的游戲,引導孩子記憶古詩,理解古詩,同時,啟發(fā)孩子發(fā)現(xiàn)編程的奇妙之處,激發(fā)學習編程的興趣。
這套書最初的書名叫《編程游戲?qū)W古詩》,這個書名可能更好理解編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之所以最終采用現(xiàn)在的書名,就是為了淡化“編程”這個絕大多數(shù)家長和孩子都不太熟悉的新東西,而只突出了“游戲”的功能,讓孩子在游戲時自己去探究游戲背后暗藏的制作、設(shè)計、思維方法,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孩子先接觸編程,享受編程給他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孩子自發(fā)學習編程的興趣。一旦孩子學習編程的興趣被激發(fā)了,他就會自己找到我們隨書贈送的“游戲編程秘籍”,自己動手嘗試著用編程的方法開發(fā)游戲。這也正是我們策劃這套書的邏輯所在。
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建議家長給孩子這套書時,不要使用“給你一套古詩書”“給你一套編程書”這樣的標簽,而要多使用一些引導式的語言,比如:“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這個游戲里有哪些古詩里的東西?”“太有趣了,這個游戲是怎么做出來的呢?”“我們要是自己會編程,就可以改進這個游戲了。”“要不我們看看游戲編程秘籍?”“我們自己也動手做個游戲試試?”
孩子玩游戲的過程,就是記古詩理解古詩的過程,也是了解編程、愛上編程、學習編程的過程。作為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引導孩子玩好這些游戲,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