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熱鬧的場面,自然少不了王子王孫們。要在宋朝推廣幼兒教育等,必須得吸引住這幫小主子。樂正云秀針對他們排的是個音樂劇《賣火石的小女孩》。
把火柴改成火石,是因宋時沒有火柴。并且,要造出火柴,超出自個的認知,是不可能的事。
北風呼呼吹
雪花紛紛飄
除夕夜晚已來到
有個小女孩
光著一雙腳
孤零零的穿過街道
歌聲中,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小女孩赤著雙腳來到臺上,旁邊,幾個小孩在布幕的高處用嘴吹出肥皂泡,同時捧著蘆花,從空中吹了下來,形成人造雪。
肥皂水哪兒來?這個倒簡單,用豬油與小蘇打加水,煮它個兩天兩夜就行了。高中化學書中有的,在宋時,這兩種原料都易得。
賣火石呦賣火石呦
從早到晚一塊也沒賣掉
啊賣火石呦賣火石呦
從早到晚一塊也沒賣掉
聚光燈打到小姑娘的臉上,悲傷無助的表情看得特別清楚。聚光燈的制法就簡單了,幾個燈籠拿掉一個面,背后豎起鏡子,從空中把光對準演員即可。
“母后,我們買一塊吧,這小女孩太可憐了。”在凄涼的歌聲中,小皇子起了同情心。
“這是戲,不是真的。”劉貴妃憐愛地摸了摸他的頭。
我打亮了一塊火石
金色火焰跳起了歡樂舞蹈
火光中有棵美麗的圣誕樹
許多星星在樹上點點閃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臺上響起了歡快的音樂聲,小朋友推上圣誕樹。樂正云秀旁白的聲音響起:“這是外國人過新年的風俗習慣,他們不放鞭炮。”
我又打亮一塊火石
熊熊孤火把我照上紅毯
香噴噴的烤鵝
在搖搖擺擺
小朋友們圍著它又唱又跳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聚光燈打到燒鵝與其它圍著燒鵝跳舞的小朋友身上,小女孩的身影沉在黑暗中,背對著觀眾,顯得特別的無助。不用作任何解釋,大家都看得懂這是小女孩的幻覺。
我再打亮一塊火石
仿佛來到外婆的溫暖懷抱
外婆快帶我離開這冰涼世界
向著光明的遠方越飛越高
樂正云秀戴上白發,自個扮演外婆,拍著冷得發抖的小女孩瘦弱的背,輕輕地給她唱起兒歌:“小寶寶,快快睡,你是外婆好寶寶。糖一塊。。。”。歌聲中,小女孩露出幸福的微笑睡著了。布幕拉了起來,等一會再拉開,所有燈籠都打開了,臺上亮堂堂的,小女孩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邊上是裝著火石的竹籃子。其它小孩排成一排,用悲傷的聲音輕唱:
陽光普天照
街頭正熱鬧
新的一天已來到
有個小女孩
帶著微微笑
靜悄悄的安睡在墻角
臺下,響起了嬪妃們低低的抽泣聲,為小女孩悲慘的命運而濕了無數塊手絹。皇子與公主更是纏著劉貴妃說:“母后,我不要她死,我要她活過來進宮陪我。”
“小女孩沒有死,她跟著外婆上天堂了。”劉貴妃把皇子與公主拉到懷里,拿手絹給他們擦淚。布幕合上又拉開了,臺上,聚光燈又對準了已換上新衣服的小女孩。
小女孩呦賣火石的女孩呦
向著光明越飛越高
小女孩呦賣火石的女孩呦
向著光明越飛越高
越飛越高
小女孩雙手作飛翔狀,在臺上翩翩起舞,繞了一周后,燈光全部亮起,小朋友一人一個肥皂罐在上面可勁地吹著,御花園里飄滿了肥皂泡,集體謝幕。
這節目樂正云秀在穿越前就排練過,并且得到地區幼兒園匯報演出一等獎。這次是進宮表演,所以好些細節又作了完善,情節簡單易懂。反映的是民間疾苦,雖不喜慶,但極其走心。
皇帝眼中閃著眼花說:“朕在深宮,不知民間還有這等慘事。”
“啟稟皇上,戲中所唱并非我大宋,而是番邦。我朝在陛下治理之下,人人安居樂業。”大臣丁謂坐在皇上邊上,忙出言吹捧。
討好了皇帝與皇子公主們,更得好好討好劉貴妃。在大宋宮詞的電視劇中,樂正云秀知道這個女人極得皇帝寵信,皇帝去世后,還執掌朝政多年,自個在宋朝要過得好,一定要得到她的支持。精心排練的花木蘭演出開始了。主演的還是桐江書院院長的外孫女,一副女將打扮,手執馬鞭,威風凜凜地上場了,十個小朋友扮著小兵模樣站在她的身后,搖旗吶喊。用銅臉盆為樂器,敲響了雄壯軍樂。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中原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
我們是朝庭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
直到把頑敵們消滅干凈
我大軍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
風在呼嘯軍鼓響
聽我軍的軍歌多么嘹亮
士兵們整齊步伐
奔向殺敵的戰場
士兵們整齊步伐
奔赴風雪的邊關
然后是喊殺聲,樂正云秀用一個木盆與幾根筷子打擊出萬馬奔騰的馬蹄聲,這是樂正云秀在幼兒園會演時一個老師教的絕招。另十個小朋友作潰敗的敵軍,棄盔丟甲,跑到一角躲了起來,東張西望,狼狽和害怕的表情。樂正云秀拿起一個米篩,上面放上黃豆,用力一篩,密集的雨聲嘩啦啦地響起來,敵軍全身濕透,更是狼狽萬分。這時,花木蘭走到臺中央,有板有眼的插著腰,展開了歌喉。
《小小女子天一角》
男兒情懷莫笑我
豪情原同屬你與我
擁有并沒不可
小女子天空都廣闊
如漢子一個
紅塵浮沉問對錯
憑誰來維護
更叫我非要自立不可
小女子的心眼內藏
誰會猜得破
女子天生機警不過
好比水中的火
暗暗會給你援助
也可肩擔起天一角
這歌一出,把劉貴妃高興得都有些失態了,前俯后仰的。表演一結束,劉貴妃立即派內侍把主演叫到身邊,問起情況。當得知她是永安桐江書院院長的外孫女,他的外祖父是桐廬人,為了推廣教育而舉家搬遷到永安時,向皇帝低語了幾句。皇帝連連點頭說:“愛妃深知我心。”當即叫過禮部的官員夏丁公,叫他安排賜桐江書院一塊匾,以示嘉獎。
皇帝親自吩咐的,夏丁公自然立即照辦,一塊匾又不化什么錢,幾個字、一封公文與蓋一個大印的事,后面的由書院自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