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正云秀的心里充滿了疑惑,人情之復雜遠超想象。從小,從歷史課本上,楊將家演義的小說中。還是電影電里,都看到過寇準這個名字,知道他是大宋的忠臣。樂正云秀因是女性,不參于上朝,可多次地參加了御書房商討朝政,感覺冠準這個人對自個有種莫明其妙的偏見,如治疫與望遠鏡的用途等,明明已釆取了自個提的意見,可那付表情,卻好似自個只是運氣好,從未來知道這事。與劉皇后討論朝政也一樣,多次地贊同她的建議,但一說到她由妃升后的事,就以她出身低微為名,極力反對。現在,劉娥已是劉皇后了,他的語氣中還是透著一些輕蔑。
“這個寇老西,枉為名臣,不知變通,為后在德不在出身,本宮自嫁給吾皇后,盡心盡力料理后宮,幫助吾皇處理政務,聽聞他博學多才,精通經史,豈不知歷朝歷代外戚專權之往事?皇后出身名門,外戚必居高位,并非國家之福。”在坤寧宮中,劉皇后恨恨地對楊淑妃與樂正云秀說道:“本宮念他持身正,官聲不錯,所以,屢屢恕他對本宮的大不敬之罪,本宮現在已是受皇帝策封的皇后,還是死性不改,下次,必讓他知道本宮的厲害。”
作為學識淵博的名臣,必看過史記與后漢書。里面,外戚專權的故事數不勝數,出現的幾個盛世,皇后多是貧寒出身,娘家在朝中沒什么勢力的。這幾年,因皇帝身體不好,劉娥幫著處理朝政,讀了很多史書,對這十分了解。
皇后與寇準的矛盾,是朝堂中的事,樂正云秀不想插入,目前的頭等大事是完成皇后任務,抬升皇后民間名望。歌改編完成了,樂正云秀當場唱給皇后聽。
《唱支山歌給你聽》
唱支山歌給你聽,
我把皇后比母親
母親只生了我的身,
皇后光輝照我心
瘟疫起天花驚我身,
母親只會淚淋淋
皇后啊號召我種牛痘,
從此天花不傳人
災年里施粥活萬民
皇后心中有百姓
豐年里號召我重蠶桑
豐衣足食暖人心
母親只生了我的身,
皇后光輝照我心
劉皇后半閉著眼睛連續聽了三遍后說:“這歌不錯,即使是七八歲的學童,也可在一二個時辰之內學會。可有一個問題,人家一看就知出自于太子幼師的手筆。”
這倒是句大實話,宋時詩只五言七言,詞有固定的詞牌格式,這樣寫法的唯一出處只有來自于千年之后的樂正云秀。但要成另外的寫法,就得另找槍手了。
“無妨,太子幼師寫的歌樂坊多有傳唱,亦有文人學著書寫,真真假假,無人能辨,只要不是宮中傳出或幼師原弟子傳出即可。”楊淑妃聽了劉皇后之言,不慌不忙地接過話題說:“現在,頭等大事是向皇上請得恩旨,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指的是中國古代帝王以施恩為名,常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等,或者遭遇大天災情況下,常頒布赦令。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宮有重大喜慶時,通常會赦免一批罪犯。
本次劉娥立為皇后,如能大赦天下,一可收到百姓支持,二是確立自個皇后位置的正當性,不然,在文人的口中,始終會留下一些話柄,認為得位不正。
上次朝堂討論立后時,雖最后獲多數朝臣支持,但以冠準為首的名流們始終持反對態度。雙方妥協的結果就是不辦正式策封禮,自然地,也沒有大赦天下這一仁政。
劉皇后笑著對楊淑妃道:“本宮封后,不值得宣揚。倒是群朝臣眾策眾力,共度時艱,治平天花癘疫及大脖子病兩件仁政,值得朝庭大赦天下,其中寇大人力主其事,也居功曾偉。”
劉皇后的手段是要實不要名,硬把寇準也拉了進去。早朝時,相王提出大赦天下,先把寇準隊伍中的寇準、李迪、向敏中等在抗疫中的功勞夸了一通,最后,再提出大赦天下的建議。
清流的弱點之一就是重名,現在,把自個的功勞在發往全國的赦書中給羅列一次,沒人抵得住這個誘惑,朝議中,大赦天下的奏章得以通過。
后宮中,樂正云秀給劉皇后排了曲《鳳凰》,賀她榮登后位。
聽微風在耳邊訴說
看月光灑落的時刻
當思念化作絢爛的花火
那是我最美的角落
看花瓣飄散的時候
當淚水已變成快樂
我在奔跑著我要追尋著
夢想是從未改變的承諾
回憶是我難割舍的軟弱
勇氣在寂寞時燃燒著
光芒灑落在雨后每一刻
化作這世間的傳說
鳳凰來臨沒有痛苦只有快樂
浴火重生冰雪消融的時候
總有人記得春夏秋冬陪伴著我
唱著那首永遠不老的鳳凰歌
皇帝為龍,皇后為鳳,劉娥從一個歌女爬到皇后位置,如同鳳凰涅槃。
大赦天下的恩旨下來了,如何才能讓百姓感恩戴德呢?以前大赦天下,被赦的罪人與他們的家人自然是感激,可受害人呢?犯罪的鄰居呢?犯罪沒受到征罰,沒有徹底悔改就放出來了,這讓他們又一次活在恐懼中。
“你們后世是如何處理大赦的罪犯的?”劉皇后向樂正云秀問。
樂正云秀想起在卡拉OK 廳中常常唱的遲志強的囚歌,對劉皇后與楊淑妃說道:“犯罪改造,攻心為上,除非他向他人明志,已經悔改永不重犯,不然,不得居于大赦之列出獄。”說罷,唱了首《鐵窗淚》?
鐵窗外面夜深深
對月流淚我思念親人
不知父母可安好
孩子學習認不認真
頭腦不該發了昏
如今被高墻困住了身
感激老婆把我等
照顧老小困難艱辛
多悔恨呀多悔恨
虛度我多少寶貴青春
多悔恨呀多悔恨
重新開始我重新做人
有道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古人更相信誓言,如在大庭廣群對眾人立下的,擔心將來有報應,一般不敢違背。樂正云秀提出,為各地大赦的囚犯舉行音樂會,他們學會唱囚歌向世人表明心跡。如果他們將來重犯,朝庭必將嚴懲。同時,也向世人宣布朝庭德政,從而起到懲前斃后的作用。
“太子幼師的提議深獲我心,我向皇上提議,凡京城與各路所在地的罪犯,必歌以明心跡。”劉皇后聽罷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