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登三寶殿,樂正云秀自然不會相信,皇宮里兩大鐵桿寵妃到自個這里的目的是看一看小朋友讀書這么簡單。果不其然,到了隔壁的房間,見禮完畢后,劉德妃向樂正云秀說:“樂正大夫,本宮想請你擔任太子的老師。”
這段時間,太子一直跟著自己學習,自個不是太子的老師又是什么?樂正云秀十分地想不通。這是樂正云秀不了解古代的禮法,天地君親師,老師排在父母之后,屬人際間最親的關系之一。宮中從小教太子各種技藝的人很多,如教禮儀的叫禮儀教習,教生活常識的是宮中嬤嬤。只有教他讀書寫字與學問的才稱之為老師,一般一生也只有六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稱太子三師三少。被選為太子老師的,一般是德行高尚、人品貴重、學問深厚、名聲顯赫的朝廷宰輔或重臣。
聽了楊淑妃的解釋,樂正云秀才略微有些概念,可是,行不行正式拜師禮,我不都一樣會盡心盡力的教太子讀書寫字的啊。再說,自個不通治國之道,并不符合剛才楊淑妃提的老師條件,要這虛名干什么?三師三少都是朝庭中的一、二品,自個進入朝庭不到半年,已是正五品,現在朝臣已對自個議論紛紛,再這么著更把自個架火爐上烤了,還能教書嗎?
樂正云秀忙推辭說:“微臣才疏學淺,只能教太子啟蒙,太子老師一職,微臣愧不敢當?!?
“你來之前,看朝臣教會了太子什么?治國理政之道,等太子長大后,本宮自會另請老師。現在,我想設一職務,叫太子幼師,領從四品,由樂正大夫擔任。”
樂正云秀終于明白了,自個是她拿去試探朝臣中有多大威望的工具,指鹿為馬,自個就是那只鹿。一推辭,與劉德妃的關系就算是走到盡頭,今后小命能不能保立即成為問題,忙跪下叩謝說:“謝德妃娘娘看重,微臣肝腦涂地,盡力教導太子讀書識字?!?
送走兩尊大神,又到下午小朋友午睡結束起來上課的時間,樂正云秀心事重重,把授課的事交給了方家姐妹。兩姐妹開始用歌聲喚醒著小朋友們。
《新健康歌》
嘿,小寶貝
到時間該起床咯,不要啦
人家還要睡覺啦,嘿
真是個小懶豬哦,騙你的啦
我早就醒了呢,我要起床咯
好啦好啦,小葵花對著老師說聲您早‘
小北鼻快點起床伸個懶腰,
滴答答運動時間馬上就到
扭一扭小腰腰,跳一跳長高高
我們從來就不做懶貓貓,
彎一彎嘴角角
笑一笑不嘮叨,
快樂的鳥兒常在枝頭叫
“早上,大家都學會寫螃蟹、蝦米、螞蟻、河流等字了,大家先活動一會兒,清醒一會,再把這幾個字復習一次。前些天,我們給大象稱過體重,今天,我們自個也稱一稱體重,量一量身高,大家說好不好?”看到小朋友全部起來了,方家姐妹開始帶著他們做操與授課。并布置了下午的授課任務。稱體重,量身高,都是輕松玩耍的事,小朋友自然學得不亦樂呼。
一石激起千層浪,早朝之時,相王趙平向皇帝上奏說:“臣有本啟奏,太子已到啟蒙之年齡,現跟從議政大夫樂正云秀從讀。議政大夫教學有方,太子進步神速,臣請以議政大夫為太子幼師,教導太子讀書寫字?!?
“一派胡言?!辈淮嗤跽f完,寇準就打斷了他的話說:“本朝從太祖皇帝起,就從沒女子為太子師的,太子者,儲君也,樂正大夫于朝庭雖有大功,可學識資歷,都難以擔當太子師的重任?!?
“臣啟奏的是太子幼師,而非太子師。若論學識文章,寇大人自然在樂正大夫之上,可論教導稚子識字識數,滿朝無出其右?!毕嗤踮w平針鋒相對與冠準爭吵了起來。
朝庭中以前沒有太子幼師這個職務,相王話里有話,大臣們自然聽出,這是劉德妃背后支持,放出試探的,皇帝也默許。不然,就算借相王十個膽,既不敢提,也想不到太子幼師這個主意。朝庭當即分成了兩派,以寇準為首的李迪、向敏中、趙安仁等極力反對。而以相王為主的丁謂、王欽若等大臣表態支持,一時之間唇槍舌戰。
劉德妃的寢宮中,劉德妃、楊淑妃與樂正云秀坐著邊聊天邊等待消息,講到育兒之難,劉德妃、楊淑妃頓時淚光閃閃,起了無限的感慨?;实塾羞^很多子女,可或是童年夭折,或是青年早逝,太子從小到現在,雖說開心健康地成長著,可她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怕突然天降災禍。
雖說她倆不是太子的親媽,但對太子傾注的心血與情感,絕對不比親媽少。樂正云秀記得有一首歌唱母親的歌,就給她們輕輕地唱了起來:
《燭光里的媽媽》?
媽媽我想對您說?
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我想對您笑?
眼里卻點點淚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黑發泛起了霜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
媽媽呀兒子已長大?
不愿意牽著您的衣襟?
走過春秋冬夏?
在她們拿手帕擦眼時,在前面打探消息的內侍來報:“相王提出教太子讀書本是趙家的家事,外臣不得干涉,被寇大人反駁說太子事關天下,是家事更是國事之言駁倒,啞口無言。但寇大人說女子為帝師前所未有,被丁大人出言反駁說劉德妃與樂正大夫治平瘟疫也前所未有,我皇英明,就是要開前所未有之盛世??艽笕艘粫r語塞。”
為了制衡朝局,皇帝用人原則就是雙方勢均力敵,現在,事件往那一方向發展,就得看那幾個還沒表態的大臣了。
過了半個時辰,內侍又傳來消息,呂平、李巍與畢歡欣三位大人表態支持設幼師,朝中支持者占了微弱多數。
“他們三人分別為前重臣呂端,李坑,畢士安之子,平日里與寇準寇大人走得更近,今日怎么引弦易張了?立即再探?!眲⒌洛械綐O不可思議,這幾人在朝中有好些門生故吏,是文人的領袖,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如得到他們的支持,異日后位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