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后漢書》注釋,武后小考
- 大唐:我真不想做皇帝
- 鐵騎繞龍城
- 2372字
- 2021-05-24 17:22:10
第18章 《后漢書》注釋,武后小考
關鍵是,太子新冊立才多久,就弄出這么多的事情來。
他怕是個戲精吧!
高宗神情頓了頓,“張大安,你給朕說清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大安捋了捋自己的胡須,挽起袖子,甚是激動,“天皇天后,今日老臣本要是去弘文館,與幾個好友研討學術,可在街上正好遇到了太子。”
接著,張大安將自己所經(jīng)歷的事情,一一道來。
“太子還說,破格錄用人才,乃是天后定下的國之大策,容不得任何人辱沒,可是將老臣那幾個惡仆打的半死啊。”
“哦?”
武則天聽了頓時眉開眼笑,“陛下,你看看賢兒,真是懂事了很多,我倒是覺得,是時候讓他做些工作,有些政績了。”
此刻的武則天可謂是心花怒放。
沒想到小子在街上,隨便走到什么地方,心里都還惦記著這個老娘。
如此的太子,才是她想要的。
當然,她這“天后”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先皇太子才“猝死”,如果她又想盡辦法來阻止新太子成長的話,那很容易就暴露。
見李賢如此“懂事”,那還不如主動提出,讓李賢做太子“該做的事情”。
高宗李治也點點頭,“張大安,你就別拜師了,朕有意,讓你為太子洗馬,好好輔佐太子如何?”
“萬萬不可啊!”
張大安立即拜謝,“陛下,老臣今日聽了太子殿下講授《后漢書》,心中實在覺得自愧不如,如果不能拜殿下為師的話,哪里還敢為太子洗馬?”
想了想,張大安又開口說道,“老臣聽聞都水監(jiān)主簿劉納言曾授太子《后漢書》,若為太細洗馬,他定然是最佳人選。”
“那,傳吧。”
便有內官去傳都水監(jiān)主簿劉納言過來。
見面之后,張大安以李賢在街上解釋《后漢書》的言語相告。
原本以為,太子的這些見識是劉納言教授的,哪知道劉納言聽了,也是久久默立,不知言語。
高宗問道,“劉主簿,你覺得太子對《后漢書》的見解如何?”
劉納言三思再拜,“陛下,微臣自認不如太子,恐怕太子殿下對《后漢書》的見解,達到了旁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他沉思片刻后說道,“若是能請?zhí)拥钕拢瑢⒂^點傳授與官學,必定是天下文人的福氣。”
這時候,武則天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陛下,不如讓太子主持,召集天下文人,給《后漢書》做注釋如何?”
張大安、劉納言聞語,立即請命,“若太子殿下主持做注釋,微臣愿近微薄之力。”
高宗略作沉思,“可太子終究是年輕了些,難以服眾啊。”
的確,若是要為古書做注釋,講論資排輩,講年紀,年齡太小,一些學識淵博的人,自然不會服氣,尤其是山東士族。
“朝聞道夕死可矣,陛下放心,這天下文人,若有不服,我張大安第一個出來與他對峙!”
武則天也說道,“是啊,陛下,太子新立,將來終究是要繼承大統(tǒng)的,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培養(yǎng)一些自己的心腹之臣。”
說著,武則天意味深長的看了眼張大安、劉納言。
這兩人能做到今天這樣的位置上,再怎么迂腐,也明白武則天的用意,這是要將他們作為太子心腹來培養(yǎng)啊。
頓時兩人都心領神會,對武則天投來感激的眼神。
然而,他們哪里會知道,武則天為什么會選擇他們來作為李賢的羽翼。
因為他們所在的位置,并沒有太多的實權,也就是說,他們這些書生,即便是想要有所作為,在長安城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而武則天如此做了之后,天下悠悠眾口便不會再說她什么。
畢竟作為外姓女人,她無時無刻都在為了大唐未來著想。
高宗李治自然是百分之百相信武則天的,隨即也明白武則天的用意。
“還是天后考慮周到。”
高宗看了眼劉納言,“劉主簿,聽聞你早年曾授太子課業(yè),如今太子新立,正是用人的時候,朕欲授你太子洗馬之職位。”
“謝主隆恩!微臣定當不辱使命!”劉納言當即謝恩。
“那擬旨,讓太子主持給《后漢書》做注釋,也好收收他的心思,別整天想著開酒樓,那終究不是正道。”
……
與此同時,李賢已經(jīng)進入將作監(jiān)。
不愧是掌管宮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與紗羅緞匹的刺繡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官署!
從一進門,就看到數(shù)不清的匠人,來來回回,或是在雕刻石獅,或是在熔煉器皿,或是在制作琉璃,或是在紡紗織布。
等等!
一切的一切,都叫李賢應接不暇!
賀知章更是被震驚得下巴都要掉地上!
“哇!太子你看看這個!”
“哇!太子你看看那個!”
李賢,“……”
果然是能夠名垂青史的大家人物,別人見了太子,那個不是畢恭畢敬,或是來巴結的?
賀知章倒是好,非但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在他口中,“太子”這稱謂,就如同張三李四沒啥區(qū)別。
可把跟隨李賢過來的奴仆們給嚇得不輕。
“小哥,你倒是長點心啊,這可是太子殿下啊,太子殿下!”
“大膽,太子豈是你這樣亂喊的!~”
倒是賀知章糊涂了,“沒錯啊,是太子殿下啊?沒錯啊,那我不喊太子,喊什么?”
“哈哈哈!”
李賢讓眾奴仆不用在說什么,賀知章的這性格,倒是極為討人喜歡。
不多時,從內廷中出來一官員,遠遠見著李賢便要行禮,“下官賀明全見過太子殿下,預祝……”
“別別!”
李賢連忙拉住,拍馬屁的話可千萬別說了,“想來賀大匠已經(jīng)得到圣令了,本王來是干活的,你別說那些叫人折壽的話。”
說實在的,李賢是真受不了,動不動就溜須拍馬的。
再看看賀知章,知書達理,不卑不亢,一看就是個正人君子。
嘖嘖嘖!
人與人的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
而賀明全,一看就是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貨,點頭哈腰一臉諂媚之相。
李賢眉頭一皺,“賀知章,他就是你叔叔啊?本王怎么看不出,你們有半毛錢關系?”
賀知章也眉頭深鎖,“我不知道啊,父親告訴我,說叔叔在將作監(jiān)當大官,反正我從出生就從來沒有見過!”
“你!”
那賀明全怕是戲精附體了,“你是大哥的兒子?你從越州來?早些日子,大哥來信,說你會過來長安,我這幾天可是茶飯不思,就在等你來啊。”
賀知章,“……”
顯然,突如其來的熱情,令人有些不適應。
不過這一切可沒有逃過李賢那雙精明的眼睛。
賀知章跟隨與自己結伴而來,而且兩人交談甚是親密,只要賀明全不是個傻子都知道,賀知章與太子的關系匪淺。
哪怕今天來的人,不是賀知章,李賢隨便找個人出來,說是賀明全爸爸,他都認啊!
“咳咳!”
李賢干咳幾聲,“賀大匠,正事要緊。”
“是是是,太子殿下,里面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