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里德曼說,下一個一百年地緣大沖突
- (美)喬治·弗里德曼
- 788字
- 2021-04-22 15:17:14
第2章
勢不兩立
美國與伊斯蘭圣戰者的戰爭
當美國習慣性地用“胡蘿卜加大棒”壓制對手,讓其他國家敢怒不敢言時,伊斯蘭圣戰者就如揮之不去的夢魘,讓美國絲毫不敢松懈。無論是冷戰的結束還是南斯拉夫的解體,既有格局的打破使得伊斯蘭運動更加活躍。“9·11”的發生更是將美國拖入伊斯蘭世界的泥淖,使得兩者更加勢不兩立。面對新世紀ISIS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死灰復燃,未來美國又將如何應對?
美國時代始于1991年12月,當時,蘇聯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美國也就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但21世紀的歷史真正開始于在此10年之后的2001年9月11日,也就是數架飛機撞擊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那一刻。這是美國時代面臨的第一個真正的考驗。美國是否真正已經贏得了這場與伊斯蘭圣戰者的戰爭尚且存在爭議,但毫無疑問,它已經實現了自身的戰略目標,還有一點也非常明顯:這場戰爭和其他所有戰爭一樣,正慢慢走向終結。
人們都預測這是一場持久戰,甚至有觀點認為,美國和穆斯林之間的戰爭將持續一個世紀。但是,就像通常所見到的那樣,那些看似會永遠持續下去的事情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的插曲。回想一下我們之前所使用的20年周期分析法:沖突可能會持續下去,但美國面對的不再是戰略性的挑戰。基地組織未能實現目標,并不意味著美國已經贏得戰爭,但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美國能擊敗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這已經足夠了。21世紀伊始,美國就贏得了開門紅,但這個成功從表面來看不但像失敗,更像是一場深深的政治和道德尷尬。[1]
基地組織2001年襲擊美國,其目的不在于對這個國家發動一次攻擊,而是想證明美國的軟弱和自己的強盛。基地組織相信,揭露美國的弱點會削弱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尼西亞等親美的伊斯蘭國家的實力。基地組織想要顛覆這些國家的政府,因為它知道,只有控制一個比阿富汗強大的國家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在他們看來,阿富汗與世隔絕且過于弱小,只能作為一個臨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