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的喻示
《紅樓夢》戲說乾隆無知
——八論《紅樓夢》“獨創性”的寫作技法
閑事順筆,罵死不學紈绔。嘆嘆!
——《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脂硯齋評注
《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瀟湘館春困發幽情”中,作者“順筆”寫了這樣一段有趣的笑話。現抄錄如下:
吃了茶,薛蟠即命人擺酒來。話猶未了,眾小廝七手八腳擺了半天,方才停當歸座。
寶玉見瓜藕新異,因笑道:“我的壽禮還未送來,倒先擾了。”
薛蟠道:“可是呢,明兒你送我什么?”
寶玉道:“我可有什么可送的?若論銀錢吃的穿的東西,究竟還不是我的,惟有我寫一張字,畫一張畫,才算是我的。”
薛蟠笑道:“你提畫,我才想起來。昨兒我看人家一張春宮,畫的著實好。上面還有許多的字,也沒細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黃’畫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
寶玉聽說,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畫也都見過些,哪里有個‘庚黃’?”
想了半天,不覺笑了起來,命人取過筆來,在手心里寫了兩個字,又問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黃’?”
薛蟠道:“怎么看不真!”
寶玉將手一撒,與他看道:“別是這兩個字吧?其實與‘庚黃’相去不遠。”
眾人都看時,原來是‘唐寅’兩個字,都笑道:“想必是這兩字,大爺一時眼花了也未可知。”
薛蟠只覺得沒意思,笑道:“誰知他‘糖銀’‘果銀’的。”
作者在這里所講的薛蟠把“唐寅”當成“庚黃”的笑話,是要說明什么問題呢?是笑說薛蟠無知嗎?可書中的薛蟠就是個買賣人,不識得幾個大字,學識淺薄,對畫的鑒賞更是不學無術。如果作者拿此事來笑話薛蟠并不值得,一個“呆霸王”看錯字、念錯字,有什么好笑的呢?
細思之,發現作者不是羞辱薛蟠,而是別有用心,是在講述一件真事兒,是在諷刺和嘲笑一個人。此人是誰呢?說來嚇你一跳,乾隆皇帝!
怎么是乾隆皇帝呢?這里隱藏著一個年號特別重要,我們來分析一下:“庚黃”和“唐寅”這四個字中,藏有“庚寅”和“黃(荒)唐”四字,庚寅諧音為“丙寅”,丙寅是哪一年呢?是乾隆十一年(1746),這一年有件什么荒唐事兒呢?是乾隆皇帝把真畫當假畫的荒唐事兒。
據史料記載,在乾隆十年(1745),有人偽造了一幅元朝大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此偽作幾經轉手,高價賣入宮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乾隆看過此畫,認為是真跡無疑,如獲至寶,先后在此畫上題記并蓋印二十余次,幾乎寫滿和蓋滿了畫卷的空余部分。
時隔一年,乾隆十一年(1746)真本的《富春山居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用師卷”入宮,擺在了乾隆皇帝面前。這讓贊美了偽作的乾隆皇帝十分尷尬,為了不丟臉面,他堅稱真畫系偽作,并命大臣梁詩正撰寫長跋,硬說真畫是“贗鼎無疑”,但承認此畫卷是“畫格秀潤”。
脂硯齋在此評注:“閑事順筆,罵死不學之紈绔,嘆嘆!”
脂硯齋罵誰是“不學之紈绔”呢?是在罵乾隆皇帝。因為他在《富春山居圖》真假問題上,知識淺薄,狂妄自大,不學無術,認假為真,以真為假,無疑就是紈绔子弟。
結論:《紅樓夢》的作者,閑事順筆,巧用文字游戲,在“庚黃”“唐寅”中把丙寅(庚寅)這一年號推出,更用對薛蟠的戲說,笑罵乾隆皇帝荒唐,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這種獨創的寫作技法實在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