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喪!不就是傳染病
- (日)石弘之
- 667字
- 2021-04-21 10:38:53
病毒的重要作用
生物體被認為通過將受感染的病毒的基因引入其自身的基因中來引起突變,使遺傳信息多樣化,從而促進進化。任何生物體,包括人類,都含有來自病毒的基因。這種基因不僅僅是一種宿居存在,而是起到了各種各樣的作用。在醫療領域正在實際應用的基因編輯和基因治療,就是讓病毒作為載體(vector)將基因攜帶轉移到其他個體的一種技術。
另外,病毒保護哺乳動物的胎兒的作用也被解明。胎兒的遺傳特征的一半來自父親,對母親的免疫系統來說,恰似移植器官一樣,是異質的。根據常理判斷,通過母親的免疫反應,胎兒應該是不能生存下來的。這長時期以來都是一個謎。
引起排斥反應的母親的淋巴細胞被一塊細胞組成的膜保護,而被阻止進入胎兒的血管。在20世紀70年代后,人們在哺乳動物的胎盤中發現了大量的病毒。1988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埃里克·拉森博士等人發現,這種細胞的膜是由體內的病毒制成的。換句話說,病毒掌控了人類生命的本質部分。
除此以外,海洋中還發現了大量病毒,并有可能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積累和云的形成有關聯。與病毒的關系可以說已達到如果沒有病毒的存在,就無法談論生物進化和全球環境問題這樣的程度(參見山口一也著《病毒和地球生命》)。
細菌作為物質循環的重要載體,將有機物分解轉化為無機物。沒有細菌,生態系統就無法存續。食物被丟棄后會發生“腐爛”,這是物質分解的過程。然而,作為腐爛的結果,如果產生出有用的物質,就當作是“發酵”過程,這有助于生產重要的食品,諸如,從味噌、醬油到酸奶、奶酪,甚至面包和清酒。對人體來說細菌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第四章的“幽門螺桿菌”一章中將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