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選注·綜合型創(chuàng)世卷(上、下共兩冊)
-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選注》編輯組選編 王憲昭 王京評注
- 1264字
- 2021-04-21 10:33:38
盤古分天地(2)
(漢族)
遠(yuǎn)古時候,天地不分,整個世界好像一顆雞蛋,又好像一個西瓜,里面一片迷迷茫茫,混混沌沌。這里唯一的生命就是盤古。盤古有龍的頭,蛇的尾,卻是一個男子漢。他在這樣的世界中經(jīng)歷了一萬八千年,越來越感到郁悶。他很難受,在黑暗中掙扎、摸索,偶然間摸到兩樣?xùn)|西:一把斧頭和一支鑿子。盤古天生聰明,他左手拿鑿子,右手拿斧頭,在周圍敲敲鑿鑿,又韌又硬的外殼被他鑿出了孔洞。他很高興,繼續(xù)敲打起來,終于鑿成一圈,把它剖成了兩半。一半輕而清的東西紛紛上浮,形成了天,一半重而濁的東西紛紛下沉,形成了地。盤古睜開眼睛一看,五顏六色的東西飛來跑去,非常壯觀,只見青、黃、赤、白、黑五色輕飄飄的東西漸漸上升成為五色祥云,青、黃、赤、白、黑五色重沉沉的東西漸漸下墜成為石泥。
盤古怕天地會再合攏、膠粘起來,于是扔掉手中斧鑿,用力伸開雙臂撐住天穹,邁開雙腳蹬住大地。他噓出一口氣就吹風(fēng)下雨,喊叫一聲就閃電鳴雷;他睜開眼睛就是白晝,閉上眼睛就是夜晚;他歡喜時就是晴天,他惱怒時就是陰天。天地一天九變,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
盤古頂天立地支撐了一萬八千年,天極高極高了,地極深極深了,他極長極長了,據(jù)說天地之間相距有九萬里。但是盤古從來沒吃沒喝,他這時候極度勞累,筋疲力盡,終于倒地死了。他死了以后,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氣息變成風(fēng)云,聲音變成雷霆,四肢變成四極,五體變成五岳和大海,血液變成江河,筋脈變成地脈,肌肉變成田地,皮毛變成草木,骨節(jié)變成森林,須發(fā)變成星辰,齒骨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珠玉,汗流變成雨露,身上許多臟腑,受日月風(fēng)云長期感化,漸漸變化成為黎民百姓。
至于盤古的神魂,早就飛出了本體,云游四面八方三十三天,以他無限的法力,管轄著天地萬物,統(tǒng)領(lǐng)了一切神鬼。這就是民間敬奉的“盤古帝王”,又稱為“鴻教主”。
如今,盤古帝王的佛龕邊還保留一副對聯(lián):
盤古宇宙乾坤古,
帝居山灌社稷新。
【附注】
據(jù)唐代歐陽詢等編撰的《藝文類聚》卷一轉(zhuǎn)引三國時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已佚)記載:“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cái)?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講述者】 林烈火(男,52歲,永春縣蓬壺美中,高中)
【采錄整理】 林綏國(男,44歲,永春縣蓬壺文化站助理館員,大專)采錄
【采集時間】 1988年11月采錄于永春縣蓬壺鄉(xiāng)
【流傳地區(qū)】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古稱桃源)·蓬壺鄉(xiāng)
【文本來源】 中國民間文學(xué)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版,第3頁。
【閱讀提示】 這則神話是三國徐整《三五歷記》中關(guān)于盤古化生萬物神話的口頭性發(fā)揮,雖然與古文獻(xiàn)相比有變異,但基本內(nèi)核是穩(wěn)定的。
【基本母題】 世界卵;盤古的產(chǎn)生;天地的產(chǎn)生;萬物的產(chǎn)生;天地的支撐;天氣的產(chǎn)生;天地的管理
【本文編碼】 《盤古分天地(2)》:ZCSW0008-0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