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超過75歲的舊金山金門大橋

2012年,金門大橋迎來了它通車的第75個年頭。

如果您之前來過這里,細心的您肯定會發現金門大橋附近的小變化。例如加高了南邊的觀景點,提高了圓屋(Round House)禮品店的禮品質量,藝術裝飾風格的大橋小餐館(Bridge Café)里開始提供本地食物,也建了新的游客導覽亭。同時,這個導覽亭也是游客游覽橋南部的起點。

外來樹種被砍掉后,想要俯瞰大橋的景色就更方便了。舊金山北海岸的步道也改進得更好;它也是舊金山灣步道的一部分,從大橋東部穿過克里西菲爾德公園繼續向前延伸。若您已經有段時間沒來了,這里肯定會給您帶來驚喜?,F在從大橋西邊可以沿著舊金山半島北部一直走到懸崖小屋(Cliff House)飯店,也可以從橋東穿過克里西菲爾德公園到達馬里納公園(Marina Green)。

人們借助金門大橋通車75年這個機會進一步完善包括大橋的外觀、設計和經濟價值在內的各個方面。在經濟大蕭條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金門大橋的興建甚至成了美國美好未來的象征。

不同時間的金門大橋

一年365天,無論哪一天來參觀和拍攝金門大橋都是件令人心情愉悅的事。不過,對于舊金山灣區來說,春天才是最好的選擇。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旅行者被大橋的魅力吸引,來到這里參觀游覽。

從大橋的歷史和外觀角度出發,希望以下的建議可以讓您在一天之內拍到最美的大橋。

作為全美最受歡迎的地標建筑,無論是在南、北觀景點,還是在像“藍金”號游船上這樣的獨特角度看金門大橋,都能欣賞到它的精巧之處。它精巧的懸索結構,橋北傍著馬林郡蒼翠山丘的部分,以及在藍天碧水映襯下呈現出的橘紅色都令人嘆為觀止。橋下的航道則成為連接東部的橋梁,也為這里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金門大橋的建筑過程

金門大橋的建設既需要政治眼光,也需要技術突破。19世紀60年代,舊金山的著名市民、自封的皇帝諾頓一世(Emperor Norton)曾下旨建橋;70年代鐵路大亨查爾斯·克羅克(Charles Crocker)也提出了建橋計劃,但是人們對于這項巨大的工程仍然沒有明確的態度。1916年,編輯詹姆斯·威爾金斯(James Wilkins)在報紙上開展了一場呼吁建橋的運動。對于要用輪船運送汽車往返兩岸的灣北居民來說,這一想法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可是真的可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嗎?直至1917年,建橋一事才正式被提上日程。舊金山市工程師邁克爾·奧肖內西(M. M. O'Shaughnessy)與芝加哥工程師約瑟夫·施特勞斯(Joseph B. Strauss)一起設計、建造該橋。

此后的20年里,施特勞斯全身心地投入該項目中。這位卓越的橋梁建筑師畢生建橋400余座,從彼得格勒到新澤西均有他的作品。為紀念他的卓越貢獻,人們在金門大橋的南橋頭樹起了這位建橋人的雕像。

在大橋的建造過程中,在政治方面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1930年,6個鄉鎮的居民投票決定建立金門大橋,并且發行債券資助大橋建設。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這一舉動著實是需要有遠見卓識的。1933年1月,在施特勞斯的指揮下,雙塔破土動工。讓人們激動的是,大橋不僅按時完工,而且花費也控制在3500萬美元的預算之內,最后一筆債券也在1971年得以清償。現在,全部過路費均用于包括長期涂刷油漆在內的橋梁維護。

在20世紀30年代,施特勞斯遇到的第一個技術挑戰,就是橋梁必須要橫跨4200英尺(約1280.16米)的海峽。他考慮使用懸索橋或懸臂橋中的一種形式,但懸索橋過于單薄,而懸臂橋又與周遭的景色不協調;于是他想將兩個想法融合在一起。最終,橋的設計還是只采用了懸索橋方案,雖然在那個年代,從未有人嘗試過這個跨度的懸索橋,但是從美學的角度來說,這樣設計的確是最佳方案。

大橋所在區域復雜的海況加大了大橋設計的難度。每小時20英里—60英里(約為每小時32公里—96.5公里)的風速在這里司空見慣,每小時100英里(約161公里)的側風還會使大橋左右擺動達到21英尺(約6.4米)。另外,熱脹冷縮還會導致橋梁高度有上下10英尺(約3米)的浮動。海水深度和洋流的速度是主要的技術難題:太平洋的潮汐本來就給窄窄的灣口帶來巨大的壓力,若湍急的薩克拉門托河(Sacramento)和圣華金河(San Joaquin River)的河水和每小時7.5海里(約13.9公里)的潮水一起通過這里涌入太平洋,更是難上加難。施特勞斯決定在距離岸邊1215英尺(370米)的航道處建造一座相當于65層樓高的鋼塔。

用8萬英里(約12.8萬公里)長、鉛筆粗細的鋼絲制成直徑為36.5英寸(約0.9米)的大橋鋼纜,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每一根鋼纜所能承受的拉伸力度可達2億磅(約9萬噸)。在建造過程中,施特勞斯格外關注工人的安全,因為在橋梁建設過程中,預計每花費100萬美元,就可能會有一位工人丟掉性命。不過,直到工程快結束的時候,該工程都保有良好的安全記錄;安全網網住了19位在不同時間失足跌落的工人,保住了他們的生命。

當時的一位工人,皮特·威廉姆森(Pete·Williamson),曾回顧過建橋時的狀況。

威廉姆斯這樣說道:我當時走在這些大梁上的時候,什么扶的東西都沒有,自己要在 8英寸(20厘米)的工字鋼上保持平衡,下邊就是安全網和洶涌的海水。一想到要在法蘭上行走,我就被嚇得魂飛魄散。但是我還是做到了。橋上總是有大風,我很快就學會在刮風時不把木材放在迎風處,否則就會連人帶物都被風吹到海里去。

在建筑過程中,大橋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直到1936年,一根橫梁砸中了一名工人,致其死亡。禍不單行,1937年2月,某個斷裂的腳手架撕破安全網,又帶走了10條鮮活的生命。

這么多年來,這座大橋保持著卓越卻又慘痛的記錄。每天有超過10萬輛汽車往返于舊金山和馬林郡之間;1986年2月,第10億輛汽車駛過了大橋。此外,大橋建成后,有超過1200人在這里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金門大橋游覽拍攝指南

您若想在現在的金門大橋好好享受風景并且拍到好照片,不妨參考以下的建議。

從正午到日落,想要拍攝、欣賞金門大橋的美景,在舊金山可以去大橋西邊的海灘,在馬林郡則可以去馬林岬的崖頂。如果條件允許,自駕前往這些地點自然更好。

貝克海灘

從橋西的林肯大道沿著路標走,很容易就能找到貝克海灘。這里有許多車位,停車后,可以步行進入海灘。在這里可以同時拍到面前的朵朵浪花和遠處的金門大橋。很多攝影技巧都可以在這個狹長的海灘上使用。長焦鏡頭可以拍橋,廣角鏡頭中的大橋和海浪可以出現在豎版照片中。若天空晴朗,下午可以看到金色的陽光;若多云或有霧,落日的景色則如夢如幻。

我最近出版的《攝影師帶您游舊金山:最佳地點》和《舊金山旅游攝影指南 》封面上的照片就是在貝克海灘拍攝的。不妨選擇陽光明媚的日子,下午3點在這里漫步1小時。從停車場往大橋的方向走,總能看到您期待的美景。三腳架和膠靴可以讓您站在海浪中拍攝,橋、海灘、浪花融為一體,美妙絕倫。此外,要是能帶上一瓶紅酒、一些布里奶酪,再來一根法棍面包就更好啦。

貝克海灘上不尋常的一幕足以讓您肯定自己身處舊金山。海灘的家庭區域離停車場不遠。在陽光明媚、溫暖的日子,向大橋方向走,您很可能會看到數千人一絲不掛地在這宜人的環境里嬉戲玩耍。因此若要拍攝大橋和海浪,耐心等待就顯得極為重要,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有個赤條條的人沖進海里,留在您的照片里,這時,紅酒就派上用場了。盡量不要讓裸著的人們留在您的照片里,畢竟這里不是能拿到肖像使用權的好地方。在拍到您想要的好照片之后,若您也想釋放自己、脫光跑到海里去,盡管這里沒有失竊的報案記錄,但最好還是請與您同行的人幫忙照看攝影器材。

馬歇爾海灘

從另一片更近的海灘也有一條直通金門大橋的路,要走這條路可是需要些運動細胞,這片海灘就是馬歇爾海灘。不過這里的路標并不是很清楚,而且海灘又長又陡。從大橋南端的觀景點沿著林肯大道向西,就能找到一處停車的地方,不過這里開發時間較早,因此容量很小。建議在行駛過程中一定不要放過向海邊引導的停車服務牌,將車停在那里是最好的選擇。停車后,您可以通過加州海岸路(California Coastal Trail)走到海灘。

馬歇爾海灘帶著一種貼近大自然的野性色彩,漫步此處,也會讓您不由得懷疑自己是否仍然置身于舊金山。加州植被豐富,春天藍色的鼠李花芳香撲鼻。您若喜歡登高爬坡,那么這個特別又隱秘的袋狀灘???????,等待著您的探索。此外,這里的海邊還可以在下午和日落時分拍到大橋的近景照片。

克里西菲爾德公園

從橋南的觀景點到馬里納公園,會路過景色優美的克里西菲爾德公園。沿著舊金山灣的路道上,您不僅能看到慢跑、遠足、遛狗的人,還能看到一些家庭來這里郊游。

您可以在暖屋小館稍作休息,一路走,一路欣賞美景。想要拍到和欣賞到最好的風景,就要從馬里納公園走到大橋,這樣一路走來,大橋會一直在您的鏡頭里。當拂曉的陽光灑在大橋上,正是散步的最好時機,沿途有時還可以捕捉到沖浪的人和大型貨船的蹤跡。

馬林郡康茲曼路

在馬林郡可以欣賞大橋下午和日落的美景。開車駛過大橋,第一個轉彎處就是索薩利托(Sausalito)。繼續向西,在丁字路口開上康茲曼路就可以迂回爬上馬林岬的山崖。

以下推薦三處可以停下來看風景的地方:

第一處是離大橋北塔不遠的斯班瑟炮臺,從康茲曼路上的第一個岔路口一直走就可以到達。此處可以拍到大橋的特寫以及北塔的豎版照片,還可以拍到這處軍事要塞和大橋的合影。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揚言要襲擊美國本土,并且將舊金山作為襲擊目標,彼時這里對保衛舊金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時的馬林岬是軍事重地,存有大量武器彈藥。時過境遷,如今已經清除了所有的武器彈藥,只留下當時的軍事堡壘作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警鐘長鳴。

第二處在康茲曼路向西大概0.25英里(約0.4公里),也是許多舊金山豎版明信片上都可以看到的經典景色。在這里,遠處的舊金山城區與近處的大橋渾然一體。日落前一小時是攝影的絕佳時間,若天空晴朗,可以拍到被金色陽光包裹的大橋;若多云或有霧,就可能拍到大橋在云霧中若隱若現。

第三處是鷹丘,這里可以最大范圍地看到橋體。一路左轉循著博尼塔角(Point Bonita)燈塔,沿著康茲曼路一直向西就能到達著名的鷹丘。從這里開始沿著路繼續向西走,原來的兩條車道并為一條車道。在這里不僅可以領略金門地區最令人驚嘆的美景之一???—?— 著名的金門大橋,也是通往舊金山灣的門戶。想要拍到大橋和城市合影的廣角照片,就可以選擇在此處取景。

在鷹丘停車場掉頭的地方,有塊介紹牌告訴人們金門的由來。要問命名的人是誰?美國陸軍工程勘察部隊陸軍少尉約翰·C·弗里蒙特(John C. Fremont)享此殊榮。他曾寫道:此海峽最窄處僅為1英里(1.6公里),從海洋到灣區有5英里(約8公里)的距離,我將這里命名為‘“hrysopolae ”或稱“ 金門”。 弗里蒙特選擇的這個名字源于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s of Bosporus)的寓言故事和希臘城市金城(Chrysopolis)。

鷹丘是個特別之地,由于氣候因素,每年遷徙到西海岸的猛禽都會在金門稍作停留,并且每年猛禽數量的非官方統計數據還是確定美國西部生態體系優劣的一項指標。若您是自然攝影愛好者,或者對鳥類、特別是猛禽類有獨特的喜好,這個地方絕對值得一觀。

說到金門大橋,無論是它的歷史,還是它的現在,都有太多太多要講。此外,要想從海上看金門大橋,還可以在漁人碼頭乘坐紅白艦或藍金艦進行海上巡游。

來的次數越多,您就會越驚嘆于這座世界級地標建筑的美學設計和實用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平南县| 新安县| 白玉县| 塔城市| 洛南县| 胶南市| 格尔木市| 和顺县| 金塔县| 新宾| 大宁县| 浙江省| 南和县| 方山县| 耿马| 东乡| 黎平县| 宁明县| 裕民县| 古浪县| 肃北| 读书| 祁东县| 宜兴市| 杭州市| 西乌| 怀远县| 镇江市| 柘城县| 谷城县| 茂名市| 星子县| 浮梁县| 齐河县| 库尔勒市| 安义县| 古蔺县| 永仁县| 武定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