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誓祈盼女兒國 右摘被開牡丹花
- 就西游
- 益金水
- 4176字
- 2021-04-28 09:36:54
唐僧輕快地來到西梁女國,為了避開女王的誘惑,不敢到皇宮去,就直赴魏紫莊園,并直爽地報上了名諱,園丁花匠們見是唐僧,紛紛行禮,而后陸續(xù)回避,唐僧感到蹊蹺,舉目四顧,魏紫莊園一片寧靜,沒有什么異常,景物依舊:百花爭妍,桂馥蘭香,燕語鶯聲,天籟祥和。
“御夫,我王陛下在苞懿亭想你呢,你去吧!”國師象幽靈似的閃出來,把唐僧嚇得不輕。
“謝國師!”唐僧行禮,他方才作好遇上女王的準備,真是無緣不來事,難道是情理之中嗎?想到觀音菩薩的囑咐,感到?jīng)]什么大礙,心緒方才從容鎮(zhèn)定,轉身昂首闊步走向苞懿亭。
苞懿亭四柱支撐,廊柱上雕龍刻鳳,青瓦飛檐,檐下燕窩密筑。淡黃的亭欄,憑欄舒適的坐椅,亭中柱一石筍,撐著一個白玉圓臺,步入亭子的小徑鋪墊了雨花石,白玉的階欄古樸脫俗,苞懿亭就顯得簡樸而典雅。
苞懿亭周圍是一遍魏紫苞蕾,綠葉扶枝,微風輕撫,左遙右擺地搖曳起來。
女王倚著廊柱,翹首西望,斜陽輕撫著她的臉頰,白里透紅,粉面滋潤,膚質滑膩,嬌臉愉悅,秋波迷醉,脂綴朱唇,笑靨蕩漾,真是:風秀云鬢無知曉,鳥啼心語尤覺深,鵲橋緣何遂情意?相思總盼鶯報喜。
“女王陛下,貧僧有禮了。 ”唐僧走到苞懿亭前,戛然止步,畢恭畢敬,舉袖行禮。
“夫君一一” 女王驚呼地跑出苞懿亭,輕盈的步履,飛揚的裙裙,滿臉燦爛的微笑,朱唇輕抽,皓齒隱現(xiàn),雙眸蘸滿柔情,伸手便要撲入唐僧懷里,道:“為妻心想愿遂,把你盼來啦!”
唐僧伸手準備握緊女王的雙手,他的腳步悄悄往后挪移,豈料女王俯沖而來,打了一個趔趨,眼看要絆倒在地,唐僧急忙伸手把女王扶住,女王乘機撲入唐僧的懷抱,許久女王才翹起美麗的臉龐道:“想你,夫君,為妻的可想你呀!”
唐僧但覺腦門“ 嗡嗡”作響,眼前迷惘,惟聽無言。
“夫君,如便你不來與妻交好,為妻就去靈山找如來,問個真機,那時,夫君就得以解脫了,還俗與妻過日子啦。 ”女王親妮道,溫柔體貼得催人迷醉。
“女王陛下,你多心了。”唐僧想著:靈山不是西梁女國,由不得她自主,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反倒毫不顧慮地爽快應允:“你忖量著辦吧!”
女王眨著水靈靈的雙眸,深邃柔順的眼神透出了萬般癡迷的情意,嫵媚的笑靨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她纖嫩輕柔的手在唐僧的腮邊和頸項上愛撫著,許久又握住唐僧左手,并捋拔著系在唐僧手腕上的佛珠,一顆接一顆地轉悠,似數(shù)非數(shù),情真意切地道:“夫君,佛不就是祟尚緣份嗎?為妻也隨夫君順應個緣吧!夫唱婦隨, 情投意合。 ”
“女王陛下,貧僧自見天之日已循入佛門,四大皆空,深受佛家熏陶,心無旁貸,佛家是吾鄉(xiāng),不圖非份之緣。 ”唐僧深得觀音菩薩的調教,心底劃出一條鴻溝,隔離女王的激情滲透,他想他與女王陛下是最后的一面了,就要揮劍斬情絲,藕斷絲不連了,他那里知道,曾有血欲交接的柔情,己變成了平生的牽掛與寄托,不是要說分就分得了的。
“御夫,你與女兒國淵源不淺,莫要誠惶誠恐,女兒國就是你的家,你會感到美滿和幸福,有兒女繞膝,嗟娘喚爹的時候,靈山就更不是你肯留戀的歸宿了。 ”國師情理明達,這番亙古就有的言辭,那是人間情緣普遍而尋常的概述。
女王憨厚真誠的笑容,仍然保持著高貴與至尊的氣質,眼神清澈與溫柔,洋溢著美好的憧憬,如澆及時們、雨,沐浴春風,象淌洋甘露,怎不叫人陶醉在溫馨的氣氛里。
“女王陛下,貧僧不無擔憂,緣分好似這苞蕾,雖然年年如此,歲歲依舊,卻從未開瓣成花,實感遺憾!”唐僧意味深長道,“恐無結果,貧僧可真是沒有星點奢望。 ”
“夫君,骨朵兒縱然萬年末啟,也有**之日,適時破苞展瓣,想必是時事隨緣,緣臨而事臻,夢想終是成真。 ”女王笑道,滿臉自信。
“女王陛下,佛門之內戒律深嚴,毋庸萌生俗念,貧僧已循入空門,無所祈求,此生無緣兒女情深......”唐僧輕聲地辯解。
“夫君是否礙于如來橫加阻礙,置檻設防,尋藉各種借口,只要夫君亟待前愿,結為夫妻,長相廝守,為妻愿赴靈山面見如來,請求如來赦免夫君,還俗便是。 ”
女王話已至此,唐僧默然無聲。
“夫君,骨朵兒末開,朕卻日日盼它盛開,人勝草木,孰能無情? ”女王笑著道, “骨朵兒不開又待何時? ”
“女王陛下,要是今生遇上骨朵兒開瓣,貧僧還俗便是,與你續(xù)約連理。今骨朵兒未開瓣,可見季節(jié)不合時宜,平生無緣豈!”唐僧被女王糾纏得心力交瘁,輕重不再縱深推敲,他暈暈鈍鈍地想:觀音菩薩要他摘一苞骨朵兒回獅駝國,讓她作法**,眼下這骨朵兒惟恐一百年也開不了,人生百年恍惚間就過去,諸事了了:要么盡皆化風隨霧消散,要么塵封掩蓋,匿跡無蹤。要**展瓣的我摘走了,不開的花骨朵兒依舊苞留枝頭,隨它頑長蠻生罷了。
“夫君,為妻遵從,骨朵兒開瓣,便是喜結蒲蒂之時,夫君莫負為妻的期待啊!”女王心里感受到充盈洋溢的愛,她得到了唐僧的承諾,心花怒放,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之中,高興地攀搭著唐僧的雙手轉來轉去,展示著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激情,一圈接一圈地轉悠,天地也隨之一圈接一圈地轉悠起來,真是山轉水轉,云轉天轉,人轉情轉......女王已累得氣喘吁吁,卻開心得面若桃花,她拉過唐僧的右手,把佛珠套進去,而后輕拍著她的胸膛, 邊喘著大氣邊呢喃著嘆道:“朕可真幸福呵!”
唐僧給轉懵了,眼前陣陣暈眩,他竟也不忘左手摸右手,右手摸左手,以捻腕上那串佛珠,迷糊中自作多情起來,不知不覺就伸出右手,認準了戴著佛珠的那只手一一對了,就這只手,很隨意地摘上一支骨朵兒,輕輕地插在女王那縷縷青絲盤成的云髻上,骨朵兒石破天驚“ 哧哧嚓嚓” 地盛開,一片片向外張開了花瓣,掩蓋了秀發(fā)上的鳳釵金簪,把女王點綴得更加光彩照人,艷麗無比,唐僧看得口瞪目呆,他舉目四顧,整個花田的骨朵兒也迎風開瓣,朵朵成花,他愣怔了……自是見之愕然,目瞪口呆,驚恐萬狀。
女王覺得唐僧為她插上了骨朵幾,卻未知骨朵兒瞬間**成花,卉艷郁馥,她心中覺得愛比啥都重要,心里非常欣慰,揚起俏麗嫵媚的臉,樂滋滋道:“夫君,為妻更美了!”
唐僧白娘胎出來就循身佛門,世間七情六欲,都排斥在心扉之外,更排斥在理念之中,而今他的舉措連他自己也感到匪夷所思,只得捶胸頓足了,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女王高興得滿臉掛上了爛漫的笑容,牽上唐僧的手連扯帶拉來到小溪邊,但見恬靜清澈的流水,如鏡般把女王映襯出來,她捧著自已俏麗的臉頰,對貼映在水面上的唐僧道:“夫君,為妻美不美?瞧瞧,瞧一瞧,為妻可美呢!”
唐僧的目光停留在女王頭上那朵花上,此時此刻,更加動魄驚心,目瞪口呆,但見:插在女王發(fā)髻上的骨朵兒,一瓣接一瓣有條不紊地全部展開,花蕊如絮,呈紅粘粉,顯白綴乳,花色絢麗,凝露欲滴,冰清玉潤,芬芳馥郁,國色天香。竟然有一個蜷縮在花蕊間的精靈,悄然揭幕現(xiàn)成長發(fā)披肩的淑女,她縱肩伸展胳膊,哈腰松馳軀干,舒眉展眼環(huán)顧四方,容顏歡愉,一雙和藹慈祥的鳳眼審視著唐僧,在唐僧眼里這個不速之客便是個“ 花妖” 唐僧舉止失措,不知如何迎合。
女王不知發(fā)髻上的奇觀,只看到唐僧口瞪目呆的神情,以為欣賞她的妝容,她心蕩神怡,搔頭弄姿,招示著她的誘惑力。良久,女王似乎覺察到唐僧并非全心關注她,她順應唐僧的目光四顧,撲入視野的是一遍花海,乳白的如鑲玉嵌珠,粉紅的施朱染赤,沾紫的流霞溢彩,朵朵晶瑩剔透,朵朵冰清玉潤,朵朵芬芳馥郁,女王高興萬分,咧咧喃喃道:“魏紫開花了,開花了!夫君真是有緣啊!夫君,朕這輩子逢緣了!”
唐僧己是神思恍惚,動魂驚心,此刻他呆若木雞,不知所措,更是心緒紛亂如麻,無所適從。
女王不停地招喚唐僧道:“夫君,來呀!太美了!”她輕撫著色彩繽紛的花朵,這朵捧捧,那朵吻吻;這朵貼貼臉頰,那朵辨辨花瓣,情到濃烈意真切,欲在蕩漾情摯誠。也許是撩動了花簇的激情,色轍愈加艷麗,芬芳愈加馥郁,洋溢著裊裊幽香的氣息。
唐僧啞然失措,不斷地指點著女王頭上的那個“ 花妖” ,欲告知她神奇的現(xiàn)象,卻無法表達出他的闡釋,他燥急焦慮起來。
但見那“ 花妖” 手撩霓裳,素性貞嫻,珠翠綴發(fā)繡妝容,面若沾露鮮桃花,玉指纖細巧理順,腰肢曼妙無嬌態(tài),遍體馨香是常態(tài)。她舒袖黛發(fā)飄逸,撩起祥云靄霧,幽香彌漫,濃郁紛沓,熏倒了女王、國師、隨從、以至花匠等等凡體俗客,紛紛暈厥在地。
唐僧悍然不顧佛法戒律的苛刻與嚴厲,疾步上前,毫無忌憚地抱起女王,輕搖著她的頭,輕撫著她的臉,輕拍著她的胸膛,焦急道:“女王陛下,女王陛下,你怎樣了? ”
女王儼然暈醉沉睡,渾身軟綿綿的任憑唐僧如何叫喚,也無法把她呼醒,唐僧只好把女王抱到苞懿亭,輕慢地放置好,竟也不知所措起來,目睹女王受累熬苦,頓生憐憫之情,道:“女王陛下,貧僧玄奘可千萬不要因此害了你,因為玄奘使陛下遭到了傷害,玄奘愿以平生的功德抵消陛下的災禍,還陛下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一切回到陛下美好的從前。 ”
唐僧此時反璞歸真,性情回俗始初,道:“貧僧江流兒玄奘,如若女王陛下不復從前,貧僧便不配在靈山為佛,愿受罰返大唐為僧,重修善果,以彌補平生之過。 ”
那“ 花妖” 輕盈而至,道:“汝等何人?恩義糾纏不清,連許重諾,重重復復,恐天地不知,容我知曉,快快稟來。 ”
唐僧情理上偏袒女王,道:“你是何方妖孽,在此作倀?普天之下,遏惡揚善,你隨意手段,蓄意傷人,是何居心?天理不容。
“哈哈” “花妖” 仰天大笑,道:“人知覺,性修善,濫欲損德,純貞益裨。要不是看你無欲無求,這世道我還不想看呢,好啦,我破苞成花,出來啦,你有何求?完你一個心愿,但求無妨!”
唐僧不敢相信面前的“ 花妖” 有一副好心腸,指著暈厥的人們,苦笑著嘲諷道:“你這可謂‘ 人知覺,性修善’ ?你把她們給害慘了? 還斯文餿餿的,不知廉恥。 ”
“花妖” 不以為然,道:“汝等與我沾親帶故,是我之后裔,我豈能害她們?毋庸多憂,她們神智清醒,你叨哩羅嗦的話她們都聽得清楚,記得住。 ”
唐僧聞言,也聯(lián)想到這“ 花妖” 在骨朵兒里也藏上了些日子,縱使要害西梁女王早就動歹念頭了,不至于等到今天,可見不是妖怪,遂上前行禮,道:“貧僧玄奘拜上,不知仙子是何方神圣? ”
“花妖” 沉吟片刻,道:“我乃圣母女媧娘娘身邊的牡丹仙子!神農大帝的小棉襖也!”
唐僧聞言,大吃一驚,未曾想到有此際遇,慌忙上前參拜,道:“貧僧實不知牡丹仙子在此,請多包涵。貧僧原乃東土大唐僧侶,已為大唐取回了三藏真經(jīng),佛祖如來念貧僧有些薄功,便留于靈山為佛,造化下方,此為公事差遣于此,未想驚擾了牡丹仙子,恭請見諒,恕貧僧無知冒味,敢問仙子因何到此? ”
牡丹仙子詳述緣由,唐僧漸聽漸明,不知牡丹仙子為何流落到西梁女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