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孫悟空復回到神都洛陽,皇宮依然沒有退朝,文武百官,僧道術士,巫醫樂師都居位就班,女皇則天大帝斜靠著坐在龍椅上,瞇垂的目光顯得憂慮而困惑,在等待中抑制著焦慮和支撐著困頓,疲憊的神情顯出無限的隱憂,心中的期待與祈禱交織著憔灼的躁動。
“陛下,俺回來啦!”孫悟空走上大殿,徑直來到龍案前,道:“女皇陛下,俺走了一圈:天庭和天府,也去了西天靈山… …”
女皇則天大帝聞聲大喜,從龍椅上驟地站起來,長袖一揮,伸出有力的手腕,道:“大圣,你辛苦了,可知蝗螋從何而來?用何物可制? 慢慢道來。 ”
“女皇陛下!”孫悟空揖手道,“這蝗螋不是天府的妖物,也不是幽冥的孽障,來是西方,佛祖也表明孽誕自西方,也算不出具體的方位,因此而找不出準確的制衡辦法。 ”
則天大帝一邊聽,眉頭一邊皺起來,聽罷臉頰都繃起了青筋,擰緊得愁歪了。大殿上的議論聲漸漸大了起來,有人沮喪地搖頭,有人唉嗟地嘆氣,甚至有人哀嚎地抽泣起來。
姚祟童子瞟了一眼孫悟空,道:“大圣豪放千言萬語,都如莫說一般,管它主子何方人氏,作孽就滅了它,豈不利索了。 ”
則天大帝拍案而攥緊拳頭,道:“眾卿莫要顧慮煌嫂是何身份,為它查根尋祖不是時候,就依姚祟童子的話,滅了它!連它祖宗一并端掉,且莫猶豫了。只是用何種方法可以滅蝗,眾愛卿不要忌諱,暢所欲言,但說無妨。 ”
姚祟童子道:“以火焚燒,即可滅!”
“女皇陛下,白天不宜用火,有所烘烤,蝗螋便躲藏得無蹤無影。 ”孫悟空道:“必須在夜里,以火誘聚而焚之。 ”
有位大臣出班奏道:“皇上,當今災區倉儲無糧,人心浮躁,十有八九都離鄉別井,逃荒去了,如何招集人馬可是關健問題。 ”
人們一看便識此人為當朝宰相荻仁杰。
則天大帝道:“國老有何招募人馬之良策? ”
荻仁杰沉吟一下,道:“皇上,國儲尚有一些陳糧,拔一部份作賑災之用吧,讓滅蝗的人有膳食的保障。 ”
孫悟空自薦道:“女皇陛下,把運糧的差事交給俺老孫吧!”
荻仁杰道:“承擔運糧可是重中至重的事呢,需要謹慎呀!”
孫悟空要犟道:“保證路上不遺失一粒米粟,相信俺老孫吧!”
則天大帝道:“好 ,就由孫大圣擔當吧!”
宰相荻仁杰遂吩咐戶部儲糧官依旨撥糧,諸多繁瑣之事不提。
孫悟空把萬擔除糧裝到如意袋里,馱上胳膊,走出糧庫大門,此時已臨暮時分,不禁舉首眺望,但見絢麗的晚霞漸漸收攏到西邊天幕一席之巔,歸林之鳥也各自安頓到樹凹之中,安靜地棲息起來了,他想:天色己晚,夜里也不好辦事,暫回玉華寺將就一宿,也好和師傅聚聚,待明兒黎明時分再上路吧!
孫悟空回到玉華寺,施粥的也都罷薪歇鍋了,闊落的寺堂亮著昏黃熹微的燭光,蓮臺上的佛像也隱身在黝黑的夜色里,香爐里閃爍著零星而稀疏的紅點,但見一位高僧盤坐蒲團,挺胸俯首,著手磬子輕敲木魚,低聲誦經,心無旁貸,全神貫注呢,
孫悟空借著微熹的燈光辨識誦經的便是師傅,他沒有打擾師傅,而是細聽,師傅誦的是《具舍論》經,這是一部罕覯的經書,心想師傅竟記得如此精準,絲毫沒誦出差池,好上心。
“師傅,功課做得可好啊!”孫悟空側對著唐僧行禮,道:“師傅可真是千般上心,萬般納意,日間居宮祈待,夜間也不歇息,可真是弗知晝夜啊!”
唐僧稍作停頓,依然輕揮手磐子,有節奏輕緩地敲著木魚,“嚯 、嚯、嚯… …” 輕而有序,如鼓樂低鳴,似乎以此作了回應,孫悟空領悟了師傅意思:請勿叼擾!
孫悟空摸黑進入后堂,把如意袋擱在屏門之內,而后踮起腳跟,走回師傅身后,拿上四個蒲團,挑西邊窗下排擺好,枕著頭躺下,以左手枕頭時看到師傅坐禪念經的身影,右手枕頭時,看到窗外的月亮,儼然畫中之臥佛姿態,就是這種姿態陪伴師傅度過了無數個夜晚,而今重復著從前的睡姿,倍感安詳和踏實。此時,斜仰西窗上弦之月,但見夜景迷茫,月色朦朧,趨圓的月亮另一邊已滲上淡薄的乳白痕跡,細數待到月明之時亦不過三、四個夜晚了;右耳細聽師傅的誦經之聲,恍然回到從前取經日子,悠悠歲月己遠去,眼前也只是黯淡的回憶,只有師傅的身影和誦經之聲依舊似故,靜謐的夜晚顯得格外祥和愜意,孫悟空漸漸收攏心中遐想,慢慢合上雙眼,安然地睡著了。
孫悟空一覺醒來,抬頭舉目不見師傅,但見廟堂里已曬進旭日的紅光,淡霧在朝霞中漸漸散去,窗外傳來“ 沙一一沙 一一“掃地聲,他揉揉雙眼,端起來,把蒲團整齊地放回原處,自言自語道:“俺上路啦!”
孫悟空到后屏取如意袋時,竟然不見蹤影,又自言自語道:“師傅也和俺爭起功來了!”轉念細想:師傅并不會使用如意袋,俺怎么會懵懂得把它擱在那里都忘掉了?這如意袋子可真丟不起呀,關乎求千千萬萬黎民的性命呢!
孫悟空反復渡步,認真忖量起來,很中肯地道:“就放這個位置!就放這里的!可哪里去了呢?找師傅問個明白,俺就不信會有人作妖?”
孫悟空奔出寺院,在門前的臺階上遇到了走上臺階的師傅和牡丹仙子,問道:“師傅,俺昨晚擱在帳后的如意袋呢? ”
牡丹仙子惶惑地看著孫悟空,道:“小孫天,你怎么又溜回來了? ”
“溜哪?”孫悟空道,“昨晚一晚上都和師傅在一起。 ”
牡丹仙子道:“站著說話不腰疼,昨晚整夜師傅與九十八位大師在宮中作法,忙到星隱才散壇各自回院歇息。 “
孫悟空強調而反芻道:“師傅昨晚通宵念經,我就陪在旁邊,也是通宵沒曾離開半步。 ”
唐僧漫不經心道:“悟空,為師的一整宿都在宮中,且莫亂說。 ”
牡丹淺笑道:“剛才還和你打招呼,你吱吱唔唔說回花果山,原來是溜回來又要與我扯起牛皮來了。大師,走!咱都倦了,只想歇息!”
牡丹先走一步,邁進寺院門檻之后便溜到花壇上休息了。
唐僧垂著疲憊的臉,道:“你回花果山諸事刪繁就簡,別忘了賑災的事,圣恩山大,不要疏漏了正事。 ”說罷唐僧邁上臺階,回院去了。
孫悟空可真愣住了:俺清清的就在這里,馬上要賑災去了,還有心里眷戀老家那窩鋪?他們竟說俺要回花果山?老孫難道是魂靈出竅,生了私念,把如意袋裝的東西都捎回花果山,要這樣事就弄砸了。
孫悟空更是不解,昨晚他生生的陪著師傅,觀師傅坐姿,察師傅尊容,聽師傅念經,師傅所念的經精深宏博,豈是尋常人所能理解。若念經的不是師傅,哪里都講不過去,俺硬生生的看走了眼?竟有這等混塌迷糊?更說不過去的是丟掉了如意袋,到底會丟到哪里去了?
孫悟空焦慮燥澀,心似煎熬,良久,他咬準了牡丹仙子和師傅的話:回花果山!
孫悟空惴徨惑的心情匆匆地回花果山,當遠遠眺望到山門時,耳邊己繚繞著花果山傳來的鈞天廣樂,心中有所釋懷:花果山張燈結彩,猴子猴孫們歡歌燕舞,人人衣香鬢影,看來日子過得好滋潤。
孫悟空歇下云步,揮手便呼道:“小的,我回來啦!”
“嗡 ”的一剎那,猴子猴孫們象蜜蜂擁王一般傾聚而來,架上孫悟空往水簾洞而來,孫悟空一眼看到道上鋪滿了黃燦燦的稻谷玉米高梁,這是他從糧倉中提出來的賑災糧救命糧呢,大喜,遂念咒語,如意袋如意飄回他手中,他搜開袋口,俯掌抹過眼前所目及的方方面面場景,然后執手握拳伸進如意袋中,屈指一彈,撒落在道上的糧食紛紛如塵飄起,魚貫般擁進如意袋里,隨著最后一陣黃霧涌進袋里,他把袋口收緊,捧在掌中,心里惦量起來:份量沒少著!橫旦在心中的隱患和憂慮剎那間釋懷了。
孫悟空一手托著如意袋,一手揮舞著道:“這是大唐女皇則天大帝拔給災區的賑災糧,一粒都不能吃。 ”
一只滿頭白發年邁的老猴道:“大王,你早上對小的們說這些黃糧精米,配上靈霄山泉天堂水,熬煮成糕點,可好吃呢? ”
孫悟空朝猴總監招招手,猴總監來到孫悟空面前,道:“大王有何吩咐? ”
孫悟空湊近它耳朵,輕聲問道:“我說過這話嗎? ”
猴總監也會意,悄聲道:“大王當著大家面說的,大王你說去靈霄山泉取天堂水,就那么一會回來就要收走所有糧食呢?”
孫悟空沒有細想,擺擺手道:“沒磨沒舀,糍糕不做了,有甚吃甚吧!”
“嗨 ”一陣呼叫之后瞬息靜下來,一個個眼巴巴地看著孫爺爺,滿臉失望,不敢哼聲。
孫悟空看在眼里,心中酌量著:言而無信,大失威儀,世間尚有“ 季布一諾” 典故,老孫不能哄騙子孫。遂道:“小的們,爺爺答應你們,十口一桃,待爺爺辦完賑災之后,玉帝必定嘉獎爺爺,爺爺就要玉帝獎仙挑,讓小的們品嘗品嘗!”
“好 一一” 水簾洞府一片呼聲,這喜訊很快傳遍了整個花果山。
詭軍師對孫悟空道:“太爺爺你老向來忙忙迭迭,沒甚茍且偷閑的日子,小的記在廊柱上,讓你兒孫定個心。“
“好呀一一你孫爺爺言而有信!”孫悟空拉上詭軍師的手,笑著贊賞道, “就你詭軍師精靈,有智謀,賞你個贊!”
孫悟空臨別時看到一張張期待的臉龐和祈求的目光,心想:孫爺爺一定讓你們吃上仙桃的!
孫悟空回到長安,對如意袋非常上心,處處留意不敢讓靈魂再次“ 出竅” ,慎防礙事。
當天響午,宰相狄仁杰領銜女皇則天大帝的懿詣,來到玉華寺為孫悟空一行餞行。
牡丹仙子扯著孫悟空的衣角而得以上路,姚崇童子背著他的法器走在牡丹仙子之后,這一行有高僧詭道,總九十九人,勻披黃馬褂,隨著杖旗撥伍起程,開赴蝗區。
孫悟空隨行,路上眾人親力睹觸驚悚的一幕:飛蝗如云,黑壓壓的一片,覆天蓋地,啃食綠茵,撤掉的皆是一垛垛爛臭的龔便,所過之處,如掃帚掃過一樣,無腥點青綠色遺殘。
牡丹仙子捉一只細瞧:圓頭突額,兩須張揚,目無睫眉,薄唇掩齒,口器恰似兩把釘鈀,犀利堅硬,張嘴磨牙,垂涎流滴,雙翅覆體,腹鼓肥腩,腳桿披棘,足長沾蹄,體健靈活,撐力如弦,刺扎無情,她的掌心給扎破了,方信其稟性險惡。
此時恰是入夏季節,路途卻是滿眼槁木,縱是看到零星綠毯也甚為奢眼球了,光禿禿的原野蒼茫如洗,人漸稀少,難聞犬吠雞鳴聲。他們經過九個晝夜的跋涉,來到了河南汴州,未待安頓,即便張榜安撫民心,發放賑災糧油,通告滅蝗獎賞,遺民聞訊奔走相告,見到黃馬褂,即便聚在一起,恰似就逢上了救世主,人人同心,其利斷金,士氣大振。
姚祟童子道:“小生奉師傅委托前來滅煌,實是有法卻無法,不與法器而克之,而以智慧而制之,顧以火誘而毀之,焚翅坑煌,挫傷其銳氣,愈日增其善果,累積而成事,滅蝗螋又豈是難事? ”
孫悟空也認為在理不厭言羅嗦,道:“咱就依姚祟童子策劃,日尋干薪而結堆,三十六垛微片,七十二垛為小片,百有八垛為大片,每垛柴火相間三十六丈,中間挖坑一口,長三尺六見底即可,眾毛攢裘,必成大事。 ”
此時,人仙道佛不分身份貴賤,稠人廣眾,責無旁貸,眾志成城,企劃一戰。眾人奔忙一天,諸事就堵,待到二更時分,又恰逢“ 爍爍三星列,拳拳月初升” 之時,孫悟空率眾伏村避待,姚崇童子登臺作法,但見堆砌的柴火燃起火來,“嘩 ——啦啦” 的沖天火光,把周也映得昏黃昏黃,蟄居靜待在戶檐里的人門都聽到屋頂上空“ 嗡——呼呼” 的聲音,朦朧中著到有很多蝗螋穿過夜色,朝火光飛去,聲不歇,而影浮動。
旭日初升,第一縷陽光送走了奔忙一夜的月亮,姚祟童子停止了作法,亦薪盡火熄,人們走到法場大喜:地上滿是蝗螋,燒損了翅膀,燒傷了足瓜,折斷觸須,只憐憐的爬搔,挪臥如蜥蜴,無力飛翔。
“哈哈“ 孫悟空拂袖怡笑,道:“看你囂張,老孫治不了你,自有人治得你,自有法制衡你,明后晚燒你祖宗啦!大家把它坑了吧!”
人們紛紛拿上鏟子排子把蝗螋都推進坑中,覆上坭掩上土,然后淹上水。
姚祟童子得意地問孫悟空道:“大圣,這一晚焚燒了多少蝗螋? ”
孫悟空挽起指頭,精打細算,道:“起碼有十五、六千擔。 ”
姚祟童子道:“保底十四萬擔!”
“太乙真火名不虛傳,這一回可是福澤庶黎。 ”孫悟空笑著道,“用你當年燒老孫的勁也用上,盡快毀滅這蝗螋,讓則天大帝記你首功,為你立廟,功績永存,標榜后世,也算享用一方香火吧。 ”
姚祟童子也笑著道:“大圣可要有好記性啊,象你惦記著王母娘娘的仙桃,和我師傅的仙丹一樣上心,留個碑就可以了。 ”
這事孫悟空果是上了心,則天大帝的嫡孫帝就為姚祟童子立了碑,署了文,彪功頌德,以嘉后世,此為頗外閑哆,不提。
此時,孫悟空一聽到“ 王母娘娘的仙桃” 斷然想起他在花果山對兒孫的宿諾,心中油然而生虧欠的內疚,抑制不住話出唇齒:滅蝗后再去踐諾吧!
這番滅蝗的方法和經驗凝聚了九十九位仙凡道僧的智慧,巧妙地遏制了蝗螋肆意泛濫的勢頭,這方式紛紛在州府郡推廣,逃荒的人們看到滅蝗的效果,也紛紛地投身到滅蝗中來,滅蝗已進入浩蕩之勢:大家秉公盡責,無論老弱殘幼,眾志成城,先日下午開溝挖坑,拾薪結堆,翌日上午填坑埋蝗,如此周而復始,枝頭上嫩綠依稀可見,空氣也漸漸清新,人們逃荒的念頭也斷然擱置了,心里充滿了希望,臉上掛起了笑容,憧憬起未來美好的生活。
如此復始晝夜,日月如梭,孫悟空每天例行分發賑災糧油鹽鹵,保障了后勤的供需,這天精神恍惚起來,牡丹仙子打趣道:“小不點又想沾腥慕酒了吧,看你這幾天眉鎖面皺,哪里有酒席邀約你了?”
孫悟空擺手搖頭,道:“沒有沒有!”
“小不點,天地知曉你‘ 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惟獨思酒成愁,當牡丹不曉? ”牡丹仙子道,“眉目彎擰,必有鎖事,說說心鎖何處?惦記何事? ”
孫悟空想“ 干就順水推舟吧” ,笑道:“尾巴瘡癢的事,你應付著,老孫去去就回。 ”
牡丹仙子問道:“要我撐多久? ”
孫悟空伸出二根指頭,朝牡丹仙子晃了晃,即便抽身離去。
孫悟空急匆匆地朝天官走去,由于時間緊迫,走進南天門時,與輪值的諸位天神微微地點過頭,旋即直奔靈霄殿,靈霄殿靜悄悄的沒半個仙家影子,他遲疑地困惑起來,踟躕不前之時,靈官走出來揖手行禮,道:“大圣又來何事? ”
孫悟空笑著道:“找玉帝有點私事。 ”
靈官笑道:“大圣剛才你為甚不提?復而又提需求,有甚心計? ”
孫悟空聞言迷惑不解,愣怔許久,道:“老孫并未見上玉帝,何來心計可言? ”
靈官道:“大圣,玉帝夸獎你滅蝗及時,賑災有功,都陪你去蟠桃園摘蟠桃了,就一會功夫,又生甚念頭有求玉帝呢? ”
孫悟空聽了靈官的話愈發愣神愣腦,一頭露水,不知所措地問道:“玉帝竟陪俺去蟠桃園挑桃?老孫未曾有這么大面子,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
靈官滿腹疑惑,道:“這事蹊蹺了,下官清清的看到玉帝和百官捅著大圣你去蟠桃園了,怎的這般沒記性? ”
“去蟠桃園!”孫悟空朝靈官揮手,道:“俺要看看出竅的靈魂是怎樣個老孫,自已把自已糊弄了,那可不行!”
孫悟空匆忙趕到蟠桃園,靈官也隨后趕到,但見蟠桃園前,羅傘下的玉帝滿面春風,容似桃花,淡笑風聲,簇擁著羅傘的有太上老君、太極金星、紫微星君、更有托塔天王,神圣們笑口顏悅,王母娘娘和仙女們在一旁附和著,氣氛十分和諧融洽。
“玉帝老兒,各位星君,老孫來也!”孫悟空揮手道, “都聚這了,幸會幸會!“
剎那間,眾神圣的目光齊聚在孫悟空身上,一陣沉默,驚愕的神情露出疑惑的神色。
“悟空,你復返又要討甚來著? ”托塔天王面掛笑容,朝孫悟空揮起張開的手掌,道:“最熟的一批蟠桃給你摘走了還不夠嗎? ”
老君走到孫悟空面前,上下打量一通,道:“空著手,莫是又要討我丹丸吧? ”
孫悟空辯解道:“俺才來,不曾摘果討丹呢,都聚這來了,好說話,好說話,諸位高抬貴手,老孫確有小小的私求。 ”
太白金里先走到老君身邊,輕扯了一下老君的衣角,而后走向孫悟空,拉上孫悟空的手,走向一旁,避開眾人耳目,悄悄問道:“大圣此來,有甚需求呀?如實告知老朽,老巧不遺余力為你討便是。 ”
孫悟空眼睛“ 骨碌”轉一下,心中掂量:有人替俺表白,遠比俺自己訴求好。
“老孫就刪繁就簡,長話短說了。 ”孫悟空湊近太白金星面前道,“俺這段時間總是靈魂出竅,把賑災糧款卷回老家花果山,回家討要時子孫不肯給,老孫許下了用蟠挑換賑災糧的諾言,今限期已到,倘若言而無信,不向子孫兌現諾言,要遭到唾棄,俺老孫就要喪失威信呀,俺老孫此來是討點臉面,亦私亦公,俺不便說的,長庚你就替俺去理順理順,勞你老關照了。”
太白金星笑吟吟道:“大圣,盡公之心若是無雜念,大凡碧玉亦無瑕疵矣,可碧玉多有瑕疵,何況心豈無雜念?包容方成海量,玉帝也是有無限肚量的。 ”
“多勞多勞了。 ”孫悟空頻頻點頭。
“大圣,蟠桃不比百香果,稍待佳音吧!”太白金星走向老君,又輕扯一下老君的衣角,老君會意,一同走向玉帝。
王母娘娘也走了過來,金羅傘下,玉帝細聽了太白金星的稟告,頻頻點頭,很無奈道:“事果真是這樣,都莫添亂,從長計較,讓他去了。 ”
老君遲疑道:“老朽看不出倪端,遵命便是。 ”
王母娘娘爽快道:“摘吧,摘吧!”
不一會, “玉帝有詣,宣孫悟空呈見!”宣傳聲打破了諸神的安靜。
“好 、好、好… …” 孫悟空一邊一蹦一跳地走向玉帝,一邊與迎面而過的諸位神圣打招呼,眾神圣也笑臉相迎,氣氛十分和諧。
玉帝陪笑道:“悟空,你在下界大唐賑災有功,要何嘉獎呀? 且說無妨!”
孫悟空這下反倒羞答答道:“要一袋蟠桃,給多少呢? ”
“隨你挑!”玉帝撫須仰臉“ 哈哈“ 大笑起來。
“玉帝可真爽快!老孫就不摳束了。 ”孫悟空扭頭對老君道, “老君,給老孫一葫蘆仙丹吧,就算借花獻佛,老君替你渲耀渲耀,讓下界知道你老君的大名!”
“好好!”太上老君和玉帝與太白金里三雙眼睛相視而會心大笑,道:“給 ,給一一不就是一個葫蘆吧,有的!”
孫悟空高興得一股留煙地溜進蟠桃園,自顧地挑摘起果來,這棵瞧瞧,那棵看看,撲入眼里的桃果均不如意,心中納悶:這季節恰是桃果熟時,應是果滿枝頭,熟透的在大半以上,而今桃果稀疏,且有毛蒂青皮尚沾花蕾的,更多的是半紅半碌皮厚色糙,盡不如孫悟空的心意,遂呼道:“伙計們都到老孫這邊來,有事問與你們。 ”
打掃力士、運水力士、培土力士、修桃力士陸續圍了過來,紛紛拱袖揖手行禮道:“大圣復返有何吩咐? ”
孫悟空聽不出隱怨之音,只管問詢道:“王母的蟠桃大會未到,熟桃都沒了,似采摘過一般,是何原因? ”
這一班力士誰不知曉孫悟空的脾氣,盡皆埋頭俯首,不敢言語。
桃園土地上前道:“大圣你剛才已采摘了一遍,熟的都給摘走了,留下來的自是半生半熟的了。 ”
孫悟空自是賊精,揣摩一番:要是認摘了,次熟的還怨甚?不認摘,一辯一爭,誤了事,待在門外一群“ 嘴巴” 進來再論理,惟恐生的桃果也摘不上了,管它生熟,生有生吃法,熟有熟吃法,摘到果再說。
“哦 、哦一一” 孫悟空點點頭道,“諸位辛苦了,老孫不謙啦,勞你們再忙一次吧,能摘的都要。 ”
大伙們沒有異議,都分頭摘果去了,土地爺沉吟一會,也悄悄地退去了。
孫悟空把搞來的果收集到如意袋里,用手指頭提起來,又在手上掂了掂,自是在心中惦了惦,道:“夠了,大家辛苦了,都回吧!”
孫悟空把如意袋馱在背上,走出蟠桃國,剛要拜謁玉帝,太上老君把一個大葫蘆扣在孫悟空的脖子上,道:“大圣要的仙丹都打點好了,不夠再來,做好賑災救民的事,蒼天可鑒,沒有誰不協作的。 ”
孫悟空點點頭,也匆忙下界了。
眾仙君目送孫悟空下界走遠,方才回首玉帝,俯臉聽詣,玉帝口諭道:“這事善始善終,到此為止,眾仙卿莫要攪和,寧靜致遠,忍就且安,退朝!”
眾仙君紛紛退朝,最后只留下了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玉帝對倆仙卿道:“看出了嗎?要么一心兩面,要么一面二心。 ”
太上老君和太極金星異口同聲道:“此悟空非彼悟空,彼大圣非此大圣呀!如同一履,卻是兩足!”
玉帝點點頭,嘆道:“惟恐李天王不服,著他莫要拱事。 ”
果是這樣嗎,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