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勘察與評價

4.1 一般規定

4.1.1 巖溶地區工程勘察應根據工程重要性、場地和地基復雜程度劃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甲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中,有一項為一級;

2 乙級:除甲級和丙級以外均為乙級;

3 丙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

4.1.2 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的劃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的規定。

4.1.3 巖溶地區紅黏土的狀態、結構、復浸水特性和均勻性分類應符合本標準第A.0.1條~第A.0.4條的規定,石芽地基根據空間產狀分類并應符合本標準第A.0.5條的規定。

4.1.4 巖溶地區的巖土工程勘察應綜合運用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鉆探、物探、原位測試等,查明下列內容:

1 擬建場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與產狀;

2 巖溶發育的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巖溶類型、發育程度、形態、大小、分布、充填情況,發育成因;

3 巖溶頂板和覆蓋層厚度、性質,巖面起伏、形態;

4 地下水賦存條件、類型,動態特征,水位變化,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表水與地下水、覆蓋層與巖層之間的水力聯系;

5 溶洞、土洞和塌陷的成因及其發展趨勢;

6 溶溝(槽)地基、溶蝕漏斗地基、石芽地基、溶洞(隙)地基、土洞巖溶地區地基的治理經驗。

4.1.5 巖溶地區勘察報告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的規定外,應重點評價下列內容:

1 擬建場地巖溶地下水的賦存、動態、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表水、覆蓋層地下水與巖溶地下水之間的水力聯系;

2 巖溶發育的成因類型、發育程度、形態和分布特征;溶洞充填程度與充填物;覆蓋層厚度、性質;

3 溶洞(隙)、溶溝(槽)、溶蝕漏斗、石芽、土洞、巖面形態、巖溶頂板和覆蓋層等巖溶地基的穩定性評價;

4 溶洞、土洞和塌陷的成因及其發展趨勢;

5 對巖溶中等發育和強烈發育的淺覆蓋層巖溶地基,當基巖面上部存在軟弱土、混合土和易產生潛蝕土層時,應評價地下水的滲流與土洞塌陷的形成、發育關系,分析評價地基土的穩定性;對穩定性不良地段,應提出工程治理措施;

6 溶洞(隙)地基、溶溝(槽)地基、溶蝕漏斗地基、石芽地基、土洞地基的處理措施和基礎方案的建議,降水排水截滲方案的建議,基坑開挖與支護方案的建議等;

7 巖溶治理設計所需巖土參數,建筑地基基礎、地下水等監測要求的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华亭县| 垦利县| 九江市| 彰化市| 屏山县| 阿合奇县| 兴安盟| 鹤峰县| 河间市| 措勤县| 福海县| 温泉县| 榆树市| 社旗县| 镇远县| 于田县| 北辰区| 洛宁县| 汕尾市| 西青区| 安龙县| 建德市| 大冶市| 吉木乃县| 松溪县| 阿克| 连州市| 和静县| 松溪县| 昭通市| 长兴县| 高邮市| 黄浦区| 新兴县| 苗栗县| 靖远县| 阳朔县| 阳信县| 洛宁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