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7.2 不固結不排水試驗(UU)

17.2.1 不固結不排水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在試樣底座上放置不透水板,并依次放置試樣、不透水板及試樣帽。

2 將橡皮膜套到試樣上,用橡皮圈將橡皮膜分別扎緊在壓力室底座和試樣帽上。

3 裝上壓力室罩,向壓力室充水,當壓力室內水淹過整個試樣時,關閉進水閥。

4 設定試樣周圍壓力的最大值不小于土樣實際壓力,設置剪切應變速率應符合表17.2.1的規定。

表17.2.1 剪切應變速率表

img

5 試驗開始后,試樣帽與主應力差傳感器傳力桿基本接觸后施加圍壓,圍壓穩定后進入試樣剪切階段。

6 剪切階段開始后,試樣每產生軸向應變0.3%~0.4%測記軸向力和軸向位移讀數各1次。當軸向應變達3%以后,讀數間隔可延長為0.7%~0.8%各測記1次。當接近峰值時應加密讀數。如果試樣為特別硬脆或軟弱土的可酌情加密或減少測讀的次數。當出現峰值后,繼續剪3%~5%軸向應變;若軸向力讀數無明顯減少,則剪切至軸向應變達15%~20%。全自動三軸儀依據設定的采集數據間隔進行采數。

7 試驗結束后,開排水孔,排去壓力室內的水,拆除壓力室罩,揩干試樣周圍的余水,脫去試樣外的橡皮膜,描述破壞后形狀,稱試樣質量,測定試驗后含水率。對于39.1mm直徑的試樣,宜取整個試樣烘干;61.8mm和101mm直徑的試樣允許切取剪切面附近有代表性的部分試樣烘干。

8 應按本條第1款~第7款的方法重復進行其余試樣的試驗。

17.2.2 試驗結果整理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試樣的高度、面積、體積及剪切時的面積應按表17.2.2規定進行計算。

表17.2.2 高度、面積、體積計算表

img

注:Δhc——固結下沉量,由軸向位移計測得(cm);
ΔV——固結排水量(實測或試驗前后試樣質量差換算)(cm3);
ΔVi——排水剪中剪切時的試樣體積變化,按體變管或排水管讀數求得(cm3);
ε1——軸向應變(%),不固結不排水剪中的ε1等于img,固結不排水剪及固結排水剪中的ε1等于img
Δhi——試樣剪切時高度變化,由軸向位移計測得(cm),為方便起見,可預先繪制ΔVhcΔVAc的關系線備用。

2 主應力差(σ1-σ3)應按下式計算,結果應精確至1kPa:

img

式中:σ1——大主應力(kPa);

σ3——小主應力(kPa);

C——測力計校正系數(N/0.01mm);

R——測力計讀數(0.01mm)。

3 主應力差與軸向應變關系曲線(圖17.2.2-1)。破壞應力圓、摩擦角和凝聚力的確定是以法向應力σ為橫坐標,剪應力τ為縱坐標。在橫坐標上以img為圓心,img為半徑(f注腳表示破壞時的值),繪制破壞總應力圓后,作諸圓包線。該包線的傾角為內摩擦角φμ,包線在縱軸上的截距為黏聚力cμ(圖17.2.2-2)。

img

圖17.2.2-1 主應力差與軸向應變關系曲線

img

圖17.2.2-2 不固結不排水剪強度包線

17.2.3 不固結不排水試驗記錄應按表17.2.3-1~表17.2.3-3填列。

表17.2.3-1 三軸壓縮試驗記錄表

img

表17.2.3-2 三軸壓縮試驗記錄表

img

表17.2.3-3 三軸壓縮試驗記錄表

im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慈利县| 石门县| 溧水县| 美姑县| 健康| 浠水县| 大港区| 友谊县| 古田县| 南岸区| 若羌县| 阿巴嘎旗| 长垣县| 都江堰市| 广安市| 台东市| 同德县| 会宁县| 本溪市| 肇州县| 方正县| 乌拉特中旗| 南开区| 清苑县| 巴里| 静海县| 德庆县| 晋中市| 贵港市| 舟山市| 个旧市| 宜兴市| 那坡县| 霸州市| 小金县| 清苑县| 临泉县| 吉林市| 巩义市|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