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女人說話多留個心眼,嘴上得留個把門的(2)
- 做個說話有心眼 辦事有心計的女人
- 陳泰先
- 3596字
- 2014-06-13 16:22:20
尊重下屬的另一表現是不輕易觸及下屬的致命弱點,個人的致命弱點一旦觸及,便會產生反抗心理,或者消極更甚,因此,弱點不可觸。
作為女性領導,尊重了下屬,也就是尊重了你自己,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贏得了尊重。如果忘記了尊重下屬,下屬便可能意志消沉,甚至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失去了下屬的支持和配合,一個“光桿司令”怎能作戰呢。無論于公于私,無論于人于己,都要切記“尊重”二字。
女人必須明白,任何人的自尊心都是應該受到保護的。不傷害人的自尊心不僅是尊重人格,而且對搞好事業大有好處。人有了自尊心,才會求上進,有上進心才會努力工作。
調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強的人,不論在什么崗位上工作都會盡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女人要想方設法保護下屬的自尊心。比如,注重禮貌,讓他們體會到自己與上級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適當的褒獎,讓他們有榮譽感,等等。
有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為做錯了事,也會引得某些女老板說出傷人自尊心的話來。比如:“你是什么東西?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的老底嗎?”或者說:“你這種家伙,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種話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冷,就是引起大吵大鬧。
自尊心受到毀傷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屬于局部的,就是說被害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還能感覺到自己受了傷害,這樣他就必然記住傷害他的人,對之產生反感、厭惡乃至仇恨。
如果這個人是他的領導的話,他要么積極地謀劃調離本單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主義”。只要是你說的話,你作的指示,他都不會盡心盡力、心甘情愿地完成。這樣,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類是全部的,就是說被傷害者已經全然失去自尊。他甚至感覺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傷害。他自暴自棄,自甘落后,以至于做了許多錯事。到頭來,不但他本人毀了,工作也必然大受影響。
傷人自尊心是說話的大忌,女性管理者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尤其要注意。
6.女人說話別太損,爭強好勝為哪般
女人有時候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勝心,使小過失鑄成大錯誤。比如與人爭辯,以嚴密的邏輯將對方駁倒,但沒有必要將對方“殺”得體無完膚。說話不說絕,傷人莫傷心,女人說話也要給自己留后路。
日常生活中,有些女人為了一吐為快,不顧別人的感受,也不管別人能否接受,就把一些不中聽的話拋給別人。殊不知,這么做已經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為擴大人脈關系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墻。
劉麗是位自尊心很強的女孩,但她卻跟幾位“沒教養”的人做了同事。這些人舉止隨便,嘻嘻哈哈,劉麗很看不慣他們的行為。
一次,正下著雨,一位女同事想出去辦點事,拎起劉麗的傘就走。劉麗心想:“怎么不打招呼就拿人家的東西,太欺負人了!”
她勉強忍住氣說:“你好像拿錯了傘吧?”
那位女同事大大咧咧地回答:“我忘了帶傘,只好借你的用一下。”
“你好像沒跟我說‘借’字。”劉麗氣憤地說。
“哎喲,還用得著說‘借’字嗎?我的東西還不是誰愛用就用!”
劉麗冷冷地說:“借我的東西就得說‘借’,我不同意,誰也不準拿!”
沒想到,這件小事使劉麗的處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幾位同事再也不愿意理她,不知情的領導經常提醒她注意搞好同事關系,根本就不聽她的解釋。
劉麗常常憤懣不平地想:“我只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難道這也錯了嗎?”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遇到一些人,說對不起自己的話或做對不起自己的事。這時,我們應當怎么辦呢?
(1)委婉地提醒對方
當同事、朋友、親人說了一些對不起自己的話時,可以旁敲側擊,委婉地提醒對方,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但要把握一個度,點到為止。
(2)用客氣、禮貌的言語感染別人
生活中,有些人對言語方面沒有太多的忌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遇到這類人時,沒有必要用過于激烈的言語諷刺對方,這樣很可能出現不愉快的場面,甚至有大打出手的可能。此時,可以用客氣、禮貌的言行感染對方,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人生好比行路,總會遇到道路狹窄的地方。每當此時,最好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如果心中常有這種想法,人生就不會有那么多抱怨了。即使終生讓步,也不過百步而已,能對人生造成多大影響呢?
經常讓人一步,別人心存感激,也會讓你一步,一條小路,對你來說也是坦途通道。
事事不肯讓人,別人心懷怨恨,就會設法阻礙你,損傷你,即使一條大路擺在你面前,也是充滿障礙的。
人與人之間往往是心與心的交往,誠心換來的是真情,壞心換來的是歹意。
如果,每遇到令自己不平之事,就要動用那顆伶牙俐齒,硬要把別人斗敗不可,在言語上不給別人留任何余地,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的。
其實,人都是感情動物,為別人留了情面,別人自然也會處處為你著想,說不定在什么時候就會還一個人情給你。所以,在與人相處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要隨時隨地給別人留余地。
如果女人遇到必須取勝,無法讓步的事,又該怎么做呢?那也要給別人留一點余地,就像下圍棋一樣,“贏一目是贏,贏一百目也是贏”。只要能贏就行了,何必讓人家滿盤皆輸?比如與人爭辯,以嚴密的辯論將對方駁倒固然令人高興,但也沒必要將對方批駁得體無完膚。這樣做不但對自己毫無好處,甚至會自食其果,遭到對方的反擊。說話莫說絕,傷人莫傷心,正是此理。當女人和他人發生爭執時,首先要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在顧及對方顏面的前提之下,陳述自己的意見,說話時給對方留有余地。這一說話的玄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是非常重要的。
7.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說話不長心眼兒的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說話不長心眼兒的。”這話說的實在有道理。因為女人說話有很多忌諱,如果女人在無意之中觸動了他人的“雷區”,就會糊里糊涂地受到對方充滿火藥味的“熏陶”。所以,女人在說話時,千萬不要踩上地雷,“炸傷”了自己,也毀了別人的心情。
清代的康熙皇帝,年輕時勵精圖治,做過不少大事。但到了晚年,由于年紀大了,卻產生了一個怪脾氣——忌諱人家說老。如果有誰說老,他輕則不高興,重則要讓對方飽嘗皮肉之苦,甚至丟掉腦袋。所以,左右的臣子們都知道他這個心理,一般情況下都盡量地回避。
有一次,他率領一群皇妃們去湖中垂釣,不一會兒,魚竿一動,康熙皇帝連忙舉起釣竿,只見鉤上釣著一只老鱉,心中好不喜歡。誰知剛剛拉出水面,只聽“撲通”一聲,鱉卻脫鉤掉到水里又跑掉了,康熙長吁短嘆連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皇后見狀連忙安慰說:“看樣子這是只老鱉,老得沒牙了,所以咬不住鉤子了。”
話沒落地,旁邊另一個年輕的妃子卻忍不住大笑起來,說:“太滑稽了。”而且一邊笑一邊不住地拿眼睛看著康熙。康熙見了不由得龍顏大怒,他認為雖然皇后言者無心,而那妃子則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于是將那妃子打入冷宮,終生不得復出。
為什么皇后在說話時明顯說到“老”字而康熙皇帝沒有怪罪她,而妃子只是笑了一笑康熙皇帝卻怪罪她呢?首先是康熙的忌諱心理,他不服老,忌諱別人說他老,這種心理實際上反映了老年人的一種普遍的心態,由于上了年紀,在體力和精力上都有所下降,但又不肯承認這個現實,而且也希望人們在客觀上否認這個現實,故而一旦有人涉及這個話題,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再是由于皇后與妃子同康熙皇帝的感情距離不同。皇后說的話,仔細推敲一下,有顯義和隱義兩個意義,顯義是字面上的意義,因為康熙皇帝與皇后的感情距離較近,他產生的是積極聯想,所以他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知道皇后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妃子雖然沒有說太多的話,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她是在皇后的基礎上故意引申,是把那只逃掉了的老鱉比做了皇上,是對皇上的鄙視,因而是大不敬。所以,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境,由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結果來。
生活中,女人說話時要多留個心眼兒。因為你也許不知哪時就會得罪了人,并賠上你的幸福做殉葬品,實在是可悲。
8.女人說話有忌諱,凡事要多留心
觸人之忌,輕則引人不快,重則給自己招來麻煩,女性朋友們要大力避免。
有一個女士,將老板跟小蜜的關系不小心透露給了老板的妻子,引起一場家庭危機,老板一怒之下,毫不猶豫地炒了這位女職員的“魷魚”;有一位女孩,閑聊時說一位同事如何如何小氣,不像個男人。誰知這位同事氣量狹小,給女孩的男朋友打了一個電話,自稱是女孩的男朋友。結果,害得這對戀人爭吵不休,終于分手。
女人因為說話不當造成的麻煩太多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時痛快而忘了別人的忌諱。
(1)女人在一般場合的說話禁忌
在公共場合,不要旁若無人地高聲談笑,應顧及周圍人的感受。兩人交談時,最好輕言細語,聲音大小以對方聽清為宜。相距很遠慢打招呼,等雙方走近后再致問候。
談話時不要手舞足蹈,過分夸張的手勢有失女性的文雅氣質,顯得缺乏修養。也不要唾沫橫飛,正式談話前忌吃洋蔥、大蒜等有氣味的食品。
忌喋喋不休地談論對方一無所知且毫無興趣的事情。
若有人在你面前對某人、某事發表侮辱性評論時,你可以簡單地表示“咱們不談這個問題吧”,之后再換個話題。
不要詢問對方工資收入、財產狀況、個人履歷、服飾價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