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前來監督方平的工部人來說,方平這一下就直接犯下了工部的規矩,私自讓這些工匠停止制作,造成了工部的損失。
事情還沒開始就被前來的黃福阻攔,叫囂方平這是怠慢工部工程進度,一紙奏章就遞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是清楚方平要干什么,可也不能這么明顯的告訴黃福,為難之下找來方平詢問理由。
方平給出的解釋也很簡單,就是工部的很多工作程序有風險,甚至對人身體有害,所以才要進一步的整改。
可是對方平有戒心的黃福不信方平這鬼話,一心想把方平趕出去,說什么都不要方平。
沒辦法,朱棣只好撤了方平的工部主事,遣退了黃福。
“你看你,現在工部都不要你,你說你還有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這天下的工匠都集中在幾個地方,我總不能現在去召集吧,這要召集到了都到猴年馬月了。”
朱棣也是被方平給氣到了,可是方平說到工匠聚集,自己想到了一個地方,那就是皇家掌握的八衙門,俗稱八局,主要是由太監管理,里面又不少的工匠為皇家服務。
“方平,要不你去八衙門?”
“可以啊,只要有工匠就好,臣現在手里就是缺人。”
“那好朕給你批個條子,你去。”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方平被趕出工部的消息很快就再朝堂傳遍,夏原吉特意跑到方平府邸來調侃一番,再次要求他來戶部,結果還是被婉拒。
離開方府的夏原吉傳出了方平的一句話,工部趕走我方平是工部的損失,日后要求我還要看我臉色。
大家都沒把這話放在心上,你就一個寵臣在怎么得寵總不能掀翻整個工部吧。
事情就這樣埋沒在人們的嘲諷中。
這天八衙門來找方平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衛輝府監督兵仗局的王安。
“方大人,我們又見面了,你老可好。”
“原來是王公公啊,什么風把你給吹到我這里來了。”
“方大人客氣了,多虧陛下賞識,這不方大人要管理八衙門,就調回來協助方大人嘛,沾了方大人的福,咱家才有機會留在京城。”
方平也為朱棣給他安排的這么詳細感到欣慰,有了這個合作過的人,這八衙門還不是讓自己隨便整改的。
“王公公,不知道衛輝府那邊怎么樣了?”
“一切如初,只是有了玻璃這東西,所獲錢財無數,還供不應求,陛下還為此賞賜了不少,這次再跟方大人攜手,希望方大人多多照顧。”
“好說好說,我方平還是知道方寸的只要不違反我的底線,大家都有富貴可享。”
“咱家就謝過方大人了。”
兩人就像老朋友一般的聊天。
方平再次接手八衙門讓工部也感到愕然,這方平還真是陰魂不散,還在打工匠的主意,黃福下了命令嚴禁工匠跑到八衙門去。
這次少了官僚的掣肘,方平做起事來就輕松不少,先就是把八衙門里邊一些不合格的人剔除,重新招收有能力的人,當然待遇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唯一沒動的就是兵仗局,這地方是朱棣的根基沒有朱棣的批準方平可不敢動。
這風風火火的調整并沒有給八衙門到來什么影響,反而讓這里的工匠積極性高了,還不是因為待遇好了,這也引得工部那邊的工匠蠢蠢欲動的。
現在工部就篤定方平是在拿朱棣的錢財在浪費,準備看他怎么收場。
這時候方平在八衙門里邊準備著一些事物,于謙則在一旁學著做事,遇見不懂的都問方平,方平也耐心的回答。
可是不知道誰把方平帶著于謙的消息透露給了朱瞻基,天性好玩的他直接就悄悄的跑了過來,這里監工的太監看見急忙報給了朱棣,朱棣也不以為然,只是多派了侍衛保護。
“老師,你說你這燒石頭干什么?”
“做一個利國利民的東西出來。”
“可是這都燒了好幾天了,還浪費了那么多的石頭,還有一些鐵渣。”
于謙很擔心方平做無用功,這東西怎么看都不像利國利民的東西,只有朱瞻基在一旁耐心的看著,聽到于謙說這話,反手就給了于謙一個腦崩兒。
“于謙你怎么可以這么說老師呢,老師教我的東西到現在都沒出過錯呢,別再叫喚了好好的跟老師學習吧。”
對于朱瞻基,于謙只能忍耐,不管是禮儀還是宮里教給他的規矩,都讓他必須服從眼前這個調皮的太孫。
燒制水泥是有技巧的,通過不懈的努力配置,幾天后終于燒出了方平認為合適的水泥。
看著出窯的一堆堅硬物,方平讓人搗碎,加入一些雜碎的煤渣,在研磨成粉,本來被燒成白色的堅硬物這時候就成了一腿灰不溜秋的灰土。
經常下墓的方平,直接拿起鐵鏟熟練的攪拌起來,攪拌好后,俯身開始了壘墻,一堵半人高的墻很快就起來了。
完成這一切方平抹了一把頭上的大汗,放下手中的工具,帶著兩個小東西就去找吃的。
“老師,你這做的什么東西,怎么像灰漿?”
“那不是灰漿,那叫水泥,是一種新的建筑材料,比現在用的糯米灰漿要好的多,還便宜。”
滿嘴油膩的于謙不太相信,那東西半天都沒干,還是濕噠噠的一塊,怎么可能是建筑材料。
不過方平說是,那就等干了以后在去看。
次日,方平帶著于謙來到砌墻的地方,朱瞻基早就在這里等待了好久,見二人前來,高興的叫喚著。
“老師,那墻干了,很是堅固。”
一把拉起方平的朱瞻基就往前方跑,于謙也緊隨其后。
墻邊,方平用手掌按了按墻體,感覺差不多,然后讓兩個小的用腳踹,踹了半天也沒動靜,方平這才按下心來。
“終于好了。”
不清楚為什么這么堅固的于謙對方平問。
“老師為什么著墻這么堅固。”
“這是因為有水泥,這是一種很好的粘合劑,以后老師會教你。”
“哦,謝老師。”
方平只是沒有明說,你們身體還小,這墻就你們這小身板能有什么辦法,自己要推倒倒是簡單。
沉默了一段時間的方平,再次出現在朝堂的時候,正是鄭和準備再次出航的時候。
朝堂里,戶部對于這次出航要有一定的準備,不能再像上次那樣被堵的沒話說。
可是朱棣這個準備吃獨食的一分不讓,直接就說這是大明朱皇室和其他國家王室的交流,管你戶部什么事給回絕了,讓戶部又吃了啞巴虧。
最后戶部不讓,只好由戶部出一部分的資金參與此次遠航。
禮部和一些御史則在背地里暗自大罵人心不古,這遠程還真是朱家的獨門生意,其他人想分一杯羹都沒辦法,片板不下海還在頭上懸著呢。
冬季快要來臨,戶部現在有錢就提議修葺下京城偏遠地區的民房,以防止嚴冬來臨導致的寒凍傷亡情況,朱棣一開始就找工部商量,工部也是答應,初略的估算了一下所需錢財報給了戶部。
這時候方平本著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態度,出班就要截胡這事。
“陛下,臣也想接這個活計。”
方平的話引起整個朝堂的不適,什么時候八衙門的手伸的這么長了。
“方平,這是工部的事,你來攪合什么,再說你有那么多的工匠嗎?”
黃福質問著方平。
“黃大人,有沒有那么多工匠不需要黃大人操心,我只想問夏大人,我只要黃大人一半的錢糧解決這事,戶部能否把這事交給我呢?”
夏原吉一聽方平只要一半的錢糧,心里當然就愿意了,這就能省下好大一筆開支呢。
可是還沒等夏原吉開口,黃福就急了。
“方平,你背信口開河,這事我工部有大概的算計的,你就要一半的錢糧就想做成這事,難道準備做成豆腐嗎?那可是萬千百姓啊,你于心何忍。”
“黃大人,至于能不能做好,到時候工部來檢查就是了,不合格治我的罪就是了,我就問夏大人,如果八衙門只要一半的錢糧,能不能把這活計給我來做。”
這次夏原吉可不能讓黃福再搶在自己面前了。
“當然,只要你能做好這事,戶部就給你事的錢糧。”
“那小子就包了這事。”
黃福不可置信的看著方平,他哪來的底氣來做這事,就憑八衙門那些手藝人?怎么可能有我們工部的能工巧匠厲害。
“陛下,臣彈劾方平信口雌黃。”
“陛下,臣愿立下軍令狀。”
一個彈劾,一個立軍令狀讓大殿的氣氛一下就緊張了起來。
朱棣瞇著眼看著兩人,黃福是舍不得這事被方平搶走,而方平敢接下這事,估計是那東西也做出來了,正好趁這個機會亮亮相。
“既然方平立軍令狀,就交給方平去處理,原吉錢糧你撥給方平。”
“臣領命。”
得到這個結果的黃福心里有不好預感,方平做事從來都不是突然新起的,都是準備好的,難道自己當初把他趕出工部真的錯了嗎?不會,他就是個害人精,留在工部會讓工部完全的變樣,一定是這樣,黃福安慰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