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爐的出現讓解縉覺得這東西靠譜,百姓有了這東西嚴冬就好過的多,可是雙方又在出售這方面發生了分歧。
方平想讓兵仗局出面售賣這東西,可是解縉不允,說什么兵仗局是陛下的,怎么可以公器私用,讓方平把這圖紙丟給其他的工匠,讓他們去制造售賣。
兩人就這么扯皮,誰都不讓誰,解縉這老古板看不清歷史的軌跡,但是方平知道,兵仗局以后要研發更多的東西,到時候投入的資金可不是一點半點,現在能有機會搞點收入也好。
最后兩人都讓了一步,由兵仗局制造,讓一些商人來代賣。
為了保險起見,方平還專門給朱棣遞了個奏折,報了這事,得到了回復才開始進行,當然還有玻璃的事。
這天交易所發出了新的消息,幾日后知府會在這里舉行一場拍賣會,拍賣一些兵仗局的成果。
消息的擴散如潮水般洶涌,不少商人都聞風而動,打聽著內幕,可惜內幕只有方平和解縉知道而已。
幾日后,交易所歇業,但是大廳里卻擠滿了各路來的商人觀察今日的盛況。
拍賣會由方平致詞開始,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規矩后,就準備要拍賣。
底下有幾個不明所以的商人,帶著疑問詢問方平:“方大人,你這拍賣的可都是兵仗局的東西,規內務府所管,我們要是拍到了會不會有什么風險?”
“這點大家放心,本官也是受了陛下的旨意才敢如此做的,拍賣的都是一些利國利民的東西,只要按照規矩來,大明律法會給各位保障。”
得到確定的消息以后,這些商人才安下心來,等待這拍賣的內容。
幾個牙人抬著一個小型的煤爐上來,方平一番講解后,底下的商人都明白了這煤爐的用處,都磨拳擦掌的要收入囊中。
“大家現在都明白了這爐子的用處了吧,本官也就不多說了,這次直接賣這爐子的制造圖紙,有興趣的可以出價。”
一開始只有幾人出價,到后來又有幾人開始抬價,最終還是在一個合理的價格賣出。
方平也做好了低價的準備,畢竟這東西制作簡單,多看幾眼都能學會,只不過先后而已。
隨后又賣出了幾樣工匠改良過的東西,價格當然也是很低,抱著有錢就賺的方平一點也不嫌棄。
現在拍賣快結束了,大家也都知道重頭戲要來了,這也是方平當初在放出消息的時候,特意留下的懸念,說什么有奇珍異寶要出現,這才聚集了這么多的商人前來。
這次上來的不是牙人,而是幾個錦衣衛,他們抬著一塊手臂高的東西,用紅布遮著,小心翼翼的放到中間的高臺上。
方平輕巧的扯下了上面的紅布,露出一個五彩透明的物體,這是兵工坊在制造玻璃的時候做的殘次品,顏色很雜,但是經過工匠的塑造做成了一個花瓶的模樣。
現在擺在眾人眼前光彩奪目,所有商人都喘著大氣看著這個不曾見過的物件,一番評估后商人也不好定價,只有幾個膽大的商人殷勤的問著方平。
“方大人,此物是何?”
“這是玻璃花瓶?!?
“玻璃花瓶?怎么小的看像是水晶?!?
“這不是水晶,這是玻璃,乃是兵仗局偶然所制,現在拿出來賣的就是這玻璃的代理權?!?
這些商人還不清楚什么是代理權,連忙急問。
“這代理權就是大明十三布政司,每個布政司由一家代理,總共十三家,代理時間兩年一屆,誰的價高,誰就可以在當地的布政司販賣這玻璃?!?
明白了規矩的商人,也在盤算到底多少錢財能拿下這代理,新奇的物品總是有好的奇效,但還是有一些商人有些擔心。
“方大人,這玻璃就是這花瓶的話,可能不好售賣,市面上還有很多的瓷器?!?
方平早就預料到這些人的把戲,再度揮手讓人抬上來一塊臉盆大小的東西,扯掉上面的紅布,一塊平整的鏡子出現了。
底下的商人再次騷動起來,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卻被嚴陣以待的錦衣衛攔在了一個安全的位置。
但是這些人還是可以清晰的看見鏡子里邊照射出的人影,拍賣場的氣氛一下就不同了,這東西從古至今從未出現,現在就這么明擺在大家面前,心里都清楚這生意只要接了下來就是穩賺不賠的。
“方大人,此物有什么缺點嗎?”
“此物除了易碎以外沒太多的缺點,這還只是一種,還有好幾種?!?
隨后又讓人抬了幾塊透明的玻璃上來,擺在商人面前,商人湊上前反復的觀察,這玻璃和剛才的不一樣,能透過任何的光線沒有任何阻擋。
“方大人,這也是玻璃吧,怎么和那邊那個不一樣?!?
這商人看著透明玻璃卻指著鏡子說道。
“這也是玻璃,只是用處不同而已,剛才的那是鏡子經過特殊的處理能照清眼前的一切事物,這個是透明玻璃,是用來裝在門窗上的,這嚴冬來臨,大家不想隔著風雪看外面的雪景嗎?”
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商人也清楚了這玻璃的用途,這東西的確有好的收益,一時間擠作一團的商人都警惕著周圍的人。
此時又有人問:“方大人,不知這玻璃的產量如何,能否保證我們日后的供應?!?
“這點大家放心,這東西雖然制作困難,但還是能滿足各位的?!?
商人一下就放心了,有了保證這生意就可以做了。
從第一人開始報價后,就沒有停過,一炷香之后報價的聲音才漸漸減少,又過了一炷香才把一個布政司的代理權給定了下來。
忙活了半天的方平,直接換人自己跑到一邊歇息了。
解縉看著這些瘋狂的商人,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方平,這些人怎么就這么的愿意買這代理權?!?
“商人嘛,沒利益的事他們才不做?!?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大明是以農耕為主的,現在你如此興起商業,以后朝堂上難行啊。”
“謝老,你看我沒照顧農業嗎?春季帶頭去春播,秋收后立馬就修繕水利,不說別的,其他州府誰像我這樣的?!?
方平這話頂到了解縉的疑惑之處,這些日子方平的所作所為,雖然有些出格,但是不管百姓還商人都受了很大的實惠,這也是他想不明白的事。
“老夫不明白你到底在做什么,但是老夫清楚的看見衛輝府的百姓的確比我們剛來的時候好過多了,現在老夫想問問你,你到底想干什么,或者是說你和陛下商量過什么?”
解縉現在憋的難受,以前是看不清楚也看不懂,現在雖然是看清楚了但還是看不懂,今日準備開門見山的追問到底。
“這事說來話很長,我得想法就是衛輝府以后就以商業為主,逐步的取消農業的賦稅,至于我和陛下商量過什么,小子可不敢隨便說,你有膽子你問陛下去?!?
方平的話讓解縉心里一震,商業代替農業,取消農業的賦稅,這事可大可小,也有前車之鑒的。
“你可知商人都是貪圖之人,這些人不能讓他們擁有太多的勢力啊?!?
“謝老,商人是貪圖之人,我不否認,但是怎么讓他們遵守規矩才是我們要做的事,就好像刀劍是兇器,當遇到外敵來時,你不可能不用吧?!?
“你這是詭辯”
解縉顯得很氣憤,自己卻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反駁。
“那我再問謝老,有哪朝哪代是因商人滅亡的?”
這話讓解縉想盡腦袋也想不到,明末可能還和晉商有點關系,但是現在是明初,那就說不上這些了。
“你...”
“謝老想不出吧,朝代的興亡不是因為一個人或一群人而滅亡的,是有很多的因素集中在一起才滅亡的,你們嘴上說著商人低賤,但是沒有商人這國家王朝都如死魚一般,只有商業活躍以后,這國家王朝才有好的氣象,去沖擊更好的目標?!?
“你氣煞老夫了”
說不過方平的解縉一摔衣袖憤怒的離開了交易所。
拍賣在一些人的歡呼中結束,也在一些人的哀嘆中落幕,離開交易所的方平,急忙就招來人手統計這今日的成果。
衛輝府發生的事在第一時間就有人報到朱棣這里。
“這小子還能玩出這把戲?!?
“父皇方平現在做的是不是步子邁的有些大了?”
“沒事,只要不謀反,朕給他兜底?!?
朱高熾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老爹,羨慕方平能在外邊實際的展示一切,自己這么久也學了不少,但想做事都被朱棣壓了下來。
用朱棣的話來說,現在先讓方平打頭陣有了好的成績,再讓朱高熾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作為一個帝皇,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整個天下,不能冒失的去做一些未知的事情,隋煬帝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的朱棣做的也很小心。
看著上報來的玻璃,朱棣知道這東西是什么,直接對朱高熾說:“讓方平給朕運點玻璃來,朕要把皇宮都按上透明玻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