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流
紅堿淖
位于毛烏素沙漠東緣風沙區的相對低洼處,屬高原性內陸湖,地處北緯39°09′與東經 109°90′之間,海拔高度1100米,湖面大致呈三角形狀。
清末,紅堿淖湖址尚屬一片沼澤地。1927年,紅堿淖開始成湖。1929年后,湖區水面由不足2平方千米逐漸擴大。1952年后,湖泊經歷了短暫的快速擴張,于1960年后演變為穩定的深湖環境。1969年,湖泊面積漲至67平方千米,蓄水量5.5億立方米,最深水位10.5米,平均水深8.2米,為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積。湖面擴張是小冰期結束以后,氣溫上升,區域降水量增多,與人工積極疏導水流共同形成的結果。20世紀80年代后,氣候持續干旱,湖泊萎縮。1987—1999年,水面面積基本維持在56 平方千米。21世紀初,湖泊面積為45 平方千米,由于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上游攔河筑壩、農業灌溉用水和生態建設耗水、煤炭開采等),水面積逐年萎縮,2016年降至30平方千米。2018年,湖泊面積 35平方千米,蓄水量2億立方米,最深水位5.5米,平均水深不足4米。湖水邊線與1991年相比,最嚴重時后退800余米。
1929—2018年紅堿淖水域面積變化情況一覽表
續表
湖泊
紅堿淖流域水資源分布圖
濕地小海子
札薩克河
曾用名營盤河、札莎克河,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西北部,由丁當廟河、丁當西廟河等五條支溝匯流而成,中間加入營盤壕、塔拉子河、哈拉木河,在紅堿淖北岸入湖。流域面積356平方千米,河長33.89千米,河道縱比降7.64%,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247.5萬立方米。
札薩克河
札薩克水庫
該河流域有水庫三座。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柴登水庫位于札薩克河支流柴登河上,為小(一)型水庫,總庫容102.72萬立方米,工程主要任務是灌溉與防洪。經過多年運行,壩體滲漏、泥沙淤積,已經無法發揮作用。2015年11月建成的札薩克水庫位于札薩克河的中下游地段,為中型水庫,總庫容511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437萬立方米。該水庫為多年調節水庫,主要任務是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伊金霍洛旗阿騰席熱鎮和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供水,同時兼顧防洪、灌溉等。烏蘭哈拉水庫位于札薩克河支流哈拉木河上,為小(二)型水庫,總庫容30萬立方米,工程主要任務為灌溉,年供水量25萬立方米。
松道溝河
曾用名孫道溝,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的松道溝村北部,為靠降水補給的季節性小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從松道高勒自然村流入紅堿淖。流域面積29.3平方千米,河長5.36千米,河道縱比降17.54%。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09.9萬立方米。
蟒蓋兔河
曾用名東葫蘆素河,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的烏達柴達木村北部的毛烏素沙漠邊緣,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烏達柴達木、貴勒斯太、高勒廟、黃蓋希里等村,由黃蓋希里村的蘇家河畔流入紅堿淖。流域面積385.7平方千米,河長30.57千米,河道縱比降7.20%。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345.4萬立方米。
2009年11月建成的高勒廟水庫為小(一)型水庫,總庫容460.7萬立方米,主要任務是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伊金霍洛旗阿騰席熱鎮供水。
七卜素河
七卜素河
曾用名石板太大河,發源于陜西省神木市爾林兔鎮的吧嚇采當村,自西南向東北流,賈壩樓自然村為主要產流區,河流流經整個爾林兔鎮,在七卜素自然村流入紅堿淖。流域面積351.3平方千米,河長20.08千米,河道縱比降2.64%。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417.6萬立方米。
爾林兔河
曾用名前爾林兔河,發源于陜西省神木市爾林兔鎮的爾林兔農場,為靠降水補給的季節性河流,自東南向西北流入紅堿淖。流域面積130.1平方千米,河長6.03千米,河道縱比降1.61%。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598.2萬立方米。
廟壕河
曾用名馬蓮河,發源于陜西省神木市中雞鎮的前何家圪堵村北部,為靠降水補給的季節性小河。自東北向西南流,與發源于石家圪堵的支溝匯流后形成廟壕河。流域面積139.2平方千米,河長9.33千米,河道縱比降5.25%。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593.2萬立方米,平時基本斷流,暴雨時有水匯入紅堿淖。
木獨石犁河
曾用名壕賴河,發源于陜西省神木市中雞鎮的木獨石犁村,自北向南流,從中雞鎮的郝家村流入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的烏蘭哈拉嘎村,在其區間向南流,從中雞鎮的后壕賴村流入陜西界,而后在中雞鎮創業村的樊家灘流入紅堿淖。流域面積35.9平方千米,河長17.05千米,河道縱比降5.98%。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36萬立方米,但2000年以后基本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