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水利工程

第一節 方田水利建設工程

方田建設系20世紀50~60年代在灌區開展的“一平三端”“園田化”建設及灌區渠系工程長期配套改造中獨具特色的灌區建設。1988年在全省灌區改造中,方田建設列為主要項目。

1992年建成方田工程13處,面積4.6萬畝,襯砌U型渠道223千米,修建各類水利建筑物3100座,完成土方26.8萬立方米,工日16.7萬個,投資223萬元。

1993年全縣建成水利配套方田工程7處,總面積20321畝,新修襯砌渠道641條,總長150.59千米,修建各類建筑物2154座,改善灌溉面積9.68萬畝。

1994年在寶雞峽、馮家山兩大灌區建成水利配套方田工程4處。總面積1.52萬畝,新修襯砌渠道256條,總長77.66千米,修建各類建筑物1202座,新增灌溉面積2200畝,改善灌溉面積4.2萬畝。

第二節 發展糧食生產水利專項資金工程

1993年,省、市下撥扶風縣發展糧食生產專項資金水利投資67萬元。在全縣建成水利工程124處。其中,打配機井29眼,新建抽水站12座,新修渠道7.5千米,建成方田3180畝,新修四田5280畝,擴大灌溉面積530畝,改善灌溉面積1.443萬畝,共增產糧食90.9萬千克,增收59萬余元。

1994年,省、市下撥扶風縣發展糧食生產專項資金水利投資67萬元。全縣共建成各類水利工程56處。其中,新打機井12眼,改造10眼;新建改建抽水站10座;維修改建支渠8條,總長11.8千米;興修四田5100畝。擴大灌溉面積2340畝,改善3.8萬畝,增產糧食201萬千克,增收180.9萬元。

1995年,用糧專資金建成各類水利工程75處,其中新建抽水站28座,打配機井22眼,新修襯砌渠道13.3千米,完成總投資14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1萬元)。

1996年,扶風縣糧食生產專項資金項目投資13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1萬元,群眾自籌65萬元。新打機井32眼,維修機井8眼,新建抽水站10座,更新改造抽水站7座,襯砌渠道14千米。

第三節 關中灌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1996年10月13日,扶風縣列入省市計劃的太白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11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8萬元。任務于1997年4月底完成。

1997年,省市下達扶風縣農業綜合開發工程任務是改造中低產田2萬畝,該項目在杏林、召公兩鎮實施。1998年4月底完成全部項目。項目總投資411.5萬元,

1998年,扶風縣被列為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縣。當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法門、建和兩鄉鎮實施,于1999年5月底全部完成。共完成土地治理面積2.5萬畝,襯砌渠道83.5千米,完成砼0.79萬立方米,改建抽水站4座。購置噴灌設備200臺(套),鋪設低壓輸水暗管24千米,發展節灌面積5000畝。完成投資56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79萬元,群眾自籌289萬元。

1999年,建和、南陽兩鄉鎮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完成土地治理2.5萬畝,襯砌支渠7千米,襯砌斗、分渠48千米,埋設地下輸水管道24千米,購置移動式噴灌機15臺,更新北四抽機電設備5臺(套),修復引水隧洞5.27千米,打配機井10眼,新建抽水站1座,架設低壓線路6千米,新修、拓寬田間生產路10千米。

2000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天度、召公兩鎮實施。完成土地治理3萬畝,襯砌渠道73千米,埋設地下輸水管道30千米,購置移動式噴灌機20臺,更新北四抽、北五抽機電設備18臺(套),打配機井24眼,新建抽水站2座,架設低壓線路10千米。完成投資59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72萬元,群眾自籌124萬元。

2001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黃堆、城關兩鄉鎮實施。總投資552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27.3萬元,自籌24.7萬元。改造中低產田2.5萬畝,新改建抽水站7座,打配機井10眼,修建水利建筑物420座,襯砌渠道52千米,發展節灌面積0.2萬畝。

2003年,農業綜合開發水利項目總投資668萬元。完成新打配機井16眼,更新抽水站機電設備26臺(件),襯砌渠道58千米,埋設田間輸水管道20千米,發展低壓管灌0.3萬畝。

2004年,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在法門、南陽、天度、城關4個鄉鎮實施。工程于當年7月份即告全部完工。工程完成投資200萬元,共改造方田7塊,移動土方30萬立方米,襯砌田間渠道100千米,改善灌溉面積3萬畝。

第四節 “千井興農”工程

“千井興農”工程是扶風縣根據依賴調入水和灌溉保證率低的問題,自行投資建設的自有水源工程。

1997年,“千井興農”工程任務是打配機井270眼,實際打配各類機井292眼。其中深井10眼、中深井45眼、淺井227眼、大口井10眼。完成總投資62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56萬元,貸款148.8萬元,群眾自籌320.2萬元。

1998年,在“千井興農”工程中共新打機井188眼。其中大口井11眼、深井7眼、中深井50眼、淺井120眼。可增加地下水提水能力2.6立方米/秒,新增年開采量可達4060萬立方米。

1999年,全縣在“千井興農”工程中新打配套機井93眼。其中深井12眼、中深井25眼、淺井16眼,配套40眼。完成投資222.63萬元。

第五節 節水灌溉工程

1997年,按照建立節水型灌溉農業的要求,依靠國家專項貸款和群眾集資,首次在全縣實施以渠道防滲襯砌、管灌、滴灌為主要形式的節水灌溉示范試點工程。建成上宋鄉牛蹄村瑞雪果林基地的以色列滴灌300畝示范系統,建成召公鎮召公村千畝管灌示范點。襯砌U型渠道156.5千米。全縣共發展節灌面積1.5萬畝,占項目任務的115%。

1998年,扶風縣被確定為國家節水灌溉示范縣。當年總投資200萬元,其中貸款140萬元。節水灌溉的主要形式是以U型渠道襯砌、低壓管道灌溉和移動式噴灌及滴灌為主。全年共襯砌渠道205千米,發展低壓管道灌溉1000畝,滴灌續建工程300畝,購置移動式噴灌機組8臺(套),發展節灌面積3.5萬畝,占項目任務的117%。

1999年,全縣共襯砌渠道153千米,埋設低壓暗管36千米,購置移動式噴灌機組8 (臺)套,發展節灌面積3.4萬畝。完成投資680萬元。

2000年,扶風縣節水灌溉工程投資287.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30萬元,市級投資10萬元,縣財政配套147.5萬元。完成節灌面積5000畝,其中滴灌面積50畝,低壓管道灌溉面積2750畝,建設方田1200畝,半固定式噴灌1000畝。2001年,扶風縣節水灌溉工程投資182萬元,其中國家投資90萬元,群眾自籌92萬元。完成節灌面積4000畝,其中噴灌面積2500畝,低壓管道灌溉面積1500畝,發展半固定式噴灌2500畝。2002年,全縣鋪設低壓管道18.6千米,發展節灌面積3100畝。2003年,全縣節水灌溉工程總投資162.7萬元,在天度鎮永平村和法門鎮建西村發展節灌面積5400畝,其中噴灌面積2900畝,管灌面積2500畝,完成埋設田間輸水管道22.65千米。

2004年,全縣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2萬畝。當年的節灌面積是扶風縣實施節水灌溉工程以來,發展節水灌溉面積最多的一年。在2004年和2005年持續大旱中發揮重要的作用。2005年,扶風縣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2006~2007年,兩年建成節水灌溉面積4.6萬畝。

第六節 灌區配套工程

1997年,在多年實施灌區配套工程的基礎上,重點抓好田間斗分渠襯砌、輸水斗支渠險工險段的維修改建和3處方田的完善提高。改建襯砌支渠1千米,襯砌田間斗分渠196條、70.2千米,新修各類水利建筑物593座,完成砼4907立方米。

1998年,全縣投資226萬元,投工7.2萬個。襯砌渠道333條、98.86千米,新修水利建筑物1007座,移動土方11.6萬立方米,完成砼6058立方米,完善法門、上宋、段家三個鄉鎮的3處方田。

第七節 集雨窖灌工程

集雨灌溉工程是在干旱、缺乏水利設施的地區,依靠土窖集存雨水而實施灌溉的水利建設項目。2000年,扶風縣總體投資281.13萬元,其中省財政投資105萬元,市縣配套投資35萬元,群眾自籌141.13萬元,在天度、南陽、召公三個鄉鎮部分村組新打水窖1200眼,發展窖灌面積3500畝,購手壓泵60臺、單相電泵30臺、UPVC管5000米、滴灌帶3萬米。

第八節 優質糧示范縣工程

2000年,扶風縣實施優質糧示范縣工程,水利項目總投資166萬元,其中財政資金78萬元,群眾自籌88萬元。改建官務水庫灌區干渠2千米,新打深機井2眼,襯砌田間斗分渠7.6千米,發展管灌面積200畝。

2007年,扶風縣實施優質糧基地縣建設項目,國家投資296萬元。在全縣范圍內襯砌渠道30千米,改建抽水站3座,打配機井3眼,埋設低壓暗管34.6千米。

第九節 九大灌區更新改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

2000年,扶風縣實施九大灌區更新改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總投資168萬元。其中世界銀行貸款67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67萬元,群眾自籌34萬元。該工程在16支渠下段召公鎮實施擴灌面積4000畝,在11支渠下段城關鎮改善灌溉面積1萬畝。

2002年,全縣在繼續實施九大灌區更新改造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中,襯砌渠道8.5千米,修建水利建筑物45座,擴大和改善灌溉面積1220畝。同時完成北五抽三級站遷建工程,并新修渠道27.5千米。還對北四抽、北五抽、太川、官務水庫老舊設備進行更新改造。

第十節 其他小型水利設施項目

一、改善灌溉項目

扶風縣在2002年投資165.92萬元,其中中央、省市投資90萬元、群眾自籌75.92萬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積0.8萬畝,維修配套機井42眼,襯砌田間渠道14千米。

二、馮家山末級渠系改造項目

2007年,根據馮家山末級渠系的現狀,扶風縣對其末級渠系實施改造工程。該項目投資80萬元,完成馮家山15支末級渠系U40和U30渠道25千米的改造,改善灌溉供水的條件。

三、農村澇池工程

2008年,在杏林鎮李家村、城關鎮扶乾村、法門鎮云嶺等村新修澇池13座,總投資103萬元,增加蓄水排澇能力18萬立方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台东县| 余庆县| 永安市| 尼勒克县| 永春县| 崇左市| 太白县| 容城县| 临汾市| 华安县| 大埔县| 青海省| 永和县| 邢台市| 金华市| 神农架林区| 平利县| 彭州市| 中方县| 明溪县| 山阴县| 浑源县| 嘉义市| 定襄县| 柯坪县| 临泽县| 独山县| 梁平县| 卢氏县| 原平市| 永福县| 桐庐县| 景东| 和硕县| 青州市| 吉木萨尔县| 桂平市| 元江| 南投市|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