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艾蘭的學術成就

艾蘭教授關于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的論文以及著作是非常豐富的,特別是在甲骨文、青銅器等方面的研究在學術界影響是很大的。她這方面的學術著作和學術論文極為豐富,也極有學術價值。

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其標志性成果是和國內學者共同編著的《英國所藏甲骨集》兩大冊(Oracle Bone Collections in Great Britain)。①"從1982年開始,艾蘭博士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專家李學勤、齊文心合作,對英國所藏甲骨進行洞察和施拓,拓集英國十一個公私單位所藏的3000 片甲骨,經過辯偽,略去全偽和字跡不清的殘片,選用甲骨凡2674片收入《英國所藏甲骨集》。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編為圖版,下編為釋文和附錄,于1985年和1992 年由中華書局陸續出版。其中,除了摹本中已發表過1649 片外,增加了1025片前此未曾發表過的新材料。"②該集對國內甲骨文研究界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它大大豐富了國內的甲骨文字研究第一手材料,并為研究夏代歷史提供了新的資料。因其突出的學術價值,該書曾榮獲"1977—1991 年科研成果一等獎""1992—993年中國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艾蘭教授在編集過程中開創了一種新的甲骨文字的辨識方法。以往研究甲骨文字的書法和字體結構,鑒定契刻方法,一般根據對照片、拓本的肉眼觀察,艾蘭采用將攝影機置于顯微鏡上拍攝單字或單字局部的方法,便于察微知著,對于推進甲骨文研究頗有助益。①

在首次成功的合作后,艾蘭又與國內學者李學勤和齊文心再度合作,拓集藏于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的甲骨文字,并于1999年在國內推出《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n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Sweden)②。該書使大量流落西歐、束之高閣的甲骨文字經過爬梳公之于世,為殷商史研究領域破解歷史謎團提供了珍貴史料。國內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神話學、宗教學諸學科的研究者,無不深受其益。

在青銅器界研究領域,艾蘭教授也頗負盛名。她曾與李學勤合著有《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Chinese Bronzes∶ A Selection from European Collections)③一書。"艾蘭教授對青銅器的研究是以對西方漢學及藝術史的通盤了解和獨特審視作為其理論的鋪墊,因而提出的一些結論往往使人感受到新穎且厚實。"④與西方漢學家有著廣泛溝通的艾蘭教授,曾對西方學者的青銅器研究做過綜合評述,既從方法論角度總結優劣,又從學術觀點的角度度其長短。她關于西方漢學界青銅器研究的綜合評述,對國內學者拓寬視野,借他山之石以攻己玉,頗多助益。

艾蘭教授運用結構主義方法研究中國古史的重要論著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的研究》(TheShape of theTurtle)①一書。作者在序言中指出,她的研究受到顧頡剛先生古史辨思想和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這是一部關于古代神話研究的力作,對于神話思想做了有益的探討。艾蘭認為,神話在人們頭腦中是以符號形式出現,是人們進行思維的一種方式,它直接影響了當時的文化;神話是具│有深刻含義的底層結構,當時的顯性文化抑或隱性文化的一切形式都是基于這一結構產生的,諸如藝術、宇宙觀、宗教觀等。商代的祭祀、藝術和宇宙觀是神話思想的產物,其深層意蘊與神話的深刻含義呈現內部同一性。神話是一種結構,它的反復出現對人們的思想起著導向和規范的作用。張海燕教授曾給予了高度評價∶艾蘭的研究"透過商代神話與思想的詭譎雜亂的表層形態而揭示出具有規律性的深層結構,并為后代思想的演變發展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原生意義的說明。"美國艾蘭教授的研究"是以她堅定的史料功夫為背景的,盡管新意迭出,??但又立論堅定可靠,有根有據,??是難能可貴的。"②

顧頡剛先生首先發現,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就像戲曲舞臺上的人物,某些重復性的主題及其典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人物身上重演。受此觀點的影響,艾蘭教授認為古代歷史上的神話也存在著重復出現的主題,這類主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盡管在表現形式上會出現變形,甚至倒裝等,但其內在意蘊是一致的。她認為神話有其思考方式。換言之,神話是一種思維方式。盡管神話可以以不同的層次序列重復出現,但在深層結構上,神話作為人們思考現實的一種方式,始終影響著人們對自然和世界的認識和理解。

結構主義理論認為,研究任何問題,都不能孤立地就事論事,而要看問題與問題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關系。就神話研究而言,孤立地研究單個神話故事,并不能發現神話思想的含義,因為神話思想和當時社會的其他思想共處于同一話語體系及語境中。艾蘭教授認同和接受了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理論,把對神話的研究和對商代藝術、祭祀、宇宙觀的研究結合起來,認為它們在內部深層結構上是有邏輯和成系統的。對歷史的興趣就是對現實的思考與關注,此即神話重復出現的現實動因。例如,有關太陽的"十日"神話和"扶桑"神話,以及商人祖先起于"玄鳥"卵神話,這些神話曾以不同形式出現,都可視為商代原初的有關宇宙生成的太陽神話的變形。類似的變化表明了當時的人"用神話來思想"的事實。基于神話思想,亦即同一底層結構,便有了藝術、宇宙觀、祭祀等一系列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文化產物。

要之,艾蘭教授在綜合考察神話和基于神話思想產生的諸如藝術、宇宙觀、祭祀等的中國早期文化門類中,發現它們在結構及母題上的一致,亦即神話、藝術、祭祀和宇宙觀是神話性社會中完整的信仰體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它們共同組成了當時社會的宗教結構。作者在研究中采用了各類可資參考的學界觀點和歷史文獻資料,包括考古發現、散見于國內外的器物銘刻及后世文獻。概言之,作者博取各家之說和翔實的資料來印證自己的理論,來解析商代社會和當時的人對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理解。艾蘭的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方式,當我們試圖破解古代神話傳說或古人思想時,不妨嘗試用古代人思考現實的思維而非今人的思維去還原歷史,而這正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的研究》的重要學術價值。

艾蘭的另一部代表性論著《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The Heir and the Sage∶ Dynastic Legend in Early China), ① 同樣運用了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世襲與禪讓,這是一個關于權力轉換和王朝政治制度的大問題。國內學者的研究多集中于這一制度形成和解體的社會歷史原因分析,從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私有制關系的進步性等方面分析它走向消亡的必然性。也就是把這一上層建筑的制度和經濟基礎聯系起來考察。作為歷史性的、社會性的社會問題分析方法,是無可非議的。對于同一課題,艾蘭教授切入問題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與國內學者不盡相同。她注重的是世襲與禪讓制度自身,從權力的更替形式入手,比較了從堯舜到周成王所發生的一系列權力更替,試圖揭示古代有關權力的禪讓傳說背后更為深層的內在結構。她認為,權力的更替有兩種∶世襲政治和道德政治。任何一次權力轉換都伴隨著上述兩種政治的矛盾和沖突,因為在當時社會,這兩種政治都有存在的土壤和理由。伴隨著社會發展,權力更替是必然的;伴隨著權力更替,種種矛盾沖突的引發也是必然的。艾蘭認為,古代有關世襲與禪讓的傳說,所起到的正是調解矛盾沖突的作用,它有利于權力轉換的順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要研究中國古史,一定要研究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這是艾蘭教授的學術理念。她在本書序言中表明,她的研究方法和路徑受到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神話分析理論的影響,她表示認同這一神話分析理論。她認為,中國古代有關世襲與禪讓的傳說具有內在的深層結構,用結構主義的方法梳理傳說中的人物序列,以及分析傳說中的人物間的概念性關系,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她對問題的探究細致入微,常能以敏銳的問題意識捕捉到他人容易忽視的問題,并對問題做出獨到的分析,從而使其研究常有原創意義的收獲。

艾蘭教授對于中國古代思想懷有濃厚興趣,從語言出發探索哲學概

念或范疇的建立及其含義,是其學術成就的又一重要方面。她的著作《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①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現代西方哲學隱喻理論,對"中國古代哲學的黃金時代"的《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荀子》等典籍,做出新的探討和分析。她通過對這些典籍中重要的哲學概念或范疇的隱喻解析,揭示語言和思想之間的重要關系,即哲學著作中的隱喻性表述、哲學概念的建構,以及概念所反映的哲學思想三者之間所存在的重要關系。此書認為,先秦諸子中重要的哲學概念都是隱喻的,中國早期哲人認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有著共同原則,因此,早期哲學的重要概念都來源于自然界的本喻,先秦哲人通過對自然界物質的描述,以表達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見解。艾蘭著重從"水"的本喻這一視角來研究中國早期哲學,解析了中國早期哲學基本概念中的物象,認為先秦哲學概念的建構與"水"的隱喻密切相關。她從具體的物象入手,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分析方法,對于研究中國早期哲學很有啟示意義。國內學者已注意到先秦哲學概念的隱喻性問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艾蘭教授的研究給國內學者的隱喻研究提供了研究視角和方法論的借鑒。

① 艾蘭,李學勤,齊文心.英國所藏甲骨集(1)【M】.北京∶中華書局,1985.艾蘭,李學勤,齊文心.英國所藏甲骨集(2)【M】.北京∶ 中華書局,1992.

② 張海燕.艾蘭的漢學研究及其方法論研究特色【A】//李學勤.國際漢學漫步(上卷)【C】.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71—314.

① 【美】艾蘭.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Early Chinese History, Though, and Cuture)【C】.楊民譯.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69.

② 艾蘭,李學勤,齊文心.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M】.北京∶中華書局,1999.

③ 艾蘭,李學勤,齊文心.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5.

④ 張海燕.艾蘭的漢學研究及其方法論研究特色【A】//李學勤.國際漢學漫步(上卷)【C】.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71—314∶ 282.

① 【美】艾蘭.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的研究【M】.汪濤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Sarah Alln.The Shape of the Turle∶ 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M].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② 張海燕.艾蘭博士的漢學研究【J】.世界漢學,1998(1)∶177—182,181.

① 【美】艾蘭.世襲與禪讓∶ 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M】.孫心菲,周言,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Sarah Allan.The Heir and The Sage∶ Dynastic Legends in Early China[ M].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 Center,1981.

① 【美】艾蘭.水之道與德之端∶ 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M】.張海晏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Sarah Allan.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荔波县| 镇江市| 台州市| 剑川县| 庄浪县| 临城县| 珲春市| 邓州市| 长沙县| 岳池县| 周至县| 永昌县| 香格里拉县| 洪湖市| 丽江市| 凤山市| 无棣县| 静宁县| 正定县| 临西县| 新竹县| 宝山区| 昌黎县| 双柏县| 开平市| 吴江市| 观塘区| 东宁县| 隆林| 广安市| 四子王旗| 措美县| 遂平县| 天镇县| 黄陵县| 颍上县| 灵台县| 哈尔滨市| 安康市|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