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樹魂
- 拓飛 白珩 劉生權主編
- 1122字
- 2021-12-29 16:56:53
前言
本書取名《塞上樹魂》,映射出作者對古樹名木的別樣解讀。主要遴選榆林范圍內樹齡在500年以上,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傳承和現實紀念意義的古樹,包含了古樹內在的故事與精氣神。千百年來,這些古樹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屹立不倒,飽經滄桑,經受住了大自然電閃雷鳴、風吹雨打的洗禮,也見證了當地社會、經濟、生態、文化的發展與變遷。對當地而言,它們不僅僅是一棵棵古樹,更是地方特有的文化象征。更重要的是研究當地氣候變遷、植物生態、植物地理、植物種群學科的重要依據,對指導本地區可持續發展林業生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古樹、古韻,《塞上樹魂》一書,圖文并茂,以通俗的方式將古樹的風采與其傳說典故相結合,集知識性、故事性、趣味性、歷史性于一體,讓古樹不再是一幅幅生硬的圖片,而是以一棵棵有故事、有靈性、有“魂”的“長者”面目呈現在讀者面前。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口老井,一棵古樹,與其說會勾起人們思鄉的情感,不如說那就是“老家”的歷史縮影。一棵參天古樹不僅以其果實養育一方人,以其冠幅蔭護一方水土,更能在玄學風水上庇佑當地居民世世代代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古樹背后的種種傳說“典故”,我們只能從老人們的口耳相傳中追尋一二。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城鎮化的日益加快,大量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人們擁入城市,許多村落變得人煙稀少,古樹就像村里的老人一樣越來越孤獨了,關于古樹的故事也很少有人能講清楚了。如此珍貴的物質與文化相結合的活化石——古樹,其命運正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地域象征意義也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作為古樹保護管理的組織和協調部門,我們迫切需要出版一些古樹保護管理的相關刊物和書籍,以便對古樹文化進行收錄、搶救與保護。鑒于之前已有一些優秀的古樹名木著作對古樹的特性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本書不再贅述古樹特性,而是著重將榆林的一些古樹的風采和其傳承下來的傳說典故輯錄在一起,便于讀者對古樹的回憶、欣賞與研究。
如果你愛好古樹、愛好古樹文化以及對家鄉古樹有深厚感情,那就請你認真閱讀《塞上樹魂》,它對你鑒賞家鄉傳奇古樹的風采與神韻,聆聽你家鄉傳神古樹的典故與樹魂大有幫助。
為了更好地編輯整理《塞上樹魂》這本書,在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在各縣市區業務人員的配合下,榆林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抽調精兵強將、業務骨干,多次深入古樹現場,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確保了《塞上樹魂》歷史的精確度和內容的豐富性。
《塞上樹魂》的出版,可為榆林市古樹的保護、研究、鑒賞提供翔實的史料,對于榆林市乃至陜西省弘揚森林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文明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編 者
2019年7月于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