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織田信長
  • 代路
  • 9字
  • 2021-06-21 16:48:41

卷之一 尾張統一之卷

第1章 守護代織田氏

日本的中世紀,經歷了三個武士政權:鐮倉幕府(1185—1333)、室町幕府(1336—1573)、江戶幕府(1603—1867)。

在每一次政權交替的間隙,都出現過較大的亂世。鐮倉幕府末年,執政北條家的權力基礎弱化,幕府與地方武士和天皇間的矛盾激化。各地武士在天皇的號召下起兵,推翻了鐮倉的北條執權。之后武士們以清和源氏首領足利尊氏為首領,與后醍醐天皇為核心的天皇、公卿、武士作戰,造成天皇朝廷分為南方吉野朝廷與北方京都朝廷的“南北朝”大分裂。足利尊氏于1336年在京都室町建立了幕府,就任為征夷大將軍,但是直到明德三年(1392),南北兩個朝廷才在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手中合二為一。

從鐮倉幕府終結到室町幕府建立的過程中,盡管幾任天皇都為奪取政權進行過不懈的努力與斗爭,但是全日本始終處在由大大小小的武士家族割據地方的狀態,這注定是武士的時代。清和源氏的首領足利家,正是武士階層的領袖。潮流沒有改變,南北朝的長期斗爭,注定天皇的權威會被不斷削弱,居于室町的將軍則逐漸成為全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在鐮倉幕府以前的天皇治世時代,日本的疆域與區劃已經全面成形。政府將全日本分為六十六國(又稱六十六州)。最開始,各州的地方官乃是天皇所任命的國司,通常由公卿擔任,極少為武士把持。后來鐮倉、室町幕府為了以自己的體制架空天皇的政權,針對六十六個領國設計了“守護”一職。

幕府建立之初,征夷大將軍通常將自己的同族或是功臣安插到各國成為“守護”,擁有地方上的軍事及行政、警察之權。后來由于戰爭需要,各國的守護還得到許可,可以獲得當地年貢(田租)的一半作為自己的收入。盡管在足利義滿將軍時代,南北兩朝實現了統一。但地方割據的勢頭并未變化,各地的守護掌握了地方上的軍事、行政、稅收大權,成為實際的割據者。后來的江戶幕府時代的體制是,年貢收入在1萬石以上的諸侯稱作“大名”,1萬石以下的則叫“小名”。而在江戶時代之前,從室町末期到動蕩的戰國時代,日本六十六州逐漸出現占有一州或幾州的強勢諸侯,被后世稱為“守護大名”。

守護大名的領國一覽:

興福寺——大和

田山氏——河內 能登 越中 紀伊

細川氏——和泉 攝津 丹波 備中 淡路 阿波 贊岐 伊予 土佐

赤松氏——攝津 播磨 美作 備前

仁木氏——伊賀

山名氏——丹后 但馬 因幡 伯耆 石見 備后

一色氏——伊勢 三河 若狹 丹后

北田氏——伊勢

土岐氏——美濃 伊勢

斯波氏——尾張 遠江 越前

今川氏——遠江 駿河

武田氏——甲斐

小笠原氏——信濃

山內上杉氏——伊豆 武藏 上野 越后

扇谷上杉氏——相模

佐竹氏——常陸

六角氏——近江南半國

京極氏——近江北半國 飛驒 出云 隱岐

宇都宮氏——下野

結城氏——下總

千葉氏——下總

若狹武田氏——若狹

富樫氏——加賀

大內氏——石見 安藝 周防 長門 筑前 豐前

安藝武田氏——安藝

河野氏——伊予

大友氏——豐后

少貳氏——筑前 肥前

菊池氏——肥后

島津氏——日向 大隅 薩摩

宗氏——對馬

室町幕府體制下,有三個出身于將軍足利一門的庶家:細川氏、斯波氏、田山氏,輪流擔任將軍的輔佐人“管領”,相當于全日本的宰相。另外一色、山名、京極、赤松四個參與創立幕府的元勛家族,輪流擔任幕府的“侍所頭人”或稱“侍司所司”,作為處理武士事務的長官,被稱作“四職”。以“三管領、四職”為首的守護大名家族,構成了室町幕府統治日本的核心。

三管領和四職家族同時身兼六十六國中多個領國的守護。最甚者如山名氏,曾一度兼領關西十一國守護,占到全日本領國的六分之一,因此被稱作“六分之一殿下”。細川氏,長期領有京都附近及四國合計八個國。由于守護本人時常在京都侍奉將軍,對領內的事務難以全部顧及,便任命親信家臣擔任領國的代理人,稱作“守護代”。每個領國下面有郡,在一些地方還有小的家族擔任“郡代”。進入戰國時代后,初始的守護往往被架空,各領國的守護代、郡代卻借著手中的行政職權,逐漸成為地方上的實力者。

越前、遠江、尾張三國的守護大名斯波氏,乃是足利將軍家同族的長老。斯波家的家主世代都被天皇授予“兵衛督”或“兵衛佐”的官位,按中國隋唐官制,為“武衛將軍”。因此,在日本,這樣的官位被稱為“武衛”。由于全國的實權已由武家政權所掌握,所以在天皇號令日本的時代仿照中華官制定出的一套“律令制官位”,到了后來已成為一種榮譽頭銜,但武士家族還是會以家族的世襲官位來衡量門第的高低。在足利家的宗主就任為正一位征夷大將軍之前,往往也僅是獲得兵衛督或兵衛佐的官位,所以世代傳承這兩種官位,成為斯波氏的一種榮耀,因而斯波的宗家又被稱作“武衛斯波家”。

斯波氏在越前國的守護代是越前豪族朝倉氏,織田氏則是斯波家在尾張國的守護代,織田信長正是出自尾張織田家。

關于織田氏的祖上,有說法是出自日本“源、平、藤、橘”四大姓中的藤原氏,明德四年(1393)六月十七日,在越前劍神社舉行供奉儀式的藤原信昌、藤原將廣父子,通常被認為是織田家的祖先;由于織田與劍神社的密切關系,也使人猜測該家是出自神官家族忌部氏的后代,因為織田家的先代,除了擔任越前織田莊的莊官之外,還擔任著劍神社的神官。

素盞鳴尊

劍神社是越前規格排位第二的神宮,僅次于排位第一的氣比神宮。氣比神宮供奉的是氣比大神,也是日本的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在位時間:公元192年2月11日至200年3月8日)。而劍神社供奉的則是一把神劍,此劍由第十一代天皇垂仁天皇的皇子所鑄造,后被賜給仲哀天皇的皇子忍熊王。忍熊王持著神劍討伐高志國(越前、越中、越后)的賊徒時,上古大神“素盞鳴尊”附靈在神劍上,助忍熊王平定了叛亂,后來忍熊王在越前的伊部舉行祭祀,得到神示,將神劍代替素盞鳴尊供奉為神體,修筑了劍神社。劍神社在中世紀受到斯波氏、朝倉氏以及織田氏的保護,同時素盞鳴尊也被視為織田家的族神。由于織田氏出身于神官家族,在越前諸家族中也算是較高的門第。

應永七年(1400),管領、越前守護斯波義將兼任尾張守護。由于在南北朝的半個多世紀戰亂中,斯波氏一直以越前為根據地,越前被斯波家視作故鄉和根本據點,當地的大小豪族附翼斯波氏結成了主從關系,在斯波家壯大后作為親信與代官被派往各地。所以斯波義將就任尾張守護之后,并沒有提拔尾張的本地豪族,而是將越前織田家的織田鄉廣(又名信廣、伊勢入道常松,也是前文中的供奉者藤原兵庫助將廣之子)提拔為尾張的守護代,派往尾張掌控領國。后來織田鄉廣(常松)作為管領親信長期隨侍在京都,其弟織田常竹又被提拔為尾張守護代派往尾張,這一家又稱小守護代。遷居到尾張的織田氏由此也分成常松與常竹兩支,常松一系乃是織田家的宗家。

越前劍神社正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濮阳县| 绥阳县| 溧水县| 长子县| 固始县| 特克斯县| 辉县市| 迁安市| 上虞市| 临泽县| 平江县| 宜川县| 黎城县| 柯坪县| 卢龙县| 定州市| 德清县| 洱源县| 青州市| 道孚县| 和政县| 竹北市| 册亨县| 贵德县| 长寿区| 观塘区| 南充市| 无棣县| 松溪县| 固镇县| 南通市| 保亭| 巴南区| 颍上县| 邯郸市| 蒙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济源市| 濮阳市|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