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德教育
-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著力點研究
- 劉占軍
- 465字
- 2021-04-21 10:19:09
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為調節一定社會關系的手段,具有規范性。道德教育是依據一定階級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規范,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煉道德意志,確立道德信念,養成道德行為,從而將社會的外在道德要求內化為個體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和內心信念,再外化為具體的行為,以幫助受教育者培養良好道德品質、道德人格和道德精神的教育。由于道德教育以灌輸道德規范、養成規范行為為主,故稱之為規范性教育。道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的核心道德觀念和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傳統道德和中國革命教育以及生態道德、網絡道德等新興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雖然在性質、方向上受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影響和制約,但良好的道德水平對個體優秀的政治品質、思想素養、法紀意識和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起引領和提升作用。由于道德教育主要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來維系,是一種非強制性教育,強調潛移默化、自覺領悟和生活踐履,因而其教育機理重在內省、養成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