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初夏的春山嶺,正是野花盛開的季節。長江南岸湖濱縣春山鎮的春山嶺景區,比往常更熱鬧一些。幾輛轎車停在大路邊。江東市湖濱縣文化局局長王力亮,還有春山鎮鎮長馬歡笑,正在主持“春山嶺林墾文化和知青文化紀念館”的落成典禮。王力亮將縣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持、自己擔任主編的文史資料《上海人在春山》擺進玻璃柜。資料厚厚兩大本,足有近百萬字,內容包括征集而來的個人回憶、最近這一年補寫的記者訪談、當年省市各級報刊雜志刊登過的新聞報道,還有記工分的表格、分配賬目、請假條、檢討書,以及大量的新舊照片。馬歡笑鎮長的三姐馬歡暢,把自己在林場勞動時的幾件裝備捐給紀念館:土黃色人字呢軍裝,是媽媽李瑰芬年輕時在部隊里穿過的;破舊的草綠色軍用水壺和腰子狀鋁飯盒,是爸爸馬約伯的遺物,曾經跟隨他從蘇北到皖南,從長江到南海,輾轉千里,后來又跟隨馬歡暢在春山嶺多年。現在它們都成了紀念館里的陳列品。
這一天,還來了一位特殊的嘉賓,曾在春山嶺林場生活近十年的上海女人,當年春山嶺林場的團支部書記陸伊。紀念館同時得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陸伊自費出版的詩集《春山謠》。詩集的作者不是陸伊本人,而是同樣在春山嶺生活了十年,如今長眠地下的顧秋林,他是陸伊的戀人!《春山謠》里的詩,寫在春山嶺,寫的也是春山嶺。陸伊遵照顧秋林的遺愿,出版詩集,并將其中的一本葬在春山嶺。
此言一出,山嶺寂靜。
王力亮翻開詩集,第一首他就非常熟悉。當年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顧大哥就讓他讀過這首詩。當時他說,有些懂,有些不懂。現在也一樣,有些懂,有些不懂。
杉樹林里的小鳥——春山謠1號
杉樹是我們種的
小鳥不是我們種的
杉樹在長高
小鳥在變老
杉樹的根越扎越深
小鳥的夢越來越沉
小鳥說它想飛高飛遠
杉樹上的老鷹
抓住小鳥飛翔的影子
狠狠地摔在地上
她在哭泣
我在發呆
老鷹在咯咯地笑
讀著讀著,會拉手風琴的長發哥哥顧秋林的笑臉出現在眼前,長發哥哥給王力亮解釋這首詩的聲音,也在空中響起來。王力亮眼前一片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