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東河走上擴張之路
書名: 犟妞作者名: 老醯兒醋壇子本章字數: 1631字更新時間: 2021-04-10 18:54:13
吳霞再也沒有去過東河公司,直到她被迫選擇離開魏城制藥。蘇萍賭氣不再寄希望于林國強,她倒要看看東河實業和魏城制藥誰的路更長,這是后話。
一夜無語,第二天一早林國強拉著路瑤和吳霞返回魏城,路過防控檢查站時意外發現醫務人員脫掉了臃腫的防護服,僅戴著口罩執行公務,來往的車輛較前些日子明顯的多了,濕地公園的上空居然迎風飛舞著一只彩色的福娃風箏。一切跡象表明“非典”疫情已經減弱,沉寂了半年的魏城又恢復了生機。林國強打了把方向把車開進了醫藥園,施工方值班經理證實昨晚新聞聯播已宣布包括為城市在內的部分城市解除了非典疫情,他正組織工人清理現場作復工前的準備。吳霞挨了批心情郁悶,想在這兒清靜一下,就對林國強說:“林總,我不回市區了,還有些工作需要回辦公室處理。”
周一上班,林國強把吳霞的報告交給路瑤保管,時機不成熟,與東河公司的合作意向暫告一段落。但企業改革的車輪必須繼續轉動,壯大魏城制藥經濟實力的目標不能改變。他把經理會議的精神向路瑤作了通報,要求路瑤繼續沿著改革的思路尋求和拓寬融資渠道,抓住“非典”結束的契機保證神農醫藥園的工程進度,爭取按原計劃迎接藥監部門的認證。
神農醫藥園工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人員已經就位。根據公司的安排,王恩義帶領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工程檢查,半年時間過去,階段性工程驗收工作需要進行,部分施工材料生銹和腐爛需要更換,提前進場的設備材料需要重新拋光整理。根據高管會議安排,吳霞臨時兼任項目辦主任,她獨自整理著資料,臉上掛著疲憊的面容。快到晌午時分,她接到了亮亮發來的一條短信:姐,別難過,我爹就那號人,他敢處理你,我和他沒完,不過俺娘很欣賞你。吳霞自嘲地笑了笑,把手機仍在桌上,起身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魏城制藥拒絕了與東河公司的合作,但吳霞的提議卻在蘇萍的心中生根發芽,激起了她進軍中藥制造行業的濃厚的興趣。
蘇萍要自力更生,另起爐照作一番事業。
蘇萍開始有目的的引進醫藥人才,同時展開了同錢老板艱難的談判。一個以石油為基礎,以中藥制藥為龍頭的東河實業集團的構想在她腦海中初步顯現出來。
遲遲沒等到東河實業的答復,錢老板怕耽誤了這波疫情帶來的機遇,一方面組織人馬繼續開足馬力生產,另一方面開始廣結善緣,四處籌資準備擴產改造。
錢老板談合作的本錢就是產品,短短幾年,抗腫瘤注射液產品的成功上市給他帶來豐厚的利潤。要不是國家對醫藥生產企業強制推動符合性規范要求,百十來個人,二三十臺單機灌裝設備。小日子還是可以過得有滋有味的。可政策性的裝備提升要求,行業發展形勢所逼,像他這樣小規模的藥品生產企業不改造就面臨著淘汰,不更新就意味著出局。
不僅僅魏城,上世紀90年代末的全國醫藥行業,都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開展了全行業的裝備升級和擴能改造。當時的背景下,任何一家藥企,普遍有這樣的認識:不改造等死,想改造找死。誰完成改造,誰就贏得商機,誰就有可能占領市場。林國強領軍的魏城制藥正是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困境中率先完成了第一次的升級改造,在明知可能找死的路上殺出了一片新天地。
錢老板混藥行雖然不算太久,但也深刻理解這次升級改造的重要意義。可苦逼的他沒那么多的錢投入!要想趕上這班車,引進資金,借雞生蛋是最現實的捷徑。
經過考察,錢老板最終選擇了同縣的知名企業東河實業。東河加油站龐大的現金流可以解決他流動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東河背后連帶的知名藥企魏城制藥有現成的人員、技術實力可以給予他后續的支持,唯一需要洽談的是合作的方式問題。
錢老板設想了N多種合作模式。
產品入股,這是他的獨家,而且是全國獨家中藥抗腫瘤制劑,在這塊兒有足夠的底氣。
場地入股,藥廠這塊土地緊挨市郊,升值潛力很大,這也是洽談的資本。
人才入股,嗯~,他好像底氣不足。
東河實業雖然放棄了對魏城制藥的期待,但蘇萍對與錢老板的合作方式也在醞釀中。之所以沒有草率地回應,是因為沒了林國強的幫助,蘇萍需要重新物色一位值得信任的操刀者。
蘇萍認為,她自己沒文化,還不具備運作大型企業的能力。她需要篩選未來東河實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