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遠征非比尋常,需要行軍數千公里,翻越阿爾泰山,穿過大漠,深入中亞腹地,與西方的“世界征服者”一決雌雄,路途兇險,勝負難料。所以,成吉思汗在出征之前對所有能夠想到的細節都進行了精心的部署。
首先是軍事領域內的科技更新。
在八百年后的今天,我們普遍認識到了在軍隊的科技含量對戰爭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難能可貴的是,當時的成吉思汗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一次隨軍出征的有來自華北、遼東、西域的軍事、天文、地理、法律、宗教、民俗、管理等幾乎涵蓋各個領域的專家以及大批的能工巧匠,他們除了傳統的十八般兵器之外還擅長制造炮石、火器、戰船、橋梁、攻城器械……只要是成吉思汗能想到的他們都能造出來,成吉思汗想不到的他們也能造出來。這些人在西征中將要發揮出令人難以想象的重要作用。
成吉思汗命令汗幼弟鐵木格和自己的女兒阿剌合別姬公主分任漠北、漠南地區的監國,留守蒙古本土,管理汗庭政務。同時為進一步嚴明法紀,他重新修訂頒布了《大扎撒》。
二皇后忽蘭隨軍伴駕,料理成吉思汗的日常起居;西征軍的先鋒部隊由在過去十幾年中百戰百勝的哲別、速不臺和成吉思汗的女婿脫忽察兒等名將帶領。
太師國王木華黎統率左翼軍駐屯漢土,繼續征服大金國各地;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和大蒙古國右手萬戶官博爾術隨成吉思汗出征……
這支遠征部隊是如此的勇猛彪悍,紀律嚴明,他們擁有當時全世界最精良的武器裝備,最先進的軍事思想以及全球最優秀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這支西征大軍已經幾近完美。
似乎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但是成吉思汗仍然每日坐立不安,生怕漏掉了哪怕是一個最細小的環節。
成吉思汗總是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忘掉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答案仿佛就在眼前晃動,可是總也想不起來。
這時,三皇后也遂來到了成吉思汗的金帳之中。
也遂皇后對成吉思汗說:“大汗出征之前應當對江山有所安排”。
成吉思汗聽完也遂說的這句話,頓時恍然大悟:“是啊,我的確是忘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成吉思汗雖然出生在部落首領的家庭,但是他從九歲那一年開始就孤苦伶仃,歷盡艱辛。他始終堅持著自強不息,英勇奮戰,幾十年間經歷了無數次在尸山血海中的摸爬滾打,才終于成就了如今的這番宏偉基業。所以,他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想到過世界上還有繼位這么一說。
但是,人生在世孰能長生,世上萬物皆有終辰。此時已經年近六旬的成吉思汗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身后事了。
成吉思汗的正皇后孛兒帖共生皇子四人。
長子術赤彪悍英武,次子察合臺性情暴躁而實則精明無比,三子窩闊臺性格寬和,四子拖雷血性過人。
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兄弟四人自幼隨軍打仗,與成吉思汗同甘共苦,浴血奮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究竟應該讓誰繼承自己的汗位呢?因為他的四個兒子都很優秀,所以他很難做出決斷。
成吉思汗一生以謀慮周全而又行事果斷著稱。但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他卻舉棋不定。
西征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士氣正旺,眼下的形勢再也不允許成吉思汗繼續猶豫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