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舉打敗王汗父子之后,鐵木真在漠北的勢力已經遍及了整個東部草原,他的統一大業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漠北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鐵木真的下一個對手將是整個西部草原的霸主,一個前所未遇的強大勢力——乃蠻部。
當乃蠻部的首領太陽汗聽說王汗死在了自己的領地之后,非常震驚。誰能料到脫斡鄰王汗一世英雄,竟然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黃口小兒給逼得走投無路,慘死在逃亡的途中。能夠打敗王汗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太陽汗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間,太陽汗仿佛看到了來自東方的漫天風暴迎面撲來,吹翻了他金碧輝煌的宮殿,刮走了他滿坑滿谷的畜群,卷走了他多如繁星的屬民。
在這溫暖的初秋正午,太陽汗在自己的金殿中不寒而栗。
太陽汗被嚇出了一身冷汗,然后咬牙切齒地說道:“為數不多的乞彥部野蠻人竟然膽敢用弓箭嚇唬年邁的王汗,使老頭子出走,死在了我們的邊將手里。莫非鐵木真想要吞并天下不成?天上有日月兩個,日月都能給人帶來光明。地上哪能有兩個皇帝呢?我要親自去討伐他們?!?
太陽汗窮兵黷武,在臣子們強烈的反對下仍然堅持向蒙古人開戰。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派出使者邀請了自己東南邊的睦鄰汪古部一同出兵。
汪古部的首領阿剌忽失的斤忽里(這是一個很繞口的名字,以下簡稱“阿刺忽失”)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想卷入這一場勝負難料的戰爭,但是也不想放棄從戰爭中獲取利益的一切可能。
經過再三斟酌,阿剌忽失最終不但拒絕出兵幫助乃蠻部,還將這一情報透漏給了乞彥部的鐵木真。
汪古部距離乞彥部路途遙遠。阿刺忽失派出的使臣在這一年的冬天出發,鐵木真得到情報卻是在第二年的春天。
得到情報的時候,鐵木真正在一個叫帖篾延闊野的地方狩獵。
當我們留意《蒙古秘史》中記載的一些細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幾乎是在每一次大敵來襲之前,鐵木真似乎都是在狩獵??雌饋磉@位乞彥部的首領好像一天到晚除了騎馬打獵以外都沒有什么正事可干似的。
事實并非如此。
在畜牧業還不是很發達的當時,通過狩獵可以獲取大量用于食用的獸肉,用于防寒的皮毛,用于制作日常工具的獸骨。大規模的圍獵活動實際上也是訓練戰士軍事技能的實戰演習。
鐵木真自幼與饑餓和殺戮相伴,使他養成了高度的警惕性和深遠的憂患意識,在平日里也不忘搞經濟建設和軍事訓練。
恰恰就是因為在集團作戰式的狩獵活動中集結了乞彥部大部分的將領和精銳部隊,才使得鐵木真在一次又一次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從容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在克烈部來襲的時候鐵木真沒有狩獵,大量將士分散在各自部落和氏族的駐地,無法立刻集結,從而使乞彥部在第二日的哈蘭真沙陀戰役中遭受了前所未遇的慘重傷亡。
得到情報后的鐵木真在獵場上就地召集將領們商討起了對策。鐵木真手下的將領們一致認為乞彥部與乃蠻部之間發生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但是在選擇以逸待勞還是主動出擊的問題上乞彥部上下卻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我們可以把意見雙方分別稱之為“以逸待勞派”和“主動出擊派”。
“以逸待勞派”人數居多。主張以逸待勞者的理由只有一個——馬瘦。
長途奔襲離不開馬。馬是蒙古人最重要的作戰工具,馬的肥瘦對戰爭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馬瘦就如同坦克缺少燃料,裝甲車的發動機有故障,這仗還怎么打?
初春時節水草缺乏,戰馬消瘦,只有等到秋天的時候戰馬才能達到膘肥體壯的最佳狀態。這意味著回擊乃蠻部,接下來要足足等待半年的時間。
半年的時間里有可能發生任何無法預料的事情,萬一坐失良機,將如何取勝?
其實馬瘦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問題。深層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難以戰勝自己對西方強敵乃蠻部的恐懼心理。
鐵木真的弟弟鐵木格、別勒古臺不同意這種意見。鐵木格說:“為什么我們要以馬瘦做理由呢?怎么可以讓太陽汗來抓我們呢?還是讓我們去抓他吧!”
別勒古臺,就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被描繪成老實本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別勒古臺再一次展現出了他平日里深藏不露的非凡智慧。
他說:“乃蠻人以其國大民眾而出此狂言,趁他此般狂妄之際,我們更應該趕快舉兵突襲,他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必將軍心大亂,潰敗而逃!我們不應該錯過了長生天賞賜給我們的這一次絕佳的機會,必須立刻跨上戰馬去消滅太陽汗!”
別勒古臺說出此番話語的時候怒目圓睜,威風凜凜,聲震山林,讓反對者們羞愧不已。
鐵木真十分欣賞鐵木格、別勒古臺的勇敢無畏,高興地說:“以此眾戰,何憂不勝?!庇谑橇⒓聪铝?,準備與乃蠻部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