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吃飽穿暖

  • 明天啟飛
  • 鐵八爪
  • 2658字
  • 2021-04-27 09:01:31

楊家村,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在一天之內,崎嶇的小路,全部抹平,所有的雜物,全部清除,整整齊齊。

房屋還是那個房屋,但外部的裂痕,已經粗略修理。

最大的變化還是里面。

被清空的房屋,潔白的石灰地面,上面擺著整齊的家具,不多,一張床,一張桌子,還有幾個凳子而已。

這是朱由校調動了五千人的太監團隊做出來的。

麥場上收集的物質,大部分都沒有動,只有少部分比較完好的,被洗凈放進房間,其他的,都是從內庫搬來的。

大部分村民還是滿意的,自個的破爛家具,換了這些好家具,不虧。

但,好像沒有鍋?

何止沒有鍋,家都沒了好吧。

朱由校拿著一摞紙張,開始點名。

第一個是楊威,楊大臉。

又領了一床嶄新的被子的楊大臉兩口,在朱由校的帶領下,來到原來管事的家,全部?不,只是其中一間,剩下的,還有別的家庭來住。

房子不夠!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太多的房屋早就成危房了,在朱由校用腳踹塌了幾間房屋之后,只能決定,按房屋好壞的順序,按村民積極主動的順序,直接分。

別跟咱講道理,沒聽說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咱再加一句“普天之民,莫非朕子民”。

你人是我的,地是我的,房屋也是我的,我想咋分咋分!

楊大臉才不去想這些大道理呢,穿著新棉衣,抱著新棉被,住進管事的石頭屋,躺在新床上,看著同樣一身新的媳婦,臉上樂開了花。

但有人不滿意,當然了,哪怕之前的管事太監,也不敢對皇帝的決定有任何不滿。

不過,道理還是要講的。

一個約莫四十歲的男人跪在地上,囁嚅著說著什么。

廢了老大力氣,朱由校才聽明白。

得,感情這個莊子,不全是皇莊啊。

皇莊的土地,那是皇帝的,別管前身怎么搞來的,咱占著法理呢,至于這法理合不合理,管他呢。

但皇莊可不要差田,那些灌溉困難,又貧瘠的土地,送給太監都不要。

這村子里面就有這么幾戶,自己有些薄田,不算皇莊田地。

你皇帝要整理自家佃戶,雖然道理上講不清楚,但非要做也沒話說,可咱不是你家佃戶啊,咱的地是自個的啊,不能也跟著他們一樣吧?

朱由校直翻白眼,你咋不早說,吃飽喝喝足了,領完新衣,舊衣給處理了,房屋也清理干凈了,你再說,讓我咋辦。

但也知道,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底層,有時候,就算死,都不敢反抗的。

迷迷糊糊的跟著皇帝折騰了一天,到最后分住所的時候才想起來,哦,我家也沒了。

朱由校嘆氣:“你也加入皇莊吧,跟著朕,別的不說,許你吃飽!”

那人囁嚅的退下,信嗎?姑且信著吧,反正,就算皇帝強迫,也無可奈何的。

無人有意見,那就繼續分,沒多久就分完了。

懷著各種心思,村莊慢慢的陷入了寂靜。

第二天一大早,一排大鍋里面,已經煮好了粥,繼續吃。

今天,放開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許你們吃飽,就絕對能做到!

早飯吃粥,吃到飽。

中午繼續吃粥,加個饅頭。

下午第三頓,饅頭加稀飯,還有一點咸菜。

第三天繼續。

楊大臉吃的肚子都鼓起來了,滿足的嘆氣,這是何等的幸福,但心里總有些隱憂,這么吃下去,地主老財家也能敗掉啊!

但他可不敢跟皇帝說,哪怕皇帝看起來是那么的好說話。

他不敢說,有人敢說。

喬媚兒嘆氣:“這樣真的可以嗎?”

她見識很廣,父親是個游商,專做境外生意的,每年跨越幾千里路,而且因為家庭變故,從很小就帶著她行商,直到父親意外去世,她接過父親的攤子,又做了好幾年。

她還識字,更喜歡看書,雖然行商辛苦,但確實收入不低,買得起書,看得起書。

但古往今來,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不敢這么給平民吃飯。

朱由校笑了:“都說了,咱家有畝產萬斤的仙種,咋就不信呢。”

喬媚兒白了他一眼,這人,嘴里沒正經過,誰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懶得搭理他,轉頭繼續教導喬真和李啟明學習。

喬真還小,不停的鬧騰,李啟明卻遭遇大變,心思很沉穩,非常努力的在學習。

媚兒一把按住調皮的喬真,手把手的教他寫字,至于李啟明,不需要操心的。

朱由校現在特滿意這媳婦,性格真的好,對孩子真耐心

忽然心中一動,說道:“媳婦啊,你那么喜歡孩子,朕再給你搶一堆回來行不?”

喬媚兒使勁瞪了他一眼,說什么鬼話。

朱由校拿眼一掃,看了眼吃飽了正在休息的村民,上前一把抱起一個娃,約七八歲的樣子,雖然很瘦,但眼神很亮,一眼被皇帝看中。

“我的了。”

轉頭抱給媳婦:“朕給你搶了個娃,來來,拿去養著玩。”

喬媚兒氣的直翻白眼,看了下正在使勁掙扎的孩子,一把接過,小聲安慰。

卻說也奇怪,這娃在朱由校懷里就使勁的掙扎,給喬媚兒安慰了幾句,就老老實實的呆著。

朱由校也不客氣,上前在人堆了就是一頓找,凡是看起來精神頭挺好的孩子全部挑出來,挨個交給媚兒。

村民當然沒意見,說的再兇,那也是皇帝,皇帝要帶走自己的孩子,多大的造化啊,沒聽說嗎,其他地方活不下去的,自個閹了去皇宮找個活路。

而皇帝已經下了明令,嚴格禁止太監出現。那帶走自己孩子能干嘛,不管干嘛,也比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強。

有意見的是媚兒:“你這混人,想忙死我啊!”

朱由校大笑:“就是讓你教他們識字,反正教兩個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識字率太低了,成年人過段時間會安排掃盲,但成年人學習效果很差,頂不了大用,必須得從小教。

自己真沒空,皇莊遍布京城附近八府,都不用強制的,只要這邊的消息傳出去,所有的皇莊都會拼命的想辦法求皇帝改造呢。

吃飽,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福分。

讓媚兒給這些孩子上課還真的挺合適的,識字不說,主要是性子大方,見識廣,不至于把孩子帶歪了。

媚兒想了想,也沒拒絕。

平時也沒太多事情了,不需要爭寵,皇帝現在就她一個,也不需要伺候老人,父母都不在了。

也不喜歡做別的事情,每天就是陪陪小弟喬真,還有特聽話的李啟明,再加上百十個小孩也無妨。

這事就這么定了。

遺憾的是,媚兒過幾個月身子重了,就必須再找個合適的老師了,去哪找呢?

想著心事,朱由校來到一片晶瑩剔透的土地。

塑料薄膜,系統兌換的,用于提前育苗。

這非常重要,紅薯在進化過程中,種子的繁衍功能嚴重退化,雖然還能發芽,但生長緩慢,長勢差。

朱由校花費了一個積分換來的塑料薄膜,為了提前種植,提前發芽。等藤蔓長起來就好辦了,可以扦插種植。

種子數量反而不重要,紅薯特有的繁殖方式,如果不計代價的繁衍的話,一年可以繁衍出幾萬倍甚至更多。

這才是最初選擇紅薯的核心原因,三年,不計代價繁衍,就可以鋪滿整個大明,而其他作物,可能需要幾十年。

必須盡可能快的提高農業產量,在人口和糧食再度達到平衡之前,搶時間發展工業,才能不至于徹底摧毀農業社會。

大明不是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小國的路,是走不通的。

仔細觀察了下塑料薄膜下面的發芽情況。

嗯,系統售賣的種子應該是特殊處理過的,發芽率接近百分之百。

看著總共約一千株的紅薯小苗,朱由校決定,這里就當做臨時皇宮好了,自己必須守著這些苗子,起碼等繁衍開來再去別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油尖旺区| 南丹县| 扬州市| 于田县| 淮滨县| 措勤县| 怀远县| 金堂县| 灵丘县| 乌拉特前旗| 永清县| 焦作市| 田林县| 江安县| 焉耆| 陆丰市| 丰都县| 房产| 玛纳斯县| 余姚市| 永年县| 沧源| 海晏县| 思南县| 桃江县| 阆中市| 龙游县| 林西县| 井陉县| 页游| 留坝县| 北流市| 天峻县| 灵山县| 卢氏县| 喀喇| 邵阳县| 绥芬河市| 牟定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