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君臣齊心議削藩

  • 明天啟飛
  • 鐵八爪
  • 2528字
  • 2021-04-22 08:04:00

天啟七年九月初一。

大朝會,歷來都是禮節性質的,表示皇帝還在認真干活。

但今天不行,朱由校打算動手了。

繁復的禮節之后,五品之下的官員先趕走,剩下的,全部擠在金鑾殿小小的方寸之地。

利落的兩步從高高在上的龍椅上走下來。

“朕說,議削藩!”

瞬間,嘈雜的聲音嗡嗡響起。

不少人心中已經有底,還在觀望中,伴君如伴虎,小心為妙。

但總有腦殘的,大明又有不因言治罪的習慣,不少士大夫以頂撞皇帝為榮。

“陛下,豈不聞“親親相隱”乎。”

皇帝啊,這藩王,可都是你的家人啊,怎么能削呢!

瞬間,這人身邊空出了一大片,哪怕擁擠的金鑾殿上,無數人拼命的躲開他。

朱由校冷笑著看著這人,大概是那種讀書讀傻的,扯了扯嘴角:“沒聽說過這句,哪本圣賢書里面的?”

那人認真回答:“出自論語,子曰,父為子隱……”

禮部侍郎黃侍郎大聲打斷:“王翰林,你記錯了,論語沒有這句。”

那王翰林目瞪口呆,記錯了?可能嗎?

施首輔也接口說道:“是沒有這句,王翰林可能看的是后人杜撰的版本。”

王翰林已經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儒家就是個大筐,啥都能往里裝,不喜歡就改,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百官都用同情的眼光看著這位,他完了,就算皇帝不削他的官職,同僚也會徹底排擠他。

皇帝要大義滅親,還不趕緊支持,知道皇族一家子,耗費大明多少財物嗎!

朱由校定調子:“朕記得,宮里有本出土的論語原本,似乎也沒有這句。”

王翰林猛然驚醒:“請陛下賜予一觀。”

魏忠賢在旁插話:“陛下,古籍保養不善,可能需要幾日修復。”

吏部侍郎楊侍郎:“陛下,老臣家中有幾個專修古籍的匠人,最善修復古籍。”

更多的人站出來,表示,確實沒有,皇帝要削藩,理所應當,法理上絕對沒問題。

朱由校搖頭,什么禮為國之本,只因為沒有觸動核心利益。

農業時代的核心利益只有一點,那就是土地,能耕種的土地。

而藩王到底占有多少土地,已經是筆糊涂賬了,但每一次親王級別的藩王就藩,都賞賜百萬畝級別的土地,還不要荒地。

還有俸祿,幾十萬藩王,生生抽走了大明超過三成的國稅。

然后藩王世襲罔替,老朱家又特別能生,早就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了。

一邊是抽稅基,一邊再拿俸祿,藩王才是大明最大的禍害,其他讀書人的投獻,偷稅漏稅等等,大約是有樣學樣吧。

老大帶頭,還指望底下的人干凈嗎!

官紳一體納糧,呵呵,真做不成?咱帶頭,看你們干不干,等咱把權力收上來,有的你們受的。

朱由校定了定神:“給諸位大臣賜座,傳膳,慢慢商量,朕出去一會,等結果。”

轉身就走。皇帝在,有些話,是不好放開了說的。

出去吃了頓飯,順便把身體已經好多了的李啟明帶過來了。這孩子很聰明,也識字,一點點的培養自己的班底,才是要緊的,這些從小學儒的,未來頂不了大用的。

眾臣完全無視了皇帝的做法,什么禮節,只要肯削藩,都是次要的。

朱由校也不去龍椅上坐了,干脆就站在眾臣面前:“眾愛卿商量的怎么樣了,這削藩可做的?”

眾臣異口同聲:“做的!”

必須做的,本質上,不管什么黨,什么派,大明的讀書人,是真心支持大明的。

當然,他們支持的,是大明的結構,這是他們享受榮華富貴的根本。他們支持的,是皇權,至于龍椅上坐的是誰,那不重要,是姓朱還是姓李或者姓愛,也不重要。

而藩王,是皇權的衍生物,是皇權的畸變產物,是這套制度從設計之初就無法避免的,再加上老朱家開掛般的生育能力,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削藩,唯一的難點就是皇帝的態度。

這套制度,賦予了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只要皇帝說,不行,臣子除非想辦法換一個皇帝,要么只能徹底摧毀這套制度。

現在,皇帝態度鮮明,要削藩,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削藩到什么程度,拿回來的好處如何分潤。

是降等世襲,或者唯嫡長子世襲,亦或者推恩令?

眾臣拿不定主意,各有各的觀點。

朱由校冷笑著:“一削到底,永久禁止藩王制度,以后朕的子孫,除了當皇帝的,統統都是庶民,可做的?”

一時無言,真狠。

對自己狠,才是真的狠。

沉默在蔓延。

朱由校繼續:“廢除太監,廢除內務府,廢除內帑,朕,和你們一樣,拿俸祿,可做的?”

眾臣倒吸一口涼氣,這是要廢大半皇權啊,您老人家至于嗎!

朱由校繼續:“做在皇位上的,才是皇帝,皇帝的家人,統統都是庶民,可做的?”

終于,作為群臣之首,施首輔搭話:“陛下,從長計議啊!”

反對,反對個毛啊,等于把散落一地的皇權全部收集起來,皇帝拿一部分,臣子拿一部分,為何反對!

朱由校笑了:“當然要從長計議,先議削藩,可有困難?”

集權,徹底的集權。

皇權實在太分散了,無數的藩王雖然沒有權力,但分潤了太多本應皇帝該有的東西,撤了藩王,大明立馬輕松很多。

對,封建王朝的皇權不單單在皇帝身上,而是在皇族身上。

是無數的皇親國戚,宗族,太監,后宮,外戚等等共享這份權力。

現在,朱由校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權力全部收回來,給臣子一部分,讓他們堅定的支持自己,更多的是留給自己,自己個人。

至于朱元璋的子孫,關我毛事。

再說,這可是救了他們好吧,真實歷史上,明朝滅亡,這些皇族,基本都被斬殺殆盡。

困難嗎,當然有。

施首輔小心的說道:“陛下,就怕物議紛紛。”

也就是被人罵了,至于反抗,呵呵,整個大明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文臣手中,甚至連皇帝調動都困難。

這挺重要的,起碼在這個時代,對臉面是極為看重的。

但穿越者會在乎這個?臉面算什么,實惠才要緊。

再說了,咱求的是名震千古的那種名聲,當下一些雜音,聽不見聽不見。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皇帝不怕罵,那就開干。

“擬旨吧,哦,對了,選秀。”

身體慢慢的好起來了,那肯定想女人了,但后宮的要么是裹腳的賓妃,要么是干活的宮女。

裹腳的,實在下不去手,惡心的要命。

宮女還好,但依然大部分有裹腳又放腳的痕跡。

最重要的是,幾乎都不識字。

更是大部分出自小門小戶,見識低,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女德什么玩意的。

咱又不是野獸,看不上這種生育工具。

看了看身邊的李啟明,忽然笑了:“記得這孩子他娘嗎,就按她的標準給我找。”

身高,一米七朝上,體重,200,額,過分了,120斤朝上,年齡,起碼十八,不裹腳,識字。

這標準,讓一眾大臣頭皮發麻,偌大的大明,有這么個人嗎?

身高體重還好說,這年齡,十八歲好幾個娃了好吧,還有識字的都是有錢人家,基本都裹腳,連裹腳都裹不起的,哪有錢讀書呢。

但皇帝開口,不容違背,尤其是在削藩的事剛剛商量好,萬一皇帝反悔呢,不行,想盡辦法,也得給皇帝找個滿意的女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通榆县| 兖州市| 寿阳县| 临城县| 武威市| 博爱县| 桃园县| 临邑县| 花莲县| 翼城县| 高陵县| 威远县| 禹城市| 肃南| 翁牛特旗| 新民市| 石楼县| 秦安县| 庄浪县| 兴业县| 巧家县| 会东县| 乡宁县| 宁德市| 双江| 儋州市| 兰坪| 济宁市| 霍林郭勒市| 郧西县| 韶关市| 随州市| 淳安县| 清徐县| 石林| 威远县| 越西县| 本溪市| 福清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