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
- (美)阿爾弗雷德·斯隆
- 10038字
- 2021-04-02 14:14:20
第一部分
第1章 重大的機遇(1)
1908年發生的兩件大事,對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一件事情是威廉·杜蘭特以他的別克汽車公司為基礎,成立了通用汽車公司——今天通用汽車集團的前身。另一件事情是亨利·福特宣布推出T型汽車。這兩件事情的影響力超越了公司和產品本身。它們代表了不同的觀點和經營理念。自此,歷史見證了兩種不同的經營理念如何引領汽車產業的發展。福特的經營理念率先為人所知,伴隨T型汽車的生產歷程,享譽19年。福特本人也獲得了不朽的名望。而杜蘭特所做的開創性工作還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在T型汽車盛行的年代,他的經營理念還是個新事物。后來實現這種經營理念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人,這里面也包括我。
在汽車產業發展的初期,沒有人比杜蘭特和福特更加理解它所蘊含的機遇。那時候的汽車在很多人眼里——特別是在銀行家的眼里,不過是一項休閑運動。當時的汽車定價遠高于大眾的承受能力,機械性能也不穩定,適合駕駛的道路也很少。1908年,美國全年的汽車產量只有65 000輛。然而從那時候起,杜蘭特就在期待年產百萬輛汽車時代的到來,他也因此被認為是一名離經叛道者。而那時的福特已經通過T型汽車,率先找到了實現杜蘭特預言的辦法。1914年,美國全年的汽車產量超過50萬輛。到了1916年,僅福特生產的T型汽車,產量就已超過50萬輛。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福特T型汽車的年產量一度超過200萬輛。此后,完成了歷史使命的T型汽車走向衰落,這也是本書的重要情節之一。
杜蘭特和福特都擁有非同尋常的愿景、勇氣、膽識、想象力和遠見。他們都敢于傾其所有,投注于汽車產業的未來。而當時美國全年生產出來的汽車,還抵不上如今幾天的汽車產量。杜蘭特和福特都創造了卓越、持久的汽車產品,如今這些產品的名字已經與美國的語言文化融為一體。他們都創建了卓越、持久的企業。他們這一代就是我所說的那種帶有個人風格的實業家。也就是說,他們把他們的個性、天賦這些主觀因素融入到了企業運營中,而不受管理方法和客觀事實的約束。但是他們兩個人的組織方法是大相徑庭的。福特是一個極端的集權管理者,而杜蘭特是一個極端的分權管理者。因此,兩個人的產品理念和營銷方法也不相同。
福特采用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制定了較高的最低工資,推行低價的營銷策略。這在當時都是革命性的,為我們產業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他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為一款汽車、一種型號、不斷降價。這也是當時市場的主流需求,尤其是在農村市場。而杜蘭特則認為,汽車產品應該多樣化。雖然這種多樣化在當時還沒有嚴格的定義,但隨著汽車產業之后幾年的發展,多樣化逐漸成為趨勢。今天,每一家美國主要汽車生產商都擁有多款汽車產品。
杜蘭特非常了不起,但也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他善于創造,卻不善于管理。他先后在馬車和汽車行業創造過輝煌,影響力超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后來又陷入衰落。他本是通用汽車的締造者,卻沒能親歷這家企業的長久繁榮。他在通用汽車的地位一度舉足輕重,可惜也沒有延續。這可謂是美國產業史的一段悲劇。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在20世紀初杜蘭特白手起家,創辦了美國領先的貨車及馬車制造企業。1904年,他進駐瀕臨倒閉的別克汽車公司,完成了重組,到了1908年,別克汽車公司已經成為美國領先的汽車制造企業了。1908年,別克汽車的產量是8487輛,而當年福特汽車的產量是6181輛,凱迪拉克的產量是2380輛。
1908年9月16日,杜蘭特組建了通用汽車公司。1908年10月1日,他首先將別克汽車收入通用汽車囊中;當年11月12日引入了奧茲(Olds);1909年,他又收編了奧克蘭(Oakland)和凱迪拉克。這些企業保留自己的企業品牌和獨立運營權,通用汽車則是這些企業的控股公司——也就是若干個獨立實體,圍繞著一個中心運營。1908~1910年,杜蘭特通過多種方式——主要是換股,先后將25家企業納入通用汽車。其中11家是汽車企業,兩家是電燈企業,剩下的是汽車零配件生產商。在這些汽車企業中,只有四家企業的地位始終不變。無論是一開始它們以企業的形式并入通用汽車,還是后來變成一個部門,都沒有因為通用汽車的發展而受到影響。這些企業品牌是別克、奧茲(現在的奧茲莫比爾)、奧克蘭(現在的龐蒂亞克)和凱迪拉克。其他七家早期的汽車企業則是影子企業,它們的主要業務是工程設計,生產制造能力有限。
在那個年代,企業的整合通常會采用“資產注水”和其他一些操控手段。這種金融煉金術有時的確能夠點石成金。但通用汽車組建的時候是否也有這種情況,我并不清楚。因為別克汽車在成為通用汽車的骨干企業之前,盈利就已經非常可觀了。1906年,別克汽車的銷售額約為200萬美元,盈利約40萬美元。1907年,當全國經濟陷入“恐慌”時,它的銷售額是420萬美元,盈利約為110萬美元。到了1908年,它的銷售額和盈利分別達到750萬美元和170萬美元。業務增長和盈利狀況顯然都很好。
但杜蘭特樂于通過產品線的擴展和企業并購來整合業務。他的整體生產方法在當時來講是先進的。早期的汽車廠商大多只是把零部件廠商的產品拿來進行組裝,而杜蘭特此時已經要求別克對多種零部件自給自足,希望借此提高經濟效益。1908年,杜蘭特試圖將別克與麥克斯韋-布里斯科進行合并,但并未成功。當時他在并購計劃書中明確指出,希望通過整合來提高采購、銷售和生產的經濟效益。計劃書中提到,別克在弗林特有一家工廠。它的周邊有10家獨立的汽車廠,分別生產車身、車軸、彈簧、輪胎和鑄件。別克有部分工廠的收購選擇權。可見杜蘭特在經濟問題上是非常老練的,他絕非常人所認為的那樣,只是一個股市的弄潮兒。我不能說他在將這種經濟理念付諸實踐時也精打細算,但在那樣一個汽車企業紛繁起伏的年代,他畢竟做到了脫穎而出。
我看到杜蘭特在組建通用汽車的過程中,同時采用了三種模式。第一是追求產品的多樣化,滿足市場上不同品位、不同經濟水平的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在別克、奧茲、奧克蘭、凱迪拉克和后來的雪佛蘭汽車身上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第二是追求工藝的多樣化。通用汽車著眼于汽車工藝的未來,在設計中考量了多種可能性,追求的是平均效果的提升,而不是非贏即輸的結果。比如在通用汽車的淘汰品牌中,卡特卡曾掌握一項“摩擦傳動技術”,與當時的滑動齒輪變速器形成了競爭;還有一家公司叫埃爾莫爾,它的前身是一家自行車生產商,這家公司生產一款雙沖程發動機的車型,在當時看起來似乎也有市場需求。此外,通用汽車還隨機下注了其他一些業務,我僅舉幾例:馬奎特汽車、尤因汽車、倫道夫汽車、韋爾奇汽車、快速汽車和信賴卡車。最后兩家公司后來合并成快速卡車,被通用汽車收購,于1911年7月22日完成重組。
第三是通過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提升經營的一體化。杜蘭特把一些零部件生產商納入了別克汽車的生產體系中。這里面有諾斯威,他們生產轎車和卡車用的發動機和零部件;有密歇根州弗林特的尚普蘭點火系統公司,他們生產火花塞,后來改名為AC火花塞公司;有杰克遜-邱吉-威爾考克斯公司,它是別克汽車的零部件生產商;有韋斯頓-莫特公司,它生產輪胎和軸承,早先位于由提卡,后來搬到了弗林特。像這樣的公司還有一些。杜蘭特還整合了加拿大的麥克勞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曾經生產高檔馬車,后來采購了別克的零部件,在加拿大生產麥克勞林-別克汽車。薩繆爾·麥克勞林先生也因此能在通用汽車中展露才華,他成為通用汽車加拿大業務的主要負責人。
這些公司并非都是通過并購整合進來的。比如尚普蘭點火系統公司由杜蘭特全資創建,并把25%的股份以技術入股的方式給了阿爾伯特·尚普蘭。1929年之前,這家公司一直是通用汽車部分持股的子公司。在這之后,通用汽車從尚普蘭的遺孀那里買回了她持有的少數股權。
總的來說,一方面,杜蘭特運籌帷幄,一開始就把一些重要企業納入了通用汽車的整合布局中;但另一方面,他購買黑尼電燈公司所付出的代價,要比他花在別克汽車和奧茲上的總和還要多,可惜這家公司后來一文不值。杜蘭特購買黑尼電燈公司的股權花了大約700萬美元,主要是以通用汽車的股份形式來支付。黑尼電燈的核心資產是它申請的一項鎢燈專利,但這項專利后來被專利局否決了。
杜蘭特的這種做法,無論長期來看是否合理,至少從短期來講是失敗的。因為當時通用汽車的實質性業務幾乎只有別克和凱迪拉克,而別克在質量和產量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1910年,通用汽車的產量占美國汽車總產量的大約20%,其中絕大部分來自這兩家企業。相比之下,通用汽車的其他品牌顯得無足輕重。通用汽車很快就過度擴張并陷入財務困境。1910年9月,杜蘭特在創建通用汽車公司僅僅兩年之后就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
一家金融投資集團對通用汽車進行了再融資。該集團由波士頓李·希金森公司的詹姆斯·斯托羅(James J.Storrow)和紐約塞利格曼公司的阿爾伯特·施特勞斯(Albert Strauss)所領導。他們通過表決權信托的方式取得了通用汽車的運營權。接下來通用汽車被迫接受了苛刻的融資條款,簽署了五年期、價值1500萬美元的信貸,通用汽車實際到賬1275萬美元。信貸中包含了對于放款者的獎勵條款,獎勵方式為通用汽車的普通股。而這些普通股的最終價值要遠遠高于信貸本身。杜蘭特在通用汽車仍是大股東,并保留副總裁和董事會成員的地位,但是他被迫交出了管理權。
從1910年到1915年的五年間,該金融投資集團對通用汽車進行了雖然保守但十分有效的運營。他們清算了不盈利的業務,處理掉的庫存和資產高達1250萬美元,這在當時可是個大數目。他們還組建了通用汽車出口公司,并于1911年6月19日向海外出口了通用汽車的產品。在這段時期,整個汽車行業也發展迅速,產量從1911年的大約21萬輛快速增長到了1916年的大約160萬輛。這主要是由于福特公司在低端市場上的放量所致。通用汽車的銷量從1910年的4萬輛增長到了1915年的10萬輛。不過由于福特公司的興起,通用汽車的市場地位也相對下滑了,市場份額從20%降到10%。通用汽車當時并沒有涉足低端市場,不過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運營效率也不錯。這些得益于時任總裁查爾斯·納什(Charles W.Nash)的管理。
納什加入通用汽車的情況是這樣的。早先他與杜蘭特一起,在杜蘭特-道特馬車公司共事約20年。當杜蘭特剛進入汽車行業的時候,納什仍在這家馬車公司擔任經理。他行事穩健而謹慎,與杜蘭特的光彩魅力和膽識(你也可以稱之為魯莽)截然相反。1910年的時候,納什在汽車行業的經驗還不多,但他已經展現出在制造和管理方面的才華。據我所知,正是在杜蘭特的建議下,銀行家斯托羅任命納什掌管別克公司??傊谶@一年,納什成了別克公司的總裁。由于他表現出色,1912年又提升為通用汽車的總裁。
在通用汽車發展初期,別克汽車能成為支柱并非偶然。它的管理層可謂星光熠熠。斯托羅是美國機車的董事。他在這家公司的生產車間結識了沃爾特·克萊斯勒,并且把他推薦給了納什。于是納什在1911年聘請克萊斯勒來別克公司入職。據我所知,是擔任廠長一職。1912年,納什晉升為通用汽車總裁。那時克萊斯勒仍在別克任職,但隨后被提拔為別克的總裁和總經理。從1910年到1915年,在金融投資集團的管控下,通用汽車幾乎所有的利潤都來自別克和凱迪拉克。
當時的通用汽車需要打造市場知名度,而金融投資集團能給他們提供幫助。通用汽車通過融資獲得的1500萬美元、五年期信貸,讓它具備了償還逾期債務的能力。但是公司的營運資本仍然短缺,這也導致通用汽車必須向銀行大量借款,借款額一度達到約900萬美元。但是到了1915年,通用汽車的財務狀況已經非常良好,因此在當年9月16日召開的會議上,公司的董事們宣布派發現金紅利,每股普通股派息50美元。這是通用汽車成立七年以來首次派發現金紅利。按照當時總計165 000股計算,公司派息超過了800萬美元。這一消息也震驚了金融界,因為這是當時紐約證交所公布過的最大一筆現金派息。這次會議紀要顯示,宣布派息政策的是納什,而杜蘭特也表示支持。不過在當時,金融投資集團擁有的表決權信托期即將結束,杜蘭特希望能夠重拾對公司的控制權。因此他與金融投資集團和納什一方的矛盾也日益尖銳。
1910年,杜蘭特被迫淡出通用汽車的管理層,但他再次彰顯了汽車行業的企業家精神。他支持路易斯·雪佛蘭去嘗試開發一種輕型轎車。1911年,杜蘭特和雪佛蘭一起成立了雪佛蘭汽車公司。在四年時間里,杜蘭特把這家公司的業務擴展到了全國,成立了幾家裝配廠和批發辦事處,業務覆蓋全美及加拿大。在此期間,他開始增發雪佛蘭的股份,并用它來和通用汽車換股,因為他希望通過雪佛蘭來重掌通用汽車的控制權。
也是在這個時候,杜邦進入了歷史畫卷,并在通用汽車的發展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把杜邦引薦給通用汽車的主要功臣是約翰·拉斯科布(John J.Raskob)。他是杜邦公司的財務主管,同時也是時任總裁皮埃爾·杜邦(Pierre Du Pont)的私人財務顧問。1953年,杜邦公司因為與通用汽車之間的股權關系,遭到了政府的訴訟。杜邦先生在這次訴訟證言中說,他大約是在1914年買進了約2000股通用汽車股票,用來作為私人投資。杜邦先生曾是查塔姆·菲尼克斯國立銀行的董事,他說1915年的某一天,該銀行的時任總裁路易斯·考夫曼(Louis G.Kaufmann)向他介紹了通用汽車的情況??挤蚵榻B了通用汽車的歷史,并且說金融投資集團的表決權信托即將到期。1915年9月,該公司將舉行會議提名新一屆的董事會,并于11月份進行選舉。杜邦先生說他還得知,杜蘭特和波士頓的銀行家相處得挺愉快。于是他和拉斯科布接受邀請,參加了這次會議。這也是杜邦先生記憶中與杜蘭特的第一次會面。
杜邦先生還說:
會議并不像考夫曼預想的那樣和諧,雙方爭辯不休。一方是波士頓的銀行家,另一方是杜蘭特。最后,他們沒能就新提名達成共識。
……經過多番對話以后,考夫曼把我叫到一邊。當我們重返會場,會議宣布,如果我能向通用汽車提名三位中立董事,他們就可以完成剩余提名。也就是他們雙方各提名七位董事,我提名三位。
與此同時,他們還任命我為本次會議的主席……
提名最終達成了一致。1915年11月16日,通用汽車召開了年度股東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在同一天召開的董事會組委會上,皮埃爾·杜邦當選為通用汽車的董事長,納什再次當選為總裁。但波士頓的銀行家們和杜蘭特在公司控制權的問題上僵持不下,而杜蘭特占據上風的傳聞甚囂塵上,他曾聲明對通用汽車擁有了控制權,于是一場公司代理人之爭山雨欲來。但最終這一局面沒有出現。銀行家們決定不再抗爭下去,他們于1916年主動放棄了權利,杜蘭特也憑借對雪佛蘭的掌控,取得了通用汽車的控制權。
在杜蘭特成功取得對通用汽車的控制權之后,他曾力邀納什留在通用汽車繼續干下去。但是在1916年4月18日,納什辭去了公司總裁的職務,并且在波士頓銀行集團斯托羅先生的支持下成立了納什汽車公司。1916年7月,納什收購了威斯康星州基諾沙的托馬斯·杰弗里公司。這曾經是一家自行車生產商,后來生產一種叫漫步者的汽車。我當時也買了一些納什汽車公司的股票,盈利狀況非??捎^。納什前些年去世的時候,留下來的財產據說值4000萬~5000萬美元。對于一個保守的生意人來說,這非常了不起。
1916年6月1日,納什的辭呈得到了董事會的正式批準,杜蘭特成為通用汽車的總裁,于是他又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表演。很快他就將原本位于新澤西州的通用汽車公司搬到了特拉華州,整合成為通用汽車集團,并且將集團的資本從6000萬美元增加到1億美元。他還把那些汽車制造子公司(別克、凱迪拉克和其他品牌)收編為事業部。這樣通用汽車集團就成為一家運營公司,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是一家控股公司。1917年8月,這家新的集團公司和它的運營事業部正式合并到了一起。
杜蘭特當時似乎想和一家資金雄厚的公司進行合作,他把目光投向了杜邦公司。于是杜邦公司內部就是否合作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杜邦先生是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的:
他(拉斯科布)認為,通用汽車對于杜邦來說是非常好的投資選擇,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個項目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分紅條件,這些正是杜邦所需要的,可以用來彌補公司當前分紅的不足。當時杜邦已經失去了,或者說我們知道,將很快失去軍工訂單,因此當原本盈利的軍工業務面臨變數時,我們需要采取措施提振杜邦公司的紅利。
……通用汽車的業務已經全面啟動。他們有非常好的汽車產品線,并且深受市場好評,他們很可能會以同樣的比例繼續派發紅利,甚至條件可能更加優厚。這對于拉斯科布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而我也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并且我們認為,這種機會難得一見。
杜邦先生進一步指出:
無論是通用汽車集團還是汽車行業本身,此前都還沒有達到為市場普遍接受的地步。人們認為這是非常有風險的投資,因此它的股價當前也只是維持在平價水平,可是從實際收益來看,這顯然是很好的投資,只是公眾還不知道這一點,因此這項投資很可能會非常有趣,這也是杜邦公司有此投資建議的起因。
杜邦公司在軍工領域有著豐富的財務運作經驗。而杜蘭特的公司有融資或者是財務管理的需求。對此他也予以承認,并且表示,非常愿意接受杜邦公司的投資和財務管理。
1917年12月19日,拉斯科布在給杜邦公司財務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現出他對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遠見卓識,他呼吁杜邦公司投資通用汽車。拉斯科布這樣寫道:
汽車行業的增長,特別是通用汽車公司的業務增長,是非常驚人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從通用汽車的凈收益,以及通用汽車——雪佛蘭汽車的來年總收入中就可以看出來,預計將達到3.5億~4億美元。通用汽車在當今的汽車行業占據獨特的地位,我認為,這家公司如果輔以適當的管理,未來在美國產業中的地位將無人可及。對于這一點,杜蘭特先生的認識恐怕超過了所有人,他非常渴望這項絕妙的事業能由一家盡可能完美的組織來操控……杜蘭特(與杜邦公司之間)的結合就能實現這一點,因此他強烈表示,非常希望我們能夠投入更大的熱忱,特別是在公司的管理和財務領域提供幫助,為這項偉大的事業指明方向。我們對這個問題深入討論后認為,公司面臨著一個誘人的投資機會,在我看來,它所在的行業最有發展前景,它所在的國家和世界其他任何國家相比,有更多的機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業務的增長;如果讓董事們以小圈子的方式,以個人名義參與這項投資,就會分散他們花在公司事務上的時間和精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其這樣,不如由杜邦公司來把握這次投資機會,這樣我們的董事由于持有杜邦公司的股票,也能享受到這項投資帶來的收益。
拉斯科布把他支持投資通用汽車的觀點,總結為以下五點:第一,杜邦公司將和杜蘭特一起,共同控股通用汽車。第二,杜邦將派人對通用汽車“承擔管理責任,并負責公司的財務運營”。第三,通用汽車的投資回報未來可期。第四,收購條件優于資產估值。第五,我援引他的話,“我們在通用汽車公司中所擁有的權益,毫無疑問將確保我們整體業務的健康發展,包括防水仿制皮革、聚酰亞胺、油漆和清漆,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1917年12月21日,在皮埃爾·杜邦和拉斯科布的推薦下,杜邦董事會批準購買通用汽車和雪佛蘭價值2500萬美元的普通股。到1918年年初,杜邦公司通過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和向個人投資者購買的方式,將持有的通用汽車普通股增加到了23.8%。到1918年年底,杜邦對通用汽車的投資額已經達到4300萬美元,持股比例達到26.4%。
杜邦公司和杜蘭特先生之間的合作從第一筆投資落實后就開始了。杜邦公司派出代表,接管了通用汽車的財務委員會,約翰·拉斯科布擔任財務委員會主席,杜蘭特先生是該委員會中唯一一位杜邦公司以外的成員。通用汽車所有的財務事宜都交由這個委員會來負責,包括最高管理層的薪酬。與此同時,執行委員會負責所有的運營事務,但不包括財務委員會的管轄內容。執行委員會的主席是杜蘭特先生,哈斯凱爾(A.J.Haskell)作為杜邦公司的聯絡人,只是其中的委員之一。哈斯凱爾先生和杜蘭特先生一樣,同時在執行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中任職。
到1919年年底,隨著通用汽車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杜邦公司將它在通用汽車的投資增加到了大約4900萬美元,從而持有28.7%的通用汽車普通股。當時皮埃爾·杜邦曾說:“他們對外宣布,這將是最后一筆投資,以后他們不會再投了?!钡虑榈陌l展并非如此。
從1918年到1920年,杜蘭特帶領通用汽車經歷了大規模的業務擴張,他的這一舉措得到了拉斯科布先生和財務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財務委員會還為他提供了充足的擴張資本。
通用汽車1918年收購雪佛蘭汽車以后,擁有了在低價轎車市場上與福特汽車競爭的資本,不過這款車當時還無法在質量上與福特汽車相提并論,售價也要比福特汽車高。與雪佛蘭一同收入通用汽車麾下的是斯克里普斯——布斯汽車,這是雪佛蘭擁有的一家小型轎車公司。
1919年,通用汽車與費希博德公司結成了重要同盟,它收購了后者60%的股權,雙方還簽訂了汽車車身的生產合約。
1920年,通用汽車又投資了謝里丹汽車這個小項目,這就使得通用汽車的產品達到了七種。之前已有的品牌包括凱迪拉克、別克、奧茲、奧克蘭、雪佛蘭和通用汽車卡車,其中最有價值的還是凱迪拉克和別克。
在杜蘭特的倡議下,公司還啟動了兩個特殊項目,分別是生產拖拉機和冰箱。杜蘭特在外出考察時,偶爾會未經正規流程就啟動一些項目,有時這會引起總部管理部門的不快,但最后他的直覺和沖動行為往往會得到支持。
1917年2月,杜蘭特讓通用汽車收購了一家小型企業,即薩姆森·瑟夫·格利普拖拉機。這家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斯托克頓,它有一項發明,能夠讓駕駛拖拉機像騎馬一樣,因此這個拖拉機也被稱為“鐵馬”。后來他又把這家公司和威斯康星州簡斯維爾的簡斯維爾機器公司,以及賓夕法尼亞州多伊爾斯敦的多伊爾斯敦農業公司合并到一起,組建了通用汽車的薩姆森拖拉機事業部——事實證明這項業務非常虧錢。不過在1918年6月,杜蘭特收購了底特律的一家小公司——嘉典冰箱(Guardian Frigerator)公司,他自掏腰包支付了56 366.5美元,通用汽車于1919年5月31日向他支付了這筆錢。這家當時還處于孵化階段的企業后來變得越來越重要,并發展成為弗里吉戴爾(Frigidaire)事業部。
從1918年到1920年,通用汽車還創建或整合了許多其他公司:通用汽車加拿大有限公司;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它為通用汽車的轎車和卡車業務提供貸款支持;在代頓的若干家公司,它們都和查爾斯·凱特靈有關;許多生產事業部,它們為通用汽車的汽車產品提供車軸、齒輪、曲軸等產品;還有我曾擔任總裁的聯合汽車公司,它是由許多零部件企業組成的。
多虧了杜蘭特先生的努力,通用汽車由此具備了偉大企業的要素。但這家企業在實際業務層面缺乏有效的整合,在管理上也協同不力;通用汽車在新公司的組建、廠房設備投入以及庫存上的花銷驚人(有些花費恐怕長期都得不到回報),隨著這些成本的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逐漸減少。通用汽車正步入一場危機,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場危機,才催生出了日后的現代化通用汽車集團。
[1] 納什算是通用汽車歷史上第位做出了重要貢獻的總裁,但他只是公司第五位擔任過總裁職位的人。杜蘭特在創建通用汽車的時候,把自己任命為副總裁。第位擔任總裁的是喬治·丹尼爾斯,他的任期從1908年的9月22日開始,到當年的10月20日結束,僅僅持續了不到個月。第二位總裁是威廉·伊頓,他的任期從1908年的10月20日到1910年的11月23日,前后約兩年時間。詹姆斯·斯托羅是第三任繼任者,他從1910年11月23日到1911年1月26日,擔任過兩個月的臨時總裁。第四位是托馬斯·尼爾,他的任期從1911年1月26日開始,直到1912年11月19日結束。
[2] 雪佛蘭獲得通用汽車控股權的事實在1917年得以確認。在通用汽車集團825 589股的流通普通股當中(每5股通用汽車集團普通股,換1股通用汽車公司普通股),有45萬股由雪佛蘭汽車公司持有。由此,杜蘭特對通用汽車擁有控制權的聲明蓋棺定論。雪佛蘭控股通用汽車這種怪事情,在幾年之后得到了解決。1918年5月,通用汽車以普通股方式購買了雪佛蘭的運營資產。再后來當雪佛蘭汽車公司解散的時候,它持有的通用汽車股份也分給了雪佛蘭汽車公司的股東。而雪佛蘭汽車公司整編成為通用汽車集團的雪佛蘭事業部。
[3] 通用汽車集團遵照特拉華州的法律,于1916年10月13日成立。通用汽車位于新澤西的公司被注銷,它的資產于1917年8月1日被通用汽車集團接管,后者從當日起成為一家運營集團公司。
[4] 我在引用的時候盡量忠實于原文,因此會出現拼寫、標點等內容的不致。
[5] 杜邦收購通用汽車這件事,成為政府訴訟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的導火索,訴訟案發生在1949年,也就是這次收購完成30多年以后。政府提出的指控主要是,杜邦公司對通用汽車的收購違反了反托拉斯法,它會讓通用汽車在相關產品的采購中,購買杜邦公司生產的產品,讓杜邦公司獲利。這些指控遭到了通用汽車和杜邦公司的否認。地方法院經過長達數月的漫長聽證,廣泛調查了與這件事情相關的當事人,并且查閱了數以百計的文檔,認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政府的指控,從而駁回了上訴。高等法院在復審的時候認為,杜邦30年前的收購是違法的,因為它有可能會導致限制性交易的發生。但高等法院也同意地方法院的調查結果,指出“無論是杜邦公司還是通用汽車,在交易中都沒有忽視價格、質量和服務因素”,并且“兩家公司高管的行為舉止合理得當。他們都堅信其行為符合各自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并沒有打壓任何人的意圖,包括杜邦的競爭對手”。但初審駁回上訴的決定被否決了,案子被發回進行重新審理。在重新審理階段,地方法院經過又一輪的訴訟和申訴后宣判,杜邦公司要在未來若干年內剝離它持有的通用汽車股權。對我這樣一個外行來說,高等法院在這件案子上的推理幾乎與學院風格無異,它和地方法院基于事實得出的調查結論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