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與清教徒革命(華文全球史)
- (英)塞繆爾·羅森·加德納
- 1988字
- 2021-04-13 16:08:55
第8章 蒂利伯爵約翰·塞克拉斯率軍占領巴拉丁

精彩看點
約翰·迪格比前往神圣羅馬帝國進行斡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與巴拉丁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的矛盾——神圣羅馬帝國內戰再次爆發——下議院同意給詹姆斯一世撥款——詹姆斯一世與下議院對神圣羅馬帝國戰局的判斷——西班牙軍隊占領巴拉丁
雖然時間過得飛快,但英格蘭一直未對巴拉丁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夏季休會前,下議院發表了一份聲明,宣稱同情神圣羅馬帝國的新教徒,一旦國王陛下通過談判爭取和平的計劃失敗,就將盡自己最大努力,“搭上生命和財產去幫助他”。當時在場的人說:“這是一份來自天堂的聲明。對我們而言,這比擁有一支由萬人組成遠征軍還要有意義。”大家一致鼓掌通過了這份聲明。“振奮人心的是,聲明得到了全體議員的一致認可。他們高喊著口號,手中揮舞著各自的帽子,表明他們一致同意的堅決態度。這種情況在英格蘭議會中實屬罕見。”
到神圣羅馬帝國進行斡旋的任務交給了約翰·迪格比勛爵,他是一位睿智的、經驗豐富的外交家,曾為英格蘭駐馬德里大使。然而,約翰·迪格比趕到維也納時,為時已晚。首先,腓特烈五世的盟友已經背信棄義,紛紛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講和了。其次,腓特烈五世把防守上巴拉丁的任務交給了歐內斯特·馮·曼斯費爾德伯爵,而后者不過是一個靠掠奪為生的冒險家而已,根本沒有供養軍隊的資金和物資。斐迪南二世表示,腓特烈五世如果能放棄其政治主張,放棄對帝國軍隊的抵抗,并真誠地承認其所犯錯誤,就會得到原諒。腓特烈五世則宣稱,如果他的領地和爵位還能保住,他愿意放棄波希米亞王國,并向斐迪南二世正式表示臣服。約翰·迪格比勛爵還沒來得及調解彼此的矛盾,戰爭又爆發了。歐內斯特·馮·曼斯費爾德伯爵沒能守住上巴拉丁,匆忙向下巴拉丁撤去。蒂利伯爵約翰·塞克拉斯率領神圣羅馬帝國大軍緊追不舍。詹姆斯一世得知這一消息后,緊急召集議會,希望議會同意出錢資助歐內斯特·馮·曼斯費爾德伯爵的軍隊過冬。

歐內斯特·馮·曼斯費爾德伯爵

蒂利伯爵約翰·塞克拉斯
雖然下議院同意給詹姆斯一世撥款,但其觀點與詹姆斯一世存在著巨大的分歧。詹姆斯一世認為,他即便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的關系最終搞僵了,還是應該和西班牙保持良好的關系,因為他一直沒有放棄與西班牙聯姻的計劃。而下議院則認為首先攻占巴拉丁城池的是西班牙軍隊,西班牙人才是巴拉丁主要的入侵者,如果能將西班牙人擊敗,所有危險自然會消失。正如下議院擅長演說的羅伯特·菲爾普斯爵士所言,西班牙是大車輪,神圣羅馬帝國各諸侯國是小車輪。如果把大車輪停下來,小車輪就會跟著停下來。
詹姆斯一世無疑要比下議院更了解歐洲的政治局勢。但正如經常遇到的情況那樣,在某件事情上觀點的不同反映出背景認識上的巨大差異。下議院認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徒有虛名,真正支持天主教、干涉英格蘭國教事務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想通過將公主嫁給英格蘭王儲的方式涉足英格蘭國內事務,在用武力攻占巴拉丁的同時,企圖陰謀征服英格蘭。
單從策略上看,詹姆斯一世寧愿選擇和神圣羅馬帝國作戰而不愿與西班牙作戰的思想也許是正確的。但從大局上看,下議院的判斷才是正確的。歐洲大陸上爆發的戰爭實乃觀念之爭,即新教或天主教是否應該擴張并占領對方的領地。詹姆斯一世很聰明,他絕不允許這種情況在英格蘭發生。然而,戰斗已經在神圣羅馬帝國打響了,他就必須表現出一種態度,要么不插手,要么支持新教。在天主教聯盟和新教聯盟都異常激動的情況下,西班牙是不會和英格蘭聯手保護新教的,更不會因此去反對自己的朋友。
有鑒于此,下議院一再敦促詹姆斯一世完全斷絕與西班牙的關系。議員們認為,詹姆斯一世應該擔任歐洲反西班牙的新教領袖,應該在國內對天主教徒動用刑法,應該讓兒子娶一位信奉新教的公主。
詹姆斯一世沒有聽取下議院的建議,稱下議院無權處理他沒有向其征求意見的事務。下議院則抗議稱有權處理任何其認為重要的事務。詹姆斯一世將下議院的抗議書撕了個粉碎,并就此解散了議會。
比較謹慎的做法也許是,下議院等到英格蘭與西班牙發生爭執時再敦促詹姆斯一世參戰。不過,下議院還是擔心到時候詹姆斯一世有可能指望不上。四年來,詹姆斯一世就沒有做過一件正確的事情,他極有可能再次走向錯誤的道路。
詹姆斯一世并不認為巴拉丁已經淪陷。理查三世在位時的一項議會法案規定,國王不得以王室名義向臣民征稅。但1614年,王室御用律師將這條規定解釋為:國王雖然不能以王室名義向臣民強行征稅,但如果臣民自愿繳納這筆費用,則國王的收取行為并不違法。因此,當年詹姆斯一世就從民眾那里得到了一筆資金。現在,他又如法炮制,為賀拉斯·維爾爵士的志愿軍籌夠了幾個月的軍費。他雖然再次使用了外交手段,但沒有議會的支持,最終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巴拉丁在被西班牙軍隊蠶食,守軍軍心渙散,要塞接連淪陷,而西班牙政府對詹姆斯一世的承諾一個也沒有兌現。

17世紀20年代的詹姆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