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記
- (法)法布爾
- 4字
- 2021-09-01 15:56:47
第三章 蟬
1.蟬和螞蟻
大多數人并不熟悉蟬的歌聲,因為蟬總是生活在長有橄欖樹的地方。但是,凡是讀過拉封丹
寓言的人,一定聽說過螞蟻嘲笑蟬的故事吧,這可是個相當古老的故事了。
故事中說:整個夏天,蟬除了唱歌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做,而螞蟻卻不停地忙著儲存食物。等冬天來了,蟬饑餓難耐,急忙跑到鄰居螞蟻家去借糧食,沒想到在那里受到了螞蟻的冷遇。
“你為什么不在夏天積攢一些食物呢?”精明的螞蟻問道。
“我整個夏天都忙著唱歌了?!毕s回答。
“唱歌,是嗎?”螞蟻不客氣地說道:“好啊,那么現在你可以跳舞了?!彼D過身去,給了乞討者一個后背,不再理蟬了。
拉封丹寓言中所說的昆蟲不可能是蟬,而應該是螽斯。事實上,在英文的翻譯中,常常把螽斯錯譯成蟬。
冬天怎么還會有蟬存在呢?在我們村里,就連最笨的人都知道這個常識。每個和土地打交道的人都對蟬的幼蟲非常熟悉。變天之前,農夫們會用鏟子給橄欖樹培土,這給了他們觀察到這種小蟲的機會。他們曾數千次目睹過這樣的情形:一只蟬的幼蟲通過自己挖的圓洞鉆出地面,爬向高處,將身體牢牢地固定在一根小樹枝上,然后掙裂背脊,脫去外殼,變成了一只蟬。
其實這個寓言對蟬來說是個誹謗。蟬的確需要鄰居們的照應,但它并不是乞討者。每年夏天,它們都成群地爬出來,定居在我的屋外——就在那兩棵高高的法國梧桐的綠蔭中。從日出到日落,蟬一直都用它那刺耳的、令人焦躁的音樂折磨著我的大腦。在這種震耳欲聾的“音樂會”里,在這持續不斷的噪音中,任何企圖思考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有時,蟬和螞蟻之間的確有一些往來,但和寓言中描述的情形恰恰相反。蟬從來不依靠他人生活,更不用說在螞蟻門口乞食了。相反,倒是螞蟻常常因為饑餓向歌唱家懇求。我說的是“懇求”吧?其實這個詞并不合適,因為螞蟻是厚顏無恥地去搶劫的。
7月份,我們這里陽光非常充足,當大部分昆蟲被干渴所困,徒勞地徘徊在干枯的花朵間尋找茶點的時候,蟬卻依然振奮。蟬的喙像鉆頭一樣尖銳,就像一個精巧的吸管,平時收藏在胸部——這就好像一個藏身于酒窖的酒鬼隨身帶著的取酒器。它經常坐在灌木叢的枝條上,一邊唱著歌,一邊鉆透結實的、光滑的樹皮,樹皮里有的是汁液,它只需把“吸管”插入“桶孔”,就可以喝個飽了。
蟬也會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事兒,如果再多觀察一段時間,也許我們就能看到那樣的情形呢。蟬的周圍分布了許多口渴的昆蟲,它們很快就發現蟬在樹干上打出了一口會流出汁液的“井”,當汁液一流出來,它們就急忙跑過去舔食,起初還躡手躡腳地、十分小心。我曾看到過黃蜂這么干過,還有蒼蠅、蠼螋和玫瑰金龜子,但最多的還是螞蟻。
為了到達井口,個子最小的昆蟲打算從蟬的身體下面溜過去,這時蟬會好心地抬起身體讓它們過去。個子稍大的昆蟲偷搶到一口汁液后,就趕緊撤退到附近的枝條上,但等它們再回來時,會更加渴望與貪婪。此時,它們已經成了粗暴的強盜,打算把蟬從井邊趕走。
最壞的犯罪分子就屬螞蟻了。我曾看到它們咬著蟬的腿,拉住翅尖,爬到它的背上。有一次,我親眼看見一個大膽暴徒竟然抱住蟬的吸管,想方設法要把它拔出來!
最終,面對越來越多的煩惱,脾氣再好的昆蟲也會無可奈何,歌唱家只好放棄了這口井。螞蟻得到了它想要的,這口井屬于它了。當然,沒有蟬的吸管,這口井很快就會干枯。不過,螞蟻喝完那里的汁液后,還可以伺機偷下一口井,那時它又可以開懷暢飲了。
你看,真實發生的和寓言中所講的正好相反:螞蟻是老練的乞討者,而那位勤奮的工作者卻是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