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螢火蟲

1.它的手術工具

很少有昆蟲能享有比“發光的蠕蟲”更高的盛名了,這個神奇的小動物為了慶祝生命的歡欣,在自己的尾部點上了一盞燈。就算大家從沒見過它們在草叢中漫步的樣子——那就好像從滿月降落的火花,應該也都知道它吧,至少聽說過它的名字。古希臘人叫它“亮尾巴”,現代的科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學名,叫“螢火蟲”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昆蟲的通稱,螢火蟲的幼蟲和成蟲都能發光。螢火蟲屬(Lampyris)是1762年建立的一個昆蟲屬。螢火蟲的英文為Glow-worm,就是“發光的蠕蟲”的意思。——譯者注

雖然螢火蟲的英文名字里有蠕蟲(worm)的意思,但事實上,螢火蟲根本就不是蠕蟲,甚至在外形上它們也毫不相像。螢火蟲有6條短短的腿,它卻懂得如何發揮短腿的優勢,從而成為一位真正的漫游者。雄蟲發育完全后,會長出像甲蟲一樣的翅鞘,其實就是一只甲蟲。雌蟲則是只毫無吸引力的小生物,它不會飛行,從來沒有享受過飛行的快樂,而且終生都處于幼蟲階段,或者說是維持在一種發育不完全的狀態下。但即便如此,用“蠕蟲”這個詞來描述它仍然是不合適的。我們法國人喜歡用短語“像蠕蟲一樣裸露”來形容缺乏保護和遮掩的狀態。可是螢火蟲是穿著衣服的,也就是說它最外面的外殼其實就是它保護自己的衣服。另外,螢火蟲衣服的顏色相當豐富,它的身體是深棕色的,而胸部是淡粉色的,每一個體節兩側都裝飾著亮紅色的圓點,蠕蟲身上可從來不會有這么絢爛的衣服。

螢火蟲有兩個最有意思的特點,一個是它捕獲食物的方式,另一個就是它尾部的燈了。

一位研究食品科學的著名法國專家曾經說過:“告訴我你吃什么,我就能說出你是什么。”

類似的說法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研究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因為在有關動物生活的所有記載中,它們的食物為我們提供了最主要的信息。盡管螢火蟲從外表看起來純潔溫和,但它卻是個肉食者,是大自然狩獵場上的獵人,而且相當兇殘。我們早就知道螢火蟲通常以蝸牛為食,但估計大家并不熟悉它那神奇的攻擊方法吧,這種方法我還真沒在別處見過。

螢火蟲在開始食用獵物之前,會先在獵物體內注射一種麻醉劑,令獵物失去知覺。這就好比人類做外科手術前,用氯仿即三氯甲烷,在醫學上,常用作麻醉劑。將患者麻醉了一樣。一般來說,螢火蟲的食物是一種比櫻桃還小的蝸牛。天氣炎熱的時候,這些蝸牛成群地聚集在路邊的麥茬或枯草上,仿佛靜心沉思一般,一動不動,整個炎熱的夏天它們都這么度過。我經常能在上述地方,看到螢火蟲享用著那失去知覺的獵物,而這些獵物就是剛剛被它從不牢固的支撐物上麻醉了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路邊的枯草、麥茬等地方,螢火蟲也經常在其他地方出沒。在那陰涼潮濕的小河溝邊,多種多樣的草本植物生長得十分茂盛,那里也有很多蝸牛。在這種地方,螢火蟲在地面上就能方便地殺死它的獵物。我在家里也能“重現”類似的環境,這樣一來,我就可以仔細地觀察螢火蟲的“表演”了。

這是一個奇怪的場景,讓我來試著描述一下吧。我往一個廣口瓶里放了一點兒草,接著把幾只螢火蟲和一些蝸牛放了進去。這些蝸牛不大不小,體型適中。之后,我所能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而最重要的是,要密切觀察瓶中發生的情況。因為整個事件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生,而且時間很短。

不一會兒,螢火蟲就注意到了它的獵物。蝸牛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性,將身體完全隱藏在殼里,只有“罩”的邊緣稍微露出了一點點。這時,捕獵者亮出它的武器!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武器,非常細小,要是沒有放大鏡的幫助,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武器由兩片顎片組成,顎片合攏在一起并向后彎曲成一個鉤子,鉤子非常尖利,細得像一根頭發。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看到沿著鉤子有一條細長的凹槽。這便是武器的全部構造。

這只小昆蟲用它的武器不斷地在蝸牛的殼上輕輕叩擊。動作非常溫柔,簡直像在親吻而不是在咬噬。當小孩子們玩鬧的時候,常常會用指尖捏夾對方皮膚,很像是在搔癢而并非是用力掐。我們常用“擰”來形容孩子之間的這個動作。正好,“擰”這個詞來形容螢火蟲的動作再合適不過了,在說到動物的時候,最簡單的語言往往最貼切。

螢火蟲在“擰”蝸牛的時候頗有辦法,一點兒也不著急。每擰一下,都要做短暫的休息,似乎看看這一舉動對蝸牛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螢火蟲擰的次數并不多,最多6次,但這就足以使蝸牛喪失知覺、一動不動了。螢火蟲在吃蝸牛的時候,很有可能還擰上幾次,但我不能完全確定。不過,僅開始那幾下(并沒有擰很多次)就足以得手了,這全賴螢火蟲那靈捷的身手,它能以閃電般的速度,將毒素通過帶槽的鉤子注入獵物體內。

蝸牛被注射毒素后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了,這是毋庸置疑的。我曾取走一只被螢火蟲刺了四五針后的蝸牛,然后用一根細針去刺它的皮膚,它那受傷的肉體沒有一點兒反應,也沒有一點兒生命的跡象。還有一次,我偶然看到蝸牛在地上爬行的時候遭到了螢火蟲的攻擊,蝸牛的腳步變慢了,觸角完全腫了起來。蝸牛的身體出現幾下混亂失調的動作,表明是受到了短暫的刺激。然后一切都停止了:它不再爬行,身體前部失去了優美的曲線,觸角已經柔弱無力地耷拉了下來,就像一小截斷了的樹枝。從表面看,蝸牛已經死了。

其實,蝸牛并沒有真正死亡,我能令它起死回生。我給一只連續兩三天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的蝸牛來了個“淋浴”。大約幾天后,這家伙蘇醒了!它又恢復了原來的行動能力和知覺,又對針刺有反應了。只見它換了個地方爬動,伸出觸角,似乎并沒有發生過什么不尋常的事情。是的,蝸牛又活過來了!

人類發明了麻醉的方法,這是外科醫學的偉大成就之一。但很顯然,早在幾百年前,螢火蟲和其他昆蟲就開始運用這種方法了。不同的是,在外科手術中,我們通過吸入乙醚或氯仿來得到麻醉效果,而昆蟲則通過毒針向獵物體內注射小劑量毒素來達到目的。

但是,考慮到蝸牛那軟弱、無害的天性,大家一定會很奇怪:對付這樣一個弱者,螢火蟲為什么會運用如此高超的外科手術式的技術呢?我想,我知道其中的秘密。

當蝸牛在地面的時候,無論是爬行或是縮進殼里,螢火蟲的攻擊很容易得手。這是因為,蝸牛殼的開口處沒有蓋子,它身體前部有相當的部分都處于裸露狀態。但如果蝸牛離開地面向高處爬的時候,情況就很不利了:蝸牛爬上草稈兒或光滑的石頭,它的殼可以緊緊地附在這些平面上,而草稈兒或石頭什么的儼然就成了蝸牛殼的蓋子,嚴絲合縫,無懈可擊。不過,蝸牛不能有任何疏忽。即便是很小的縫隙,螢火蟲也能找到可鉆的空子,它那細長的鉤子可以從中伸進蝸牛體內。不一會兒,可憐的蝸牛便失去了知覺,就這樣“安詳”地被螢火蟲吃掉了。

而且,棲息在草稈兒上的蝸牛還很容易跌落,只要輕微地收縮或蠕動一下身體,它就脫離草稈兒掉落到地上,這樣的話螢火蟲就只能餓肚子了。基于這個原因,讓蝸牛瞬間喪失痛覺十分必要,否則它能迅速逃離現場。另外,在“擰”蝸牛的時候,螢火蟲的動作必須十分輕柔,才不至于把蝸牛從草稈兒上搖晃下來。

綜上,我認為這些就是為什么螢火蟲會擁有如此奇怪的外科手術工具的原因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青田县| 南漳县| 油尖旺区| 赣州市| 武义县| 邢台市| 得荣县| 民权县| 太仓市| 清苑县| 景德镇市| 东乡县| 稻城县| 乌苏市| 克什克腾旗| 福清市| 呼和浩特市| 蓬溪县| 精河县| 胶州市| 余姚市| 三台县| 西盟| 河南省| 开化县| 饶河县| 句容市| 分宜县| 株洲县| 连平县| 临沧市| 新干县| 烟台市| 南京市| 上思县| 仪陇县| 崇州市| 项城市| 苍山县|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