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成敗分析

依目標行事——問什么問題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未來

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預測一個人的未來。你只要問:“你的人生有何明確的目標?你計劃如何達成目標?”

如果你問100個人同樣的問題,其中98個人就會這樣回答:“我要讓自己過得好,努力追求成功。”這個答案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有理,但是仔細一想,你就會發現,真正成功的人,都有明確的目標及確實的執行計劃;而隨波逐流的人,一生都將一事無成,充其量只能撿拾成功者的殘羹剩飯。因此,你必須在現在設定你的目標,并且規劃達成目標的步驟。

在達拉斯有一個名叫史都德·奧斯汀·威爾的人。他靠向一家雜志社投稿為生,經濟非常拮據。后來他寫了一個發明家的故事,自己從故事中得到啟示,下定決心改變他的一生。

他放棄記者的工作,回到學校攻讀法律課程,準備做一名專利律師,認識他的人對于這項決定都極為驚訝。他不想當一名泛泛的專利律師,他要成為“全美國最頂尖的專利律師”。他把計劃付諸行動,憑著這份熱誠,他在破紀錄的短時期內,完成了法律課程。

開業之后,他刻意承辦最棘手的案件,使他很快揚名全國,案件應接不暇,即使收費高達天文數字,他所推掉的客戶,還是比接辦的更多。

一個人只要依照目標和計劃行事,就會有很多機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別人如何幫助你追求成功?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克服所有的挫折和阻礙。

李·馬朗茲是美國各類加盟店的始祖。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該怎么做。馬朗茲是機械工程師,他發明一種自動的冰淇淋冷卻器,能夠制作松軟可口的冰淇淋。他希望從美國東岸到西岸開設冰淇淋連鎖店,于是擬定計劃并且付諸行動,終于夢想成真。

他幫助別人達成目標,因而締造了自己的成功。他提供設備及營運企劃,協助別人開設冰淇淋店,這種做法在當時是一項創舉。他以成本價賣出冰淇淋制造機,然后從冰淇淋成品的銷售額中獲得利潤。結果呢?馬朗茲冰淇淋連鎖店如雨后春筍般,在美國各地紛紛開業。

“如果你對自己、對你正在做的事情及你想要做的事情都深具信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他說。

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就要從今天開始,擬出確實可行的計劃,然后把計劃付諸行動。

你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現在就可以決定你將來的成敗。

職業成敗論——做了什么和是什么哪一個更重要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一個人是否能夠合理地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往往與能否激發出他的精力與熱情來為成功而奮斗是密切相關的。即使在看起來大有前途的領域,濫用自己的精力,胡亂地確定自己的目標,對未來的成功都是致命的。

“發現自己天賦所在的人是幸運的,”拿破侖·希爾說,“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職業,也就有了一生的歸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標,并將執著地追尋這一目標,奮力向前。”

選擇職業時,不要問自己可以賺多少錢或可以獲得多大的名聲,而應該問問哪些工作可以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要選擇那些能促進你的發展、使你雄心勃勃、將來會有所成就的職業。你要的不是金錢、地位和名望,而是實現一個人真正的力量和內涵。實現自我、做一個完整的人比獲得金錢和財富更重要,比名望地位更尊貴;而個性與品格也要比事業本身更有價值。

要使自己整個人的才能和素養得以提高和升華,就要改進那些在有意識的努力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弱點。手的舉止應該輕柔優雅、穩重端莊而果斷有力。眼睛必須敏銳警覺、明察秋毫、細致入微。心靈應該仁慈和順、善解人意而真誠可靠。記憶力應該常年進行鍛煉,使其精細確鑿、過目不忘、全面周詳。

這個世界并沒有要求你一定成為某個行業的人——律師、外交大使、醫生、農民、科學家或者商人。它也沒有武斷地命令你成為其中的任何一種人,但是它確實要求你精通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如果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是獨占鰲頭的行家里手,世界就會為你鼓掌喝彩,所有的大門都將向你敞開。但是,它不允許一個人在自己的職業方面三心二意、半途而廢或是做一些徒勞無用的工作。

盧梭說:“如果一個人因為受過良好教育而懂得應該怎樣履行自己生而為人的使命,那么,他在選定的相關領域就不會手忙腳亂、疲于奔命。對我來說,我的學生將來是做軍人、做教師還是律師都沒有關系。命運注定了我們生而為人,就必須完成具有特定意義的個人職業生涯。我對他們的全部教導就是:要學會生活。當我完成對他們的教導時,他們既沒有成為軍人,又沒有成為律師或神職人員,但他們首先要成為真正的人。也許以后的命運會隨心所欲地左右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在社會中起伏浮沉,但他們總會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在生活的漫漫路途中,常識是指引人們前行的準則。即便你在財富、學歷、家世、才能、天賦等各個方面具備了所有的優越條件,但是,如果沒有掌握常識和恰當的處世技巧,你也只會成為一個平庸的人。許多人盡管擁有各種各樣的學位、證書,但因為能力平平、不切實際而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我們是什么比我們做了什么更重要。

如果一個目標在是否合乎社會正義、個人榮譽或合理性方面看來存在疑問,那么應該放棄這一目標。把錯誤的東西加以粉飾掩蓋,使它看起來很像正確的東西,這種藝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人心。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如果一個人面對實際的壓力,他那精于計算的理性竟然會戰勝天然的是非觀念!

一位杰出的科學家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肯承受一些心靈的代價并一直朝著這方面努力,那么,他很快就會靠著理性說服自己放棄以前一貫堅持的關于體面與尊嚴的觀念。

所以,當一個似是而非卻極有吸引力的未來擺在眼前時,一個人往往會面對極大的誘惑——想方設法地使錯誤的行為看起來好像也是對的。但是,任何不道德的目的當中都存在著某些注定要失敗的種子。現實地來看,這種失敗既是實際上的結果,又是精神上的代價。

成敗分析——關于失敗者與成功者的特質對比

為什么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自從人類不滿意穴居的生活方式,不斷地努力讓自己過得更舒適,人們就開始思索這個問題。關于失敗者與成功者的特質,下面的比較可以給你更清楚的概念。

成功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他相信自己做得到,并且投注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失敗的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他認為成功只是靠運氣,因而做事被動,不肯用心。

成功的人是一流的推銷員,深諳以友善的方式,讓別人樂于配合執行他的計劃與目標。失敗的人老是怪罪別人,其挑剔的態度令人不敢領教。

成功的人在說話之前會先經過思考,他時常贊美別人,對別人的批評則多半一語帶過,甚至只字不提。失敗的人正好相反,經常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事后即懊悔,并且容易得罪別人。

成功的人對于有把握的事情才表示意見,并且言之有物。失敗的人對于所知有限,甚至全然無知的事情也信口開河。

成功的人能夠掌握時間,在金錢上量入為出。失敗的人虛度光陰,對于金錢則揮霍無度,一點都不懂得珍惜與節制。

成功的人熱誠待人,與志同道合的人維持深厚的友誼。失敗的人只和有利害關系的人來往。

成功的的人心胸開闊,對于所有的人、事、物都有很大的包容性。失敗的人心胸狹小,稍不順心就小題大做,使人敬而遠之。

成功的人隨時掌握時代的脈動,除了自己的行業與社區,還關心整個世界的發展。失敗的人急功近利,只在乎自己眼前的需要,甚至不擇手段。

成功的人對人生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他知道自己所獲得的地位與成功,都取決于服務別人的質與量,因此總是做的比說的更多。失敗的人期望不勞而獲,如果無法如愿,反而會責怪別人的貪婪。

成功的人對造物者十分崇敬,經常用禱告及幫助別人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失敗的人過分重視物質享受,只要一有機會,就不惜犧牲別人來滿足自己。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成功者與失敗者,在思想及言行上都有極大的不同。每個人之所以成功或失敗,完全取決于他對別人和對自己的態度。

性驅動力——為什么很少有人在40歲以前成功

拿破侖受到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的激發,變成所向無敵的征服者。當他發揮推理能力,將約瑟芬擱置一旁時,他就開始下坡。戰敗之后不久,即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

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男人,他們在妻子的影響力左右下,攀上成就的高峰,但平步青云后他們另結新歡,拋棄糟糠之妻,聲勢便又一日不如一日,終至敗亡。

人類心智對刺激是會起反應的!這種種的偉大刺激中,性的敦促力量,便是最強大有力的一種。性的驅動力經過調教轉化之后,可以提升人們的思考水平,橫阻去路的憂慮和煩惱。

性能量是所有天賦才華的原創動力。有史以來,未嘗有過,將來也不會有任何一位偉大的領袖、藝術家、建筑家,不具備這種性的驅動力。

人只有借助想象力的創造功能,刺激自己的心智,汲取可用力量,才能達到天才的境界。能助人“跨出這一步”的諸多主要刺激中,性能量便是其中之一。光是擁有這種能量,并不足以造就出一位天才。這種能量必須將肉體接觸的欲望,轉化為其他形式的渴望和行動,之后才能提升一個人到天才的境界。

大部分人則反其道而行之,未能因強大的性渴望而成為天才,反因曲解誤用了這種偉大的力量,乃至淪為劣等的動物。

為什么很少有人在40歲以前成功?

分析不下25000人的研究后,拿破侖·希爾發現,成就卓越的人很少在40歲以前就成功。更常見的是,他們在50歲以前,一直都沒有真正的一鳴驚人。

研究揭示,成功人士在四五十歲以前大多沒有起步,主因是他們早年縱情于性愛的肉體表達,把能量揮霍殆盡。大多數人壓根不知道性的驅動力還有其他的出路,其他的可能性,要比純粹肉體的表達來得重要得多。發現這個重大竅門的人,多半在浪費掉很多年性能量巔峰期的時間以后,年屆40~50歲之間,才覺醒了。往往顯赫卓著的成就才接踵而至。

至今,性表達的渴望仍是所有人類情感中,力量最強大最具脅迫性的。因此,一旦善加駕馭和轉化,這種情感就可以幫人獲取偉大成就。

想到做到——同樣是沸水為何三樣東西反應各不相同

設想一下,如果人的生活一帆風順,錦衣玉食,那么人生就沒有從低谷到頂峰的跌宕起伏,就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喜悅。歷盡千辛萬苦的成就才傳奇,歷經百轉千回的感情才珍貴。

從前,有一個悲觀的人,他天天抱怨自己的生活。在他眼里,事事都那么艱難,一個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他不知該如何應付生活,已經厭倦了抗爭和奮斗,就想自暴自棄。

他的一位廚師朋友,想幫助他振奮起來,就把他帶進廚房。廚師先往三只鍋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們放在旺火上燒。不久鍋里的水燒開了。廚師往第一口鍋里放些胡蘿卜,第二口鍋里放入雞蛋,最后一口鍋里放入碾成粉末狀的咖啡豆。并將它們在開水中煮,一句話也沒有說。

悲觀的人咂咂嘴,不耐煩地等待著,心里暗想朋友在做什么。大約20分鐘后,廚師把火關掉,把胡蘿卜撈出來放入一個碗內,把雞蛋撈出來放入另一個碗內,然后又把咖啡倒入一個杯子里。做完這些后,廚師才轉過身問他:“朋友,你看見什么了?”

“胡蘿卜、雞蛋、咖啡。”他回答。

廚師讓他靠近些并讓他用手摸摸胡蘿卜。他摸了摸,注意到它們變軟了。廚師又讓他拿一只雞蛋并打破它。將殼剝掉后,他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雞蛋。最后,廚師讓他喝了咖啡。品嘗著香濃的咖啡,悲觀的人疑惑地問道:“這能代表什么?”

于是廚師解釋說,這三樣東西面臨同樣的逆境,那就是沸騰的開水,但它們反應各不相同。胡蘿卜入鍋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毫不示弱。但進入開水之后,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殼保護著它呈液體的內臟。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臟變硬了。而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進入沸水之后,它們倒改變了水。廚師問他:“哪個是你呢?當逆境來時,你該如何反應?你是胡蘿卜,是雞蛋,還是咖啡豆?”

悲觀的人知道了朋友的良苦用心,笑了,他也終于領悟了逆境對于人生的意義。從此,這位悲觀的人再也不自暴自棄,而是微笑著面對生活。因為他知道,咖啡豆改變了給它帶來痛苦的開水,并在它達到100度高溫時讓它散發出的醇香。

有些人看似堅強,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后畏縮了,變軟弱了,失去了力量;而另外有些人本是善良而隨和的,但經過死亡、分手、婚變或失業的逆境后,竟變得自私、嚴厲和強烈了;只有把那些逆境當作機遇的人,才真正了解逆境對于人的意義,在逆境中改變自己,鍛煉自己,一次次地磨煉,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不要放棄——霍華德·卡特與圖坦卡蒙法老王墓的故事

如果你參觀過開羅博物館,你會看到從圖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寶藏,令人目不暇接。龐大建筑物的第二層樓大部分放的都是燦爛奪目的寶藏:黃金、珍貴的珠寶、飾品、大理石容器、戰車、象牙與黃金棺木,巧奪天工的工藝至今仍無人能及。如果不是霍華德·卡特決定再多挖一天,這些不可思議的寶藏也許仍在地下不見天日。

1922年的冬天,卡特幾乎放棄了可以找到年輕法老王墳墓的希望,他的贊助者即將取消贊助。卡特在自傳中寫道:

這將是我們待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們已經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來毫無所獲。我們一鼓作氣工作了好幾個月卻沒有發現什么,只有挖掘者才能體會這種徹底的絕望感: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被打敗了,正準備離開山谷到別的地方上碰碰運氣。然而,要不是我們最后垂死地努力一錘,我們永遠也不會發現這遠超出我們夢想所及的寶藏。

霍華德·卡特最后垂死的努力成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他發現了近代唯一一個完整出土的法老王墳墓。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棄,人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后,放開了最后可以讓他們成功的10%,這不但輸掉了開始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后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很多時候,人們會開始一個新工作,學習新的技藝,然后就在成果出現之前失望地放棄。通常,任何新工作都有一段你懂得比周圍人少的困難階段。剛開始每件事情都要掙扎,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最初有壓力的工作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你可能記得嘗試學另一種語言的狀況。如果你學了幾個月就放棄,你學的多半遠不夠讓你運用自如;但只要再多過幾個月或幾年,你也許就可以開口談話、看書、看報紙了。

人們一生中的許多時間,常在跨過乏味與喜悅、掙扎與成功的重要關卡之前就放棄了。查爾斯舒爾茨告訴拿破侖·希爾,他不是一夜成名的人。即使在他出版了有名的《花生米》漫畫之后,《花生米》不是立刻就造成轟動,那是一段漫長艱辛的過程。大概過了4年之久,史努比(漫畫中的主人公)才受到全國的矚目,而真正建立地位則花了長達10年的時間。

目標吸引力——對一艘盲目航行的船來說什么風是逆風

有目標才會有成功。有目標,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茫無目標的漂蕩,終歸會迷路,而一個人心中那一座無形的金礦,也因不開采而與平凡的塵土無異。

目標是一切成就的起點,過去或現在的情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來想要獲得什么樣的成就。

在美國,有一個小男孩,他的父親是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由于經常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并不順利。初中時,有次教師收全班同學寫的作文,題目是長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灑灑寫了8張紙,描述他的偉大志愿,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于自己的馬農場,并且仔細畫了一張3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面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60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后他拿回了報告,第一頁上打了一個又紅又大的不及格,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后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后帶著報告去找老師:“為什么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輕輕,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錢,沒家庭背景,什么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照顧它們。”

他接著又說:“如果你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志愿,我會重打你的分數。”

這男孩回家后反復思量了好幾次,然后征詢父親的意見。

父親只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自己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幾天后,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個大紅字,我也不愿放棄夢想。”

多年后,這位老師帶領他的90個學生來到了那個曾被他指責的男孩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如今已是農場主的男孩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初中時,我曾潑過你冷水。這些年來,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有毅力堅持自己的目標。”

圓規只有找準圓心,才能畫出一個標準的圓形;人生只有確定目標,才能走出一行行堅定的腳印。目標是一切成就的起點,過去或現在的情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將來想要獲得什么樣的成就。目標是我們行動的依據。沒有目標,我們的熱忱便無的放矢,無處依歸;有了目標,我們才有斗志,才有力量,才能使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才華得到充分施展。所以,請帶著你的目標上路吧,不要再讓自己于塵世間漫無目的地漂蕩!

一句英國諺語說得好:“對一艘盲目航行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人生的目標,不僅是理想,同時也是約束。有約束,才有超越,才有發展,才有“自由”。

從優秀到成功——哈佛大學關于人生目標調查的一個著名實驗

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這是真諦,也是無數人證明過的公理。

對于一個正在發展中的人來說,你今天站在哪個位置并不重要,但你下一步邁向哪里卻很關鍵。

我們都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擴展生命的寬度。

或許你覺得現在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或者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強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巔峰,并愿意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那么總有一天你會喜笑顏開,如愿以償。

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家,社會結構都接近一種金字塔狀。大量的人處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一小部分人處在金字塔的頂部。處在底層的人們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但卻只能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而處在塔頂的人則是蒸蒸日上,發展前途不可限量。大量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少數人在高層做決斷,享受財富。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些身處頂端的人,曾經也處在底部,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他們是一步一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

為什么偏偏是他們達到了眾人矚目的高度呢?

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希爾頓、洛克菲勒并不比任何人擁有更多的時間,那么他們的成就又從何而來?差距就在于眼光的高度,在于人生的目標!

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在平庸中度過,盡管他們并非像想象中那樣懶惰閑散、好逸惡勞,甚至好吃懶做,他們中間的很多人甚至是勤勤懇懇的,但是他們只能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缺乏真正的內動力。社會的要求,別人的約束,使他們對待本職工作還算盡職盡責,但是他們卻很少去想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沒有目標的人。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又怎么能夠做到優秀,做到成功呢?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在一群智力與年齡都相近的青年中進行了一次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發現: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遠目標;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標;27%的人根本沒有目標。

25年后,哈佛大學再次對他們做了跟蹤調查,結果令人十分吃驚!

那3%的人全部成了社會各界的精英,行業領袖;那10%的人都是各專業各領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事業有成;那60%的人大部分生活在社會中下層,胸無大志,事業平平;那27%的人過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穩定,入不敷出,常常抱怨社會,抱怨政府,怨天尤人。

如果我們回溯歷史,就會更加明顯地感受到這個道理。成就,永遠是由那些擁有崇高志向的人創造的。像萊特兄弟一樣偉大的發明家,或者像曼德拉這樣的社會改革家,他們都以追求卓越為自己的終身目標,是目標將他們推升到金字塔的頂部。

擋住年輕人前進步伐的,不是貧窮或者困苦的生活環境,而是內心對自己的懷疑。如果有了堅定不移的目標,即使貧窮到買不起一本書,仍然可以通過借閱來獲得知識。我們無法想象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會創造一番業績,我們也同樣無法想象一個像林肯、威爾遜或李嘉誠一樣的人,會埋沒在茫茫人海中。他們經歷過一次次的失敗,但是因為有夢想,從不放棄努力。夢想,造就了他們強烈的內動力,也造就了他們成功的人生。

環境際遇——如何尋找一個讓自己成功的新環境

決定我們一生成就的重要因素,不是一般所謂的命運,而是每個人身處的環境。

或許我們沒有能力去創造一個環境,但可以去選擇一個環境。

正值趕考時節,有一位秀才欲赴省城大考,偏偏妻子隨時可能臨盆。留她一人在家中也不能安心,遂帶著妻子同行,希望能一起到省城之后才生產。一路旅途勞頓,也不知是否動了胎氣還是孩子急著想早一刻出來,妻子竟在半途肚子痛了起來,眼看就要生產了。

沿途住家稀少,勉強前行了一段路,才找到一處人家,秀才急忙上前敲門。這戶人家以打鐵為業,剛巧鐵匠的老婆也正要生產。算來也是秀才的運氣好,現成的接生婆正好順道幫妻子接生。

過不多時,秀才的妻子和鐵匠的老婆安然產下兩個兒子,母子俱皆平安。兩個男嬰算來竟是同年同日且同一時辰生下的。

16年后,秀才的兒子長大了,也繼承父業,考上了秀才。老秀才大喜之余,想起鐵匠的兒子與自己的秀才兒子的生辰八字相同,想來此時必定也是個秀才了。

回想當年收容妻子臨盆之恩,秀才便即備了四色禮物,專程趕往鐵匠家中,欲向他道賀兒子高中之喜。

等到了鐵匠家中,只見老鐵匠坐在門口吸著旱煙,屋內一個年輕后生,精赤上身正忙著打鐵。秀才將禮物呈上,并問老鐵匠的兒子哪里去了。

老鐵匠指了指門內,說道:“喏,不就在那兒,哪里也沒去啊!”

秀才詫異道:“是他,這可奇怪了。按命理說來,你兒子和我兒子生辰時刻相同,八字也一樣,理應此際也該是個秀才方是,怎么會……”

鐵匠大笑:“什么秀才,這小子從小跟著我打鐵,大字也識不得一個,拿什么去考秀才啊!”

老秀才至此方才大悟,生辰命理做不得準,處于不同環境的際遇,自然也大不相同矣。

這一則故事,提供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決定我們一生成就的重要因素,不是一般所謂的命運,而是每個人身處的環境。

命運的形成多半由于習慣的累積,而習慣則是持續的同一行為所養成的;行為是思想衍生的結果。所以,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此刻所面臨的命運結局,是過去的思維模式造成的。

若想將來有更好的命運歸宿,可以在現在調整思想的模式,使之往好的方向發展。

有好的思想,就能有好的行為表現;有了好的行為,便能養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自然導致良好的命運結果,達到改變命運的目的。

另一項對成就影響巨大的因素,是環境的問題。而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個人的力量是難以改變的。

正如故事中秀才與鐵匠兒子的際遇大不相同一樣,我們知道,一個資質優秀的人,若身處于難以成功的環境中,其成就亦是有限;而一個平庸駑鈍的平常人,卻置身于成功者之間,且機會無窮,就算他自己想不成功都艱難。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至深至遠,我們切勿等閑視之。更必須時時不忘檢查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成功,是否充滿積極正面的力量,是否存在許多成功者足以帶動我們。

環境雖然難以改變,卻可以更換。如果您認為自己當下所處的環境無法提供您足以成功的幫助,建議您可以去尋找一個讓自己成功的新環境,使自己的潛能得以激發,成功則必然可期。

馬上開始——你現在想到一個好創意了嗎

一定要讓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從自己的生活中離開,才能實現從現在就開始做!

猶豫不決的人總是想等待好的時機,才去做事。實際上,這些人缺乏的就是馬上開始的決心,因為“真該那么做卻沒有那么做”常令許多人抱憾終生。如果你想成就大事,千萬不能這樣說:“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這種人應該說“我現在就去做,得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一定會開始做的。”

想不想寫信給一個朋友?如果想,現在就去寫。有沒有想到一個對自己大有幫助的計劃?如果有,馬上就去實行。時時刻刻記著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今日事今日畢。

如果你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么時候”,那就必定一事無成。

五六年前,有個很有才氣的教授想寫一本傳記,專門研究“幾十年以前一些讓人議論紛紛的人物的軼事”。這個主題又有趣又少見,真的很吸引人。這位教授博學又多聞,他的文筆又很生動,這個寫作計劃注定會替他贏得學術成就、名譽與財富。

一年后,一位朋友碰到他時,無意中提到他那本書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可是他非常慚愧地告訴朋友說,他根本就還沒動筆。他猶豫了一下,好像正在考慮怎么解釋才好。最后他說他太忙了,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自然沒有時間寫了。他這么辯解,其實等于是把這個寫作計劃埋進墳墓里。他根本還沒開始寫,就已經擔心寫書是多么累人的工作,事情還沒做就已經想好失敗的理由。

具體可行的創意的確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有創造與改善任何事的創意。成功和那些缺乏創意的人永遠無緣。但是你也不能曲解這一點的含義。因為光有創意還不夠,那種能使你獲得更多筆生意或簡化工作步驟的創意,只有在真正實施時才有價值。

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取消或否決掉,因為他們不敢執行。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

所以,請記住下面兩種想法:

第一,確實執行你的創意,以便發揮它的價值。不管創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體力行,否則永遠如同廢話。

第二,實行時心里要平靜。拿破侖·希爾認為,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應該那么做,卻沒有那么做”。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如果我早幾年就開始著手計劃那筆生意,早就發財了!”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當時沒有做!”一個好創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會叫人嘆息不已,永遠無法釋懷。

你現在已經想到一個好創意了嗎?如果有,現在就去做。

真正的機會——卡耐基的母親會看上什么樣的年輕人

偉大的生活基本原則都是包含在我們大多數人永遠不會去注意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經驗中,同樣,真正的機會也經常藏匿在看來并不重要的生活瑣事中。

你可以立刻去詢問你所遇見的任何10個人,問他們為什么不能在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中獲得更大的成就,這10個人當中,至少有9個人將會告訴你,他們并未獲得好機會。你可以對他們的行為作一整天的觀察,以便對這9個人作更進一步的正確分析。我敢保證,你將會發現,他們在這一天的每個小時當中,正不知不覺地把自動來到他們面前的良好機會推掉了。

有一天,拿破侖·希爾站在一家商店出售手套的柜臺前,和受雇于這家商店的一名年輕人聊天。他告訴拿破侖·希爾,他在這家商店服務已經4年了,但由于這家商店的“短視”,他的服務并未受到店方的賞識,因此,他目前正在尋找其他工作,準備跳槽。在他們談話中間,有位顧客走到他面前要求看看一些帽子。這位年輕店員對這名顧客請求置之不理,一直繼續和希爾談話,雖然這名顧客已經顯出不耐煩的神情,但他還是不理。最后,他把話說完了,這才轉身向那名顧客說:“這兒不是帽子專柜。”那名顧客又問,帽子專柜在什么地方。這位年輕人回答說:“你去問那邊的管理員好了,他會告訴你怎么找到帽子專柜。”

4年多來,這位年輕人一直處于一個很好的機會中,但他卻不知道。他本來可以和他所服務過的每個人結成好朋友,而這些人可以使他成為這家店里最有價值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會成為他的老顧客,而不斷回來同他交易。他拒絕或忽視運用自制力,對顧客的咨詢不搭不理,或是冷冷淡淡地隨便回答一聲就把好機會一個又一個地損失掉了。

某一個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婦人走進匹茲堡的一家百貨公司,漫無目的地在公司內閑逛,很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買東西的態度。大多數的售貨員只對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顧自地忙著整理貨架上的商品,以避免這位老太太去麻煩他們。其中一位年輕的男店員看到了她,立刻主動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禮貌地問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務的地方。這位老太太對他說,她只是進來躲雨來了,并不打算買任何東西。這位年輕人安慰她說,即使如此,她仍然很受歡迎。他并且主動和她聊天,以顯示他確實歡迎她。當她離去時這名年輕人還陪她到街上,替她把傘撐開。這位老太太向這名年輕人要了一張名片,然后徑自走開了。

后來,這位年輕人完全忘了這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辦公室,老板向他出示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寫來的。這位老太太要求這家百貨公司派一名銷售員前往蘇格蘭,代表該公司接下裝修一所豪華住宅的工作。這位老太太就是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母親,她也就是這位年輕店員在幾個月前很有禮貌地護送到街上的那位老太太。在這封信中,卡耐基母親特別指定這名年輕人代表公司去接受這項工作。這項工作的交易金額數目巨大。這名年輕人如果不是好心地招待這位不想買東西的老太太,那么,他將永遠不會獲得這個極佳的晉升機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安县| 千阳县| 枞阳县| 西平县| 密云县| 东明县| 衡南县| 五台县| 棋牌| 涟水县| 偃师市| 冷水江市| 永德县| 织金县| 西乡县| 韩城市| 琼结县| 敦化市| 阆中市| 林州市| 梨树县| 阿克苏市| 新绛县| 仁怀市| 方正县| 申扎县| 淳安县| 白河县| 普陀区| 卫辉市| 夏河县| 辉县市| 买车| 纳雍县| 图片| 祁门县| 桑植县| 南和县| 武宁县| 汶川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