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必背文言文
- 龔志華 方永華編著
- 828字
- 2021-04-02 14:22:53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①盾與矛者,譽(yù)②之③曰:“吾(wú)④盾之⑤堅⑥,物莫能陷(xiàn)⑦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⑧,于物無不陷也。”或⑨曰:“以⑩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應也。夫(fú)?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古文出處
本文出自《韓非子》。
字詞注釋
①鬻:賣。②譽:夸耀,這里有吹噓的意思。③之:代詞,指他的盾。④吾:我。⑤之:虛詞,起連接作用。⑥堅:堅硬。⑦陷:刺破,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⑧利:鋒利。⑨或:有人。⑩以:用。?之:的。?弗:不。?夫:句首發(fā)語詞,那。
古文翻譯
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夸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鋒利的東西都不能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鋒利,任何堅固的東西它都能刺穿。”有人問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么樣呢?”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啊!
古文賞析
故事中的楚人把自己的盾夸得堅固無比,把自己的矛夸得無堅不摧,導致不能自圓其說,尷尬無比,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生活中,我們說話、做事要三思而行,要實事求是,切不可說大話。不然牛皮吹大了,反而自討沒趣。
積累拓展
韓非子從小就立下強國的志向,小小年紀就孤身一人周游列國。一路上,他邊游覽,邊如饑似渴地學習諸子百家的思想。他因《孤憤》《五蠹》《說林》《說難》等著作,被譽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人是莊周)。
《韓非子》一書傳到秦國,博覽群書的秦王嬴政得到此書,愛不釋手。據說《韓非子》深深地震撼了秦王的心。看《韓非子》的那一夜,秦王老酒一杯杯地飲,完全不知酒的味道。看到天將亮,聽到雞叫,秦王長嘆一聲:“要是能夠與韓非一同游歷,死而無憾也!”
牛刀小試
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譽之曰(夸耀)
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處)
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句首發(fā)語詞)
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