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領導智能(1)

領導智能即領導的智慧和能力的簡稱。智慧主要體現(xiàn)在出主意上,即謀劃的能力;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識人用人上,即用干部的能力。它是指領導所具有的特有素質,主要表現(xiàn)為領導能力。領導智能主要包括領導、協(xié)調、決策、溝通、判斷、創(chuàng)新、穩(wěn)重等能力素質和特征。

01 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

生物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成群的螞蟻中,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尋找食物、搬運食物爭先恐后,少數(shù)螞蟻卻東張西望地不干活。

為了研究這類懶螞蟻如何在蟻群中生存,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這些懶螞蟻都做上標記,斷絕螞蟻的食物來源,并破壞了螞蟻窩,然后觀察結果。

隨后,發(fā)生了令生物學家意想不到的情況。那些勤快的螞蟻只會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則“挺身而出”,帶領伙伴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接著,實驗者再把這些懶螞蟻全部從蟻群里抓走,他們馬上發(fā)現(xiàn),所有的螞蟻都停止了工作,亂作一團。直到他們把那些懶螞蟻放回去,整個蟻群才恢復到繁忙有序的工作中去。

大多數(shù)螞蟻都很勤奮,忙忙碌碌,任勞任怨,但他們緊張有序的勞作往往離不開那些不干活的懶螞蟻。懶螞蟻在蟻群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為他們能看到事物的未來,能正確地把握當前的行動。

啟迪

西班牙著名的智者巴爾塔沙·葛拉西安在其《智慧書》中告誡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變得不可替代。讓別人離了你就無法正常運轉,這樣你的地位就會大大提高。”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一個人在他所供職的公司中變得不可替代,就像蟻群的那些懶螞蟻一樣,那他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02 給下屬成長的機會

一個領導者,如果任何事都親自過問,下屬也將樂意將問題上交,統(tǒng)統(tǒng)由你去處理。你可能會為會計改正她的賬目差錯,而不是退給她自己去改;平時你還自己起草業(yè)務方案,而不是交給業(yè)務經(jīng)理去執(zhí)行。

把困難工作留給自己去做,是因為他們認為別人勝任不了這種工作。他們覺得親自去做更有把握。當被問及有關這種工作的問題時,他們自信能對答如流。如果一個企業(yè)的領導者總這樣大包大攬,下屬就沒有任何學習成長機會了。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默有一位紐約客戶就是這種類型。當他在自己的辦公室時,除了要與客戶電話聯(lián)絡外,還要處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桌子上一大堆的公文等他去處理,他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哈默每次到加州出差,都要約他早上六點三十分鐘見面,他必然會提前三個小時起床,處理公司轉來的傳真,做完后,再將傳真回送給他的公司。哈默曾與他談論,覺得他做得太多,而他的員工只做簡單的工作,甚至不必動腦筋去思考、去回答他的客戶,也不必負擔任何的責任與風險。像他這種做法,好的人才不可能留下奉陪到底。

而這位顧客說,員工沒有辦法做得像他一樣的好,對此,哈默向他說明兩點:

“第一,如果你的員工像你這么聰明,做得和你一樣好,那他就不必當你的員工,早就當老板了;第二,你從不給他機會去嘗試,怎么知道他做得不好呢?”

啟迪

一個人只有一雙手,一天即使不睡覺也只有二十幾個小時可供使用,況且不可能天天不睡覺。因此,人們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惟有授權屬下。當員工做錯事情,你必須去分析、去了解,無論是故意或是疏忽還是不懂。除非是故意做錯事,否則不該大聲責罵,讓他難堪。如果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責備就于事無補,此時員工所需要的,就是領導的體諒與細心的指導,告訴他該如何去做,如何去解決問題。問題得到解決,不僅員工能進步,長期而言,公司也能受益,可謂一舉兩得。

03 木桶定律

對于企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個非常恰當?shù)谋扔鳌澳就岸伞保阂恢荒就笆⑺亩嗌伲⒉蝗Q于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人們把這一規(guī)律總結為“木桶定律”“木桶理論”或“木桶效應”。根據(jù)這一核心內容,木桶定律還有三個推論:

——只有構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木桶才能盛滿水;

——所有木板比最低木板高出的部分都是沒有意義的,高的越多,浪費越大;

——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應該設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徑。

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只沿口不齊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體容量,不是去加長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要下工夫依次補齊最短的木板。

啟迪

一個企業(yè)做的再好,管理上都有潛力可挖,換句話說,每個企業(yè)都有它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正是這些環(huán)節(jié)使企業(yè)許多資源閑置甚至浪費,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如常見的互相扯皮、決策低效、實施不力等薄弱環(huán)節(jié),都嚴重地影響并制約著企業(yè)的發(fā)展。企業(yè)要想做好、做強,必須從產(chǎn)品設計、價格政策、渠道建設、品牌培植、技術開發(fā)、財務監(jiān)控、隊伍培育、文化理念、戰(zhàn)略定位等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太薄弱都有可能導致企業(yè)在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最終導致失敗的惡果。

04 杜絕貪婪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nóng)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捉的動物。多年來,人們想盡辦法,用裝有鎮(zhèn)靜劑的槍去射擊,或用陷阱去捕捉它們,但都無濟于事,因為它們的動作實在太快了。后來,人們去請教生物學家。生物學家根據(jù)這種猴子的習性找到了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他把一只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固定在樹上,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把爪子伸進瓶子去抓大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由于握著拳頭,爪子卻怎么也抽不出來。而那個瓶子又系在樹上,使它無法拖著瓶子走。貪婪的猴子十分頑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終不愿意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這樣,第二天,當生物學家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沒有放手。

啟迪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會與猴子犯同樣的錯誤,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該放棄時不能放棄,結果鑄成大錯,甚至悔恨終生。人類其實是很聰明的,但是,在面對利益誘惑時又往往是不理性的。人有時太貪婪,所以毀了大好前程;有時明知是圈套,卻因為抵御不住誘惑而落入陷阱。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敗給自己的聰明,而是敗給自己的貪欲。因此,人僅有聰明是不夠的,還需要用理智駕御自己的貪欲,在面臨危機時要果斷地松開抓著“大米”的手。

05 培訓自己的合作伙伴

一次,美國奧爾瑪人力資源管理顧問約翰·洛夫斯基在與記者聊天時,談到了企業(yè)“組織”的范疇:從人力資源學和社會關系學來講,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小組織”和“大組織”。

“小組織”的范疇一般局限于該公司的人力資源和組織構架,而“大組織”的范疇則要大得多,它包括該公司的合作伙伴、客戶和社會關系等等,甚至自己客戶的客戶、伙伴的伙伴和員工的社會關系都可以包含在其中。

“大組織”是一個公司的“培養(yǎng)基”,公司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組織”中的資源,將可取得“小組織”所難以想象的成功。從這個理論的角度來看,原制造商的經(jīng)銷商和各級代理商自然是公司“大組織”中的一部分。

APC美國區(qū)域總經(jīng)理奧格·托馬斯很清楚經(jīng)銷商和各級代理在APC美國這個“大組織”中的重要性,他把用于衡量企業(yè)內部競爭力的“木桶定律”擴展到“大組織”中來,經(jīng)銷商和各級代理也成了APC這個“木桶”中的一塊“木板”,在某些時候甚至成了制約木桶容積的“最短一塊木板”。

APC的解決辦法是培訓。對員工有培訓,對制造商同樣有培訓——最近制訂的一套完整的經(jīng)銷商培訓體系正是解決辦法之一。

據(jù)APC美國區(qū)培訓與發(fā)展部經(jīng)理霍桑墨爾介紹,公司目前有20%左右的員工來自APC和競爭對手的經(jīng)銷商或代理商,他們已經(jīng)從APC的“大組織”跨入了他的“小組織”,也為APC緩解人才壓力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從這個角度來看,APC對經(jīng)銷商的培訓,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團隊培訓“預備隊”。

啟迪

如果制造企業(yè)的經(jīng)營管理能力越來越強,而經(jīng)銷商、分銷商、供應商的能力越來越差,那么企業(yè)整體的經(jīng)營管理水平如何評價,就只能以經(jīng)銷商或代理商的水平來界定。盡管企業(yè)內部的物流系統(tǒng)、供應鏈水平很先進,但脫離外部供應鏈也是不行的。從經(jīng)銷商的角度來看,這些針對性的培訓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也提高了公司的自身競爭力。

06 開發(fā)非明星員工

有一個華訊員工,由于與主管的關系不太好,工作時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從而憂心忡忡、興致不高。

剛巧,摩托羅拉公司需要從華訊借調一名技術人員去協(xié)助他們搞市場服務。于是,華訊的總經(jīng)理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決定派這位員工去。去之前,只對那位員工簡單交待了幾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們個人。怎樣做,不用我教。如果覺得頂不住了,打個電話回來。”

一個月后,摩托羅拉公司打來電話:“你派出的兵還真棒!”

“我還有更好的呢!”華訊的總經(jīng)理在不忘推銷公司的同時,著實松了一口氣。這位員工回來后,部門主管也對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

啟迪

中國民間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作“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能請到“諸葛亮”這樣的高明之士,的確是一件喜事,但努力挖掘“臭皮匠”的能力,路子也許將會更寬、更好些。“明星員工”的光芒很容易被看見,可是,別忘了非明星員工的努力,他們也需要鼓勵。而且,對“非明星員工”激勵得好,效果可以大大勝過對“明星員工”的激勵。

07 清除酒中的污水

丹尼斯·羅德曼是一個籃球運動員,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他先后效力過5支球隊——底特律活塞隊、圣安東尼奧馬刺隊、芝加哥公牛隊、洛杉磯湖人隊和達拉斯小牛隊。除了在湖人隊和小牛隊羅德曼是混飯吃之外,在前三支球隊,羅德曼都有足夠的能力“不辱使命”。

1986~1993年,羅德曼在底特律活塞隊度過了7個賽季:雖然在蘭比爾等人的教導下,他打球不夠光明磊落,并且為自己贏得了“壞孩子”的稱號,但他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球隊做出了貢獻,所以底特律活塞隊時期的羅德曼,是球隊團結穩(wěn)定、積極向上的一個因素。然而,在1993年,羅德曼轉會到馬刺隊的時候,事情發(fā)生了變化:雖然羅德曼的到來使球隊變得更加強大,但他的特立獨行、惟我獨尊讓馬刺隊吃盡了苦頭。

他最“不恥”三類人,或者說他把三類人看成自己的敵人:首先是戴維·斯特恩——NBA的總裁。因為斯特恩要維護NBA的形象,不允許羅德曼為所欲為,對羅德曼的很多行為都會給以處罰。這讓羅德曼很不高興,他認為斯特恩干涉了他的自由,所以他就要和他對著干。

第二類人是馬刺隊當時的主教練希爾,以及對球隊指手畫腳的球隊總經(jīng)理波波維奇。因為,他們希望馴服羅德曼,使羅德曼聽從指揮,在球場上更大地發(fā)揮作用。但當時的羅德曼已經(jīng)獲得了兩個總冠軍,自視極高,他甚至希望教練聽從他的指揮,這種矛盾不可調和。

第三類人是戴維·羅賓遜等球員。羅賓遜是馬刺隊的絕對核心和精神領袖,工資比羅德曼高很多。但羅德曼認為羅賓遜是高薪低能,在關鍵比賽中總會“拉稀”。反而是自己這種能“左右”比賽勝負的選手不受重用,掙的錢還很少。事實上,羅德曼無論在活塞隊,還是在馬刺隊,以及在公牛隊,他掙得錢都不和他的名聲成正比。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羅德曼成為球隊中的不穩(wěn)定分子,也可以說是一個破壞者。在1994~1995賽季季后賽的第二輪比賽中,馬刺隊對陣湖人隊的第三場比賽中,羅德曼在第二節(jié)被換下場,當時他很不滿,在場邊脫掉球鞋,躺在記者席旁邊的球場底線前。暫停的時候,羅德曼也不站起來,不到教練面前聽講戰(zhàn)術。后來,馬刺隊輸?shù)袅四菆霰荣悺?

當時,攝像機一直對著羅德曼。球賽節(jié)目播出后,馬刺隊的管理層大為光火,聯(lián)想到羅德曼平時的所作所為,他們認為羅德曼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球隊的團結,于是決定對羅德曼禁賽。在隨后的比賽中,馬刺隊團結一致,將湖人隊淘汰出局。

啟迪

如果把一杯污水倒入一桶酒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杯酒倒入一桶污水中得到的仍是一桶污水。對于企業(yè)來說,最大的“短板”莫過有幾個極具破壞力的員工了,只有把這些人徹底地從企業(yè)中清除出去,才能大大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和經(jīng)濟效益。對于團隊中的破壞者,最英明的決策就是將他清除出去,或者限制他的行動。

08 給士兵提供發(fā)展成為將軍的機遇

孫堅死后,孫策投靠袁術。孫策,人稱“小霸王”,戰(zhàn)劉繇時曾有過“挾死一將,喝死一將”的記錄。以袁術軍中無人的狀況,如此卓越的人才理當?shù)玫街赜貌攀恰Ul知袁術用是用了,卻不給以重任。讓其沖鋒殺敵,卻屢開空頭支票,許諾孫策的九江太守、廬江太守先后成為水中花、鏡中月,真是想讓馬兒跑得好,還不給馬兒吃草。孫策一看在袁術軍中沒發(fā)展,拉了一幫人馬自己去打天下,沒多長時間在江東羽翼豐滿,成為袁術的競爭對手。此時袁術真是悔不當初,只有望江興嘆的份兒。

如果你是老板,你會不會眼看著孫策這樣的人才棄你而去?如果不想,你就要看看公司里是否有一個良好的晉升制度。影響人才提拔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幾點:

1.唯功臣論

很多老總把過去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功臣”視為心腹,安插在公司要害部門。善待功臣無可厚非,可沒有必要弄成功臣終身制。世界在發(fā)展,公司需要最適合的人才,而不是永遠都定為某個人。

2.唯親友論

許多老總認為親戚、朋友最可靠,也不管他們能力是否能勝任,公司重要部門人員的任用成為世襲制。一個位置空開了,趕快找找有沒有閑著的親友安上去。公司內部近親繁殖,造成外來人才空間窒息感,人家不可能只認定你這一棵樹,另選一棵更適合發(fā)展的樹,“良禽擇木而棲”是遲早的事。

3.按資排輩

許多企業(yè)仍是以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用人法則來衡量人才。升遷的標準不是能力而是資歷。小王進公司兩年了,又沒犯什么大錯誤,開個會討論一下,定為部長吧。沒出什么意外,再過幾年小王又會向上升一級。慢慢往上熬,總有獨當一面之時。可這種冗沉的、沒有挑戰(zhàn)性的晉升制度會吸引多少真正有能力的人?

啟迪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想統(tǒng)領優(yōu)秀的士兵,你就得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步一步向將軍發(fā)展的機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會有結果,也希望這種結果會得到公司的重視,最好能有實質性的體現(xiàn)。加薪并不能完全滿足人才的這一需求,他們會期望一種地位上的保證。如果某位員工才智卓越,其能力足以擔當更高的職位,而由于各種原因老板沒能給予相應的提拔,日子久了,這位仁兄等得不耐煩之時,也就是老板被炒之日。

09 把員工和公司綁到一條船上

當年,下邳之役,關羽走投無路,土山降漢。曹操欲留住關羽,用的便是金錢攻勢:剛回許都就給關羽撥一處宅院,此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美女,又送寶馬,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衣服破舊馬上做一套新的,真是無微不至,殷勤有加。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關羽知道大哥劉備的去處,便掛印封金,義無反顧地投義兄而去。

表面上看,關羽千里尋兄是為了一份承諾,其實不然,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講,關羽離開曹操的主要原因是曹操沒有給關羽“股份”。在“家天下”的游戲規(guī)則中,關羽和劉備是“兄弟”,是江山的所有者,在曹操那里他只不過是一個“高級打工仔”,這才是問題的根本。相反,徐晃、張遼、陳琳、龐德等都很容易地歸順了曹操,原因也極其簡單,在哪兒都是打工,哪兒待遇好就去哪兒。

啟迪

企業(yè)要想長遠地留住骨干人才,最好是把他和公司綁到一條船上。應該說,每個老板都會忠誠于自己開創(chuàng)和努力奮斗得來的事業(yè)。這一點毫無疑問。如果員工持股,那么,每一個員工都會認為自己是老板,是企業(yè)的主人,就會自覺地用老板意識參與工作,而不會有“這不是我分內的事”的想法,會對所有的事情都盡職盡責、精益求精。即使是在企業(yè)困境時,股份就像一只強有力的手,牢牢地把員工抓在企業(yè)這條船上。

10 永遠讓員工充滿希望

松下?lián)嗡上码娖鞴旧玳L時,常找機會向員工暢談自己對未來的設想,1955年他公布了“五年計劃”,即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使公司效益從220億日元增加至800億日元。這種做法不但讓員工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也震驚了商界,同行紛紛改變政策,向松下電器公司看齊。當然,這樣做到底有多少效果,是無法確知的,況且這種做法也存在被其他公司獲悉自己計劃內容的反作用。

松下明知存在這些問題,卻果斷地公布了它,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讓員工有堅定的目標與期待;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確信這是經(jīng)營者的必備素質和應有做法。此后,他又陸續(xù)向員工提出,采用每周五天工作制,并把工資提高到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水平的目標,同時請大家共同努力去實現(xiàn)。這些做法,從經(jīng)營策略上說,可能遭遇很多批評,同時在推動事業(yè)時,也多少有不利的一面。但松下認為,讓員工徹底了解經(jīng)營者的經(jīng)營方針和信念,完全可以超越這種不利。

五年后,松下先生在員工面前公布的“五年計劃”以及實現(xiàn)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等的薪資勞動條件的承諾,都一一實現(xiàn)。從此員工士氣大振,與松下先生一道,筑起松下電器王國。也許有人會說,松下電器之所以能夠把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完全是因為松下電器公司的經(jīng)營一直都很順利,如果經(jīng)營狀態(tài)不那么理想,松下先生的目標不可能實現(xiàn)。此話差矣,企業(yè)經(jīng)營順利時,需要制定遠景目標,把企業(yè)做大做強;經(jīng)營出現(xiàn)困難時,更需要制定改進目標,凝聚人氣,走出困境。戰(zhàn)后的松下電器正處于慘淡經(jīng)營之中,但松下先生卻不曾因此放棄為公司制定目標。由于目標明確,松下電器才能在很短時間內就走出困境,續(xù)寫昔日輝煌。試想,假如你是這樣一個企業(yè)中的一員,不僅對企業(yè)的未來充滿希望,而且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希望,那你怎么會輕易離開該企業(yè)呢?

啟迪

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人才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重要的是如何開發(fā)。只要給他(她)提供一個職位、一個舞臺、一個成長空間,給他(她)指引一個方向,讓他(她)永遠看到成功的希望,就能給企業(yè)帶來回報。在提出企業(yè)發(fā)展目標時,必須注意企業(yè)目標與人才成長目標是否同步。讓員工徹底了解企業(yè)的經(jīng)營方針、信念和企業(yè)目標,設定自己的成長目標。不斷提出適合企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不斷提出與之相適應的人才成長目標,讓員工對未來充滿夢想,是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經(jīng)營謀略。

11 目標的強大動力

司馬遷是漢朝太史令司馬琰之子,在年僅10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學習用古文字寫書籍。司馬遷的父親在去世前對他說:“現(xiàn)在漢朝興起,海內統(tǒng)一。那些明主、賢君、忠臣以及死于道義的人士的事跡感人,而我身為太史令卻沒有把他們記載下來,斷絕了天下的歷史,這太遺憾了。你可要繼承我沒有完成的事業(yè)啊!”司馬遷流著淚說:“我雖然愚笨,但我一定要詳述先人所編的史實掌故,不敢有所遺漏。”從此以后,司馬遷便遵守父親的遺囑,安排順序論述,編寫他的史書。

又過了七年,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冤而遭大禍,被囚于獄中。他自己嘆息道:“這都是我的罪過啊!身體被殘毀了,沒有用了啊!”然而他又退一步深思說:“《詩》《書》之所以意思隱晦、文字簡短,是由于作者想要表達他心中的思慮呀!從前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北),推演了《周易》;孔子被圍困于陳國、蔡國之間,著有《春秋》;屈原被流放,才著《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乃撰有《國語》;孫臏被處以刖刑,而論述兵法;呂不韋免相遷蜀郡,世傳《呂覽》;韓非被秦國囚禁,寫有《說難》《孤情》;《詩》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賢士發(fā)泄憤懣的創(chuàng)作。這些人都是因為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主張而郁悶愁苦,因而追述往事,思考未來。”于是他想到了自己,便決心忍受苦痛,發(fā)憤編寫堯舜以來,到漢武帝獲得白麟那一年止的歷史。這就是司馬遷發(fā)憤撰寫《史記》的初衷。

其實無論是司馬遷還是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韓非等人,他們的作品與其說是悲憤之作,不如說是目標激勵的結果。試想,如果司馬遷沒有其父親臨終前的囑托,要不是他樹立起遠大的目標,他在受了宮刑之后,無論如何也是沒有勇氣寫完《史記》這本鴻篇巨著的。由此可見,目標在他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何其巨大。

啟迪

管理者不但要為下級樹立遠大理想,而且要學會把這個理想和實實在在的工作結合起來,讓人才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踏踏實實地實現(xiàn)一個個理想。作為管理者,你設立的目標必須是長期的。沒有長期的目標,就可能會被短期的種種挫折擊倒。理由很簡單,沒人能像你一樣關心自己的成就。你可能偶爾覺得有人阻礙你的道路,而且故意阻止你進步,但是實際上阻礙你進步最大的障礙就是你自己。其他人只可以使你暫時停止,但是你是唯一能使自己永遠停止下去的人。

12 要有容人的肚量

《三國演義》中有個“擊鼓罵曹”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禰衡的人,此人是東漢末年第一流的人才。當時曹操和禰衡兩人較勁的起因其實很簡單。曹操請禰衡,實際想讓他做個“軍務秘書長”,動機挺好。但請人家來卻不請人家坐,就傷害了禰衡。接著禰衡就挖苦曹操手下無能人,并自夸才能。曹操大權在握,就要禰衡給他擊鼓,以此羞辱禰衡,禰衡也不拒絕。按說擊鼓應當換新衣,按規(guī)定儀式進行,可禰衡卻穿破衣爛衫。盡管這樣,禰衡到底是出了名的才子,他擊了一曲,讓在座的人都感動得直掉淚。曹操手下人則堅持要禰衡換衣,禰衡卻干脆裸體擊鼓,以此辱罵曹操是國賊。

此時,堂下一片喊殺聲,但曹操卻異常地冷靜,他不但容忍了禰衡的無禮,反而給禰衡派了一個差使,讓他去勸說荊州劉表前來投降,并派他手下重要謀士給禰衡送行。這一系列的事情曹操都做得相當好。現(xiàn)在看來,曹操面對禰衡放肆的羞辱,為了顧全大局,把所有氣都咽下去了,也確實表現(xiàn)了宰相肚里能撐船的雅量,這種做法很值得每一個領導者效仿。

啟迪

古語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對于領導者來說,恐怕肚子里要能跑火車才行。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不僅要有愛才之心、用才之膽,還要有容才的氣量。容才的氣量如何,直接關系到聚才的多寡與優(yōu)劣。有了容才的氣量,就能將工作中急需的富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選拔出來。在生活中,有才能的人往往善于獨立思考,個性較強,愛提意見,有時可能不講方式,作為領導者就要胸襟開闊,氣量如海,善納“百川”,聽得了不同意見,這樣才會人才濟濟,言路暢通,事業(yè)發(fā)展。

13 值得付出1000萬美元

美國某公司一位高級主管,由于工作嚴重失誤給公司造成了10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為此,這位主管心里非常緊張。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主管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為什么沒有把我開除、降職?”這位主管非常驚訝地問。董事長回答說:“若是那樣做,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1000萬美元的學費?”這出人意料的一句激勵話,使這位高級主管從心里產(chǎn)生了巨大動力。董事長的出發(fā)點是:“如果給他繼續(xù)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后來,這位高級主管果然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為公司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啟迪

人有所長,必有所短,“全才”是沒有的。對那些有缺點或犯過錯誤的人才,企業(yè)的領導干部不僅要有過中見長的慧眼,更要有容人的度量和提拔人的膽量。作為21世紀的領導者,必須像曹操那樣做一個有涵養(yǎng)的人,要有寬廣的心胸,善于求同存異,虛心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不要總是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更不要對一些陳年舊賬念念不忘。

14 以德報怨,贏得忠心(一)

戰(zhàn)國時期,楚莊王親自統(tǒng)率大軍出外討伐,結果大獲全勝。當班師回京城郢都之時,百姓夾道歡迎,盛況空前。

為了慶祝赫赫戰(zhàn)功,莊王在漸臺宴請群臣,文武百官談笑風生,喜形于色。莊王舉杯祝賀,并召集嬪妃和群臣同席暢飲。此時,漸臺上鐘鼓齊鳴,歌舞升平,人們猜拳行令,興致極高,不知不覺中日落西山。可是莊王及群臣仍然興猶未盡,遂命點起蠟燭夜宴,又命寵妃許姬斟酒助興。

正酣暢時,忽然刮來一陣大風,蠟燭都被吹滅了。黑暗中,一個人趁著酒興,竟然拉住了許姬的衣袖。許姬十分惱怒,又不便聲張,掙扎之中衣袖被撕破。直到她機警地扯斷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那人才驚慌地溜掉。許姬走到莊王跟前,附耳稟報了實情,并請莊王嚴加查辦那個色膽包天之人。

莊王聽罷,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先不要點燈,然后命令眾人解開纓帶,摘下帽子,盡情暢飲。群臣聞言,紛紛解開纓帶,摘下帽子,這時莊王才命人掌燈點燭。在燭光之下,只見群臣絕纓飲酒,已無法辨認誰的纓帶被扯斷了。莊王就像沒有發(fā)生這件事一樣,與眾人痛飲至深夜方散。自此以后,莊王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真是難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數(shù)年后,楚軍與晉軍交戰(zhàn),楚軍處劣勢。突然,一位將士沖向敵陣,使戰(zhàn)爭轉敗為勝。這位將士就是當年調戲莊王愛姬的那人。莊王當年是“經(jīng)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以其寬厚大度的做法贏得了對方的尊重。

啟迪

《詩經(jīng)·衛(wèi)風》中有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說,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普通的朋友之間尚且如此,倘若胸懷寬廣,對自己的敵人也能“投以木桃”,那他一定感激涕零,敬你為恩人一般。有人認為“寬恕是一種比較文明的責罰”。有權力責罰,卻沒有責罰;有能力報復,卻不去報復,這就是一種寬恕,也是一種能夠掌管他人的法寶。寬容待人、以德報怨的同時,敵人也就自然與你拉近了距離,成為你可以依靠的人了。

15 以德報怨,贏得忠心(二)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心術權謀,手段殘忍,真是令人發(fā)指,但她惜才、愛才,對于有能力輔佐她的人,她不惜以德報怨,感化自己的敵人,并使之成為她的“心腹”。

上官婉兒,是李唐時期五言詩“上官體”的鼻祖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參與高宗的廢后行動后被武則天發(fā)覺,上官儀與其子被斬,上官婉兒與母則為宮婢。婉兒14歲那年,太子李賢與大臣裴炎、駱賓王等策劃倒武政變,婉兒為了報仇也積極參與。沒想到事情敗露,太子被廢,裴炎被斬,駱賓王死里逃生,但上官婉兒則為武則天所赦。

上官婉兒14歲時曾作了一首《彩書怨》的詩,被武則天無意中發(fā)現(xiàn)。武則天不相信這么好的詩會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內剪彩花為題,讓她即興做出一首五律來,同時要用與《彩書怨》同樣的韻。婉兒略加凝思,就很快寫出:“密葉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春至由來發(fā),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武則天看后,連聲稱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對“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裝作不解,問婉兒是什么意思。婉兒答道:“是說假的花,是以假亂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則天突然問道。婉兒十分鎮(zhèn)靜地回答:“天后陛下,我聽說詩是沒有一定的解釋的,要看解釋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說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辯。”“答得好!”武則天不但沒生氣,還微笑著說:“我喜歡你這個倔強的性格。”接著她又問婉兒:“我殺了你祖父,也殺了你父親,你對我應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兒依舊平靜地說:“如果陛下以為是,奴婢也不敢說不是。”武則天又夸她答得好,還表示正期待著這樣的回答。接著,武則天贊揚了她祖父上官儀的文才,指出了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的罪惡,期望婉兒能夠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兒不但沒有效忠武則天,卻出于為家人報仇的目的,又參與了政變。司法大臣提出按律“應處以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發(fā)配嶺南充軍。而武則天則認為:據(jù)其罪行,應判絞刑,但念她才十幾歲,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變好的。所以,不宜處死。而發(fā)配嶺南,山高路遠,又環(huán)境惡劣,對一個少女來說,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資,若用心培養(yǎng),一定會成為非常出色的人才。鑒此,武則天決定對婉兒處以黥刑,即在她的額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進去。并把婉兒留在自己身邊,“用我的力量來感化她”。武則天還表示:如果我連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夠“以道德感化天下”呢?

武則天確實把婉兒感化了。該殺而不殺,反而留在自己身邊,這已使婉兒感激涕零。此后,武則天又一直對婉兒悉心指導,從多方面去感化她、培養(yǎng)她、重用她。婉兒從武則天的言行舉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國天才、博大胸懷和用人藝術,對她徹底消除了積怨和誤解,代之以敬佩、尊重和愛戴,并以其聰明才智,替她分憂解難,為她盡心盡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

啟迪

以德報怨,常常能夠以很小的代價換來敵人的信賴,并忠心耿耿地甘愿為你付出,成為你可以依靠的人。

16 容忍員工的個性

麥當勞是一個真正的人才大熔爐。麥當勞的員工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背景和個性。他們當中,有在紐約市當過警察的鄧納姆,有大學教授特雷斯曼,法官史密斯,西羅克曼曾是個銀行家,凱茨是一名猶太教士,舒帕克原先是美國共產(chǎn)黨員,科恩布利斯從事過服裝銷售業(yè),瓦盧左博士做過牙醫(yī)。他們中還有軍官、籃球明星、足球運動員等等。麥當勞的這些人才來自于可以想象的任何一個職業(yè)。

他們當中有許多脾氣古怪的人,但麥當勞都能夠容忍他們,并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度,協(xié)調他們之間出現(xiàn)的問題和矛盾,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專長。麥當勞的員工都是對工作充滿興趣,并有信心和能力做好的人,他們的工作表現(xiàn)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總裁克羅克認為,麥當勞的員工素質,重要的不是聰明和學歷,而是恒心和果敢的能力。

克羅克舉止高貴,談吐優(yōu)雅,并且能容忍不同個性的員工。他討厭衣裝不整,舉止散亂的人,但只要這樣的人對麥當勞能夠做出貢獻,他就能夠忍受他們的怪異甚至給他們以很高的授權。克羅克討厭長頭發(fā),但能夠提拔披著長發(fā)的克萊思成為廣告經(jīng)理,因為他是設計出麥當勞叔叔的功臣。克羅克也看不慣別人上班衣裝不整齊,但對現(xiàn)任的董事長邁納脫掉外套,卷起袖子辦公的樣子則視而不見。克羅克有時會一時沖動,下令開除某位穿著牛仔打扮的地區(qū)經(jīng)理,但是他從未真正開除過任何人。有一天早晨,克羅克有緊急事情去找一名員工經(jīng)理,卻發(fā)現(xiàn)他正在整理東西準備離開。他問這位經(jīng)理:“你在干什么?”經(jīng)理回答說:“我正在收拾東西,你昨天已經(jīng)開除我了。”克羅克卻告訴他把東西放好,繼續(xù)上班,因為他早把這件事忘了。正如麥當勞的副總裁可恩說的:“克羅克其實是一個很能變通的人,只要你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就能說服他,他也會聽你的。”

克羅克甚至有些歧視有學位的人,他說,因為“大部分學位高的人都不肯努力工作,他們只想坐在銀行的桌子后面,以為這樣便是進入商界了。我喜歡愿意努力工作、不怕艱難、腳踏實地的人。”許多早期的麥當勞員工不但沒有大學學位,而且可能根本進不了其他公司,但他們卻在麥當勞取得了成功,這就是因為他們不拘泥于傳統(tǒng),喜歡標新立異,并對事業(yè)有著飽滿的熱情和干勁。馬丁諾和桑那本都是這樣的人,他們個性迥異,為人處事方法都不同,但他們都充滿活力和熱情,各自對公司做了很大貢獻,成為麥當勞的高級主管,并擁有公司的股權,現(xiàn)已成為億萬富翁。

啟迪

有眾多個性不同的人同在麥當勞的組織內工作,所以要讓他們和諧地在一起工作就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他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并對工作有不同的建議和強烈的參與意識,一旦搞不好,員工內部就會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在這樣的組織內部采取集權管理,也許是最有效的辦法,可以避免年輕氣盛的經(jīng)理們發(fā)生沖突。人才有其所長,自然也會有其所短,關鍵在于怎樣權衡取舍。容忍別人的短處是對人才寬容的基本要求。聰明的企業(yè)管理者都能容忍員工迥異的個性特點,不以己之好惡定別人之短,不以己之長來否定人之長,不以己之情感待人之短,大度地給予這些人才足夠的發(fā)展空間,讓他們盡情發(fā)揮才干。這樣,留住的優(yōu)秀人才才會越多,也越能保持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博客| 石柱| 阳高县| 集贤县| 凌海市| 双鸭山市| 宁阳县| 镇远县| 浑源县| 昌邑市| 正宁县| 延安市| 广安市| 谷城县| 惠州市| 喀喇沁旗| 濮阳市| 墨江| 双桥区| 延边| 株洲市| 沧州市| 巨野县| 家居| 孟津县| 双柏县| 玉龙| 阜平县| 山东省| 万州区| 景洪市| 图片| 朝阳区| 扎赉特旗| 灵寿县| 灵丘县| 鄂托克旗| 新河县| 土默特右旗|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