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心生菩提樹(1)

心中有煩惱事,請讀菩提語。喧囂的都市,緊張的生活,已經讓人不堪重負。在凡塵世俗中,你需要停下腳步,靜聽內心的聲音。用心體會、用心感悟,你的生活將不再單調,你的世界將不再平凡。

發菩提心,從平淡中發現真理,從繁忙中體味真實,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這樣美好。

01 生命的長度

一天,佛陀站在云端俯瞰人間,他看到城市里熙熙攘攘,人們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問他的弟子:“弟子們,你們看呀,人們整天都忙忙碌碌,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佛陀,人們整天這樣忙忙碌碌,不外乎是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樣呢?”佛陀接著問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滿足肉體的奢侈?!币粋€弟子回答。

“那無名無利的平民百姓,他們整天到晚勞累忙碌,又是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勞累忙碌是為了養家糊口,穿衣吃飯。”一個弟子平靜地答道。

“穿衣吃飯又是為了什么呢?”佛陀接著問。

一個弟子站起身來,躬身答道:“佛陀,人們吃飯穿衣是為了滋養肉身,享盡天年的壽命呀!”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環視著弟子們,沉靜地問道:“那么,你們來說說肉體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币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說:“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諦?!?

另一個弟子見狀,充滿敬重地說道:“人類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燦爛似錦,冬天則枯萎凋零,化為塵土?!甭犃怂脑?,佛陀露出了贊許的微笑,說:“你能夠體察到生命的短暫迅速,但是對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這時,又聽得一個無限悲愴的聲音說道:“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蜉蝣蟲一樣,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喔!你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入微,對佛法已經有了進入肌肉的認識,但還是不夠透徹。”

在佛陀的不斷否定、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越來越被激發起來。這時又有一個弟子站起來說道:“佛陀,其實人們的生命跟朝露沒有什么兩樣,看起來不乏美麗,甚至有的時候是如此的凄美壯觀,但是只要陽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蒸發消逝在這個空間而變得無影無蹤了。”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生命的長度來。后來,一個弟子站起身來,斷然地說道:“佛陀,依弟子看來,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語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著佛陀,期待著佛陀的開示。

“嗯,說得好!人命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切不要懈怠放松,以為生命很長,就抱著‘明日復明日’的心態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幾十年。其實生命只有一呼一吸這樣的短暫呀!你們應該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勤奮不已,自強不息?!?

啟迪

生命短暫,值得珍惜。在擁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虛度。珍惜生命中的所有,不斷前進,才不枉度此生。

02 堅定信心

從前,有個婆羅門教徒想弄一只野獸做祭品。他捕到一只山羊?;丶业穆飞希杀蝗齻€騙子看到了。騙子們私下說:“我們今天有羊肉吃了?!庇谑牵麄兺低瞪塘亢靡粋€圈套便各自散開,接著先后朝婆羅門教徒走去。

第一個騙子過去對這位婆羅門教徒說:“我看你肩上背著的這條狗一定不錯,它大概殺死了不少兇猛的野獸吧!”說完,他就走開了。這個婆羅門教徒心想:“這家伙胡亂說了什么?難道我會將一條狗背在肩上?”

這時,另外兩個騙子也到了他跟前,并招呼道:“喂!你這位教徒怎么如此荒唐?你看,你有著神圣的祭繩、念珠、水缽和額前的圣點,可肩上卻搭著一條狗——這哪里相配呢?這條狗肯定是捕殺兔子、羚羊和野豬的能手。”他們說著也走過去了。

這位婆羅門教徒只好將這只準備獻祭用的牲畜放在地上,想把事情重新弄清楚。等他仔細地摸了摸牲畜的耳朵、角、尾巴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后,暗自說:“這些家伙真笨,他們竟會把這只山羊當成一條狗!”他重新將山羊扛到肩上,繼續往前趕路。

此時,那三個騙子回頭對婆羅門教徒嚷道:“離遠點,別挨著我們!靠邊走!你呀,只是看起來挺純潔,婆羅門教徒!你竟同狗接觸,那肯定會變成一個獵人?!彼麄冋f著便走開了。這時,婆羅門教徒不禁疑惑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呀,他們三個人都這么說?多數人的意見難道還不對嗎?這世上常有弄錯的事。大概這的確不是山羊,而是一只吃人的狗身鬼怪吧?它會千變萬化呢!怎么回事,難道它又現出了狗身?”

想到這里,他嚇得不敢再看一眼。趕緊擲下山羊,掉頭就跑。那三個騙子看他跑遠,便把山羊拖走吃掉了。

啟迪

要相信自己,不能輕易被他人的話所蒙騙。有的人是存心要玩弄你,因此,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意志,堅信自己的想法,不能讓他人的陰謀得逞。

03 雨后的花朵更嬌艷

玄真大師剛剛遁入空門時,寺里的住持讓他做個誰都不愿做的行腳僧。

每天,他都很勤奮地做著住持交給他的工作,已經兩年了,他每天如此,從來沒有一次讓住持對他的工作感到不滿??墒撬恢毕氩幻靼?,為什么別人都在做著很輕松的活,而自己卻一直在做寺里最苦最累的工作。他認為自己很委屈,覺得住持分配得一點兒都不公平。

有一天,已經日上三竿了,玄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玄真的房門,只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瓦鞋。住持很奇怪,于是叫醒玄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么一堆破瓦鞋干什么?”

玄真打了一個哈欠說:“別人一年都穿不破一雙瓦鞋,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么多的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說:“昨天夜里剛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于剛下過雨,路面泥濘不堪。

住持拍著玄真的肩膀說:“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玄真回答說:“當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了。”

住持捻須一笑接著問:“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

玄真說:“當然?!?

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玄真不解地說:“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干又硬,哪里能找到自己的腳???”

住持又笑笑說:“今天再在這條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玄真說:“當然能了?!?

住持笑著沒有再說話,只是看著玄真。玄真愣了一下,然后馬上明白了住持的教誨,開悟了。

啟迪

要想實現目標,就得經歷一定的考驗。不經歷一定的磨煉,就像行走在又干又硬的地面,是不會留下痕跡的。畢竟,雨后的花朵才更嬌艷。

04 志乃心生

恒遠禪師智慧高深。有一次,一位信者問恒遠禪師道:“你說,同樣一顆心,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別?”

禪師并未直接作答,他告訴信者道:“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畢?!?

禪師:“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同樣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信者:“毫毛造畢。”

禪師:“當你造城垣時,是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的呢?”

信者:“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

禪師:“當你造毫毛時,是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禪師就對信者開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個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個心,可見你的心是能大能小??!”

啟迪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做事需要用心,但更要用全心。全心全意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就很容易成功。

05 心力無窮

有一天,釋迦牟尼在恒河的南岸說法。有一位信徒聽說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里說法,就從恒河的北岸走了很遠的路要到南岸去聽法。但是到了恒河之后,他發現無法過去,若要繞路,走到對岸時法會可能已經結束了。該怎么辦呢?

他問旁邊的船夫:“請問這個河深不深,可不可以過去?”

船夫說:“很淺而已,差不多到膝蓋?!?

那個人聽了很開心,說:“那我就可以走過去了!”結果他就從河面走了過去。

在恒河南岸聽法的人,看到一個人從河面走過來,都嚇壞了,因為河水有好幾丈深。他們就問釋迦牟尼:“這是不是菩薩的示現?要不然他怎么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釋迦牟尼說:“不是,他不是菩薩的化身,他跟你們一樣,只不過他對我所說的辦法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可以從河面上走過來?!?

啟迪

隨緣并不是消極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邊的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難嚇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難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內心。

06 自己就是一把標尺

有一個青年,專門向一禪師求教。他說:“大師,有人說我是天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一輩子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禪師反問。

青年搖搖頭,一臉茫然。

禪師緩緩地說道:“譬如同樣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價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婦的眼中,它不過能做兩三碗米飯而已;在農民看來,它最多值一元錢罷了;在賣粽子人的眼中,包扎成粽子后,它可賣出3元錢;在制餅者看來,它可賣5元錢;在制酒商看來,它可釀酒,勾兌后,能賣40元錢,不過,米還是那斤米?!?

禪師頓了頓,接著說:“同樣一個人,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其實,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決于你到底怎樣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啟迪

別人的評價并不是主要的,自己的價值所在取決于你怎樣看待自己。你認為自己是珍珠,你就是珍珠;你認為自己是草芥,你也就只能如此卑微。

07 馬中窺人

一天,老和尚坐在寺廟里。傍晚時分,弟子們靜靜地坐在他的身邊,聽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看著弟子們,慈祥地說:“世界上有四種馬:第一種是良馬,主人為它配上馬鞍,套上轡頭,它能日行千里,快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遲速緩急,前進后退,都能夠揣度得恰到好處,不差毫厘。這是能夠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馬。”

“第二種是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抽過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掃到了馬尾巴的毛端時,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馳飛躍,也算得上是反應靈敏,矯健善走的好馬?!?

“第三種是庸馬,不管主人多少次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不但毫無反應,甚至皮鞭如雨點般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無動于衷,反應遲鈍。等到主人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軀上時,它才能開始察覺,順著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后知后覺的庸馬?!?

“第四種是駑馬,主人揚鞭之時,它視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無知覺。直至主人盛怒之極,它才如夢方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化的駑馬?!?

老和尚說到這里,突然停頓下來,眼光柔和地掃視著眾弟子,看到弟子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心里非常滿意,繼續用莊嚴而平和的聲音說:“弟子們,這四種馬好比四種不同的眾生。第一種人看到自然無常變異的現象,生命隕落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奮起精進,努力創造嶄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鞭子抽打在身上,即將喪身失命時才后悔莫及?!?

“第二種人看到世間的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無常侵逼,也能及時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馬,鞭子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馳騁?!?

“第三種人看到自己的親族好友經歷死亡的煎熬,肉身壞滅,看到顛沛困頓的人生,目睹骨肉離別的痛苦,才開始擔憂驚懼,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膚之痛,才能幡然大悟?!?

“第四種人當自己病魔侵身,四大離散,如風前殘燭的時候,才悔恨當初沒有及時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駑馬,受到徹骨徹髓的劇痛,才知道奔跑。然而,這一切都為時已晚了。”

啟迪

世事本無常,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人世的生離死別,都是無法逆轉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經常提醒自己要勇猛精進,不能等到四大離散之時再去后悔人生的虛度。

08 無所事事等于死亡

有一個小和尚,整天念經念煩了。

一天夜里,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在去閻羅殿的路上,看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請他留下來居住。

小和尚說:“我每天忙于念經和學習佛法,現在只想吃,想睡,我討厭看書?!?

宮殿主人答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里更適合你居住的了。我這兒有豐富又美味的食物,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保證沒有經書給你看,也沒有任何佛法要你領悟。”

于是,小和尚高高興興地住了下來。

開始的一段日子,小和尚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鞓?。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于是就去見宮殿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也沒有意思,我對這種生活已經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你能不能給我找幾本經書看,給我講幾個佛祖的故事聽呢?”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里從來就不曾有過這樣的事。”

又過了幾個月,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給我經書,我聽不到佛法,我寧愿去下地獄,也不要再住在這里了?!?

宮殿的主人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里是天堂嗎?這里本來就是地獄??!”

啟迪

人活著需要思考,需要勞動。如果整天活在安逸中,看起來是很享受,其實無異于是活在地獄中。這樣的生活過久了,人也就成了行尸走肉。

09 做自己的主人

有一位修行僧來到施主家,看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并把牛黃涂在前額,頭頂戴著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后貼在額上,態度非常的恭敬。

修行僧看見他這個樣子,不解地問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施主得意地說:“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么好處呢?”修行僧追問。

“這樣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該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綁著的,能得以解脫;挨打的,能被寬恕,等等,舉不勝舉?!?

聽到施主如此無知的話,修行僧笑道:“如果說扮作吉相就能獲得這些福利,那真不錯??墒钦埬愀嬖V我,這牛黃是從哪里來的?”

“牛黃是從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說。

“如果涂上牛黃,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報,那么,牛為什么反而被人用繩子、鏈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車,被人騎乘,而且還要忍受鞭策、饑渴和疲勞的煎熬呢?”

“牛的確是過著這樣的生活。”施主點頭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這是為了什么。

“牛自身擁有吉祥的牛黃,卻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這又是為什么呢?”修行僧見施主仍然迷惑,又進一步開解說:“牛有牛黃,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額上擦些牛黃,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施主聽完修行僧的教訓,覺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聲了。

修行僧又問他:“這種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聲音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它是從哪里來的?”

“這是從海里涌出來的貝殼?!笔┲骰卮稹?

修行僧解釋道:“它顯然是被海浪遺棄在陸地上,又被烈日炙曬,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說是吉相呢?那只蟲跟貝一塊兒生活,晝夜都藏在貝殼里。但當它死去的時候,貝殼尚且救不了它,你現在只是暫時戴上了貝殼,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施主一聽,連連點頭,默默不語。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對方,是該救他的時候了,便繼續說:“你告訴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歡喜丸,非常重視的那個東西是什么?”

“那是毗勒果??!”施主說。

“毗勒果是樹上的果實。人要得到它時,先用石頭投擲,毗勒果和樹枝就一塊兒墜地。因為有果實存在,樹枝和葉子才會被打落下來?!?

“的確如此?!?

“如此看來,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么吉相可言呢?果實雖然生長在樹上,自身卻無法守住這棵樹。有人投擲要得到它,樹枝和樹葉同時墜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燒而不能自救,怎么又能保護得了人類呢?”

聽了修行僧一番誠懇的話,施主心頭的迷惑頓時解開了。他終于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一個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兇的東西。

啟迪

外在的幫助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正如文中的施主所領悟到的,世上并沒有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兇的東西。因此,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10 堅定清凈的信心

以前,有一個又老又丑又生病的女人。在她還沒有出家以前,丈夫每天打她,后來丈夫死了,留下四個孩子,都是她一手撫養長大的。

她年歲大了之后,自己沒有能力賺錢,難以維持生活,就去投靠她的兒子,沒想到兒子不孝順,一天到晚責罵她。她的心里很是難過,因此對上蒼充滿著抱怨:為什么我的命這么苦?后來又去投靠她的女兒,女兒開始還很照顧她,后來就不耐煩了。女兒說:“我自己也有孩子,也要養?!庇谑?,就把她趕了出去。這樣一來,她的內心就更加痛苦。

后來,她在外面吃了上頓沒下頓,又摔斷了腿,變成了殘廢。她開始想到,據說有一個世尊很慈悲,他那邊有長生不老的藥,叫做般若正念智慧,一得到這種般若正念的智慧,就會長生不老,就不會死亡。她想,我去試試看。

于是,她來到一個精舍要求出家。精舍里的人一看,她又老又丑又殘疾,收下來要我們怎么照顧你呀?因此,不給她剃度,她就在外面哭。她想,在家兒子不孝順,女兒把她趕出去,要跟著世尊出家又沒人收留她,她感覺非常悲傷,哭個不停。后來又去了好幾個精舍,都沒人要收。她跟精舍的人講,我一定遵守這里的戒規,我一定精進修行??墒菦]有人相信,因為她太老了,而且又殘疾。

后來,有一位精舍負責人就說,好吧,就給你一次機會吧!這個女人非常歡喜,就開始剃度出家。剃度出家以后,她一直很努力,每天非常精進。她常常感慨,我沒有辦法到森林里面修行,我只能扶著墻壁走路。

因為是殘疾,她就扶著墻壁沿路觀照,觀照世間的剎那變化、無常。憑著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的堅定信念,在別人睡覺、休息的時候,她仍然在扶著墻壁一直觀照,沒辦法打坐就坐在石頭上觀照。結果,憑著無比堅定的意志力,她兩個星期就得道了。

啟迪

要么你去駕馭生活,要么讓生活駕馭你。任何外在的困難都阻止不了內心的堅定,只要想做,并不屈不撓地實踐,總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会宁县| 嘉兴市| 博客| 焦作市| 合川市| 伊宁市| 五原县| 南充市| 霍城县| 东至县| 大方县| 三江| 拜城县| 陆川县| 沙坪坝区| 新密市| 安庆市| 云南省| 龙山县| 台山市| 周口市| 偏关县| 图木舒克市| 涿鹿县| 惠州市| 茌平县| 津南区| 荆门市| 酒泉市| 冷水江市| 吴江市| 井研县| 增城市| 刚察县| 即墨市| 清新县| 安国市| 瑞昌市| 平潭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