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慎言:不該說時,請閉上嘴巴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話說出口之前要三思,話到嘴邊收半句、避開別人的痛處……總之,說話有諸多戒律,必要時閉上嘴巴,不應當說的不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yǎng),如此才不會留下不當?shù)暮筮z癥,才能做到初見讓人喜歡,長久不讓人生厭。

話留三分不點透,方有余情可談

前段時間,我開始學習國畫,我原以為掌握那些勾線技巧是最要緊的了,然而老師卻說各種頓挫、轉折、提按并不難學。學國畫,難就難在掌握“留白”,而留白是精髓所在,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讓我想到“逢人且說三分話”,這和留白頗為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爛在肚里,后者讓人去猜。

遺憾的是,生活中我不乏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只管自己說得痛快,該說的不該說的總是口無遮攔的一并傾出,也不管聽的人是否樂意聽;當與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時,他們會十分較真,直到讓對方閉口不言才罷休,從不顧及他人的尊嚴與感受……這樣的人看似口才好,但在我看來,如此說話只會給人沒有教養(yǎng)、為人輕浮之感,惹來他人反感不說,還容易遭到記恨,實在得不償失。

劉俊和我是同一個單位、不同部門的同事。據(jù)我了解,他的文采出眾,很有創(chuàng)意,是一個很有真才實學的人,但是沒有幾個人愿意和他做朋友。這樣的人怎么會不受同事待見呢?這不科學啊?一開始我不得其解,不過,隨著了解的深入,我漸漸發(fā)現(xiàn),劉俊在公司里真的是不太受歡迎,同事們倒也不是討厭他,而是不太喜歡跟他聊天,好像處處總躲著他。原因就在于,他與人說話時不過腦子,口無遮攔,不留余地,常常讓人下不了臺。而愿意與他做朋友的人,有的是看中了他的才學,有的是了解他的性格選擇不去計較。

同事楊樂和劉俊不僅是工作上的好搭檔,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楊樂一直都很包容劉俊。去年國慶節(jié)楊樂結婚,邀請大家前去參加婚禮。婚禮主持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小伙子,他的普通話十分標準。他先是說了一段活躍氣氛的開場白,等邀請新娘走上舞臺時,又煽情地說:“在座的親朋好友應該都知道,我們的新郎和新娘是一對青梅竹馬。‘青梅竹馬’這個成語起源于宋朝,據(jù)說宋代有一個女詞人,她與丈夫從小一起長大……”主持人將故事說得十分動聽,我們大家也聽得津津有味。

可是,在主持人說到一半時,劉俊忽然站起來,大聲說:“主持人,‘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可不是出自宋朝,它出自唐朝詩人李白之手。一看你就沒查資料,這樣會誤人子弟的!”

這么直接的言語令主持人有些難堪,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壓著心底的怒氣發(fā)問:“這位先生,您說這個成語出自李白之手,有什么證據(jù)嗎?”

“哎,肚子里沒三兩墨水也敢當主持人,我真是佩服佩服!”劉俊做了一個佩服的手勢后,繼續(xù)說:“讓我告訴你吧,這個成語出自李白《長干行》,詩句是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說完,劉俊揚揚得意地看著主持人,全然沒有察覺到主持人面色僵硬,新郎新娘不悅的神色。

當時我心里捏了一把汗,好在主持人很有經(jīng)驗,他笑笑說道:“剛剛這位先生真是博學多才,都怪我沒有查到成語的出處。但這并不妨礙大家認知新郎與新娘青梅竹馬的關系。現(xiàn)在,我們有請新郎的小青梅登場……”但劉俊的打斷顯然影響到他的心情,致使主持水平直線下降,期間頻頻出現(xiàn)口誤。

敬酒時,楊樂的新娘子對我們笑靨如花,卻獨獨對劉俊黑著臉。當劉俊和新娘子打招呼時,新娘子一句話沒說,轉身就走。張俊不禁生氣地對楊樂說:“你妻子真沒禮貌!”

楊樂聽后也好氣地說:“就憑你在婚禮上鬧得這一幕,誰都不會對你有禮貌的!”見張俊不明所以,他繼續(xù)說:“主持人是我們請來幫忙的,而你卻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不留情面地指責人,讓他下不了臺,也幾乎將我們的婚禮都搞砸了。不是我說,你這種說話不會留三分的人真可怕!”說完,也不再理睬劉俊。

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我,終于明白劉俊朋友少、人緣差的緣故。我也想到,即使工作能力被認可,但說話能力卻始終是阻礙在他職場道路上的一個大問題。

仔細觀察一番,你會發(fā)現(xiàn),人們都很抗拒與口無遮攔的人溝通,就因為他們說話總是不留余地,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們的初衷也許不是為了為難誰,也不是為了讓人下不了臺,但不管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什么話都說出來,逞一時口舌之快的言語只會讓他人覺得不舒坦,傷害別人也是一定的。

你與人溝通時有這樣的陋習嗎?如果有,那么千萬要立即改正才好。一個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每每與人交談時都會提醒自己,說話時切忌冒冒失失、口無遮攔,要仔細斟酌,要理解別人的感受,要給對方臺階下,做到話留三分。因為他們明白,這樣做雖說不會戰(zhàn)無不勝,但不至于會因一時失言,而使自己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所謂的“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覆水難收,玉碎怎能無痕?言談中要有所保留,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能說,什么話絕對不能說,都要在心里面有個標準。我從不認為這是虛偽,相反,說話有分寸,做事有把握,這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有智慧的體現(xiàn)。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既愉悅了別人,也讓自己受益。

任何談話,尊重都是第一位

說話時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

當我問及這一問題時,周圍的朋友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三思而后說、幽默風趣等等,但在我認為,最科學的答案應是——尊重別人。

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交往,往往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但現(xiàn)實是兩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修養(yǎng)、社會地位往往不一樣,這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要在修養(yǎng)的前提下展開了。尊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yǎng),而這是不區(qū)分任何階級、地位的差異的。不論談話出于何種目的,尊重對方都是一個正確的開始。

馬叔是父親的老同事,他們都是一所國企做底層管理人員,因為馬叔眼光還算不錯,前幾年抓住商機拉到了投資,一下?lián)P眉吐氣,離開了國企,自立門戶,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底層管理人員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老板。公司人才濟濟,大項目一個接一個,一切都順風順水,馬叔也很快在業(yè)界出了名。可誰也想不到,一年半之后,馬叔的項目開始逐漸跟不上了,員工流動性也非常強。

心里憋悶,馬叔就找父親一起喝酒,沒一會兒開始訴苦:“你說說,一個個的沒什么本事,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里還不好好努力,就想著混日子。現(xiàn)在這年輕人和咱們那時沒法比,拿著工資在這么氣派的辦公樓里辦公還不懂得知足,一個個就想著算計公司,沒有一個真把公司當家,為公司效力的!”

看著馬叔一臉憤懣的樣子,父親勸他別生氣,大部分員工都是領工資干活的,不能要求所有員工都和老板一樣對公司負責任。

馬叔嘆口氣說:“你是不是覺得我對底下的人要求太苛刻了?唉,你現(xiàn)在是身在國企,不知道我們這些自立門戶的人苦,更不知道做業(yè)務的壓力有多大!原先我在國企時就羨慕你們技術部,我們業(yè)務部成天累死累活,你們就在辦公室一待,什么壓力都沒有,多輕松!我這些年受的苦,你不會理解的……”

我看得出父親有些不太高興,畢竟哪份工作都有不易,馬叔實在不該貶低技術部的工作。但父親沒有和馬叔計較,為了轉移馬叔的注意力,勸他當務之急是多接一些項目,有助于緩解公司的窘境。

可沒想到說到客戶,馬叔更生氣了!“說到他們我就來氣,一個個什么都不懂,還在方案里挑來挑去,總想把我的東西改得面目全非……在國企,像你一個芝麻粒大點的官,說話都是有分有量的。對客戶,我們卻只能低三下四……”

話說到這個分上,父親搖了搖頭,說道:“看來你現(xiàn)在遇到的所有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你挺看不起人的。”

意識到自己說話過分了,馬叔趕緊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

“不管你是什么意思,聽你說話的人感覺就是這么個意思。你總不能要求所有人按照你的想法來思考你的話。從你說的來看我覺得你平時對員工也沒有多尊重吧?你總覺得你的員工沒什么本事,那為什么要聘請人家?客戶也是一樣,你再專業(yè)你是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做項目難道不應該嗎?不管你是什么意思,剛跟我說的讓我感覺的就是很大的不尊重。即便是抱怨別人的話,里面有些話聽著也讓我感到不舒服。我看你的當務之急是先改改你看不起人的毛病。”父親嚴肅地說道。

和人說話時,父親總是和藹的,更不會輕易生氣,這次是個例外。對此我表示理解,因為馬叔真的犯了說話的大忌。說話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個過程,在說話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反應和態(tài)度都會給人一種感覺,如果我們打心眼里不尊重別人,那么對方自然不愿意與你深談。

尊重,從語言開始;語言,從尊重開始。你只有先尊重對方了,對方心里才會舒服,心里舒服了,才會愿意接受你的言語,人的潛意識就是這樣。

據(jù)我觀察,有些人之所以受人喜愛,就是因為他們在說話時重視別人的存在,尊重別人的感受,他們豐富的內(nèi)涵與得體的教養(yǎng)早已經(jīng)融合在了一言一行之中,大到一個演講交流,小到日常的一字一句,在舉手投足之際不留痕跡地展現(xiàn)出來,由此必然成為人群中十分有教養(yǎng)的那種人。

幾年前,我曾在一個雜志社做編輯工作,主編是五十來歲的高姐。每天一到雜志社,我都能見到高姐帶著一臉的微笑,并且和每一位編輯、美工乃至勤雜工打招呼。

有時,如果我遇到什么問題向高姐匯報或請教,高姐也總是微笑著,身體微微前傾,認真地聽完話后,以感激的口吻說“辛苦了!”,或者以商量的口吻說“你看這樣會不會好一些”,所以,每次當我從高姐的主編室出來,心里都是暖暖的,哪怕是有些建議沒有被采納,我也可以從高姐那兒得到一句讓人心暖的話:“這個主意不錯,只是還不成熟,讓我們一起再好好斟酌下。”

高姐說話不擺架子,親和的姿態(tài)讓我如沐春風,也贊賞有加,逢人便說自己遇到了一位最值得尊敬和追隨的好領導。

任何一種親切的談話,都能夠拉近兩個人的距離,無論這兩個人有多么不同。想要和一個人順利談話,那么就要記住,任何時候,尊重對方都是說話的開始。所謂的尊重,就是不論面對什么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對方,這里不分職業(yè),不分地位,這才是真正的修養(yǎng),也才會處處受人歡迎。

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最起碼的尊重。

所謂教養(yǎng)就是看穿,但不拆穿

我曾經(jīng)是一個討厭謊言的人,討厭它帶來的虛偽,討厭它帶來的欺騙,討厭它帶來的不悅,甚至一看到別人說謊的行為,我就想立即揭穿。但是表姐卻告訴我,明了謊言,看破未必要點破,這是一種閱歷和修養(yǎng)的疊加。

表姐在一家奢侈品商店工作,因為認真肯學,漸漸掌握了辨別奢侈品真假的技能。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現(xiàn)在幾乎可以一眼辨別奢侈品的真假優(yōu)劣,而她也因此被升任為店長,極受老板信任。這一天,我去找表姐詢問一些事情,店里迎來幾個女孩,表姐讓我在休息區(qū)等待,自己跟在一旁服務。

幾個年長的女孩圍著其中一個年齡稍小的女孩,一邊說,一邊發(fā)出羨慕的驚嘆聲。

“哇,欣欣,這手上拎著的包包是全國限量款哎,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你脖子上帶著的這款項鏈也好漂亮啊,可惜太貴了,我一直都沒舍得買。”

“你手上戴著的手表和戒指也都價值不菲吧?還有你身上的衣服是小范家出來的新款吧,真的太仙了!”

……

“是嗎,我對這些東西都不了解,這些都是我男朋友送給我的。”這個名叫欣欣的女孩一臉得意,但說出的話卻不以為然。

“哇,你男朋友也太好了吧?”

“這樣的男朋友可以給我來一打吧!”

幾個女孩羨慕不已地說,我在一旁也暗說這樣的女孩真好命。

忽然,其中一個女孩注意到了站在旁邊的表姐,說道:“現(xiàn)在奢侈品的山寨貨太多了,欣欣,你的男朋友會不會不識貨買到假貨呀?我聽說這家奢侈品店的店員都有一雙辨別奢侈品真假的眼睛,要不讓這位店員給你掌掌眼?”

這個叫欣欣的女孩立馬拒絕:“不用,我身上這些肯定是真的。”

“哎呀,費不了多少時間的,”女孩說著,將欣欣推到了表姐面前,然后又對表姐說,“您好,我聽說你們店里可以免費幫人鑒別奢侈品的真假,你可以幫我朋友鑒定一下她的包包和項鏈嗎?”

“當然可以。”表姐微笑著說。

我看到欣欣臉色倏地變得通紅,眼里閃過一絲慌張,當即懷疑起這些奢侈品的真假,可以想象表姐拆穿她時窘迫的樣子。但表姐看了幾眼后,卻笑著對眾人說:“這位小姐身上背著的包和佩戴的飾品都是真的。”

欣欣松了一口氣,她感激地看了一眼表姐,并購買了店內(nèi)的兩件商品。

等這幾個女孩離開之后,我不解地問表姐:“那個女孩那么心虛,我斷定,她佩戴的那些包和首飾都是高仿貨,你怎么還護著她?”

表姐笑笑說:“我僅僅掃視了一眼,就看出那是高仿貨。不過,這個女孩的年紀不大,正是愛面子的年紀,如果我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揭穿她給她難堪,這既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選擇,也會影響她的人際關系。更何況,她雖然因愛慕虛榮而撒謊,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別人的生活,又何必讓她難堪。”

就這樣,表姐給我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有些人選擇生活在真實中,有些人選擇生活在謊言中,但這都是每個人的選擇。看破別人的謊言,選擇不揭穿,這樣的舉動其實就是在給人臺階下,能將他人從尷尬的境地中解救出來,也會贏得他人的感激和好感。

是的,我們無法阻止他人說謊,我們也無法不聽到謊言,只要謊言對我們沒有惡意,我們都可以看穿而不揭穿,做一個頭腦清醒的旁觀者,一個心懷善意的教養(yǎng)者。

再到后來,我又意識到,有時殘酷的真相反而更像是一種謊言,欺騙了人們的希望。謊言也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這個世界需要一些謊言,一些善意的謊言。當一個人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適度地撒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yōu)榱艘环N理解、尊重和寬容,對此,我們更無須去有意點破。

這一切強烈的感悟源于我一位朋友的親身體驗:

我的這位朋友大學讀的醫(yī)學,畢業(yè)后到一家醫(yī)院做實習醫(yī)生,期間遇到了一位44歲的宮頸癌患者,病情已經(jīng)很嚴重了。但朋友卻看到導師非常平靜地給患者開了藥,并告訴對方?jīng)]什么大問題,病慢慢會好的。他對此大為不解,剛要插嘴糾正導師的話,告訴患者真正的實情。導師瞪了朋友一眼,示意他別亂說話。朋友對導師的做法很不明白,他認為隱瞞患者的真實病情,會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期。

后來,這個患者看病,導師每次都囑咐她按時吃藥、接受治療病會好的。沒想到一年后,患者依然照常來醫(yī)院看病,她的精神越來越好,來之后還喜滋滋和朋友說起她女兒順利考上大學的喜事。

時間過去兩年了,患者的癌細胞得到控制了,不用再遭受死神的威脅了。朋友終于領悟導師當初的良苦用心,如果當初他告訴患者病情,患者可能會為此遭受打擊,喪失對生活的希望,從此一蹶不振。這樣做的后果,更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治療。他很感謝當初導師阻止了他,并教給他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據(jù)我所知,從那以后,我的這位醫(yī)生朋友學會了適時地“撒謊”。為了延長病人的生命,更為了讓患者在人生的最后歲月里對生活仍然抱有美好的希望而活著,他會用謊言時時地去安慰對方:“別那么緊張,情況沒那么糟糕”“只要你安心養(yǎng)病,慢慢會好的”“現(xiàn)在的醫(yī)術很發(fā)達,別太擔心”……

面對患者,朋友懂得了,也許有時候,謊言也是能夠療傷的。從他身上,我沒有看到虛偽或丑陋,而是看到一種人性本善的教養(yǎng)。

醫(yī)生的一句善意謊言,讓恐懼的病人由毀滅走向新生;父母的一句善意謊言,讓涉世不深的孩子臉若鮮花,燦爛生輝;老師的一句善意謊言,讓彷徨學子不再困惑,更好成長……

每個人都會說謊,但有時說謊也是逼不得已,是有苦衷的。所以,現(xiàn)在我不再一味討厭謊言,也不會隨意指責對方“騙人”。如果對方的謊言既不會玷污文明,也不會扭曲人性,不是居心叵測,而是出于善意,那么我都會選擇看穿而不揭穿,如此,人際溝通也變得更為和諧了。

沒有人愿意聽別人的得意之事

我以前工作的一家單位,有一個喜歡炒股的同事,叫王澤。王澤對炒股有著極大的愛好,運氣也不錯,每次買的股票都能一路飄紅。后來,我們同部門的同事都將王澤視為“股神”,紛紛向他討教選股的秘訣。一向習慣低調(diào)的王澤有些不好意思,笑著說:“我炒股根本沒有什么秘訣,完全是得益于第六感,跟著感覺走!還別說,我的第六感從來沒有錯過,這幾天每買必中呢!”于是,我和另一位同事孫楊開始跟著王澤炒股,見王澤買哪一股,我們就跟進;見王澤什么時候拋,我們就拋出。

可是,老天好像和王澤開了一個大玩笑,自從我們都跟著他買股票之后,他再也沒有之前的好運氣了,可以說是每炒必虧。后來,我和孫楊便開始“另辟蹊徑”,拋開了王澤,單獨開始研究炒股。別說,不再跟隨著王澤之后,我們買的股票還都上漲了。得知王澤最近又炒股賠了一些錢,我就想著約他出來散散心。

吃飯的時候,氣氛還是挺融洽的,我們?nèi)齻€談談哪兒開了新的餐廳,說說最近的熱門新聞,都是常聊的話題。誰知酒一下肚,孫楊忍不住說起:“王澤,你知道嗎?我們最近買了好幾只股都漲了不少,這下,我們可以賺不少錢!但是你這幾次怎么回事?怎么每次買的股票都下跌得厲害?”孫楊說話的時候,那得意的神情,簡直有點忘乎所以。

王澤在一旁坐著,低頭不語,臉色很難看。當時我也在場,一個勁兒地給孫楊使眼色,但他大概真是得意忘形了,根本沒有意識到,甚至還夸夸其談地說:“你不是有第六感嗎?怎么不準了?幸虧我們后來沒有再跟著你,否則就虧大了!要我說,以后你還是和我們一起干吧!沒準能翻身呢。”

孫楊本指望王澤能說幾句羨慕的話,誰知王澤生氣地瞪了他一眼,冷笑著說道:“我看還是算了吧,我可勞駕不起您。我還有事,失陪了。”被王澤這么一戧,孫楊無趣地愣在那里,尷尬萬分。

“王澤平時看著溫文爾雅的,沒想到這么小肚雞腸。”孫楊抱怨。

“我覺得今天這事不怨他,”我直言,“我知道你是為王澤著想,不想讓他繼續(xù)虧錢。可你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王澤的黯然神傷;當你炫耀自己賺了多少錢的時候,也沒有想到王澤最近虧了多少錢。這樣的行為對于王澤來說,無異于在他的傷口上撒鹽,難怪他會生氣了。”

后來,單位推薦部門主任的人選,我和孫楊都是備選人員。王澤果斷將珍貴的一票投給了我。當我問及原因時,王澤頗為感慨地說:“當孫楊夸耀自己的成功之時,你卻沒有在我面前說一句得意的話,反而鼓勵我不要灰心,幫助我及時調(diào)整狀態(tài)。就憑這一件事,我就能看出你們兩人的高下。”

看到這里,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我這個人比孫楊心眼多、圓滑,可我想說的是,在不會跳舞的人跟前,談論跳舞的話題不會讓你顯得多有教養(yǎng),只會凸顯你的虛榮和無知。

很多人總喜歡把自己的得意之事掛在嘴邊,說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就,夸耀自己如何優(yōu)秀。或許你認為這樣能夠得到別人的敬佩和欣賞,可事實上,沒有人愿意聽別人的得意之事,更沒有人喜歡聽別人的自我炫耀。或許在平時絕大部分人還是會禮貌地應和一下,說出贊美和夸獎的話;可一旦聽者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或是處于失意階段,那么,這些得意的話就會變得刺耳了。

這是因為,人失意的時候,情緒本來就很低落,內(nèi)心也比較敏感,比平日里更容易多心,如果你還在他們面前秀自己的成績和“優(yōu)越感”,就算你是無心說的,這些話在他們聽來都是充滿嘲諷和譏笑的,會讓對方誤以為你在故意炫耀,嘲笑他,并且對你產(chǎn)生不好的印象,甚至還會懷恨在心。

試想一下,當你好幾天沒吃好飯,正餓得饑腸轆轆的時候,一個人卻不停地在你面前說五星級大酒店的自助餐多么美味;當你正在戶外遭遇著一場暴風雪,一個人卻大談特談自己待在家里多么溫暖,你是會羨慕對方,還是恨不得讓他閉嘴?相信,沒人會羨慕對方的好運,更沒人喜歡聽這樣的話。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生處在順境和成功時,我們高興、開懷、興奮是常理,但當我們得意的時候,別人說不定正處于失意狀態(tài)。所以,開口之前就得記住,千萬不要隨意地炫耀自己的得意,尤其在失意痛苦之人面前,盡量避免提及跟他們的失意有關的話題,更不要說對他們有刺激的事。

人人都會經(jīng)歷人生的低谷,人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許今日我們得意,別人卻陷在失意的痛楚中;而來日,大概我們遭遇不幸,別人卻又會風風光光。總之,得意和失意總是不斷交織的。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別人。遞上一句安慰,送上一個擁抱,總比趁機撒鹽要討喜得多。

性子直和沒教養(yǎng),常常就在一線間

以前,我有一個同事叫米菲。

米菲開朗活潑、性格直爽,而且待人非常熱情,經(jīng)常積極地向朋友施以援手,這種人本應該是很受歡迎的,可是同事們卻不喜歡她。原來,米菲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嘴只要一張開,就足以抹殺掉她在別人心目中累積的一切好印象。所謂哪壺不開提哪壺,她總是能精確找到別人的痛點。

單位里有個男生,個子不高,但是唱歌很好聽。在一次公司舉行的客戶答謝會上,這個男生自告奮勇準備獻歌一首。為了顯示對公司和客戶的尊重,他專門買了一套西裝穿上,還系上了領帶。可能由于身材過于矮小,男生有些襯不起那套西服。米菲當著大家的面說:“別人穿西裝都很帥,你穿著怎么就像未成年兒童偷了父母的衣服穿一樣,真是太搞笑了。”說得該男生臉紅脖子粗的,她還開心得哈哈大笑。

有一位女同事結婚前體型還挺勻稱的,結婚后疏于鍛煉,長胖了不少。該同事最忌諱別人說她胖,最近正在努力地減肥。米菲一看到她就調(diào)侃:“說真的,你現(xiàn)在胖得讓我都差點認不出來了。你這樣下去可真不行,得小心你愛人移情別戀了。”在場的一些同事笑出了聲,女同事瞪了米菲一眼,并沒有和她搭話。

當別人對米菲的話語不滿時,她就拋出一個萬能金句:“我性子直,你別介意!”

時間久了,誰都怕這種擠兌降臨到自己身上,所以和米菲接觸的人越來越少了。為此,我經(jīng)常聽見米菲的哀嘆:“我說這些話本是好心好意為別人著想,我勞了那么多神,費了那么多力,幫了別人的忙,卻連好話都換不來一句,大家對我的態(tài)度還不冷不熱的,這真的是好心沒有好報。”

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一類人:他們?nèi)丝雌饋硗茫膲夭婚_偏偏提哪壺,別人最怕什么他們就說什么,讓人臉上紅一陣紫一陣下不來臺。而對方總在之后笑嘻嘻說一句:“我性子直,你別介意!”你想,可能他性格就是這樣,算了。可第二次,第三次……你簡直要抓狂有沒有?

要我說,這哪是性格的原因,分明是不懂得如何說話。

因為你“性格直”就可以口無遮攔?

因為你“性格直”就可以肆無忌憚?

因為你“性格直”傷害了別人,別人都應該原諒你?

性子直和沒教養(yǎng),常常就在一線間。

我們常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凡有教養(yǎng)的人,在說話之前都會仔細地考量,都會顧及他人的感受,盡量繞開別人不愿被人提及的話題。他們說話再直白,也不至于戳人痛處,揭人傷疤,說那種“哪壺不開偏偏提哪壺”的蠢話,更不會打著“心直口快”的幌子出語傷人。

言談之間一定要注意措辭,說出來的話才不會得罪人。這是與人交往的基本素養(yǎng)和修養(yǎng),更是受人歡迎和尊重的關鍵。

先不忙檢驗這種說法正確與否,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蘇瑞一心想學發(fā)藝,幾經(jīng)周折后,她花高價拜了一名省城最受歡迎的理發(fā)師為師。這名理發(fā)師是一名四十來歲的女人,雖然她的店鋪不大,裝修也比較普通,但是新老顧客不計其數(shù)。老板親自教學,蘇瑞認認真真學藝三個月,終于可以正式上崗。蘇瑞很有信心,認為自己定然可以一鳴驚人。

這天,蘇瑞認真地給第一位顧客理發(fā),但對方的頭發(fā)有些稀少,理完發(fā)后頭頂越發(fā)光禿了。顧客照了照鏡子,一臉不滿意地說:“你會理發(fā)嗎?”這一句話,讓蘇瑞不知所措,本想說“你的頭發(fā)本來就少”,但考慮到老板說“顧客就是上帝”,她只能把話咽下去,站在那悶聲不響。這時,老板在一旁笑著解釋:“頭發(fā)少證明智商高,一看您就是有文化的人。”顧客聽罷,滿意而去。

收拾起沮喪的心情,蘇瑞又給第二位顧客理發(fā)。這第二個顧客是個矮個子,坐在椅子上腳夠不到地,而且鏡子只能找到鼻子以上。蘇瑞只好把椅子往上調(diào)了調(diào),才開始理發(fā)。這次顧客倒沒有挑剔,只是邊交錢邊嘟囔:“椅子調(diào)那么高,坐著都累。”蘇瑞一陣委屈,有心想拿對方的身高辯解幾句,這時老板再次過來解圍:“調(diào)高椅子,是為了讓你盡可能多地呈現(xiàn)在鏡子里。您是我們尊貴的客人,發(fā)型不僅要與臉形配合,還要與體型、衣著等相符合,才能體現(xiàn)出整體的協(xié)調(diào)感。”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晚上下班,蘇瑞沮喪地對老板說:“這些顧客只知道挑我們的毛病,為什么認識不到自身禿頂或矮小的問題?今天幸虧有您及時解圍,否則我恐怕就要砸了您的招牌了。”

“不只是你,我也經(jīng)常遭遇顧客的挑剔,只不過我善于化解這些問題,其中的關鍵就是會說話,”老板正色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都不希望被人當眾揭短。所以我們要想服務好顧客,就切記給人留面子,且不可讓對方下不來臺。對我們來說,說話的藝術絲毫不比理發(fā)的技術差,你明白嗎?”

這位女老板真是機智靈活,能說會道,對于他人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即便她已經(jīng)注意到了,也會盡量少發(fā)生揭短的事情。她每一次得體的解說都使徒弟擺脫了尷尬,讓顧客轉怨為喜,高興而去,有效地起到了緩和沖突和消除沖突的作用。很顯然,這就是她能夠留住顧客、受人歡迎的秘訣。

這些雖然是表面功夫,卻代表著一個人是否為別人著想的教養(yǎng)。做不到這一點的人,是不可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青睞的。

不要輕易挑戰(zhàn)別人的底線

以下是發(fā)生我身邊的一件真實事情,為了避免給當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我暫且把他化名為李東來講述吧。

李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年輕時特別講義氣,曾因幫朋友出頭打架而身陷囹圄,經(jīng)歷了一段牢獄生活。期間,李東深刻認識到自身錯誤,并決定出去后好好做人。但這件事一直是李東心中的一個結,不愿提及,更不愿觸碰。大家也都明白這點,所以在李東面前都會避免提到“監(jiān)獄”“犯罪”等字眼。

出獄后,李東經(jīng)朋友馬強介紹,來到一家機械廠工作,因為勤奮肯干,今年被提拔為車間組長的三名候選人之一。經(jīng)工人們投票,獲得票數(shù)最多的人才能擔任車間組長。由于李東表現(xiàn)優(yōu)異,而且待人真誠,誰有困難,他都愿意幫忙,有一半的人將票投給了李東。馬強也是其中一名候選人,見此情形,不禁急了,他大聲對大家說:“你們大家不知道吧?李東前幾年坐過牢。”

這話一出,工人們紛紛面面相覷,接著開始議論起李東為什么會坐牢?有人猜是犯了搶劫罪,有人猜是犯了偷竊罪,甚至有人猜是犯了強奸罪。

看到大家用懷疑地目光看著自己,李東的面色一陣青一陣白,恨不得找個地洞鉆下去。在他心里,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坐過牢,犯過事,所以他從來不和別人主動說起。如今大家知道了,他在這個工廠應該會待不下去了吧!想到這里,他覺得自己的生活頓時又陷入到了一片灰暗之中。

車間主管一直很欣賞李東,他覺得李東絕對不是十惡不赦的人,于是拍了拍李東的肩膀,鼓勵他說:“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重要的是能知錯就改。你能和大家說說,你年輕時犯了什么錯嗎?”

主管的話很有安撫力,李東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開始將自己年輕時講義氣為人打架的事娓娓道來,并特地強調(diào)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錯誤:“其實,我一開始就應該和大家交代這件事情,但是這是我人生最大的污點,也是我不愿觸及的底線。所以,我才隱瞞了下來,沒有和你們說起,我不是故意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給予了李東熱烈的掌聲,仿佛是在表揚他敢于面對過去。至于馬強,車間主管立刻免去了他的候選權。

馬強不禁大吵大鬧:“憑什么要免去我的候選權?”

主管說:“因為你的人品有問題。”

“人品有問題的應該是李東,他可是坐過牢的。”

“李東雖然坐過牢,但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并誠心悔改,而你故意踐踏李東的底線,顯然是心思狹隘的表現(xiàn),你這樣的人怎么配當組長。”主管毫不留情地說。

聽聞這件事情時,我忍不住要為這位主管叫好。

每個人都有不愿意被別人觸及的秘密,這是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為自己設置的“底線”。說話時,我們一定要懂得在對方的底線面前止步,明白什么是可以說的,什么是不可以說的,不該說的堅決不能說,無論對什么人都不能泄露,這不僅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身教養(yǎng)的負責。

底線究竟是什么呢?對不起,我無法給出大家一個標準答案。因為經(jīng)歷和心態(tài)的不同,每個人的底線自然也都不同。有的問題,在你看來可能沒什么大不了,卻是別人心里不能觸碰的傷痕。不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這個空間除了自己之外,拒絕其他任何人的進入,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無法突破那道底線。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去挑戰(zhàn)他人的底線,除非你想丟棄這份關系。

我一向不喜以壞的心理揣測這個世界,但血淋淋的現(xiàn)實告訴我們,誰都有做人的底線,在與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察言觀色。底線,別去觸碰。你不犯他,相安無事;你若犯他,必被痛殲。因為無所顧忌的一句話,而無意間觸犯他人底線,引來莫名的厭棄、仇視或報復,實在得不償失。

還記得當年的馬加爵事件嗎?2004年,馬加爵在云南大學宿舍用鐵錘殘忍地連殺四人,其中三人是與他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引發(fā)了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

究竟和同學們有什么深仇大恨,使得馬加爵如此殘忍下手呢?據(jù)調(diào)查,案發(fā)時正值寒假,馬加爵由于要找工作沒有回家,和邵瑞杰等幾個同學在宿舍打牌時,邵瑞杰懷疑馬加爵出牌作弊,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其間,邵瑞杰說:“沒想到連打牌你都玩假,你為人太差了,難怪同學過生日都不請你……”

這樣的話從邵瑞杰口中說出來,成為這起事件的導火索。邵瑞杰和馬加爵都來自廣西農(nóng)村,同窗學習、同宿舍生活了四年,馬加爵一直把邵瑞杰當作好朋友,十分看重這個好朋友,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這樣評價自己,“我很絕望,我在云南大學一個朋友也沒有……我把他當朋友,他這么說我,我就恨他。”盛怒之后的馬加爵無法平息內(nèi)心的情緒,轉而動了殺機,導致悲劇發(fā)生。

馬加爵的性格、為人處世,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性格內(nèi)向、孤僻、自卑、不善交際,當然不能成為他殺人的借口,主要原因在于邵瑞杰指責馬加爵人品差,觸犯了他的底線。在和同學相處中,他害怕受人鄙視。對于他而言,別人的冷嘲熱諷就是在挑戰(zhàn)他的底線,直到他的底線被沖破……

還是那句話,不要輕易挑戰(zhàn)別人的底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贞丰县| 三门峡市| 垣曲县| 吉安市| 丘北县| 商河县| 海淀区| 营口市| 汉源县| 册亨县| 高要市| 珠海市| 长寿区| 武穴市| 泰安市| 沁阳市| 西峡县| 清原| 扎鲁特旗| 乌什县| 元阳县| 抚顺市| 湘阴县| 治多县| 安徽省| 仲巴县| 达拉特旗| 应城市| 吉林省| 和平区| 永年县| 海原县| 石城县| 苏州市| 淮北市| 兴隆县| 柳州市| 友谊县| 云浮市|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