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百姓兜里的錢是越來越多了,但可配置資產的風向卻悄然發生了深刻變化。
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總資產達到了552萬億元,但其中大部分資產都沉淀在房產上。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的房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達80%左右,比歐美發達國家的都要高。這一方面是由于過去20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人口紅利,住房成為很多城鎮居民的剛需;另一方面是由于過去房價只漲不跌的單向上漲趨勢,進一步刺激了老百姓買房的欲望。可以說,過去20年,閉著眼買房都是對的。
但最近幾年,市場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超過了95%,而城鎮化率也超過了60%;另一方面,人口紅利的高峰已過,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形成。2021-2030年的未來10年,除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依然具備上漲空間外,整體房地產市場大概率將從黃金時期走向白銀時期。與此同時,老百姓的資產配置結構也要發生相應的深刻改變。
2001-2020年的20年間,買房者相當于搭上了財富的快車道。那么接下來的10年呢?什么會接替房產成為財富增值的“勝負手”呢?
根據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隨著我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并朝著中等發達國家邁進,居民的財富配置將逐步從房子等實物資產轉向金融資產,尤其是風險金融資產。其中,債券資產與股票資產將是居民財富重要的蓄水池。可以說,未來10年誰能夠搭上資本市場的東風,誰就能實現財富的增值。
問題在于,老百姓如何進行投資理財?
金融資產作為虛擬資產,不管是債券資產還是股票資產,都是復雜難懂的。只有具備相對專業的投資理財技能,投資者才能獲得穩定的收益。但很多投資者并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難以理解這些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特性。盲目投資的結果是,“靠運氣賺來的錢,一定會憑本事虧回去”,P2P(網絡借貸平臺)理財就是前車之鑒。
一方面是老百姓未來的資產配置要轉向金融資產,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對投資理財知識一知半解,這樣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以盲目投資、造成虧損的形式體現出來。
目前市面上的投資理財類書籍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理財思維通識類書籍,只普及理財思維,并未涉及任何理財實際操作技能;第二種是教你如何買基金、如何分析財報的某一細分領域的書籍,內容覆蓋并不全面;第三種是專業性非常強的投資類書籍,閱讀門檻較高,容易勸退普通人。
本書旨在成為一本適合普通人閱讀的、教會他們投資理財的技能工具書。本書的寫作遵從三個原則:原則一,專業思維加大眾語言,以圖做到深入淺出,不需要太多的前置知識;原則二,盡可能地覆蓋普通人能接觸到的金融資產,包括基金、股票、銀行理財、大額存單等;原則三,定位為工具書,希望讀者在投資前遇到不懂的內容時翻一翻此書,學習其中的知識。
本書有兩大特色:一是深入淺出,降低了學習門檻;二是實例豐富,帶領讀者學習理財技能。
本書的內容結構如下:第一章講未來資本市場的趨勢以及理財性思維;第二章和第三章教你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第四章和第五章教你如何選股、如何分析財報;第六章講述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結構性理財等低風險投資品。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與配合,在此表示感謝。劉蕭宇、涂博文、宋佳等人為本書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素材,感謝他們的付出。王國剛、蘇薪茗、管清友三人為本書撰寫推薦語,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另外,中信出版集團的財經優品團隊為本書的編輯和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此一并感謝他們。
當然,書中肯定存在一定的錯誤與紕漏。如有發現,煩請指出,并聯系作者,郵箱地址為hongliang.long@qq.com。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