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王佩坤的三百六十行畫譜描繪:李唐最適合的大遼翰林圖畫院的考試不知道,錯過了。
最后李唐參加大遼國統一考試的文學修養成績比一起補習的張洪、李果還高,甄子君看了成績很驚訝道:
“張洪、李果可是中學堂畢業補習的,你相當于小學堂補習的,你的成績比他們還高,你才補課半年,他們可補一年啊,你是怎么學的?你真是小學堂畢業嗎?”
文學修養課考完了之后,又過了半個月,甄子君帶徒弟白小梅、張鳳、趙雅、李唐四個去汴京考畫學。
甄子君認為大宋皇帝做主考官,還判卷,即使王學正照顧也是要靠實力的,李唐是最好的人選。
甄子君通過白學司也成了逃鹿縣第一中學堂的丹青先生,經常有課,帶弟子出去高考為學堂提高知名度,帶徒弟出去考試都是學堂給甄師父出經費。
等到了汴京住店,價格遠遠超出了李唐想像,一算,在汴京考試可能最少半個月,還要留夠回去的費用,住店吃飯的錢怎么都不夠。
和甄子君師父一商量,甄子君師父無奈加床留李唐一間度過困難期。
旅館登記阿姨直伸大拇哥夸贊甄子君師徒,道:
“如果我家孩子要這樣體諒父母掙錢不容易就好了。”
大宋還真挺照顧遼國來的舉子,將前面的選拔都免去,連年前的秋闈考試也免去了,遼國舉子直接到太學考貢試。
等榜文出來入選者將參加殿試由皇帝親點。
半月后發榜一看沒有李唐,落榜了?
連畫畫一般的白學司女兒都榜上有名,只不過在榜尾而已。
韋杏位于前列,幾乎榜首。
韋杏提高再快水平也不應該超過李唐,李唐看了好幾遍榜單真的沒有他的名字,別說在韋杏前,就是在后也沒有啊!
李唐猶如五雷轟頂,問甄子君師父,師父安慰回復道:
“你的畫不符合這里的要求,別想了,明年再考吧,哪有一下就考上的?
很多人都考了很多年,甚至一輩子都沒考上。”
李唐想:
“別人可以再考,我家條件不可以。怎么畫的比我差的都有,我卻名落孫山呢?”
三百六十行畫譜翻頁顯示的流動畫面是:
汴京的一家酒店包房里,甄子君正給王學正夾菜道:
“我已安慰他了,讓他明年再考。
真沒想到今年大宋皇帝開恩給大遼定向二十個名額,每道定向六個。
你上次說上兩年招大遼都十個名額不具體劃到每個道,那樣一定要讓他來爭。
感謝你在東京道的招生保密工作,來,我敬你一杯!”
二人舉杯對飲,王學正給二人又滿上道:
“不要感謝我,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啊,上次到你那,白學司請吃飯,白的黃的及三寶拿了那么多,這次又委托你帶來這么多,我怎能不效力?
是啊,為了老兄你,違背了我的職責,東京道該下發的招生通知都沒下發。
你的運氣不錯,今年是定向到每個道,你們東京道分得四個名額。
競爭就小多了。
你看上京道有五十多個來考,你們東京道才來了四個,加上小杏才五個,你們一共招四個。
按照你的意思,我在統計分數時把他卷子的98分改成88分,改別人都不見得有用,改掉他一定有用,他分太高,改后還比白學司的千金高出二十多分,后來干脆從榜單里給他去掉白千金就萬無一失了。”
甄子君道:
“除了白千金,那兩個也沒少拿,孝敬你的他們也有份兒。
冒昧問一下,把白千金直接改成最高不更省事?”
王學正道:
“不想讓我干了?
把千金改上來,到時候一查卷?
給他改下去,后面把卷子扔了,沒考上誰知道有他?
自然不會查他的卷。”
三百六十行畫譜又翻一片,流動畫面顯示:
李唐來到太學,這里一老學究-胡師父聽完李唐的陳述,用本子特意記上李唐的名字,地址,遼國東京道等信息,讓李唐關注這兩天的榜單。
第二天李唐守在榜單旁,不到中午,有人拿著榜文,后面跟著的兩個人揭去原來榜文,貼上新榜文,只增加了李唐的名字,其他人都沒變。
李唐名次在韋杏的后面,李唐想至少應該比她提高后的水平高十多分,李唐想:
“不管那么多了,榜上有名已經萬幸了。”
不到十天,殿試的日子到了,這是科舉設畫學考試的第三年。
崇寧五年(1106年)畫學殿試考場,主考官宋徽宗趙佶的試題是《孤舟盡日橫》。
從命題可以看出注重古文字學典籍知識,考察學生的見識、想象力和創造才能。
大多畫空舟岸側,或拳鷺于舷間,或棲鴉于篷背,獨李唐畫一舟人,臥于舟尾,橫一孤笛,其意以為非無舟人,止無行人耳,且以見舟子之甚閑也。
以切題畫佳中魁入太學畫學班。
畫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級。外舍生二千人,內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
李唐成績突出直接納入內舍生。
每年皇恩蕩漾,除每月助學補助外,每年都給特困生額外補助,誰都能從衣著、伙食各方面看出來最窮的不過李唐和薄二勾了,可二人誰也沒得著,舍管師兄莊亢當著二人的面分給不貧困的楊山師兄,他們都是好哥們兒。
李唐看到惡勢力如此明目張膽發生在小小學徒之中,知道這個社會都爛到了根上,離滅亡為不遠了。
除皇家補助外,父親每年賣頭牛供李唐上太學。
爹常說“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個頭”。
宋代畫學課程設六項繪畫技能:
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
四項文化修養:
說文、爾雅、方言、釋名。
其教學目的是培養藝術家而不是普通的技術工匠。
畫學設立從宋徽宗繼位第四年崇寧三年1104年到大觀四年1110年,歷時六年。
1114年,畫院殿試考題:
“竹鎖橋邊賣酒家”。
大多在“酒家”下工夫,以小溪流水、野渡小橋、竹林清風等借以襯托,皆不中趙佶之意。
唯李唐畫小溪橋畔的竹林深處,斜挑出一幅酒簾,深得“鎖”意。
徽宗愛其構思,又一次親手圈點為進士第一名補入翰林圖畫院,上次是畫學,這次是畫院。
趙佶除了要求格法外,還十分重視自然真實,作畫要符合自然法則,嚴格要求“形似”,“無毫發差”,將自然屬性與品格緊密相聯系。
據記載,趙佶曾布置了一個題目:
孔雀繡墩圖,大多數畫家都畫錯了。
他指出:
“凡孔雀升墩,必先用左腳,而你們畫的皆右腳。”
要求之精,可見一斑。
三百六十行畫譜翻頁描繪的畫面繼續轉換:
宋徽宗收了宋江平了方臘之后,1127年,徽欽二帝因亡國淪為金人的奴隸被帶到北國。
且說李唐隨著逃出來的難民不知走了多久,甚至不知道是朝哪個方向走,忽聽有人喊他名字。
后邊不遠難民里正有人朝他招手,見李唐望過去,那人喊:
“李唐,是我。”
聲音很熟悉,停下轉身,那人追上,感覺這人像幾年沒洗臉了。
李唐認出來了,道:
“金師兄!”
正是銀州學畫帶他到李地那位金師兄。
金師兄道:
“剛才你在我身邊過去感覺是你,一別二十多年了,你還沒老。”
李唐道:
“嗯,應該有二十三四年了吧?
你要不說話我還真不敢認,哎?
你不在遼國怎么跑這兒了?”
金師兄伸出食指做個禁聲手勢,小聲道等到前面沒人的地方跟你說,拽起李唐向前走,李唐一走反而變成李唐拉著金師兄走。
走了一段時間后,李唐幾乎是拖著金師兄走的。
沒勁了,找個沒人的水溝旁,李唐掏出干糧兩人吃了,李唐不敢多吃,路漫漫其修遠兮,多吃一天是一天。
又手捧河水喝了點,用袖頭擦ca了擦嘴,兩個人才攀談了起來。
遼在1125年亡國,北宋1127也被金所滅。
在李唐老家東北有很多高句麗人,金師兄就是其中一個,大部分人都知道高句麗商人到中原沿海城島嶼上門投資招天下畫人。
金師兄道:
“遼國亡國后更方便畫人南下上門島,那里和日本島西南端隔海相望,僅次于琉球的第二大島。
那里高薪是大遼十倍還多,聽說畫都運到西方天國去賣。
我們以前學畫的師兄弟很多都去了,甚至汴京的高級畫人也有。
聽說隋江在那還當了質量總管,說了算。
王樹在那也是頭頭。
他們都在志炫畫館,北方來的在那里功底扎實,很受歡迎。
聽說邢寶也在那了。”
李唐道:
“邢寶不是當兵去了嗎?”
金師兄道:
“國都亡了,還有什么兵?
兵散后,邢寶回去見到了卜寅,兩人就一起去了。”
李唐道:
“你知道那地方嗎?”
金師兄道:
“知道,樂福門畫館最早、最大,那里的高麗老板姓金,和我一個姓,他雇傭的過去的兩個總管大李和小李,拉了客戶招兵買馬自己出去成了畫館單干了,大李成立卡瑪畫館,小李成立志炫畫館都在上門島。
但到那里要考試,合格了才能進。”
說到這金師兄興致不高,垂頭喪氣。
李唐道:
“金師兄,上次你給我帶的高麗小菜非常好吃。
我小時候,屯里也有高麗人,都說他家做的小菜好吃,咱們要考不進去,就在那門口賣高麗小菜,接著考,什么時候考進什么時候算。”
一提賣高麗小菜,金師兄興致又來了,道:
“我認識的在中原各地都有賣高麗小菜的,掙的比我們大遼二十倍還多。”
李唐也很高興道:
“那太好了,不行就去賣高麗小菜。”
可金師兄又耷了頭道:
“哎呀,查的太多,管得太嚴,各個衙門都管賣食品的,要各種各樣的檢查證明,嗨。”
兩個人終于來到了上門島志炫畫館,找到了邢寶。
當年小時候學畫的邢寶可是個多才多藝的人,雖是個五短漢子,但歌喉優美動聽,畫畫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師兄,李唐還是看他自學詩文歌賦才受影響自學這些的,他是李唐仰望般的存在。
后來他當了兵,希望才藝在那也有用武之地。
一晃兒二十多年了才又見到。
只見邢寶絡腮胡須,兩眼炯炯有神。
邢寶告訴二人這里老鄉隋江有權,考試只要他點頭就可以,把他住的地址告訴了李唐。
當晚李唐買些水果和金師兄給隋江送去,說明天去考他們志炫畫館,請多多關照。
遺憾的是,第二天直到考完試隋江也沒來上班,由黃彥看考卷決定,結果二人雙雙落榜。
邢寶還不錯,給二人指點江山,告訴樂富門畫館地址,說他們剛來時都進的那個畫館,那里很大也很有實力。
那里是由高句麗國派來的樸總管說了算,兩個通譯一男一女不會高麗語,通過英語交流。
考試過程中金師兄還被樸總管叫到辦公室聊過,兩個人可以用高麗語直接對話。
中午二人出去吃飯時,李唐發現金師兄沒信心,要中途退出,李唐給他打氣:勸他把下午考完。
金師兄不聽,像著了魔似的回客棧收拾東西動身返回故土遼國。
可現在那里還有國呀?
李唐畫完交卷,中途樸總管來看過一次,畫完還是他來決定,結果李唐被錄取。
考試選的潑墨人物,入職也畫潑墨人物。
晚上李唐找邢寶,邢寶邀請李唐合租,第二天李唐沒有繼續住客棧,搬到邢寶繼續合租。
邢寶告訴李唐,劉坤和王啟最早也來的樂富門。
后來邢寶女友介紹他老鄉申光考樂富門,他畫的不好,但是人可直接和樸總管用高麗語溝通,考入做了通譯。遺憾的是李唐考入樂富門畫館畫了兩個星期沒入一張畫。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一方面是不熟悉要求,難以達到標準,熬過困難期就好了;
另一方面不入畫的原因是磨煉提高新入職的人,主要是提高質量;
第三方面就是市場銷售掛鉤,要限制這面的生產,控制數量。
李唐不懂,下班請教邢寶,邢寶告訴李唐他有個朋友劉崇,在志炫畫館辭職去安水美的人王美畫館了,聽說混的不錯。
邢寶寫信,樂富門畫館還沒滿實習期,李唐帶上邢寶信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