骕骦款段彩云間,行龍有須金鱗起!嘯月追風合山雪,正體天然玉麒麟!
白龍馬踏祥云自幻彩壁畫走下,來到課堂上,行至過道間,與同學們講訴一段驚奇夢幻的西游之旅!
“近古千年,華夏文明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古協研1組合編體:西游記》。公元4000年面世地表,一經修補復原,風靡全球。”
老師無實物表演,輕輕一撫馬兒的脊背,交代我們翻開語文書的第一頁。古老的東方文化有著格外復雜的方體字,是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當然,也是我比較不擅長的科目,只能說是又愛又菜吧,畢竟那可是有著青銅樂、合金劍,繁錦綢緞繡金衣,胭脂水彩各千萬的時代誒!
在東國流行【息水傳音】,也即心靈交流的當下,文字正在被選擇性繼承,其更多化身為歷史的載體,用以復現昔時的輝煌文明。
嘿,沙塔娜!要是給你一次西游的機會,你會選擇經歷哪個角色的人生,是懟天懟地的孫悟空,還是經枷修禪的唐三藏?
沙塔娜從書包中拿出一瓶特制墨水,擱手中晃兩晃,搖勻了,然后雙手緊握瓶身,開蓋細思道:我可能更喜歡鐵扇公主一點。
風起芭蕉魂鎮火,墨銜釵來塑細腰。水打的眉眼,墨團的裙,金漆自來妝,羅剎亦清素!
空中彩墨人,舉止間,多有瀟灑,就是有些形單影只,比不得師徒四人之間那份羈絆。
沙塔娜收回彩墨,問我:
你呢?一樂?如果給你一次西游的機會,你會選擇經歷哪個角色的人生?
我啊
我想,我會體驗孫悟空的人生吧。因為故事里說,它是從石頭蹦出的!盡管它一開始只有一個人,但是后來,它成了鼎鼎大名的齊天大圣!
而且它比鐵扇公主強啊!可以七十二變呢。
龍一樂沒有用彩墨,而且頑皮地站石椅上,貓個腰,再擺個手,學一學孫行者的招牌觀望術。
哈哈~
她把沙塔娜逗笑了,課堂上,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將課本翻至新一頁。
“傲來國,花果香,美猴王出水簾洞,去了菩提祖師的三星洞學藝,去了東海龍王的武器庫求鎮海神兵,又去了閻王爺處討來生死簿,一頓勾畫,自成一圣……”
壁畫播放十分流暢,大伙聚精會神地觀看濃縮版的《大鬧天宮》。
您快瞧,那大圣偷丹亂天宮,諸神捉怪觀音赴,八卦爐中煉金睛,天雷劫下證齊天!
沙塔娜,你看!
我就說大圣是無敵的!
龍一樂全然代入孫悟空,跟隨它棍棒所指,心神際會于九天之上,同它一塊大殺四方,然后被鎮壓在了五行山下,無奈認命。
那是一個越戰越無力的過程,怎樣的折騰都逃不過誰的一掌之間,心情越來越緊張。
不曾想這世間也有俺老孫翻不過的坎!
沙塔娜見狀回擊道:
書說,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冒險的盡頭是編制,編制的盡頭是涅槃。
所以還是我的鐵扇公主好!
我可不慣她,立刻給孫悟空積極聲援道:
她才不好!鐵扇公主后面跟牛魔王結婚了,還生下紅孩兒。他們一家后來都因為阻礙唐三藏一行西天取經之旅而家破人亡了!
哦,不對,是被觀音那邊的人給收編了!
好吧
沙塔娜無法否認這個悲傷的現實,西行取經路上確實有很多妖怪,被佛祖和神仙那群人給收編了。
但她仍想趕在下課鈴前嗆龍一樂一回:
孫悟空最后可是在靈山被封的斗戰勝佛!被封后,它頭上的金箍才消失!
也就是說,你心目中無敵的齊天大圣也是有缺點的!而且它還用了14年的時間改錯呢!
“叮鈴鈴——”
剛好卡點下課,老師播出最后的壁畫,墻壁上,四位金光繞體,各有神形的,正是那師徒四人,分別為旃檀功德佛(三藏)、斗戰勝佛(悟空)、凈壇使者(八戒)、金身羅漢(沙僧)。
還有最開始的白龍馬,它躍步過道上,最后輕踏課桌,于半空中受封八部天龍,回歸本位,將這幅壁畫完美收尾。
老師拍掌提神,喚醒眾人道:
“大家別急著下課,下午還有一節語文。老師現在布置一個小任務!同學們課后給周圍的人做個采訪,采訪的主題是“你眼中的東方”。
下午老規矩,隨堂提問,答不出來的,下節課要上臺讀詩,作心得分享。”
“啊~”
疑惑聲遠遠傳出光屏之外,龍一樂和沙塔娜收起學生手冊,回歸課堂。不能走太快,也不能走太慢,否則會撞上回辦公室的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同時是班里的班主任,雖然她名義上不抓遲到,但如果真的在她開課后突兀現身課堂,一定會被重點關注的!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選擇在樓下石椅自學。
今天星期一,待會第二節上信息課,是認識和操作智腦的課程,也有作業就是了。
剛進教室門,這對同桌便被嘰喳喳的人聲給淹沒了。她們就近找個空位坐下,前后左右都在完成上節課布置的專題采訪。
沙塔娜!要不我直接采訪你。然后你再采訪我,這樣我們就都有答案了!
雖然感覺有點像作弊,走捷徑了,但是勝在方便嘛!而且這些都是隨便答答的,應該沒關系吧。
龍一樂心理建設良好,該有的流程沒有缺少。
沙塔娜被她逗笑,沒想太深,按直觀印象來:
我眼中的東方,呃,應該有龍!因為他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好了,我答完了。
龍一樂,輪到我問你,你眼中的東方是怎樣的了?
我一邊在【學生手冊】記下她的答案,一邊回答道:
我眼中的東方,就是很古老,上學要修很厚的歷史書,一種既麻煩又厲害的存在吧。
能否舉個例子?
沙塔娜的突變讓我猝不及防地爭勝心大起。
我合上學生手冊,認真思考道:
就像他們南國在記日方面,直接使用天干地支,以登上地表為元年開始算。
但我們還是用的數字,而且會特意,為了顯得更長一點,把元年定在離現在很遠的時候?
感覺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