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南大校園古風漢服文化節之玲瓏夫婦浪漫攜手古箏合奏現場
- 致我們甜蜜美滿的小幸福
- 林家有仙名為青龍
- 4202字
- 2021-03-23 01:03:13
漢服的文化
漢服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美服,漢服和旗袍比起來歷史更為悠久,穿上旗袍或沉靜或嫵媚妖嬈風情萬種,而穿上漢服的女子則是端莊優雅盡顯中華禮儀之邦的韻味。那么,關于漢服有什么基礎知識是作為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呢?
一、漢服的結構
漢服采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韨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后裾,縫合后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1、交領右衽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于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滅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于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服飾。
另外一種作為“交領”補充的是“直領”和“盤領”。直領就是領子從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來,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這種直領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經常運用。盤領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一個款式,領型為盤子狀的圓形,也是右衽的,在右側肩部有系帶,在漢唐官服中采用,日常服中也有盤領款式。
2、褒衣廣袖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并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準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祛。“袖寬且長”是漢服禮服袖型的主要特點,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點,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主要有這幾種用法:參與日常體力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關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貴族禮服多用寬廣大袖,宋明時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3、系帶隱扣
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另外一種是腰間的大帶和長帶子,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有象征性意義,象征著權力。漢服的大帶與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寬。
二、漢服的配飾
1、足衣主詞條:舄、履、屨、屐、靴、鞋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南粵筆記》記載:“枹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韌,可作屐,曰枹香屐。潮人刳之為屐,輕便而軟,是曰潮屐。”又說“粵中婢媵多著紅皮屐,士大夫亦尚屐。沐浴乘涼時,散足著之,名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潮州木屐、杭州合村繡花鞋制作技藝、邳州繡花鞋、邳州麻編鞋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主要的頭飾有帽、巾等。帽主要有紗帽、風帽、笠帽等,巾主要有綸巾、網巾等。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頭等。漢代時有職位的人一般都會先包幘后戴冠,而平民則只包幘不戴冠,喜慶時用白色縑巾(紗)裹頭,平時只戴小帽、草帽。唐朝以帽為主,以白縑巾裹頭幞發。宋代則出現了鐵線幞頭,同時馬夫戴折翅幞頭,當差人戴直角幞頭,而平民則是夏季戴涼笠、竹笠,冬季戴深檐帽塵帽,宋元時期的頭巾種類繁多,如圓頂巾、方頂巾、琴頂巾、紗巾、綢巾、東坡巾、程子巾、山頂巾等。明朝時期帽的種類繁多,且因人而異。
女子的首服主要由副、編次。發髻可梳成各種式樣,并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婦女有八大首飾之稱,分別為簪、櫛、釵、華勝、步搖、金鈿、珠花、勒子(額帕)。狄髻是八大首飾的金銀組合飾品。其中宋元時期除了發髻等飾物外,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即戴冠。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北宋宮中婦女多在飾冠上安插白角長梳,后來傳至民間,有高髻插梳之飾。宋詞曰:髻鬟云樣梳。明代女子盛裝頭上插滿釵梳。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明朝孔府在大莊設佃戶花莊,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花絲鑲嵌是漢族特有的首飾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以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和BJ花絲鑲嵌工藝為代表。
3、色彩配飾
漢族人裝飾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喜飾玉佩玉。還有配飾如蔽膝、披帛、襪、帔、香囊(香包)、劍、綬、印、笏、牙牌、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腰飾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綬、佩魚、佩牌、佩帶飾等飾物。儲藏漢服的家具被稱為衣篋,掛漢服的衣架稱為衣桁。”
歡迎各位帥哥美女(學姐學長和學弟學妹們),來到我們校園古風漢服文化節現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文化節的主持人朱璐,也是你們的小鹿學姐,你們可以看到我們現場兩邊擺滿了糕點和茶水,大家可以一邊吃著東西,一邊欣賞今天的漢服表演,下面用十分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南大最美古風美人美男團正式閃亮登場,音樂走起。”朱璐身穿一身白色美麗的漢服,站在臺上十分熱情的說道。”
聽聽歌:《長街萬象》-程響
舒展的風昨天
作詞:路千楓
作曲:溪風
長街上鋪開紅羅萬丈
又是哪里在鑼鼓聲響
好友三兩人逃出學堂
氣得老夫子胡須張狂
花樓玉羅帳美人搖鈴鐺
兒童們只忙著捉迷藏
屋外陽光明明晃晃
說書先生在清嗓
少年呀太張揚
輕裘白馬踏金榜
春風得意把花賞
管什么名利場
龍飛鳳舞墨兩行
陌上公子世無雙
那邊美人秋波蕩
他突然變倉惶
一邊是書聲瑯瑯
一邊是蜂飛蝶浪
小女兒把秋千蕩
為誰對鏡理紅妝
青衣唱戲一腔腔
書生翻上小姐屋梁
還是紅塵最寬敞
熙熙攘攘都是眾生相
長街上鋪開紅羅萬丈
又是哪里在鑼鼓聲響
好友三兩人逃出學堂
氣得老夫子胡須張狂
花樓玉羅帳美人搖鈴鐺
兒童們只忙著捉迷藏
屋外陽光明明晃晃
說書先生在清嗓
少年呀太張揚
輕裘白馬踏金榜
春風得意把花賞
管什么名利場
龍飛鳳舞墨兩行
陌上公子世無雙
那邊美人秋波蕩
他突然變倉惶
一邊是書聲瑯瑯
一邊是蜂飛蝶浪
小女兒把秋千蕩
為誰對鏡理紅妝
青衣唱戲一腔腔
書生翻上小姐屋梁
還是紅塵最寬敞
熙熙攘攘都是眾生相
伴隨著古風歌曲《長街萬象》響起,只見林子龍和倪玲玲兩人身穿一身紅色帥氣漂亮的漢服,手里還分別拿著劍和琴,帶著換上漢服的陳子義李雨兒還有司徒末顧未易江辰陳小希周筱趙泛舟和一群學弟學妹們等人,紛紛兩兩牽著手走上了南大校園古風漢服文化節的舞臺。”
林子龍和倪玲玲等幾人上臺后,便按照事前說好的林子龍和倪玲玲兩人負責古箏浪漫合奏,其他人分成兩組,由陳子義和李雨兒兩人,每個人各帶一組,女生負責在一邊彈琴,男生負責在一邊舞劍。”當著大家面前表演起來,林子龍把兩只手放在倪玲玲手上,和倪玲玲,兩人相視一笑,然后手把手一起彈起古箏來。”
坐在臺下的蘇久月和林美美還有一群小學妹,看著臺上浪漫甜蜜手把手一起古箏合奏帥氣的林子龍和漂亮的倪玲玲兩人,十分羨慕嫉妒恨道:“這一幕,也太美了吧,我真的酸了,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結束。”
不一會兒,伴隨著古風歌曲《長街萬象》的播放結束,林子龍和倪玲玲還有顧未易司徒末江辰陳小希周筱趙泛舟還有陳子義和李雨兒帶領的學弟學妹們,停下手中的表演,站了起來,紛紛來到舞臺前向臺下的大家鞠躬道:“謝謝大家,我們的表演結束。”話音剛落,臺下響起來熱烈的掌聲,林子龍和倪玲玲等人伴隨著觀眾們的熱烈的掌聲,下臺離開了現場分別各自回家了。”
事后,林子龍和倪玲玲夫妻倆人每次躺在床上,回憶著校園古風漢服文化節,一起上臺彈一古箏表演。就十分高興的睡不著覺,無奈只好打開酷狗音樂聽歌入睡:
熱歌推薦|《西樓別序》那年溫柔,誰能用一生守
西樓別序-尹昔眠/小田音樂社
詞:欒無眠
曲:肖騰
編曲:Fsy小諾
制作人:愛寫歌的小田
混音:張鳴利
出品:小田音樂社
「未經允許不得翻唱或者使用」
《西樓別序》
暮雨入畫一紙離愁傳深秋
閣樓上誰淚如雨流
西樓淋一川煙柳微涼缺羞
是誰在閣樓上彈奏
夜色無言那醇酒只飲一口
卻如你的美怎么偷
潑墨山水下筆溫柔入卷抽
飄散的思緒誰來收
我提筆不為離愁
只為你轉身回眸
心事把自己弄丟淋濕在閣樓
我提筆不為深處
目送你背影依舊
那年溫柔誰能用一生守
夜色無言那醇酒只飲一口
卻如你的美怎么偷
潑墨山水下筆溫柔入卷抽
飄散的思緒誰來收
我提筆不為離愁
只為你轉身回眸
心事把自己弄丟淋濕在閣樓
我提筆不為深處
目送你背影依舊
那年溫柔誰能用一生守
我提筆不為離愁
只為你轉身回眸
心事把自己弄丟淋濕在閣樓
我提筆不為深處
目送你背影依舊
那年溫柔誰能用一生守
聽著聽著,林子龍和倪玲玲夫妻倆人終于感覺到困意,便相互抱著對方,安心入睡,甜蜜美滿的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