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智能風控與反欺詐:體系、算法與實踐作者名: 蔡主希本章字數(shù): 300字更新時間: 2021-04-02 09:32:59
3.4.1 專家模型
額度和利率模型本身對于準確性并沒有很高的要求,更多的是業(yè)務人員出于經(jīng)驗給出的一個合理的額度和利率范圍,要求有較好的可解釋性,因而傳統(tǒng)的專家模型(Expert Model)在這里較為適合。對于額度模型,目前行業(yè)內比較常見的思路有兩種。
第一種是利用申請評分卡和價值模型構建二維矩陣,針對逾期風險較低且平臺價值較高的客戶給予較高的額度,針對逾期風險較高且平臺價值較低的客戶給予較低的額度。
第二種是從客戶的收入、資產、支出、負債四個方面衡量,大致計算出客戶的可支配收入,通常客戶每個月的還款金額不超過每個月可支配收入的60%。
利率模型相對簡單,通常直接與申請評分卡所預測的逾期風險掛鉤,最高不超過監(jiān)管要求的綜合年化利率36%。
推薦閱讀
- ICO黑洞:創(chuàng)新融資瘋狂的背后
- 區(qū)塊鏈與實體產業(yè):重新定義數(shù)字經(jīng)濟
- PPP項目財務評價實戰(zhàn)指南
- 成就千億市值:市值管理與投關指南
- 御風而行:水皮財智啟示錄
- 并購大師
- 保衛(wèi)財富:黃金投資新時代(財之道叢書)
- 小微信貸智能風控
- 大國貨幣:國際化貨幣與貨幣國際化
- 短線炒股實戰(zhàn):股票交易策略與操盤心經(jīng)(第2版)
- 投資遠航:一位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筆記
- 財富自由從0到1:可復制的多渠道財富增長
- 金融創(chuàng)新風險與收益匹配問題研究:基于金融消費者保護視角
- 資產證券化:中國的實踐(第二版)
- 金融結構、實體經(jīng)濟與金融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