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積分的力量
- (美)史蒂夫·斯托加茨
- 1288字
- 2021-03-22 13:55:55
第2章 駕馭無窮的勇士
在芝諾思考了空間、時間、運動和無窮的本質之后,過了大約200年,又有一位思想家發現無窮的魅力讓人無法抗拒。這個人就是阿基米德,在討論圓的面積時,我們已經“見”過他了。不過,他之所以會成為傳奇人物,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關于他,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有些人把他刻畫成最早的數學怪才,比如,歷史學家普魯塔克
告訴我們,阿基米德十分癡迷幾何學,以至于“忘記了吃飯,
蓬頭垢面”。(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對許多數學家來說,吃飯和個人衛生并不是頭等大事。)普魯塔克接著提到,當阿基米德沉迷于數學時,必須有人“強行拽著他去洗澡”
。他竟然這么不愿意洗澡,而有趣的是,關于他的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卻恰恰跟洗澡有關。據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
說,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突然產生了靈感,他興奮得從浴盆里跳出來,赤身裸體地跑到街上大喊:“我發現了!”
其他故事則把他塑造成軍事魔術師、勇士科學家或者一人敢死隊。根據這些傳說,當敘拉古于公元前212年被羅馬人圍攻時,已是七旬老者的阿基米德利用他的滑輪和杠桿知識,制造出奇炫的武器,為保衛他的家鄉做出了貢獻。他發明的抓鉤和巨型起重機之類的“戰爭機器”可以把羅馬戰船從海里吊起來,然后像抖落鞋里的沙子一樣把水手們從船上甩出去。普魯塔克對這個可怕的場景進行了描述,“羅馬戰船常常被吊到半空中(看上去很可怕),然后被不停地來回搖晃,直到水手們都被甩出去,最終船被扔到巖石上或者海里。”
更嚴肅地說,所有理工科學生之所以記得阿基米德,是因為他提出的浮力原理(浸在流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被該物體排開的流體重量大小相等)和杠桿定律(當且僅當杠桿兩端重物的重量與它們到支點的距離成反比時,杠桿才會平衡),這兩個理論都在實踐中得到了無數次應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解釋了為什么有些物體能浮起來,而有些不能;它還為造船工程、船舶穩定性理論和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的設計奠定了基礎。每當你使用指甲刀或者撬棍時,你都在不知不覺地運用阿基米德的杠桿定律。
盡管阿基米德算得上令人敬畏的戰爭機器制造者,他無疑也是杰出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但真正讓他永垂不朽的是他在數學上的貢獻。阿基米德為積分學鋪平了道路,這門學科的最深刻思想在他的著作中清晰可見,只不過它們在將近2 000年后才再次被人們看到。所以,即使我們說他的思想超前于他的時代也毫不過分,難道還有人能比他更超前嗎?
有兩種策略在他的著作中反復出現。一種策略是他對無窮原則的狂熱運用。為了探究圓、球體和其他曲線形狀的奧秘,他總是把它們近似成由許多平直部分組成的直線形狀,就像切割過的寶石一樣。通過想象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小的組成部分,他使得近似值越來越接近事實,并在組成部分無窮多的極限條件下趨近正確答案。這種策略要求他必須精通求和和解謎,因為他最終只有把很多數字或組成部分重新整合在一起,才能得出結論。
他的另一種與眾不同的策略是,把數學與物理學融為一體,把理想與現實合而為一。具體來說,他把幾何學(研究形狀)與力學(研究運動和力)結合在一起。有時他用幾何學來闡釋力學,有時則用力學理論來理解幾何學。阿基米德正是通過嫻熟地運用這兩種策略,才解開了曲線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