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后的第一天,由于鳳冠霞披全是按照古籍資料托人耗時三月制作而成,古雅且繁重,硬生生將人壓的渾身酸痛。
起床時已經是接近十點,客廳聚集了七八個個摯友友正在閑聊,見到她們倒是沒什么覺得不妥。
A來提親的那天,朋友分散各地,但是真正答應同意這么親事的是在第三天
當天簡單的安頓A的親友,除了禮貌問候A的長輩們,無他。
第二天分散各地的朋友趕了回來,七八位摯友同A以及A那邊的親戚在院子里談了五個小時。
插不上話索性靜坐一旁聽她們和A討論,這群人將她們所有顧慮和問題同A談論,直到所有顧慮得到解決,最終才詢問的我抉擇。
氣勢堪比大國談判
離家之后,便同這群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居住,自然而然地成了逾越血液的親情,婚禮全程由她們和A策劃,嫁妝更是一件不落的準備齊全。
摯友曾言:如果我們其中有一人結婚,那么我們就是她最強的娘家人,送她十里紅妝,讓她風光出嫁。如果有人敢負她,我們一人負責打,一人負責救,如果他敢告,我們就替她打官司。
這群人雖然善良,可從來不是善茬。
玩了到下午,她們離開,不忘叮囑A兩天后帶我回娘家。
A笑著看向她們“你這群朋友倒是特別,既是朋友,又是親人”
“拋開血緣來談,她們確實是我的家人”
A知道我同我父母的關系,沒有再提那些敏感詞。
結婚后應該和A怎么相處讓我有一瞬間的不適應,不知道是該保持婚前那種狀態相處,還是成為A的太太這種身份相處,這兩者是不太同的。
結婚前是琴棋書畫,婚后則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要溝通的事越來越生活化,送走朋友后,一瞬間我有些迷茫了起來。
步入婚姻后,人會前所未有的冷靜和理智,去想和一個男人建立一段可持續發展關系,其中怎么維系這段關系成為了你頭疼的事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如何和A相處才會更自然,我不得不承認,我有些無所適從。A大概是看出我的不適應,同我慢慢開始規劃著生活,慢慢消除我的緊張感。
開始慢慢磨合
家里的廚房是開放式的,A在做飯,A做飯的動作熟練流暢,原本有些冷質的人像是沾了點人間的煙火氣,賞心悅目的
我:“你是從小會做飯?還是后來學的?”
A:“從小學的,家里的女子都遠庖廚,”
我:“想不到你還挺賢惠的”
A挑著眉調笑“C老師,賢惠這個詞還能這么用?”
“嗯,當然”
菜籃里放著些蔬菜沒有洗,我揀了一個西紅柿開始洗,A有些疑惑“做什么?”
“洗菜啊”
A放下手里的鍋鏟,拿過西紅柿洗干凈,又擦干水分遞了過來,義正言辭“女子遠離庖廚!”
“這才剛結婚幾天啊,就這么嚴肅的開始對我說話”
“以后洗東西這種事,少動手,傷手,你手好看,做這些事不合適”
我:“我其實不怎么喜歡洗東西的,很多東西我都不喜歡洗”
A:“比如?”
“衣服,襪子,蔬菜,難洗的東西我都不怎么喜歡洗,比較喜歡洗那種圓圓的東西,像西紅柿這種”
A“不喜歡洗有難度的?”
“嗯”
“懂了,那你負責最簡單的,難的我來”
“可以”
“那你以后負責洗西紅柿”A頓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輕笑了一下“還有···喜歡我,這個沒什么難度,可以嗎?”
這土的不能再土的土味情話和A倒是一點違和感也沒有
后來在家一直沒有看見任何臟衣服,換下的衣服第二天被A洗好晾在了陽臺或者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