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100問
-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西南政法大學
- 853字
- 2021-04-01 10:08:28
4 沒有子女的老人如何安享晚年?
示例
80歲的老王自老伴去世以后,一直由保姆照料起居。隨著年紀的增長,老王深感力不從心,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自己沒有子女,而年齡相仿的朋友大多也自顧不暇。因此,老王想要委托保姆作為自己的監護人,在其生活不能自理時照顧自己,而照顧其多年的保姆也主動表示愿意繼續照料老王的生活。請問,老王可以委托保姆當自己的監護人嗎?

意定監護
第33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解讀
《民法典》第33條是關于意定監護的規定。所謂意定監護,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監護人,與其訂立監護合同,將自己的監護事務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以便在未來自己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保護自己的利益。
早前,我國《民法通則》僅僅規定了法定監護制度,主要針對的是未成年人的監護,并沒有針對成年人的監護制度。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單一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制度已經難以滿足現實生活中老百姓的需求。為此,《民法典》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基礎上,增設了針對成年人的意定監護制度。意定監護制度充分尊重了成年人對于自己事務未雨綢繆進行管理的意愿,更好地保障了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沒有孩子如何養老”的社會問題。
具體到本示例,老王可以通過與保姆或者其他個人或組織簽訂書面協議,確定自己的監護人,該監護人在老王完全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就應當履行監護職責。老王可以委托一個或者多個監護人,監護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在監護事項上,老王可以將生活照料等人身事務、醫療護理事務及財產保管事務等委托給同一監護人,也可以將各類事務分別委托給幾位監護人。擔任老王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可以與老王事先約定是否需要支付報酬以及具體支付方式。此外,為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老王也可以確定監護監督人,以監督監護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