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區塊鏈社會:區塊鏈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作者名: 王煥然等本章字數: 1611字更新時間: 2021-03-23 16:36:25
序二 數字新基建:科技之道,同沾雨澤
陳世卿博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第三腦研究院院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客觀上將推進數字化技術在全社會的深度應用進程。中國政府大力提倡并推進的“新基建”,將是中國經濟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歷史性機遇。
對于“新基建”的定義仍然不統一。總體而言,“新基建”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從信息技術的維度來看,“數字新基建”則主要是指綜合“區塊鏈+5G+人工智能+邊緣超算”的未來智慧社會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并基于上述軟硬件基礎設施而進行的前沿數字化場景應用和人才培養。
在上述“數字新基建”定義中,5G解決了信息高速接入與傳輸問題,為更加豐富場景的信息互聯提供基礎;邊緣超算將計算服務送到社區,高品質地滿足每個人的計算需求;人工智能將深入社會的每一個應用場景,與人類互補共生;區塊鏈則解決從信息互聯到信用互聯,以及多方數據協同的社會性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命運共同體。
“數字新基建”的深入發展將改變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為人類社會帶來更加智慧的醫療、教育、農業、交通、安防、能源、環境、制造、金融以及文創等。“數字新基建”將幫助人類延伸腦的功能,除了大腦、小腦之外的第三腦,也就是個人的人工智能,腦機融合,終身相伴,讓每個人的大腦充分發揮創新的能力。
“第三腦”綜合10個科學領域:腦神經科學、生物信息科學、生物系統科學、生物工程科學、生物醫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信息工程科學、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科學,引領前沿的腦科學研究。基于此,我的研發團隊已經開發出一款“中文學英文”的實驗軟件,以第三腦引擎帶動學習,通過算法高效地加深長期記憶,實現知識的快速獲得,也促成了中國的兩家智能教育公司上市。在現在的教育系統之下,28歲才能念完博士,但一系列的試驗讓我們得出結論:人工智能將大大提升個人的學習效率。將來運用第三腦理論、人工智能、腦機融合技術,17歲就可以讀完博士,用3年時間積累經驗,20歲就可以創新創業、創造價值。未來中國通過腦科學、人工智能、腦機融合的科技方法,可以促進第二次人口紅利的充分釋放。
第三腦技術的應用在美國硅谷弗利蒙高中和中國貧困農村進行了許多試點,證明可以顯著提高學習的速度和效率。同時,該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常規體檢的指標、特殊行業的選拔、駕照考試的指標、老年癡呆的檢測、腦老化損傷檢測、腦功能康復監控、快速藥效的檢測、亞健康疲勞預警、健腦器材和游戲等。通過早期非介入式的預防檢測與治療,能夠更好地避免老年癡呆癥、帕金森、自閉癥、抑郁癥等嚴重的腦疾病。基于數字新基建的第三腦研究與技術應用將改善人類的精神健康服務,從而提升人類的身心健康和智慧品質。
未來,隨著認知科學與信息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互聯網會逐漸演化成一個類腦結構,對人類記憶等數據進行儲存和處理,使人類記憶更加高效,使人腦更加智慧。
從第三腦的層面來重新認知數據、信息和互聯網,區塊鏈對于數字新基建的意義格外重要。區塊鏈的四大技術特征:不可篡改、不可偽造不可抵賴、分布式共享賬本和智能合約,將為第三腦提供基礎的數據安全保證以及數據的確權分享機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第三腦(人工智能)才是安全的第三腦,是保障個人基本權利的第三腦。
如前所述,數字新基建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更重要的是前沿數字技術的場景應用和人才培養。《區塊鏈社會:區塊鏈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本書對區塊鏈技術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數字政府領域、社會治理領域以及數字新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入剖析,為加速研發新技術的場景化應用提供了指導;本書對區塊鏈技術的起源、發展也做了精心的梳理和解讀,對未來培養更多的區塊鏈技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之道,同沾雨澤。數字科技驅動的未來,將不僅僅是凱文·凱利先生所描述的“數字孿生,鏡像世界”,而是在“區塊鏈+5G+人工智能+邊緣超算”基礎上、在第三腦研究指導下的更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共同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