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 2016
- 賈鐵軍 徐方勤主編
- 2238字
- 2021-03-19 20:15:14
1.3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和類型
1.3.1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數據庫系統(Database Systems,DBS)是一個能夠實現有組織地、動態地存儲大量相關數據,提供數據處理和信息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系統。一個典型的數據庫系統組成包括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應用系統和用戶4部分。也可將數據庫系統組成定義為5部分:數據庫、DBMS、軟件、硬件和用戶。其中,用戶(User)主要是指開發、管理和使用數據庫的人員,包括數據庫管理員(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系統分析員、數據庫設計人員、應用程序員和終端用戶等,如圖1-2所示。在不混淆的情況下,通常將數據庫系統簡稱為數據庫。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DBMS提供數據定義、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操作和數據維護等功能,同時為應用開發人員和最終用戶提供相應的開發工具。
關于DBMS更詳細的講解,請參見1.5節中的介紹。數據庫技術實現了數據的獨立和共享,可使應用程序更便捷地使用數據,應用程序與數據之間的操作由數據庫管理系統來接管,應用程序不再直接面向具體數據文件,在數據庫階段,應用程序與數據之間的關系如圖1-13所示。

圖1-13 數據庫階段應用程序與數據之間的關系
1.3.2 數據庫系統的類型
數據庫系統的類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根據用戶數的多少來分,可分為單用戶和多用戶;根據用途和使用范圍來分,可分為數據倉庫或決策支持等類型;按數據庫系統的部署位置不同,可分為集中式、客戶機/服務器式、分布式和并行式4種。下面重點介紹最后一種分類方式的數據庫。
1.集中式數據庫系統
集中式數據庫系統(Centralized Database Systems)是指數據庫中的數據和數據處理集中在一臺計算機(稱為主機)上完成,其他用戶可使用終端設備訪問數據庫,但是終端不參與數據庫中數據的計算與管理。此外,終端本身并不能完成任何操作,所有數據操作必須由主機完成。其拓撲結構圖如圖1-14所示。
在集中式數據庫系統中,DBMS、DB和應用程序都集中部署在一臺主機上。用戶通過終端并發地訪問主機上的數據,共享其中的數據,所有處理數據的工作都由主機完成。用戶若在一個終端上提出要求,主機可根據用戶的要求訪問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再將結果回送到該終端輸出。集中式結構的優點是功能容易實現、簡單、數據安全性高。其缺點是主機出現故障時,系統內的所有機器均無法訪問數據庫,存在單點瓶頸,系統容錯性低;終端到主機的通信開銷昂貴;當終端并發過多時,主機存在效率瓶頸。
2.客戶機/服務器(Client/Server,C/S)數據庫系統
C/S結構的關鍵是功能的分解和分布,將功能或任務進行分解,一些功能由客戶機完成,另一些功能由服務器執行,即采用“功能分布”的原則。客戶端完成本地個性化的處理,并向服務器發送請求,同時顯示服務器返回的數據結果;服務器端負責處理公共的部分任務。C/S數據庫系統的網絡拓撲結構如圖1-15所示。


圖1-14 集中式數據庫系統結構

圖1-15 C/S數據庫系統的結構
在C/S數據庫系統中,通信網絡中的數據傳輸量明顯減少,提高了網絡效率;客戶機端參與計算提高了硬件的利用,進而使系統效率有所提高。此外,由于客戶機端的功能相對簡單,可以開發適用于不同系統平臺的軟件,提高這種結構的平臺兼容性。
實際應用中,出于系統安全性、穩定性和健壯性考慮,通常將數據庫、應用服務器和客戶端三層分開部署,稱為C/S三層架構。包括表示層、應用層和數據層。三層架構比二層結構增加了一個應用服務器層,如圖1-16所示。在三層架構中,客戶機通常只安裝具有用戶界面和簡單的數據處理功能的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人機界面并與應用服務器進行交互;應用服務器上部署專門的應用程序來處理商業中的復雜業務邏輯;數據層由DBMS負責數據的存取和維護。客戶端的數據請求由應用服務器上的應用程序接管,不再直接訪問數據庫,數據安全性提高。數據庫服務器負責處理應用服務器發送的請求,并將操作結果傳送給應用服務器。

圖1-16 三層C/S體系結構圖
三層C/S結構的優點為:擴展性強,各層分工明確,其中任何一層的變動不會影響其他層;客戶機功能更簡潔,開發和管理工作集中在應用服務器端。值得指出的是,這種方式增加了業務分層和開發工作量,不適合小的應用系統建設。

3.分布式數據庫系統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s)的特點在1.1.3節中已介紹過,其數據最顯著的特點是“邏輯整體性和物理存儲分布性”。即通過計算機網絡和專門分布式管理軟件,使在物理上分布在各個場地的數據庫形成一個邏輯上的整體數據庫,用戶在使用該數據庫時感覺不到數據場地的分散性,就像使用一個統一的本地數據庫一樣。實際應用中,分布式數據庫一般應用在大型跨國或跨地區的企業或單位。分布式數據庫結構如圖1-4所示。
4.并行式數據庫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各種應用業務需要處理的數據日益增長。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數據規模已達到TB級,傳統數據庫系統存在固有的I/O和CPU瓶頸問題,導致一般意義上的服務器無法滿足數據存取需求,特別是一些事物型數據庫的數據讀取要求每秒處理成千上萬個請求。集中式DBS和C/S式DBS都無法應付這種情況,只有并行技術與數據庫結合才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并行式數據庫系統(Parallel Database Systems)是新一代高性能的數據庫系統,是在并行處理機(MPP)和集群并行計算環境的基礎上建立的數據庫系統,是并行處理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結合的產物。并行數據庫具有以下特點:①高性能。如通過將數據庫在多個磁盤上分布存儲,利用多個處理機對磁盤數據進行并行處理,解決磁盤I/O瓶頸,提高效率。②高可用性。如通過數據復制增強數據庫的可用性,當一個磁盤損壞時,該數據在其他磁盤上的副本仍可供使用。③可擴充性。當數據庫遇到性能和容量瓶頸時,可通過增加處理器和存儲設備來擴展性能。
- 數據浪潮
- 數據化網站運營深度剖析
- Hadoop大數據開發案例教程與項目實戰(在線實驗+在線自測)
- HikariCP連接池實戰
- Unity Game Development Blueprints
- Practic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掌中寶:電腦綜合應用技巧
- Flume日志收集與MapReduce模式
- 高效使用Redis:一書學透數據存儲與高可用集群
- 數據分析實踐:專業知識和職場技巧
- Nagios Core Administrators Cookbook
- 產品經理數據修煉30問
- MySQL應用實戰與性能調優
- INSTANT Windows Powershell 3.0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Starter
- Foxtable數據庫應用開發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