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補充04.維持大一統國家的力量(二)

  • 三國人物自白
  • 櫓快
  • 1764字
  • 2021-03-31 00:10:00

前言:當我們了解了大一統帝國如何運行之后,即便國家暫時處于分裂狀態,但了解了玩兒法,我們終歸還是能夠重新走向統一。

前面簡略講了,中國如何從分封制走向大一統。接下來就要談一談,為什么中國的大一統能夠延續上千年。畢竟小國寡民,也是國家生存的一種常見形式。文明燦爛,歷史悠久的希臘世界不就是這樣嗎?而曾經統合在一起的歐洲,不也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再次走向分裂了嗎?為什么中國能夠頂住無數風風雨雨,走到今天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那對國家統一威脅最大的因素是什么?自然是地方分離主義了。想想也正常,地方獨立了,人家是老大,而在中央的管轄下只能當個小弟。但是分裂國家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嗎?都說打天下,你起碼得有強大的武裝才行吧。而作為統一的國家,經常都會在帝國內部去軍事化。

這種去軍事化,倒不是說帝國內部就不駐軍了。而是一方面將守衛國土的主要責任,分配到了邊疆地區;另一方面,將地方駐軍的指揮權收歸中央。一切軍事調動,軍備制造,物資運輸都由中央統一指揮。地方想要分離出去,也只剩下揭竿而起一條路了。從軍事角度來看,地方分離主義,從軍事入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能夠成為中央的政權,普遍都擁有強大的經濟后盾。就拿五代十國來說吧,作為五代的梁唐晉漢周,未必比十國的地盤大,也未必比對方的經濟總量高。但他們都擁有廣闊的平原地帶,有利于將力量整合在一起。反觀強大的南方政權,或許在經濟上略勝一籌,但是統治區域內部縱橫的河流、山脈,都給實行直接有效的統治,帶來了很大困難。

這就是資源動員能力的問題了。南方擁有100分的資源,但卻只能調動50%,就說明實際只有50分;而北方擁有80分的資源,但卻能調動80%,實際就有了64分。誰擁有了這一廣大區域,誰就會在日后統一全國。沒有任何勢力,能夠抵擋他的碾壓。限制他疆域擴張的因素,只有制度、科技等。

第三,國家統一之后,內部貿易壁壘的消除,自然會使得各個地區經濟交流日益密切。而伴隨經濟交流的,還有文化交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統一文字的使用也會變得更加頻繁。這時某個地方再想脫離祖國的懷抱,那就是在砸大多數人的飯碗,傷害國人的集體文化記憶,自然會被群起而攻之。而且,由此帶來的行政機構的統合,統治階級力量的整合,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對周邊政權形成了巨大優勢。

只要曾經統一過,便會達成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統合,再次統合的難度便會大大降低。這么說吧,達成了這一系列革新之后的政權,對周邊政權就相當于是降維打擊。要想不被消滅,只能跟著一起革新,最后達成制度、文化上的統一。像我們人類從比較健康的狩獵采集經濟,轉入到食物單一的農耕經濟,也是這樣的過程。

第四,當國家統一之后,總體實力急劇提升,這時便會很容易地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直到抵達自己力量的極限,擴張才會停止。這時國家便與周邊鄰國,達成了比較穩固的平衡。而一段由多方勢力參與的平衡,是不容易被打破的。因為影響的因素太多,每一方的力量都不足以獨立打破平衡。如此一來,外部形勢會倒逼內部統一。

就拿困擾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北方游牧民族來說吧。如果匈奴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前,就達到了她在漢初的強盛,那么估計也不會有之后的漢唐盛世了。但這種局面沒有出現,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幸運,而只是因為它根本沒有出現的條件。北方游牧民族自古有之,商朝曾和西北部的鬼方交戰,周朝也和獫狁大打出手,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匈奴、樓煩、東胡、義渠等游牧部落,但從不曾出現過,如漢初匈奴一般強盛的草原帝國。

原因在于,廣闊的北方草原上,也有各種各樣的競爭。他們并沒有像華夏族這樣,人口占優,文化先進,包容吸收能力極佳的民族。他們只有各部落的聯盟。某些部族能夠在一時處于聯盟的金字塔頂端,但在中原王朝的幾番連續打擊之下,便會黯然跌下王座。帶著一身傷病的老邁狼王,是沒有資格領袖狼群的。

這些草原部族之所以愿意屈服在狼王的麾下,只是因為南方的中原地區,已經形成了大一統的國家,無論是和平的雙邊貿易,還是暴力的武裝搶掠,成本都在短時間內急劇提高。他們只有統合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說草原民族的統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中原王朝的統一間接促成的。

以上就是,對于國家維持統一的背后力量的一些粗略介紹。其實也就是說,當我們了解了大一統帝國如何運行之后,即便國家暫時處于分裂狀態,但了解了玩兒法,我們終歸還是能夠重新走向統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商城县| 正镶白旗| 平顶山市| 上林县| 永德县| 祁连县| 库尔勒市| 桂林市| 河池市| 贡嘎县| 文成县| 抚顺市| 邮箱| 吴堡县| 赣州市| 宁都县| 老河口市| 马山县| 额敏县| 阿拉善盟| 临海市| 忻城县| 兴隆县| 泽普县| 山西省| 宁乡县| 兰考县| 连山| 新蔡县| 临颍县| 屏东县| 仪陇县| 同德县| 北安市| 英德市| 榆林市| 山西省| 剑阁县| 通化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