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諸葛亮(三)好好干活,別想太多
- 三國人物自白
- 櫓快
- 2293字
- 2021-03-23 00:05:00
踏實做好自己的事
前言:有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話,就發現不了問題??墒且坏┳隽?,或許就會滿盤皆輸,但你根本承受不起這代價。
01.
革命工作一塊磚
入蜀之戰比較順利,后來皇叔趁機擴大戰果,與曹操爭奪漢中。這次點了新近加入的法正為軍師,我再一次被留在后方主管內政。不過,我已經習慣了,做好本職工作嘛。在這一次戰役當中,我幾乎抽空了后方的兵力、糧草,全力支援前線,使得主公戰勝了宿敵曹孟德,奪取了漢中這一日后進取的橋頭堡。
后來,無論皇叔進位為漢中王,還是建元稱帝,我始終都是丞相。因為多年兢兢業業的工作,我成為了蜀漢政權不可或缺的人才。有能力的人,不如我有威望與經驗。經驗與我相近的,又不如我有能力。所以我得出的結論就是,當政權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質疑主君平衡勢力的做法。要堅守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有余閑時規劃整個政權的未來。那樣的話,所有的認可和榮譽都會隨之而來。自己的不可或缺性,也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來了。那些對工作總是挑肥揀瘦的人,沒有抓住機會建立自己的不可或缺性,也放棄了獲得團隊認可的機會,自然很容易被替代。
02.
打破危局
正當我們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從荊州傳來了噩耗,我的擔憂還是成真了。這次,皇叔一反常態,根本聽不進我和子龍的勸諫,執意盡起蜀中精銳,前去東吳復仇。我被留在成都總覽國政,子龍被留在江州準備接應。主公夷陵兵敗之后,無顏再回成都,便長駐白帝城,將我和李嚴也召了過去。我明白,這就是要托孤了。而李嚴的出現,說明皇叔再一次使出了勢力平衡大法,對此我坦然接受。面對失去荊州、困守益州、損兵折將、人心不穩的局面,我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竭盡全力在當前的局勢下,選擇最好的方法。
我掌握政權之后,對外迅速派人出使東吳,重新締結孫劉聯盟;對內整頓蜀漢官場,打擊別有居心之人。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要將槍口對外了。通過比對外部敵人,我發現曹魏實力太強,不宜輕啟戰端;孫權是盟友,要聯合;而羌人等少數民族逐水草而居,打勝了也得不了多少油水,不劃算。所以我將目標定為割據南中的南蠻勢力。做好準備工作,我集結大軍展開南征。此次行動有兩大目標,一是擴張南部領土,二是練兵,積攢個人軍事威望。戰事開打,殺人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不見血,練不出精兵;而且,沒有鮮血的恫嚇,南蠻勢力也不會心甘情愿俯首稱臣。但是殺人是為了和平,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于是我采納了馬謖“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策略,收服了孟獲等一眾南中豪酋。孟獲加入蜀漢政權之后,做的也不錯,一路還升到了御史中丞,這就是后話了,暫且不提。到了此時,國內秩序才算真的運轉良好了。
回過頭,再看夷陵兵敗后蜀漢的局面。那時,時間是我們的敵人,我必須與它賽跑,爭分奪秒。從曹魏的角度看,他占據了全天下2/3的實力,無論是人才還是土地,都遠遠強過我們和東吳。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曹魏統一天下的大勢不可阻擋。而我們這一邊隨著時間的延續,當初從別的地方帶進益州的老臣們,也都慢慢凋零了。而新一代都是出自人心不附的益州,最好的情況也就是,蜀漢政權徹底退化成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不過情況遠沒有那么樂觀,或許等我們這一班老臣凋零之后,益州人就會將蜀漢政權獻給曹魏或者東吳,那時將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所以,不能坐以待斃,蜀漢必須北伐。
03.
子午谷奇謀
到了這時,新兵的訓練告一段落,軍事組織也重新成型,新生代將領也提拔了好一批,我也獲得了軍中將領的普遍擁護,是時候出兵北伐了。我始終牢記北伐的底線,保持天下政權的進攻態勢,可以不勝,但絕不能輸。第一次北伐出師不利,沒有達到既定目標,我以為之后會變得更好一些,沒想到這是我五次北伐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由于事前準備工作充分,對于隴右地區土豪的策反工作比較順利,加上又打了曹魏西北軍團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在開始的時候,戰事明顯有利于我們??上以陔]西整合當地勢力的行動,比預計慢了很多,而馬謖的2萬軍隊,在街亭也沒有抵擋住張郃的援軍。曹魏向隴西派遣援兵的通道,被徹底打開了,這一次北伐無果而終。
后世,有人認為,如果采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但是,先不說第一次北伐的目標是奪取隴西。即便單單討論“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我就能找出很多硬傷。比如魏延雖說只需要5000精銳,但是整個北伐軍也就八萬軍隊,抽去超過半成的精銳,那主力部隊的戰斗力就會大打折扣,主戰場上的仗怎么打?況且,5000人只是戰兵的數量,加上后勤人員、輔兵又要多少人?如果魏延的冒險失敗,陷入重圍,我是救還是不救?救的話,打亂了整體部署,節奏都在曹魏那一邊了,甚至可能掉進對方設好的陷阱里;不救的話,眼睜睜地看著5000同袍戰死沙場,這對于軍心的打擊是巨大的。而且,5000主力的覆滅,怎么看,也得算敗仗吧。而北伐可以不勝,但絕不能輸。即便魏延僥幸成功了,5000人鐵定守不住長安,我必須率領主力前去增援??砷L安是平原,蜀軍又全是步兵,怎么頂得住曹魏精銳騎兵的沖鋒呢?正因如此,我才會制定先取隴西,以得養馬之地;再奪關中,克復長安的策略。
歷史上有很多沒有結果的爭論,就是因為有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話,就發現不了問題。可是一旦做了,或許就會滿盤皆輸,但你根本承受不起這代價。“子午谷奇謀”,于我而言,便是這樣。在我的那個時候沒有先例,我也無法用假設讓魏延心服口服,所以只能用權力壓制住他。不過你們就很幸運了,因為明末的時候,闖王高迎祥的部隊,就是在子午谷里被孫傳庭全殲的。你問我為什么會知道這些事情,因為我死了之后上天了呀,這些我都能看到。這時,我也想告訴你們,戴著鐐銬跳舞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絕不能冒險。只有在輸得起或輸無可輸的情況下,才會孤注一擲。